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5-2-2 18:06 编辑
大过九五爻:“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何以“无咎无誉”?
▅▅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
▅▅▅▅▅九三:栋桡,凶。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注释】
(1)华:同花。
【译文】
九五:枯杨生花,老妇得到男子为丈夫,无有危险,也没有荣誉。
【解读】
大过卦九五爻变,其上卦由兑☱变为震☳,全卦称为大过䷛之恒䷟。大过卦九五爻辞与恒卦卦象相关,恒卦震上巽下,震为生、为花,巽为木、为杨,故恒卦有杨生花之象;震为长男,巽为长女,因此,恒卦长男长女交合之象;震为足、为至,巽为长,因此,恒卦有日长至的夏至之象。
大过卦九五爻的卦气为仲夏午月。
《月令》云:
(仲夏),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农乃登黍。……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
“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仲夏,阴阳不和而少雨多旱,古时要在仲夏进行“雩祀”而求雨。“雩祀”求雨,利用“天人感应”和“阴阳和合”理论,通过男女相配或交媾的舞蹈来求雨。用枯杨所生花苞作祭品,帮助老年妇女找到丈夫,放老宫女出宫成家,都是“雩祀”调和阴阳的方式。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求雨》云:“凡求雨之大体,丈夫欲藏匿,女子欲和而乐。”
“无咎无誉”——仲夏,阴阳不和,“雩祀”求雨,要求天子及主祭者谢过自责,求雨得雨,则没有危险,但也表明天子及主祭官员可能原本德行不足,导致上天降以旱灾,虽然求来了雨,也只是改过自新,不值得称誉。
先秦《祷雨辞》有《宫室崇与,妇谒盛与》,说明了求雨当罪己:
政不节与。
使民疾与。
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宫室崇与。
妇谒盛与。
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苞苴行与。
谗夫兴与。
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妇谒,指宫妇谒见君主,替人说情办事。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