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7|回复: 5

[与时偕行] 《不谋而合》-知者为知之,不知者为不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8 12: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了凡居 于 2021-9-18 12:30 编辑

src=http_//img.mp.sohu.com/upload/20170508/d2d7cc99b9154b06bb7c196cf25eded0_th.p.jpg
《不谋而合》

月儿弯
一手牵

月儿圆
抱不全

月儿
月儿

有梦独思
月光如萤照无眠

深深
浅浅
是一年又一年


风过
雨落


窗外有风
窗上雨打落

林深时见鹿
海蓝时见鲸

踌躇
窃喜

久仰
幸会


林澈
林澈

踏雾而来
随浪而起

没回头怎知没来过

子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段话告诉我们对不同事物认知状态的分别:客观分辨那些是自己认知的,那些是不认知的。
也可以理解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道。
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我们说“愉快”是有其定义,是学习的过程,“快乐”是见了朋友后的愉快,“君子”也当然有君子的风范。事物存在就是合理的,我们定义事物(快乐,愉快,君子)的时候,本身定义就存在相对(定义的道理,事物的过程),这些都是好的一方面,只不过是定义不同,定义与定义一样,所以相同。
相对不好一面,“认识不同”,认识不同本身也是定义,所以也是一样,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们知道相同与不同之处,本身存在差别,差别又在本身。
老子言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无论自然、人事,都表现此道。
《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谓之道

事物本身就存在相对,由内而外,由外言内,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 是谓玄同。有高低之别,无高低之分。知与,否也,是也,非也,是知也。
老子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不为。上仁为之而无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而不居其薄,处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所谓道德也,德行之。“德”是定义,定义之间,相对之间。
虚与实,有德与不德,老子认为,“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道”与“德”不可分离,但又有区别。因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们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就是“德”。

事物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是分开个体,也是整体,认识予以认知,相对一个人来说,整体而论,是文明的,那就是有德之人,有德者,那就是好的,人恒之。
道理是这样的,我们说事物,事物是多样的,总体来说不也就是事物,道是一个整体,也是整体之间。
相对个人,上到帝王,下到百姓,都是以“个人”为标准。

《庄子.天下》曾提到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事物是一个整体,两极相对,在主张看法,庄子是这么说的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在政治上
相对个人而言,儒家内外圣王之说,这和老子的主张也是一致的,道理是相通的。
老子言: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上贤,就是不以分开为主张,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好比节点上,是以团队,大众为主张,团体到团体,个人到个人,团体到个人,是对一个整体而言,个人而论,专制与非专制,用现代来说就是人治和法治差别,法治者,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一方面是谈“道”,一方面是论“德”。老子认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二十一章曾写道:“孔德之客,唯道是从”;二十八章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五十一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以上所讲的“孔德”、“常德”、“玄德”都是指这里所讲的“上德”。从政治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所谓“上德”,它不同于传统儒家所讲的“德政”。老子批评儒家“德政”不顾客观实际情况,仅凭人的主观意志加以推行,这不是“上德”,而是“不德”;而老子的“上德”则是“无以为”、“无为”,它不脱离客观的自然规律,施政者没有功利的意图,不单凭主观意愿办事,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无为而无不为,即把“道”的精神充分体现在人间,所以又是“有德”。但是“下德”是“有以为”的“无为”,但却抱着功利的目的,任着主观意志办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在形式中,即按忠信行事,在根本上,不执行浇薄的礼。摒去“薄”和“华”,恢复“厚”和“实”。

由内而外,于外而内,相对当中的虚实,由本体到客体,相对于整体事物,庄子在《逍遥游》中借喻庄周梦蝶,王阳明老师一朵花等都是在表示事物之间的联系,其意识主张都是一致的。

讲个故事。明代的心学大师王阳明,有弟子向他请教: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就是问他:像圣人那样成功的人,无论什么情况都可以应变,是不是他都提前谋划、算计好了呢?

