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谎言》
忆往昔
零零散散
挥断衣袖泪沾裳
一年离别
那年花开 看花落
听弦断
心心念念
一曲送别诉衷肠
离别一年
如今再待 花开时
离别之
时叹离别
再会
是曾经的美妙
都说
是过往的烦恼
走着 散着
何时逢
你若离 我定不相劝
遇见
我不说 终究一场虚幻
懂得不懂得,最真实的谎言,莫过于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
-----------------------------------------------------------------------------------------------------------------------------------------------------------------------------------------------------------------------------------------------------------------------------------------
经历过的人,天长地久的事。留下留不下的伤,喜欢这东西,就算不说,也是看得出来的。
好不好,自然而然的爱与不爱,懂得,我们总能够把握清楚。现象决定本质,本质反映现象。存在是相对的,认识予以认知,怎么想就会怎么做,在自由的基础上,就东西来说,比如信仰,忏悔和祈求,我们总是会想得简单和不简单,纯粹不纯粹.问题不是问题,社会意识决定社会认知,认识是文明性的,那么存在的构成也是,在人治和法治上,显然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祈求和忏悔,本身是两码事,也是一码的事情,凄凄不思量,艾艾自难忘!
(认识你我,在同一件事上就会有相对不同的看法,祈求可以是忏悔,忏悔本身就是祈求,出入由心,东西就是相对的觉得不够好…)
东西就是人和人之间,在明白这件事上,客套由于直白,有时候,有时候,我们总是看得清楚而晓得明白。(客套的话,主观来说我们总是想得太过清楚,那么目前明显就不复存在,这个东西是制式的,说白了就是用来看的,感觉就是心知肚明,看起来一样。客观来说我们清楚明白,目前存在就是这样,这个东西也是制式的,客套是明显的,按规则来办!
自然而然,就物质来说,资本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确切说自然本身就是如此,剥削不剥削,从善如流,客套的话我们就不多说了,由于明显清楚一点.缺点是真实的,完美就显得虚幻,你希望活在其中,只是因为自己在当下的泥淖中挣扎太久。
过程,我们不难考虑一点。东西是进化的过程,是站在自然理性的基础上维持,自然淘汰是过滤不好的一点,这个过程是个自然就是不加以维持,是理性的,文明不文明,就像过马路,我们总是知道规则相对规律,自然而然的。客套维持,确切说有主观存在和客观存在的事实。东西是明摆着的,道理是清楚而明白的,在社会认知方面,从世界观来说,东西也是一致的。文明,文明社会的主张是相同的,明显的不同在于看法。合理本身就是理性的,自由是相对的。相对的,比如文明社会,就会是合理化的,是整体的统一。社会意识下的社会构成是统一性的,而不是片面的维持,单一的维持。
(或者可以这样说是意识和构成都是一样的,文明化下的社会意识和构成是一样的,全面的。是全面的,整体的,环境可以改变认识,认识改变环境)
传统文化
儒家的思想主张,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做好本分。仁者见仁,本生就是无差别,人人平等。安于本分,就是固守本来,这个和民主思想主张也是一样的,君臣一致。
人治和法制,没有平等就不会有人权,相对的也没有法制。规则相对规律,不但人与人平等,即使是人与动物在本质上也是平等的,因为众生皆有佛性,人并没有权利伤害或杀害动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与动物的命运也是息息相关的。自然而然的,自然本身就是维持存在,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更多的应该在于在社会认识和社会构成的理性达成共识一致。即明确社会构成,分清楚理得形成方案,由内而外,由人到法,天地可鉴。
民主社会就是合法,和理的社会。从人治和法制社会下构成着手。
心无外物,即心即理。
最真实的谎言,莫过于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