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了凡居 于 2021-9-18 12:30 编辑
《不谋而合》
月儿弯
一手牵
月儿圆
抱不全
月儿
月儿
有梦独思
月光如萤照无眠
深深
浅浅
是一年又一年
风过
雨落
窗外有风
窗上雨打落
林深时见鹿
海蓝时见鲸
踌躇
窃喜
久仰
幸会
林澈
林澈
踏雾而来
随浪而起
没回头怎知没来过
子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段话告诉我们对不同事物认知状态的分别:客观分辨那些是自己认知的,那些是不认知的。
也可以理解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道。
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我们说“愉快”是有其定义,是学习的过程,“快乐”是见了朋友后的愉快,“君子”也当然有君子的风范。事物存在就是合理的,我们定义事物(快乐,愉快,君子)的时候,本身定义就存在相对(定义的道理,事物的过程),这些都是好的一方面,只不过是定义不同,定义与定义一样,所以相同。
相对不好一面,“认识不同”,认识不同本身也是定义,所以也是一样,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们知道相同与不同之处,本身存在差别,差别又在本身。
老子言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无论自然、人事,都表现此道。
《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谓之道
事物本身就存在相对,由内而外,由外言内,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 是谓玄同。有高低之别,无高低之分。知与,否也,是也,非也,是知也。
老子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不为。上仁为之而无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而不居其薄,处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所谓道德也,德行之。“德”是定义,定义之间,相对之间。
虚与实,有德与不德,老子认为,“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道”与“德”不可分离,但又有区别。因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们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就是“德”。
事物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是分开个体,也是整体,认识予以认知,相对一个人来说,整体而论,是文明的,那就是有德之人,有德者,那就是好的,人恒之。
道理是这样的,我们说事物,事物是多样的,总体来说不也就是事物,道是一个整体,也是整体之间。
相对个人,上到帝王,下到百姓,都是以“个人”为标准。
《庄子.天下》曾提到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事物是一个整体,两极相对,在主张看法,庄子是这么说的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在政治上
相对个人而言,儒家内外圣王之说,这和老子的主张也是一致的,道理是相通的。
老子言: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上贤,就是不以分开为主张,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好比节点上,是以团队,大众为主张,团体到团体,个人到个人,团体到个人,是对一个整体而言,个人而论,专制与非专制,用现代来说就是人治和法治差别,法治者,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一方面是谈“道”,一方面是论“德”。老子认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二十一章曾写道:“孔德之客,唯道是从”;二十八章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五十一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以上所讲的“孔德”、“常德”、“玄德”都是指这里所讲的“上德”。从政治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所谓“上德”,它不同于传统儒家所讲的“德政”。老子批评儒家“德政”不顾客观实际情况,仅凭人的主观意志加以推行,这不是“上德”,而是“不德”;而老子的“上德”则是“无以为”、“无为”,它不脱离客观的自然规律,施政者没有功利的意图,不单凭主观意愿办事,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无为而无不为,即把“道”的精神充分体现在人间,所以又是“有德”。但是“下德”是“有以为”的“无为”,但却抱着功利的目的,任着主观意志办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在形式中,即按忠信行事,在根本上,不执行浇薄的礼。摒去“薄”和“华”,恢复“厚”和“实”。
由内而外,于外而内,相对当中的虚实,由本体到客体,相对于整体事物,庄子在《逍遥游》中借喻庄周梦蝶,王阳明老师一朵花等都是在表示事物之间的联系,其意识主张都是一致的。
讲个故事。明代的心学大师王阳明,有弟子向他请教: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就是问他:像圣人那样成功的人,无论什么情况都可以应变,是不是他都提前谋划、算计好了呢?
王阳明回答说: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圣人才不会预先去研究和谋划这些事情,他们心如明镜,任何事情出现在这面镜子前马上就能心有所感,不假思索就可以作出回应,而且一点也不会犯糊涂的错误。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主客之间,知者明也,不知者,无也,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则无物不照。
《礼记·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事物之间是相互存在,相互关联的,人之为人,高到皇帝,小到平民百姓都是一个整体,事物是变化的,总体来说也是不变的,为圣者,内圣外王,国家是个人的,以个人眼光看待事物,事物的发展也是不变的(就是说国家君民一心,国家整体来说就是一个人,这个人的心是明白的,以明白之心看待不明白之事,总体来说总会明白的,因为个人而言,所以对整体而说。正如阳明老师所说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孔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老子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事物是多面的单一,也是整体的个人。在这个体系下,公正,明主,科学,平等,法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月儿弯,一手牵
月儿圆,抱不全
一念秋风起,一念相思长。
山间素月,红篱小院,故事泛黄,散落词章,依然旧时模样。这一季清秋,你安好,我亦无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