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52|回复: 1

[疑难辨析] 释义论语"当仁不让于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4 09:5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释《论语》“当仁,不让于师”
时金科(此文发表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摘要:“当仁不让于师”句过去解释为:“面对仁义,不谦让老师”,语义牵强。文中提出了正确注释经典的依据应该是文字本义、古代习惯用法、先贤思想体系,而不能靠猜测。根据《左传》、《礼记》中的语料和先秦的语言习惯,对其中的“当”、“让”、“师”等字的本义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当仁”指坚决信奉“仁”,而不指“面对仁”或者“应当仁”。“不让于师”指不因大军而退让,而不是“不谦让老师”。
对于《论语·卫灵公》中“当仁,不让于师”句,主流有两种注释,一个是朱熹的,说“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论语集注》),把“当仁”解释为“担当仁”,把“师”解释为老师,另外一个是钱穆先生的,说“疑此师字当训众。盖仁行善举,众皆当任,人各相让,则谁欤任此。故遇众所当行之事,在己尤当率先不复让。当仁不让,即是见义勇为也”(《论语新解》),把“师”解释为大众。还有一些其他的观点,但给人的感觉都是逻辑不通,道理不合。而且,即使其中某个观点是正确的,那么也必须有个判断正误的标准。笔者认为,判断的标准应该是这四个,一是要符合文字字义,二是要符合先秦的习惯用法,三是要符合孔子的道理,四是道理要有相当的高度。要符合文字字义是因为,如果句义不从文字来,而来自于猜测,那肯定是错的。要符合先秦的习惯用法是因为,文字组成句子后,并不单纯是字义的简单叠加,会有很多歧义,而具体的用法有约定俗成的因素,有句法的因素,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其中“治人”与“治于人”的区别是难以靠字义确认的,如“败”可以指自己被打败,也可以指打败别人,但是先秦习惯用法却不同,是可以根据句法区分的。而且,我们也无法确定无疑地认定,自己已经完整把握了字义,所以需要用经典的习惯用法来验证。要符合孔子的道理是因为,孔子之道是“一以贯之”的,如果不能贯通,只能说明解释错了,或者自己根本没有融会贯通孔子之道。要求句中道理有相当的高度是因为,经典的道理必然是世人容易犯错的,如果普通人都懂得,都做得到,那圣人又何须啰嗦呢?
但是,这四个标准也是不容易做到的。一是文字都是多义的,在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哪个?二是怎么才懂得先秦的习惯用法?三是如何判定符合孔子之道?
关于文字的多义问题,认知语言学[1]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语言学,提出了“意义”隐喻机制和“意义”概括方法,为多义词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标准。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是一个范畴,该范畴有一个核心本义,由核心本义通过以隐喻和转喻为主的方法引申出其他义项,而文字的核心本义可以通过研究文字的使用案例来概括得到,通过这个方法,就能防止偏离文字本义而过度引申、过度通假。
而对于先秦的习惯用法问题,研究先秦经典即可。特别是《左传》和《礼记》,文字比较多,文义明确,可以推导出某个文字的习惯用法。
而关于符合孔子道理的问题,就靠个人的修行了。原则上,不信孔子学说的人,是难以理解并深入掌握孔子的道理的。
本文分析选取的语料主要来源于《左传》[2]、《论语》[3]、《礼记》。
一、“当”、“师”、“让”三字的本义分析和习惯用法
(一)释“当”字
字典中解释“当”字有面对、处在、担当、承受、忍受、执掌、相当、判罪、抵挡、遮蔽、应当、将要、当做、抵押等义,而其中的应当、抵押、执掌、遮蔽、判罪、抵挡等属于词语义或者引申义,不是“当”字的本义,深入研究先先秦经典中“当”字的用法,可以归纳“当”字的词义体系如下:
1、本义,对于两个东西,指相当、匹配,如“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固周制也。”(《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2、用于人跟事件的关系时,指遇到、正对,如“贤者急病而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国语·鲁语上》)、“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左传·昭公元年》)、“不可以当吾世而失诸侯,必伐郑。”(《左传·成公十六年》)、“司墓之室有当道者,毁之。”(《左传·昭公十二年》)
