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记住
注册
找回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邮箱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国学投稿
投稿中心
网站学者
学者频道
国学阅读
读书频道
国学导航
導航頻道
国学复兴
学刊
电子期刊频道
学馆
Group
公众号
微博
签到红包
Plugin
每日签到
领取红包
搜索
搜索
热搜:
新唐书
伤寒论校注
易经最新章节
芈这字咋念
史前易学
昆曲
加我数年
周易
道光朝
论语
易经
太平御览
本版
用户
国学复兴网
›
门户
›
查看主题
畲拳
发布者:
好蛋
|
发布时间: 2025-1-24 11:32
|
查看数: 29
|
评论数: 0
|
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25-1-24 11:37 编辑
畲拳
来源:兄弟民族
畲族历来重视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的项目也很多,有武术、登山、“打尺寸”、“操石磉”、骑“海马”、竹林竞技等。畲族武术以畲族拳最著名,棍术次之。畲拳乃畲族独创,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创编者名叫雷乌龙,人闪尊称为“乌龙公
畲拳是畲族独创的武术形式,“畲族拳”是南少林武功中的一支流派,它动作朴实无华,招招讲究实用,特点别具一格,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广泛流传于畲族人聚居的地区。
中文名:畲拳
类型:畲族武术
历史背景
清雍正年间,南少林寺武僧林铁珠因逃难而隐居在福安市康厝畲族乡的金斗洋村,授艺弟子雷国楚。为捍卫族人利益防匪防盗,雷国楚广收族人传授武艺,融畲族传统的槃功夫与南少林武功于一炉,衍化而出一种技击和健身价值极高,具有独特风格和地域魅力的武术体育项目。
畲拳起源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畲族不断迁徙的过程中,为了抵抗自然灾害、野兽猛禽和保护家园而形成的。畲族武术不仅具有体育价值,如强身健体、竞技表演、观赏娱乐等,还具有自卫功能、养身功能、教育功能、表演功能和社会交往功能,对研究畲族历史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特点和风格
畲拳的主要动作包括冲、扭、顶、搁、削、托、拨、踢、扫、跳等,进攻时多用拳肘,防守时常用前臂和掌,讲究以肘护肋,步伐稳健,动作紧凑,进退灵活,具有“下如铁钉,上如车轮,手如辗盘,眼如铜铃”的特点。
畲拳的动作短促有力,快捷凶猛,讲究以肘护肋,步伐稳健,动作紧凑,进退灵活。其技法包括点穴绝招,一旦被点中穴位,便动弹不得。畲拳中著名的拳术有八井拳和盘柴槌等。八井拳在福建罗源县八井村广泛流传,而盘柴槌则有长短之分,动作复杂多样。
“畲族拳”,具有南拳步稳势烈,发出短猛,擅用手法,防守门户严谨,进攻多用指法、掌法的特点。畲族拳在演练中“眼似铜铃,嘴像狮形”,讲究形象威武、雄伟彪悍、效仿虎之勇猛之形,豹之悍烈之势,并长配合稳健的步法,气势雄壮的震脚,以威慑敌手,达到从心理上战胜对方的目的。力猛重视“气”与“劲”的配合,其发力动作要求气息吞吐浮沉的配合,发劲借助积蓄的“气”将“力”猛烈催发;发拳时常伴有吼声,以助发力。
畲族拳的步法有八字马、不丁不八马、虚实马等,演练时步法稳健,很少有高踢和跳跃动作,要求实战中出步“落地生根”,这也是是畲族拳最基础和至关重要环节。
福安金斗洋畬族拳练功要求:讲究实战,套路苟短精炼,朴实无华,结构紧凑,其动作招招立足于实用,强调体现疾、硬、力的特点,并且很重视功法的练习。畲族拳师有这样一句口头禅:“练拳加练功,胜似孙悟空。”他们结合生活环境和地理条件摸索出一套在练疾、练硬、练力等方面方法独特、行之有效的练功法。
畲族杖法在畲族传统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杖有两种:一种叫齐眉杖,也叫七尺杖。可单耍,也可对打。单耍叫“中栏”(有攻有守);对打叫“盘槌”,它有三步进三步退(蛇吐舌)、金鸡啄米、猴子翻身、采脚、牛牯转栏、三步跳、四步半、七步、九步、天观地侧、双头槌等10多种套路,每套4-20节。其基本动作有点、拨、戳、劈、盖、翻、转、挂、撑、跳、架等,要求眼疾手快,连贯有力,虚实难辨。另一种叫文二提,又叫长槌,分为单打和对打,攻防兼备,它也有十多个套路,每套5-10节,其基本动作有挑、戳、劈、撑、跳、架、扫、击、盖、抢、推、背、撩等,要求幅度大而快速,准确有劲,强度大而手身步法稳健细腻。通过普查证实,练畲族拳对人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都起着良好的作用。
传承和发展
畲族武术分棍术和拳术两大类。棍术种类多,动作名称复杂多样。拳术十分普及,作为拳术的一部分,有令人叫绝的点穴功夫。武术精通的老拳师一般都会点穴术和医术。但是,畲族武术还需要进一步地整理、挖掘。
畲拳在福建、浙江等畲族人聚居的地区广泛流传。畲族武术不仅在麻江县的六堡等村寨传承了300多年,还在贵州麻江县的多个村寨传承和发展。此外,畲拳已被列为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金斗洋村更是被誉为“畲族武术之乡”,畲拳的传承与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和文化体验项目。
金斗洋畲族拳多次在世界、全国和省民|运会上获奖,并被评为宁德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雷盛荣和钟团玉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金斗洋畲族拳也成为中国武术之林的一朵奇葩,金斗洋因而有着“畲族武术之乡”的美誉。目前对金斗洋畲族拳进行抢救、挖掘、整理、传承和推广,并在金斗洋村建设武术训练基地,在康厝中心小学设立畲族武术兴趣班,通过传授,不断增加习武人数,传承金斗洋畲族拳,结合福安白云山旅游经济圈,打造一个畲韵悠长的美丽金斗洋畲寨。
畲族拳表演
传授畲族拳
最新评论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