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回复: 3

[原创] 中国的第一位哲学家是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29 07: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据可查但是不知作者的是河图洛书,说的是一个矛盾内部主次方面转化的动态过程,是传统哲学的科学性源头。
有作品无文字的就是伏羲八卦,说的是一个事物内部三个方面矛盾的综合分析,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方法*论,是诸学之首。
前两部作品,从哲学构成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层次来说,都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缺乏本体论。
传统哲学从严格意义来说,具备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层次构成的雏形的是姜尚《阴符经》,可以说是传统哲学第一人。
老子是传统哲学的集大成者,是轴心时代的中哲代表,《道德经》是世界自然哲学王冠上的明珠。《道德经》是一篇严谨的哲学论文,《道德经》谋篇布局:一个本体道源头,五种规律也是五个平台,道德仁义礼法兵七种方法要素,贯穿天地人三道,以自然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管理,是真正长治久安的大道。
(阴符经和道德经的传承手法都是顾乱其词拼图手法,需要还原之后才能看出真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30 04: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十分明白了黑格尔为什么说,中国没有思辨哲学的根源了。从人文化成天下的孔子思辨论理学,思辨质文心性学,思辨礼义规范为实践实证基础理论的仁礼论理学。哲学萌芽的思辨论理学成长为思辨哲学的参天大树,思辨的是道建阴阳,人事心性本体的刚柔文质;思辨的是天地神参導引天地人参的神化理论,厐朴先师所说,解开中国文化钥匙的一分为三;思辨的是会通古今通义的“是非善恶,义判于几”。为什么黑格尔说中国没有思辨哲学?因为人文化成天下的思辨论理学与思辨哲学失传了。所以,二千数百年前的所谓第一个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君主专制时代的意识形态,儒道合流的宋明理学,进入到商品经济的现代社会,还可以黑云遮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30 08: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1:易学有四个发展阶段,河图洛书源头阶段、《归藏》《连山》八卦阶段、文王六十四卦阶段和孔子《易经》阶段,前三个阶段说的都是一个方法和两种规律,一个方法就是三才综合分析法;两种规律:一是《归藏》揭示的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一是《连山》揭示的兴衰成败的事业规律或腐败规律。一切事物的横向分析离不开三才综合分析法,纵向发展离不开两种规律。因此,是大道之源、诸学之首。

2:孔子《易经》由《周易》(归藏卦型+乾坤8字路线)和《易传》构成, 是儒根,儒家经典之首。孔子错解了易学,没有揭示易学三才综合分析法和两种规律这个哲学性、科学性的思路,而是用天地君亲师的管理结构遮蔽了易学的真貌。使得后人对易学理解起来困难重重,在运用的时候,大多只停留预测功能上,而真的宝贝已经无人能识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30 10: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传统文化源头,孔儒的思辨论理学。经历孔子仁心主持的“克己复礼为仁”阶段,方走到荀子礼义质正仁心辨真假,礼义的行之效,质正仁义的知之效,礼义规范成为实践实践的基础理论。《易传》三道三才循物理两大事则的论证,易简理得为乾易知与坤简能的人事定位条件下,心性能动为乾刚健与坤柔顺的礼义规范,实践实践的为“易简之善配至德”的乾坤气化太和。从孔子到荀子、《易传》的文化积淀,成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张先生要抛弃?炎黄子孙都不会抛弃吧!同样,从孔子思辨论理学的哲学萌芽,生长成“为往圣继绝学”的思辨哲学,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古今义理会通。对于二千余年文化积淀的思辨哲学,张先生要抛弃?炎黄子孙都不会抛弃吧。遗弃思辨论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准则,遗弃思辨哲学的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准则,现代社会走向何方?难道不值得张先生反省?
易经的古三易,自然易学。老子的道德经,孔子实践心性的性与天道,源头都是易经。论理易学的《易传》,承前易学是易经,承前的论理学是孔子的性与天道,从元亨利贞的天道观,开出三道三才的仁礼本体论。如果张先生认真研读《论语》和《易传》,也就发现两个不同时代逻辑的作品。《易传》非孔子手笔,出自荀子后,也许会是秦王焚书坑儒后的作品。是孔儒的易学经典,非孔子手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