王阳明回答说: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圣人才不会预先去研究和谋划这些事情,他们心如明镜,任何事情出现在这面镜子前马上就能心有所感,不假思索就可以作出回应,而且一点也不会犯糊涂的错误。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主客之间,知者明也,不知者,无也,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则无物不照。


《礼记·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事物之间是相互存在,相互关联的,人之为人,高到皇帝,小到平民百姓都是一个整体,事物是变化的,总体来说也是不变的,为圣者,内圣外王,国家是个人的,以个人眼光看待事物,事物的发展也是不变的(就是说国家君民一心,国家整体来说就是一个人,这个人的心是明白的,以明白之心看待不明白之事,总体来说总会明白的,因为个人而言,所以对整体而说。正如阳明老师所说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孔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老子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事物是多面的单一,也是整体的个人。在这个体系下,公正,明主,科学,平等,法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月儿弯,一手牵
月儿圆,抱不全
一念秋风起,一念相思长。
山间素月,红篱小院,故事泛黄,散落词章,依然旧时模样。这一季清秋,你安好,我亦无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20 14: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了凡居 于 2021-9-21 19:07 编辑

诚如问题是用来解决的,我们思前顾后,总要找出最好的解决办法,最好的办法最快速的无非就是不让问题发生,那么也就不需要解决,防微杜渐。

腐败的发生,问题的滋生肯定需要土壤,我们说氛围,氛围之下的产物,问题的滋生就是产物的问题,问题就是问题不是问题的构成条件。认识相对认知,认识是认知的前提,我们说怎么想的就会怎么做,出发点如何,结果和出发点一直,好比质量,前者之于后者而言。那么问题就明朗化了,形成与发生,无非就是无时无刻,把百姓的问题看成自己的问题,第一时间认识,第一时间解决,在问题之前第一时间知道。知道是让我们明白,防止不公,制约腐败,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已为己,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把百姓的问题看成自己的问题,以人民为主。

问题是相对的,公有和私有,国有和私立,问题和不是问题,正所谓,事在人为。在立场上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别人。如何看待官员,如何看待百姓。

这就像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在资本占有率上,我们说事在人为,问题不是占有问题,而是人事本身问题,态度问题,外在的条件的产生由于内在充足的想法,在解决办法上面,老祖宗很早就告诉我们了。

相对社会公有和资本私有问题,就好比文明和不文明,是两个时代下的产物,我们应该以己以已看待,考虑问题本身(两极分化,公私分明:文明社会是明朗化,公正,公平,平等,法制。那么不文明社会就是私有产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0 16: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了凡居 发表于 2021-9-20 14:56
诚如问题是用来解决的,我们思前顾后,总要找出最好的解决办法,最好的办法最快速的无非就是不让问题发生, ...

先生的论述很有道理。以民为本,本固邦宁,是老祖宗留下箴言。国学复兴就要走古典与现代化融合之道,以领袖的语录为指导,从而使古典不致枯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4 15: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了凡居 于 2021-10-4 15:59 编辑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现象与本质,事物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这就好比艺术。(艺术的价值:事物是相对存在的,我们读书,从中获得道理,我们看经,会懂得个明白,我们做事,也会知道个如何。文学,艺术,都是如此,是事物就存在包含,是包含就存在相对,是相对就是说明道理。用来观看的就是用来观察的,怎么看,也总要有个道理吧。说不出道理,那看起来就没用,是不是?是与不是。(好比观看,用眼睛来看,用手写来抄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问题不是问题,就是看法不一样:看法一样,看待不同,看法不一样,看待相同)

好比文明社会,外在文明设施(艺术等材料)是用来观看的,那么文明行为也是如此。社会机构也是摆设。我们称固化,固有认识。

艺术,是认识认知的表现。我们通过认识而认知,通过认知而后认识。是相对而言的,作者与读者之间。认识来说,无非一个好坏相对,事物总体来说就是相对而言的,相对来说就是道理,科学也好,艺术也罢,读书最终结果也就是道理,相对好坏。就是告诉我们道理,好比经商,开始到结果,最终也是这样,好或者不好。我们开始怎么想的,有意识或者无意识,最终也是如此,离不开相对好坏。一个有品德的人,就不会昧着良心做出龌龊的商品。自然是无所而不包,事物是单独的个体,也是相对的整体。经商和艺术本质是相同的,认识认知表现,一个人怎么想的就会怎么做,都离不开相对,结果而言,是好是坏,是对是错。

