|
“参伍以变”可以理解为通过一定的规则或方法(参伍)来使事物(如数字阵列、阵列等)发生变化。这里的“参伍”指的是一种特定的组合或排列方式,它允许事物在保持某种内在逻辑或规律的同时,又能展现出多样化的形态。 |
“错综其数”则是对“参伍以变”的具体操作方式的描述。它意味着在数字阵列或类似结构中,通过遵循错综关系的调整或变换,来创造出新的排列组合或结构。这种调整可能涉及数字的重新排列、位置的互换、或是某种数学*运算的应用等。通过这种方式,原本看似简单的数字阵列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生命力。 |
“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这句话则进一步强调了精通这种变化之道的重要性。它指出,只有深入理解和掌握了这种变化的规律和方法,才能创造出如天地般广阔无垠、变化无穷的文化和艺术;同时,通过精确地运用数字和数学原理,可以准确地描绘和解释世间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一道一法。 |
“易平方版图数卦契合”指的是在易经的研究中,通过某种方式(如数学、几何等)将卦象与数字、图形等相结合,从而揭示出卦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这种契合基于易经的哲学思想和数学原理,通过精确的计算和推导,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
“周易格局卦序定义”则是对易经卦序结构或形态的一种规定。在易经中,卦序的排列和组合方式对于理解和解释卦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定义卦序,可以更加清晰地揭示出卦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演化趋势,从而更好地把握易经的精髓和要义。 |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1-24 00:37 编辑 “单循环充分演绎”则是一种思维方法或推理方式。它强调在演绎过程中,通过单一的循环过程来充分展示和解释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变化。在易经的研究中,这种方法可用来模拟还原卦序推导的逻辑路径、解释卦象之间的关系以及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等。 |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1-22 15:18 编辑 基于这些概念,我们可以理解易经卦序的推导过程:在“易平方版图数卦契合”的基础上,通过精确的计算和推导,得出卦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格局形态;然后,在“周易格局卦序定义”的约束下,将这种格局形态转化为具体的卦序排列;最后,通过“单循环充分演绎”的方法,进一步验证和完善卦序的推导过程,从而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易经卦序。 |
“单循环充分演绎”的本质在于通过形成一个“两态一环”的演绎模式,使得整个演绎过程具备拓扑性质。这种性质保证了演绎过程的稳定性和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为我们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单循环充分演绎”这一概念,其核心在于通过一种特定的演绎模式,使得整个演绎过程呈现出一种具有拓扑性质的结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理解这一概念: “两态一环”的演绎模式: “两态”指的是演绎开始时的状态(或形态)和演绎结束时的状态(或形态)。这两个状态分别代表了演绎过程的起点和终点。 “一环”则是指“单循环充分演绎环”,这是整个演绎过程的核心部分,它连接了起始状态和终止状态,形成了一个闭环。 单循环充分演绎环的作用: 这个环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它包含了从起始状态到终止状态的所有必要步骤和逻辑推导。 通过这个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演绎过程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和演变路径。 拓扑性质的体现: 拓扑性质强调的是形状和结构的不变性,即尽管物体的大小、形状和方向可能发生变化,但其内在的连接关系和结构保持不变。 在“单循环充分演绎”中,只要“单循环充分演绎环”保持不变,那么无论起始状态和终止状态如何变化,整个演绎过程的内在逻辑和结构都是稳定的。 这意味着,即使在不同的情境或条件下,只要遵循相同的演绎环,我们就可以得到相似或一致的结论。 实际应用: “单循环充分演绎”在逻辑学、数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和描述复杂系统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此外,它还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用于解决复杂问题、推导定理或构建理论模型。 |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1-23 16:37 编辑 “错综”这个词在日常语境和易经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日常语境中的“错综” 在日常语境中,“错综”通常作为形容词使用,尤其在“错综复杂”这一词组中,形容头绪多、情况复杂。例如,“这比我原先以为的要更加错综复杂。”这里的“错综”即表示事物交织、混杂,难以理清。 易经语境中的“错综” 含义:在易经中,“错综”是描述卦象之间关系的一个术语,具有名词或动名词的性质。它指的是卦象之间的交错与综合关系,是易经分析和理解问题的一种方式。 错卦:又称对卦或旁通卦,指的是两个卦中阴爻和阳爻完全相反的卦。错卦代表从另一个立场或角度看待事物,有助于揭示事物发展的隐藏信息,包括危机和转机。 综卦:又称覆卦或反卦,是通过将原卦象倒置得到的卦。综卦表示立场改变后,卦象也随之改变,有助于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问题,以获得更全面、客观的认识。 错综的应用:在易经中,“错综”原理被广泛应用于人事分析。通过解读错卦和综卦,可以了解事物发展的多个方面和趋势,为决策提供指导。例如,在面对一个复杂问题时,可以分别考虑本卦(即当前情况)、错卦(从另一角度看当前情况)、综卦(立场改变后的情况)以及错综卦(即错卦与综卦的综合)等多个方面,以获得更全面的认识。 “错综”在日常语境中通常作为形容词使用,形容情况复杂;而在易经语境中,它是一个描述卦象关系的术语,具有名词或动名词的性质。 |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1-25 20:53 编辑 《易经》的格局与卦序并非简单地通过文章或文字表述而就的,而是经过了一个综合性的推定过程。这个过程综合了卦理、数理、图理三方面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易经》是基于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精心构建而成。要深入理解《易经》,就必须从卦理、数理、图理这三个维度入手,全面把握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运行规律。从整部《易经》的生成过程来看,先有格局和卦序的确定,然后才有其他内容的完善和发展。格局和卦序是整部经典的基础和核心。 |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1-26 14:33 编辑 《易经》,又称《周易》,最初是占筮记录,后来发展成了独特哲学体系。它主要由《易经》本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本经包括六十四卦及其卦辞、爻辞,而《易传》则是对其的注释和阐发。易经格局和卦序都是《易经》本经的既定内容。 |
卦象与卦序的原始性 卦象是《易经》的基本元素,由阴阳爻组成,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六十四卦。这些卦象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哲理。 卦序则是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它体现了《易经》对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不同的卦序排列方式反映了不同的哲学思想和逻辑体系。 |
格局与卦序的推导 在《易经》的生成过程中,格局和卦序的推导是关键环节。它们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古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通过综合运用卦理、数理和图理等方法,古人推导出了六十四卦的格局和卦序,为后续的解读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
卦辞与爻辞的撰写 在确定了六十四卦的格局和卦序后,古人开始为每一卦撰写卦辞和爻辞。这些文字内容进一步解释了卦象的象征意义和哲理,使得《易经》更加易于理解和应用。 卦辞和爻辞的撰写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华,也反映了他们对《易经》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
位爻系数确定的卦爻值顺序 位爻系数:在周易体系中,每一卦由六个位爻组合而成。为了对爻的阴阳属性及其位置进行深入的数值分析,引入了“系数”这一量化手段。阳爻(九)的赋值规则基于2的幂次,每个爻分配一个权重(0≤n≤5)。例如,初爻对应2的0次方(即1),二爻对应2的1次方(即2),以此类推,直到上爻对应2的5次方(即32)。阴爻(六)在数值上统一赋值为0,不直接参与爻值数的累加。 卦爻值:将一卦中所有阳爻的数值按照上述规则累加,得到的就是该卦的爻值数。这个数值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学结果,更是卦象特征和内涵的量化表达。 |
若以庖丁解牛之志,持太虚涵摄之眼,游刃于阴阳爻象之间,则卦中有精、数中藏神、义中见道,此谓「玩索有得,必见其光」——非强索可得,乃顺理而自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