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9|回复: 2

[中国哲学] 《我说:“要有光”,就有了光》(更新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24 01: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u  X6 @: l: l+ l: m5 S4 b
1 d9 w- n1 f) H: ?! U! p
/ I! Z6 _+ F/ h* `# x0 W* `' v8 A
实在,是真实的“在”。真实的在,是“对称”的。对称,也叫“圆满”。圆满,没有参照物,意味着不可比较,不可观察,不可描述,“一说即不中”,不存在什么“有、无”,因此反而是绝对的“在”。
, S% W' q0 n: E4 Z: v1 ?- E4 M# V+ p存在,是意识上的“在”。
" x* I1 S0 M( o8 p% n6 B1 E1 l: A存在,是“不对称”的,不对称,也叫做“破缺”。破缺,也就不圆满,也就“有缺陷”了。缺陷,必然“有背景”作为参照“物”,然后根据“相对性”进行“比较”,才能“被看得见”(缺陷)。“看得见”,也就可观察,可描述。相对性,意味着不全面,意味着“你看到的和我看到的不一定一样”,也就意味着不是绝对,不是“真理”。" @- J) y' V4 A( L, j7 c6 G
不是真理,意味着会“变化”。因此,对于“存在”的准确理解,应该叫:“存在着”。
3 [6 D+ ]" V/ V) b' C" @' N意识,不能被替代。因此,意识一定是“主观在场”的。因此,“意识的在”,一定是“自发破缺”的。意思是:破缺,一定是被意识“主动破坏”而产生。
, ^3 E7 ^3 s4 ~' s1 Z. e8 {; d因此,对于“意识的在”的准确表达,应该叫“主观存在着”。
9 z- i0 K( Q3 n  G3 ?" p2 [“创造”一词的本意是:本来没有,现在被造出来了,就“有了”,就“在”了。这里的关键,不是“创造”这个词本身,亦不是“有了”这个“在”,而是这个词背后的“充要条件”————“本来没有”作为前提。3 Z( T# k" M; i5 G" `
什么叫“本来没有”?2 r' s/ @$ ~8 v3 e
首先,看一条简单的数学题:0×1=0。% T0 ?0 U: I4 R- J  h
0×1=0的意思是:不能无中生有。
/ Z. }) V. \7 u2 K$ }. Y为什么不能无中生有?) ?) w/ K+ k4 A6 Z3 x1 M* s0 x
小学数学课本告诉我们:“0”不能作为任何数的因数。
0 B8 i' d6 p& ~4 S$ v" z意思是:“无”不能作为“有”的“因”。( G0 A6 S) q9 p3 o
因为,“因”,意味着既可以被验证,亦一定可以“被推导”。而“无”,不能被推导:我们可以通过“有”,去验证、或推导“之前的有”。但不能通过“有”,去推导“无”。
9 A0 u1 y, ?5 I+ s& w这个“不能推导”,就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天花板。: F0 ^7 t9 Y$ M: U* v
任何事物,皆有不可被推导的“源始”。3 ?* P2 T  f5 k) f8 N$ F" M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有”,去验证“无”。就如同我们可以通过生,去验证死,但不能推导死。验证之后,我们可以非常确定:什么可以被称为“死”。但我们永远说不清楚:死是什么。
% A$ Q* q( M0 z对于不能推导的事物,如何验证?! S. D# y7 t, H! f3 q1 S8 X
通过“主观存在着”去验证:首先,我们需要“定义”。“定义”的意思是:先“假设”一个(源始的)“有”。有了一个假设的“有”,就可以开始验证了。
. b/ B( O, H2 K因为这个“假设的有”是“主观存在着”的,因此,这个“假设的有”的“假设”,也叫做“自定义”,又叫做:“所指”(Signified)。
" U( Q( [3 _# @* N8 L! p$ M例如,我们可以先定义什么是“死”,然后就可以验证“死”。