这就好比我们做买卖,竞争无非也是个结果,赚或者不赚,好或者不好,都是有规律可循,那怎么看待好坏呢?
这就好比一个市场,竞争本就在其中,好坏是固有的,没有坏就不知道好,没有对比就不会有伤害,持续循环,才会有进步,才会更好,同时市场才会更好,需求是需要的前提(好比喝茶,区别好坏,质量提高了,虽然竞争激烈,但是我们要求高,认识就好,同时市场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为什么呢?事物是整体的,当地也好,外地也罢,产品的质量就是竞争力的满足,喝茶当然喝“好”茶)。
什么是好茶呢,事物是相互联系的,道理很简单,一个掺杂地沟油的商家,那么它的商品就是不好的,昧着良心虽然可能一时获利,或者说是以自己为考虑而不考虑其它,市场是共有的,质量,品质是竞争力的核心,打破或者掺杂,就是破坏这个核心,这个市场就是不自然的,那么就存在打压,参假等不利的行为。没有竞争力,就没有要求,那么就没有标准,好坏是固有形态,在固有形态下,形成资本垄断,这个市场就会萎缩下去,对外没有需求,对内形成障碍。
自由市场就是这样,自由不是以己所欲,以己所欲看到就是现在,而没有大的格局,整体而言。眼观国内外。

没有标准就没有创新,也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革新。行业如此,社会存在也是如此。没有自主意识,形成摆设,好比社会文明构造,多是一种看待,标准是以大众眼观为主(法不责众,制式认识),大众小众个人,在固有之下,由此淤生出来的民族劣根性,潜规则等等.(文明与不文明,两极分化,固有之下的资本就是资本垄断)而达不到共识(正确的认识,大众感观)。说不清而道不明。

“知其白,守其黑”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由内而外,于外而内。好比道德,道德是约束自己,法律是约束别人,君子与小人(古,传统认识:圣明就是帝王,圣明之下就是小人),物质条件与精神满足,平等。

现象与本质,事物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知其白而守其黑”


固有存在,就是好坏都有,没有坏就不知道好,新的就是好,新的就是进步,如此循环,固化。


诚如好坏是固有的,新的是建立于旧的基础之上,那么此时新的就是以后的旧的,所以此时即旧有。新的就比旧的好,新的就是进步。
进化论就是进步论。

庄子曰: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7 11: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知与不知,如静如动,正所谓君子不器(不止于眼前,形式。好比礼与非礼,在选择之上(事物的变动性,新旧),字面上的礼可以说是礼仪,就是礼仪定义当中的礼,是非非礼。另一层意思的礼就是非礼之礼,礼是我们定义礼仪出来的“好”,是事物当中的一种,事物之间),就是非礼之间,同时也是知和不知之间,物质与精神,在问题(相对)上,孔子如是说)

古本《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朱熹,他曾经在《四书集注》指出“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意寓着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致知就是致使知性通达至极。所以穷究事物的道理是学习的开始,而最后应该止于至善。所谓止,就是到达某个地方不动的意思。至善,就是事理当然的极点。

朱熹的观点是通过究察事理从而获得知识。同时代的陆九渊则持与朱熹相反的观点,认为“格物致知”意在言格去物欲而求得天理,反对在心外去穷理求知。明代王守仁也反对朱熹的“即物穷理”,认为:“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可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王守仁因此认为“致知”就是致良知,“格物”就是正物,于是将“格物致知”说成“致知格物”,也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然而无论是朱熹,还是陆、王,“格物致知”的意义在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不在于对自然物理的认识上,这与清末时期以“格致”来统称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含义是不相同的。(百度)

问题总是相对的,知与不知,“格物致知”,形式,字面理解就是朱熹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认识事物本末。这就好像事理之间,如上“地沟油”的故事,为“致知”就是致良知,“格物”就是正物,也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好比,农民休耕,渔民休渔,事实上就是一种格物致知的表现,有文化的农民才会知道休养生息,有文化的商人才会知道兼济天下,有文化的主政者才会知道创造一个持续性、共享性的发展生态。
当然字面上的“农民休耕,渔民休渔”,就好比我们说餐饮,需要再往里面深究,再往里面深究就是构成关系,本末之间,好比养殖技术(自然,健康科学)。“格物致知”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为“致知”致良知,“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意义上理解,“格物致知”是一种看待与主张,认识之处。格物就是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无非物质与精神。其实也就是“知”和“不知”,在相对问题上的处理,贫贱,君子与小人知心。

常言“圣明”
庄子说:“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

在《胠箧》里面,庄子提出了一个比较偏激,但也非常有名的观点“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很多人认为,这句话并非是庄子本人的意思,非常消极,也非常反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如果不死,盗贼就不会消失。咋一看起来很偏激,为什么庄子提出如此偏激的观点呢?