3、如是人对应一个东西,指能匹配,如“乃讨西宫之难与纯门之师,子孔当罪。”(《左传·襄公十九年》)、“谁将当日食?”(《左传·昭公七年》)、“不敢当拜君命之辱”(《左传·襄二十九年》)。
4、对于敌人,则指有抵挡实力,如“若塞井夷灶,成陈以当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无以当之,不可与争”(《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5、如对于权力环境,指能够成为显贵,而不是默默无闻,如“庆封当国”(《左传·襄二十七年》)、“虽当三季之王,不亦可乎?”(《国语·晋语一》)
6、对于精神,指信奉而不背离,如“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吕氏春秋·士节》)、“疾断有罪,当法,勿赦,无留狱讼。”(《吕氏春秋·音律》)。
总之,“当”字的本义指正对,引申义是“对应”、“匹配”、“抵挡”、、“显贵”、“信奉”等等。对于“当仁,不让于师”句,“当”字的释义不应是“匹配”,因为人不可能匹配到真理,不应是“遇到”,因为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事件;不应是“抵挡”,因为没有敌方;而作为对象的“仁”正属于精神,所以只能是“致力于”的意思,“当仁”指信奉仁、坚守仁。因此,何晏注释的“当行仁之事”和朱熹解释的“以仁为己任也”,还是很准确的,而今人王力在《古代汉语》中注释的“碰到”,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注释的“面临”,则都属于“遇到”义,不是合乎语境的义项,是不对的。另外,本句与上文中的“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高度相似,这也印证了此句当释为“信奉”。还有,“仁”字没有“应当”义,字典中把“当”解释为“应当”的常见例子是“理当”、“老当益壮”、“当省就省”等词,实际上也是错误的,如“老当益壮”并不指老了就应当更壮,而是老了却致力于更强壮,“当省则省”指遇到节省的时机,才节省,否则,如果解释为应当节省,“则”字就多余了。“仁”字的“信奉”义项与“应当”义接近,但程度不同,把“当仁”解释为“应当仁”则丧失了其“一直坚守”的意味。
(一)释“师”字
“师”字有三义,军队、师傅、老师。做“师傅”义时,一般都是特指,譬如乐师、工师、渔师,而且一般都加上名字,如师旷等。而当“老师”讲的时候,只用于讲学习的语境。而“师”最常用的意义,则是“军队”。《左传》中“师”字出现1375次,没有一次是“老师”义,少部分是“师傅”义,绝大部分则指军队。《礼记》中“师”字出现了77次,“师”指“老师”义的,有几十次,但都是用于学习的语境,不会误解为军队的。《论语》中“师”字出现了16次,3次指老师,1次“师旅”指军队,其他则是人名或者官名。
对于“于师”的用法,《左传》中出现了16次,《礼记》中出现了1次,都是指军队,而不是指老师。
【说文】二千五百人为师。“师者,众也”(《易经.序卦传》)。可以推测,“师”字的本义指像军队一样有组织的集体,“老师”则是其引申义,表明老师有几千人的力量。老师的作用之大,这都是古今普遍认同的,所以会列入“天地君亲师”敬奉。
虽然,“师”有群众义,但是,把“师”注释为“群众”却是不合适的。一是《说文》所说“两千五百人为师”中并没有否定2500人是有组织的群众。二是《易经》中解释的“众”字有隐含的众人一致的意味。三是没有发现过先秦经典中用师字表示群众的句子,先秦经典中都称呼群众为“小人”或者“民”,而不是“师”。相反,不管是军队,还是老师引导学生,都有高度的组织性,因此没有理由把“师”注释为一般群众。
因此,根据先秦经典的用词习惯,对于没有特别说明的场景,“师”字都应该指军队,而“于师”在先秦经典中只能指军队。所以,“不让于师”中也指军队。
(二)释“让”字
字典中解释“让”字有推让、指责、躲开、允许、逊色等义。通过分析先秦经典中“让”字的用法,可以概括出“让”字的用法如下:
1、对好的事情指“礼让”。如“能以国让,仁孰大焉”(《左传·僖公八年》)、“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2、对不好的事情,指“指责”。如“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使薳章让黄”(《左传·桓公八年》)、“楚子使薳章让于邓,邓人弗受”(《左传·桓公九年》),最后一句中说到因为随国不响应楚国的号召,就去问罪了。
3、对于德行,指自己后退,让给更高德行的人。如“其卿让于善,其大夫不失守”。(《左传·襄公九年》),句中“让于善”指官职让给更仁善的人,“舜让于德”(《尚书·舜典》),指舜帝让位给更有德行的人,这种用法中涉及到的“于善”并不是说自己出于善意,而是指对方的仁善,如“访问于善为咨,咨亲为询”(《左传·襄公四年》)句中,明显“于善”是指对方的。
