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智玩家 于 2019-4-20 19:38 编辑
我们对于孔子很多话的理解,基本上都是根据某种“正确理解”后的翻译,并不是孔子的本意。
《论语·子路篇》中有一句“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人不和”,我们现在的理解,也不是孔子的本意,那么,这句话真正含义是什么呢?
我们要解读《论语》,首先,要对孔子、《大学》、《中庸》、《论语》有个根本性的认识。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孔子——
1、孔子究竟是做什么呢? 孔子在他那个年代,是教授“心智系统转换”的教练!而且是唯一的一位教练。
再来看《大学》、《中庸》、《论语》——
2、《大学》是什么书? 《大学》是一本非常系统、完整的讲述“心智系统转换”的教科书,其完整程度一点都不比《老子真经》差,而且有自己的特色。
在《老子真经》中,很少有专门的篇幅讲述如果控制“心”的,但是,在《大学》中却把这点讲得非常的透彻,下图,是《大学》第一章的结构图。
3、《中庸》是本什么书? 用现代教科书的分类来看,《中庸》就是一本教辅书,专门讲解在练习“心智系统转换”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问题。
4、《论语》是本什么书? 《论语》是孔子对弟子们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的点评,以及弟子们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的心得总结。
把这些都搞清楚了,我们就可以来解读这句话了。
解读“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人不和”
1、“君子”的含义
“君子”的“君”,其实是道家“真君”的意思,就是上图左边金文“怠”字中间的那个“厶”字,“真君”在道家中也称为“元神”、“谷神”,在佛教中称为“如来藏”、“真如自性”、“圆成实性”,也是《中庸》里“至诚之意”的“意”。
“君子”的“子”是一种尊称。
所以,“君子”就是对“强化练习第三层意识”的人的尊称,这样的人就是“心智系统转换”的练习者,因此,“君子”是孔子那个时代对“心智系统转换”练习者的称呼。
2、“小人”的含义
“小人”在孔子的语义中,并不是骂人的话,而是指坚持以“第一层意识主导心智系统”的人,这样的人从娘胎里开始,一直都在用“第一套心智系统”。
这样的人,虽然年纪在长大,身体在成熟,但是,心智系统却一直没有变过,一直在用“第一套心智系统”。
3、“和”字的含义
这个“和”字是个“源头甲骨文”字义的字。
金文“和”字,左边是个“一个人的嘴”的象形,右边是个“吹奏乐器”的象形,我们现代对金文“和”字的解读就是“表达的和谐”的意思。 但是,在“源头甲骨文”中,“和”字具有非常重要的内涵。
音乐演奏,是人类学习“心智系统转换”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在黄帝时代,中国人就发现了音乐、发明了乐器,并且,“礼乐”成为了人们在日常中练习“心智系统转换”主要的手段。
为了认识这个“和”字的真正内涵,让我们进入一个专业吹奏演奏家的“心理世界”去感受一下。
对于专业的演奏家来说,一首曲子并非乐谱上的乐符,也不是乐器上发出的音。一首曲子在乐符、音背后的隐性世界中,存在着空间、色彩、光亮、脉动、情感,这些在隐性世界中的内涵在乐符、音上面是感觉不到的,需要演奏者透过乐符、音去感知隐性世界中的存在,感知到了以后,再在乐器上表现出来。
我们经常能看到演奏家在演奏的时候,基本上都处在一种极其陶醉的忘我状态,那就是在感知音乐在隐性世界中的存在。
“源头甲骨文”的造字者,把“吹奏家吹奏的状态”专门造了一个“和”字,用来说明:“心智系统转换”的练习者,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就要像演奏家感知音乐在隐性世界中的存在一样,去感知事情在隐性世界中的存在,并顺应事情在隐性世界中的存在去处事。
这就是“君子和”的意思。
4、“同”字的含义 “同”字也是一个“源头甲骨文”字义的字。
甲骨文“同”字就是一个“方框”下面加一个“嘴”的象形,“方框”表示的是“显性世界”的意思,“嘴”在这里表示“感知的主体”的意思,一个人认识事物都是通过“感知的主体”进行的。
甲骨文“同”字表示的意思是:“感知的主体”局限在显性世界中。
所以,“同”字与“和”字的意思正好相反,“和”字感知的是内在的“隐性世界”,而“同”字认识的是外在的“显性世界”。
5、解读“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的意思是:“心智系统转换”的练习者,感知事物在隐性世界的一面,而不会去认识事物在显性世界的一面。而使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人,只会认识事物在显性世界的一面,而不会去感知事物在隐性世界的一面。
“君子和而不同”的意义在于:在“重叠结构世界”中,在显性世界里的所有一切的主体都在隐性世界中,在显性世界中所有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因、动机、动力也都在隐性世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