庄子认为所谓的孝、悌、仁、义、忠、信、贞、廉等等,都是人道毁弃,而人为标榜出来的东西。人皆循道而生,天下井然,何来大盗,何须圣人。以孝而论,乌鸦生反哺,无需彰显孝道,而尽反哺本职。以专注彰显孝为宗旨的赡养,攀比成风,最终有人无法满足所谓孝道,而放弃了赡养,于是就有了孝子和不孝,何若行赡养之本职,人人赡养,不胜出个别所谓的孝子。再如人人排队,胜过一群人乱哄哄而出个别谦让的好品质人。

要说明一下的是,庄子这里说的圣人,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圣人,就是那些追求名利,地位显赫,功成名就的人,这是庄子所反对的。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以己为已”,知与不知。

庄子为什么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呢?因为,圣人和盗贼代表了“有为”的两种极端表现,圣人看似好的,盗贼看似不好,而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有为”,也就是做得太多了,偏离了自然的本性。

有“圣人”就有“大盗”,它们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样,庄子提醒我们追求“圣人”的同时,“盗贼”就会出现,或者说,圣人和盗贼就是过度聪明和过度愚蠢的两种表现。庄子举了一个例子,庄子说,为了防备那些撬箱子、掏袋子、开柜子的盗贼,聪明的人就把箱子绑好绳索,还加上了牢固的锁,他们认为这样做很聪明了。但是盗贼来了之后,正好不用绑了,背着柜子或者箱子就跑,还唯恐绳索和锁不牢固。

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聪明和愚蠢其实也是事物的两面,就像你以为自己是聪明人,反而在盗贼看来是很愚蠢的。比如在管理上,一个企业越是费尽心思进行管控员工,员工反而会想尽办法钻漏洞,你严格考勤,上下班必须打卡,各种代打卡,智能打卡的情况就会出现。我们经常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这个道理,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庄子举了一个例子,庄子说,在上古的至德的时代,也就是在伏羲氏、神农氏那个年代,百姓以结绳记事,饮食香甜,服饰美好,习俗欢乐,安居乐业,邻国彼此相安无事,鸡鸣狗叫的声音也相互能听到,而百姓活到老死却不相往来。在那个时代,才有真正的太平和美好。但圣人出现后,改变了这一切,百姓就会伸长脖子踮起脚尖说“某地有个贤人”,于是担起粮食前往投奔,甚至为了追随圣人而遗弃双亲,也不管国家大事了,这些都是喜欢追随圣贤的欲望,所导致的错事。

庄子意思是说,本来大家已经拥有了简单纯朴和快乐的生活,这是我们应该珍惜的,而我们却偏偏要去追随所谓的圣人,这些都是欲望所导致的。在上古的自由平等的社会,人与人、国与国之间没有等级差别,人们没有多余的欲望,国家也没有更多的企图,这是庄子所推崇的美好社会。一旦人与人之间有了差别,欲望就会让我无止境、不理性地去追求它,导致国家的战争和人民的痛苦。所以,我们回过头来看,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其实“圣人”和“大盗”都是来自人性欲望的两面,一种追求好的,一种追求坏的,但这两种都不可取,是人性的欲望所致,追求这些,都是和人的幸福是背道而驰的。这就好像道德和法律,有德与不德,君子与小人之别,精神与物质之间。告诉我们如何看待知与不知。

以己为已,知与不知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因此,圣人为政,净化人民的心思,以已为己,就是以老百姓为心。讲的也是一个完整的关系(看待)。庄子“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和老子的“不上贤”意思和观点是一样的,说白了也是一个相对看待问题,平等对待。这个现代法治社会是一样的,法治就是平等关系,以己为已,公正,言明。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