4、对于没有具体对象的情况,指自己退让,如“民有至好而不让,不从其所好,必犯法,无以事上;民至有恶不让,不去其所恶,必犯法”(《逸周书·度训解》)
综合以上“让”字的各项用法,可以把“自己让开”作为“让”字的本义。引申开来,自己让开好事,是“礼让”义,而自己让开罪责,则是对别人的“指责”义。现代汉语“让”字还有“允许”、“逊色”义,这是先秦汉语中没有出现过的,但这也同样可以追溯到“让”字的“让开”本义。“不让于师”中“师”作为大军,不属于不好的事情,那么“让”字不能释为“指责”,而且,先秦经典中“让于”共出现8处,都非“指责”义,所以,“不让于师”中的“让”只能解释为“退让”,意思是决不因为大军的威力而退让,而改变。
二、“当仁不让于师”句的解释和思想意义
根据以上文字的分析,“当仁不让于师”的意思是:决然奉行仁道,而不因大军威逼而改变,这表示了君子行仁道的决心和定力,不会因为外力的强大而惊慌失措,也不会因为外力的威逼而改变自己的仁道,这表示了古代君子独立不惧的精神。
“仁”天然是伴随勇敢的,如“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而且“仁”是需要勇敢的,因为可能会丢掉生命,如“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些都说明行仁道之不易,要有千军万马前淡定不惧的气魄,这与“当仁不让于师”的思想意义是一致的,这个思想也是深刻的,值得孔子教导。
相对来讲,其他几种对“当仁,不让于师”的解释,则在句法上、逻辑上和思想意义上存在问题。
第一种解释是:行仁的时候,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传统的解释,譬如朱熹说:“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所争也,何逊之有。”,朱熹说的道理很简单,也无需孔子强调,那么一般不会是孔子之意。而且,从常理看来,行仁跟老师是没有冲突的,老师如果懂仁,师生同去修仁,不存在谦让问题。老师如果不懂仁,谦让才是仁,那么也必须谦让。
第二种解释是:遇到行仁之时,见义勇为,而不推给群众。这是钱穆的说法。见义勇为的道理倒是不错,但是孔子这里讲的是“仁”,并没有讲到危险的情景需要见义勇为。而且,根据前文的分析,遇到需要见义勇为的坏事,“让”应该为指责义而不能指退让。所以,钱穆的说法是不可采信的。
第三种解释是:当仁,不责于众。张起季在‘《论语》“当仁”章释义考辨’[4]一文中,这样解释。包容而不指责,本身道理是不错的,但是作为孔子的谆谆教导,就显得太简单了,太没有深意了。而且根据前文的分析,“让于”结构在古汉语中没有表示“指责”的用法。
第四种解释是:当仁,不指责礼法。陈宪猷在‘《论语》“师”字四例新解’[5]一文中这样解释。但这太让人费解,一是把“师”解释为“法”太过牵强,二是礼法与仁本无矛盾,谈何指责?
三、结语
通过“当”、“仁”、“让”、“师”等文字的分析,通过先秦用语习惯的分析,通过对孔子思想的分析,本文纠正了“当仁不让于师”的传统注释,而挖出了其“行仁不惧强敌”的思想。当今,对经典注释之所以奇奇怪怪,原因在于人云亦云,再加上个人主观猜测,但这是背离科学精神的。个人的思想水平跟先贤的思想差距甚远,如何能够猜度出来先贤的文义?古今的用词习惯变化很大,如何能够以现代汉语的思维模式去解释古文?所以只能老老实实地采用科学方法去研究古汉语,一是紧抓文字本义,这样就可以避免胡乱引申、胡乱通假了,二是要研究先秦经典的用词习惯,以此来解释古文。不研究用词习惯,怎么能知道女人的“不”的意思?怎么能知道“方便”的意思?三是要把握先贤的思想。不同层次的人是难以沟通的,也必然充满误解,所以没有把握先贤的思想,必然会把经典注释得面目全非。另外,字典的众多义项也是注释犯错的重要原因,其实,字典中很多义项是词义,而不是字义,是在特定语境中的引申义,而不是本义,可以认为,基于字典是无法解决经典难句的,而必须要归纳出文字本义才行得通。还需要说明的是,“仁”字的解释非常复杂,本文只是简要介绍研究结论,具体的推演将会另文论述。

参考文献:
[1]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张起季:《论语》“当仁”章释义考辨[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02.
[5]陈宪猷:《论语》“师”字四例新解[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0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4 20: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解读更能张显“仁”的力量,更自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