# r9 z7 T( |; i2 X" t同样地,数学家可以通过数列极限定义什么是“无”,例如【lim(1/n) =0】。5 \, @% \& _7 v( J! _) }2 e
但是,【lim(1/n) =0】要成立,必须先“设定”一个大于0的“无限小的数 ε”(例如普朗克常数),才能作“求证”。
: \6 k7 |5 `) v$ z) t但无论如何“小”,依然是“有”。那意味着:“无”,始终必须以“有”作为“因数”,才能“被求证”。但是:以“有”作为“因数”的被求证的“无”,其实是自定义的“无”,本质上依然是“有”而不是“真实的无”。' v% D, u# v. J) H/ M
“无”,不能被推导。那么,“无”就不能作为因,“生出有来”。即不能“无中生有”。7 _* @$ M" T" v
如果企图推导无中生有,即企图推导以“真实的无”为“根据”而产生的“有”,这个【以“真实的无”为“根据”而产生的“有”】能否成立,能否让我们相信,始终需要通过“主观存在着的有”进行“比较”,才能验证——这种验证,佛学称为“法(物)外空”,例如:“这个盒子里面是空的”这句话里的“空”不能独立存在,这个“空”首先需要“盒子”作为“旁证”,然后才能“往空里放东西”变成“有”。
7 C9 d! a6 G, I7 a7 \# w但是,验证,不等价于推导。不能推导的验证,就会陷入反复的循环论证,就叫做:悖论。
% K, E2 W4 |5 ~' W2 P- k6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指出:任何一个足够强的一致公设系统,必定是不完备的;任何一个足够强的一致公设系统,必无法证明本身的一致性。这意味着无矛盾和完备不能同时得到满足。# q0 \( M9 K9 E# z4 A
因此,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理性的本性总是企图超越自身,因此总是追问究竟自身所无法承载的问题,其结果就是在此过程中反而遭受自身的局限与矛盾,陷入“二律背反”的困局中。- O  _+ L( S  d/ ]9 L4 _" n: J
这个二律背反的困局,可用被称为上帝公式的欧拉公式表达:eπi+1=09 o7 o* K/ W# \7 C- z6 G
以下一段内容,摘自笔者的《逻辑后缀学》上卷第三章
* }% y% J; }( R( d* t& a————% P2 @: W/ y: p: _
【欧拉公式的哲学意义是:“1”即是塌缩后的、退相干的、共时性的、有意义的自定义真实——确定一个惯性系。这个“有意义”是建立(+)在“1”对历时性的自身全体(自然对数的底e的指数)的连续否定(“不是…而是…”以“非”场i为模式无穷震荡)之上——一个一切都“有逻辑”、能够“解释得通”,完全能够自圆其说,有始有终,有条有理,自给自足的迷宫型的超真实世界的怪胎。但这个迷宫型怪胎在图像(复数平面)上却必然地“封闭”为“1”的映射“-1”——自定义真实关系的“是”判断。是与不是的叠加态同构(=)于空无“0”——进步与进(演)化的同步发生,则是一种自他分别及他他分别后对自身及他者的同时否定,即对包括指者在内的全体的彻底否定——最终,生命(意义)不过是虚无——不在任何惯性系中。】
: Q8 z6 L! }3 M1 `( S不在任何惯性系中的虚无——毕竟空空。% @" [9 X1 ^$ N  j9 z3 F+ c
因此,自定义,其实是“耍流氓”。
8 _4 s; r$ p) `/ @* Y; s/ K宗教、科学、理性,其“源始”皆不能被推导,因此皆需要先前的定义。
8 u7 K  e3 D9 ~+ c# C# E宗教、科学、理性,正是自称文明人的流氓之间的“相互打脸”。宗教、科学、理性,在相互打脸之际,还不忘周而复始地、信誓旦旦地忽悠各自的信众。
) v3 ^: T$ Y+ E! F+ R不能无中生有,意味着“本来没有”根本不成立,即:“空”,不能独立存在。1 D, L$ ^$ S8 n9 F5 J9 k
悖论的表现方式,就是“比较”。比较,具有动词属性。* {: z: g) z0 \0 P; N; l
“本来没有”,就具有动词“比较”的属性。“比较”的意思是:“本来没有”不能独立存在,它必然依附于“本来就有”:1+0的0需要与“本来就有”的1作比较(搜索了所有“本来就有”的“有”都“找不到”后),才具有“本来没有(无)”的意义————1在0前面的1+0=1的意思是:“本来没有(无)”不影响本来就有的“在着”。即:本来就有的“在”,一直都“存在着”————盒子是否“空的”不影响盒子的“存在着”。0 d) V& D! A/ e3 m+ c( @1 ?
然后,以依附于“本来就有”的“存在着”为条件,“本来没有”才能作为“无”而“相对存在着”。再然后,才能成为“创造后来的有”的充要条件:0+1————1在后面的0+1=1的意思是:后来“被造的有”必须以“无的相对存在着”为条件才能“相对存在着”————这个“相对存在着的被造的有”,绝不是无中生有的“生有”,而只能称为“再有”。2 H9 W; S/ }% H0 E# \: }
用数学语言表达的“再有”就是:1×1=1。
7 A6 s" f, r" ?% N  ?8 a3 g* O因此,不能说“神创造天地”,充其量只能说“神再造天地”。
5 U  Z! E& f1 K. e, ?3 X+ g“起初,神创造天地”————这句“庄严、华美、简洁”的话,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0×1=1。7 K" d3 H1 w! V, B& ?# |% [# L6 O
0×1=1如果是“错”的,意味着“创造天地”不成立,也就意味着“创造天地”之前,本来就有的“在”,一直都“存在着”(一直都是1×1=1)。那么,就意味着创世之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谎言,第一创造者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骗子,因这个骗子所言而产生的戒律,就是人类历史上“最虚伪的道德承诺”。
0 B* P9 E! t# v# E因此,创世之说如果“没有骗人”,一定是“真的”,0×1=1就“必须是对的”。) W& x% w9 E1 `
但是,如果0×1=1是“对”的,意味着任何的1(有)的产生,都被允许:不需要前提,不需要条件,不需要任何“因数”,就能够“被创造”。
+ u  n' R8 E9 B* Y) B1 z8 J这又意味着:不存在第一创造者。# R' ^  T! l# L6 n
如此一来,人人都可以煞有介事地,甚至是庄严地宣称:我创造天地。
5 j2 T  D- h  k1 y# o/ c2 X然后,任何人只要说:“要有光”,就都能够“真的”有了光。5 D" Y5 Z) ?' c; e. g
也就是说:任何1都可以是“被无中生有创造”出来的,并且都是“我说了算”的独一无二的“1(真理)”。但本质上,这个1,不过是一个“再有”。因此,这个“再有”完全可以不断地通过1×1而衍生出无穷无尽的“再1”。
, I- K8 g4 h/ T. `) E! b原来,这个人类世界是依据这么一条等式运行:0×1=1=1×1×1×…×1n0 V5 R' G8 y1 }3 s. W' q
————怪不得,人类世界有这么多的真理。. F! P6 ]% h- J
那么,接下来的操作就不奇怪了:任何人都可以坚持————我的光,一定是“好的”。并因此:我的光要与暗“分开”。但是,什么是“暗”?什么是白什么是黑?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必须是我说了才算。
% {( O# P3 I/ W7 n+ i既然真理都是我说了算。任何不是我说了算的“理”,都不是真理。那么,为了捍卫我的真理而“斗争”;或:自称文明的世界里,种种真理之间不断地相互打脸,相互忽悠,打个不亦乐乎,忽悠个不亦乐乎;哦,别忘了还有:自己忽悠自己,自己打自己的脸————自然都是天经地义的事。; N/ i- b8 Q* i: ?' V  ~* I0 @, {5 u& V
————怪不得,自从人类出现,欺诈、争斗、自欺欺人就成了人间常态。8 M# U% s9 [: R4 Q" Z1 y3 x
呵呵!!!/ m3 e. u9 c1 S0 H3 _9 o9 ~
' n2 `2 |, c, Z6 i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24 16: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七宝 于 2023-10-24 17:53 编辑
7 [. L# N/ c: n/ G0 f& u9 ^4 F% V/ U1 F. {5 I% f7 J
任何人都可以坚持————我的光,一定是“好的”。/ z9 {  J% o, I5 [( J
- [% R& ~. S4 C& U
个人理解这是利用了一种原理,唯识里面有个心所叫胜解,这个心所有个特性是印持后不被引转,个人理解,只要胜解心所工作后,就会建立很牢固的法流,比如善十一信的因就是胜解的果,学术名叫忍,所以每个教派都不断灌输我的法最胜,并且要破别派的法,估计就是让信徒的胜解心所发生作用,不被引转。
( N3 j7 v% L3 F2 W
6 W7 w- t0 b/ E! o所以宗教也是讲究科学办法的,人家把心所特性研究清楚后,利用你的心所工作,比如邪教徒,胜解心所一旦工作了,他就是信啊,因为他的胜解心所被印持后不被引转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5 01: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七宝老师。我特意上网查了查什么是“胜解”,好像一般都是褒义解。但感觉七宝老师的解释带有不以为然的意思呢?- |  w$ S3 H& `/ G, F; t4 t
对于【我的光,一定是“好的”】,我另外有文章解释是:人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只是每个人的尺子上的刻度,是本人制定的,并且是可以变化的。意思是:我的一厘米可能相当于你的一米;需要时,我的一厘米可以相当于一百米。所以我做的事“永远是对的”。例如最近的巴以战争,双方都“对”。所以,我对人间对错没什么兴趣。我思考的是:为什么“大家都对”,这些“对”却总是会“打起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