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2-18 21:01 编辑
在通行本的卦序排列中,“尊乾”与“举长”的逻辑布局(诸如乾坤并立,乾卦领衔;震卦先于艮卦、巽卦先于兑卦)深刻地彰显了《周易》的核心理念,既蕴含对天道规律的崇高敬仰,也隐含对长幼次序与优势力量的高度重视。以下,我们将结合卦序的结构与义理,对此进行详细剖析: 一、尊乾:乾坤并立,乾卦领衔 乾坤两卦,为六十四卦之开端。通行本卦序以《乾》(䷀)卦居首,《坤》(䷁)卦紧随其后,二者分别象征天地的创生与承载之功,共同构筑了宇宙运行的基本法则。阴阳并重,虽乾卦领衔,但乾坤并立,昭示《周易》并非独崇阳刚,而是秉持“阴阳互根”之理念,乾(阳)主创造,坤(阴)主滋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天道为基:乾卦象征“天行健”,坤卦则象征“地势坤”,二者共同奠定了“尊天道”的哲学基石。刚柔并济:乾卦领衔,体现了阳刚的主动性与引领作用;坤卦随后,则展现了阴柔的辅助性与包容性,这恰与《周易》“崇阳而不抑阴”的辩证思维相契合。 二、举长:震卦先行于艮卦,巽卦先行于兑卦 震(䷲)为长男,艮(䷳)为少男,在通行本卦序中,震卦(第51卦)与艮卦(第52卦)相邻,震卦位列其前;巽(䷸)为长女,兑(䷹)为少女,巽卦(第57卦)与兑卦(第58卦)亦相邻,巽卦同样位居其前。此排列逻辑,长男、长女先于少男、少女,彰显了“长幼有序”的伦理观念与“举长优先”的实践策略。 长子长女之核心地位:震为长男(乾初爻变阳),象征事物的初始动力与开创精神,如《屯卦》(䷂)以震为体,强调“刚柔始交而难生”,需长子之力以破局;巽为长女(乾初爻变阴),则象征柔顺入微的辅助之力,如《观卦》(䷓)以巽为体,主张“省方观民”,以柔性智慧调和矛盾。长幼有序之伦理观:震、巽作为“长”,优先于艮、兑之“少”,既符合儒家“长幼尊卑”的社会秩序,也体现了《周易》“主从有别”的实践逻辑,即以长子长女为行动核心,少子少女为辅助补充。 三、整体思想:天道伦理与人事实践的有机融合 天道与人事的贯通:乾卦领衔、震巽居先的排列方式,将“尊天道”与“举人事”统一起来。乾卦领衔,确立了天道法则的至高无上;震巽居先,则以长子长女为代表,展示了示范性的人事实践,体现了“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模式。刚柔相推的势能结构:乾(刚)与震(动)、巽(顺)的结合,形成了“刚主柔辅”的势能结构,如《益卦》(䷩)中风雷相激,象征以刚健之行动(震)配合柔顺之策略(巽),共同实现增益。 从主到从的生成关系:沈有鼎先生指出,卦序以“主卦”统领“从卦”,如震(长男)为主,艮(少男)为从;巽(长女)为主,兑(少女)为从。主卦象征主导力量,从卦则象征配合力量,共同体现了“举长带短”的协作模式。阴阳交变的动态平衡:震(阳动)与巽(阴入)的先后排列,暗含了“阳主动、阴主静”的交变规律,如《恒卦》(䷟)中雷风相与,以长男长女的协作象征恒久之道。 四、文化深意:伦理秩序与自然法则的同构共生 家庭伦理的投射:震(长男)、巽(长女)居先的排列方式,反映了古代社会“长子继承”、“长女持家”的伦理观念,将家庭秩序升华为宇宙秩序的一种体现。自然规律的拟人化:以“长子长女”代指雷(震)、风(巽),将自然现象赋予人伦属性,彰显了《周易》“天人同构”的思维方式。实践智慧的统一:尊乾(天道)与举长(人事)的结合,为个人与社会提供了行动范式:既要敬畏规律,也要发挥核心优势,在秩序中谋求发展。 结语 通行本卦序通过“乾坤并立、乾卦领衔”与“震卦先行于艮卦、巽卦先行于兑卦”的排列方式,构建了一套融合天道法则、伦理秩序与实践策略的思想体系。尊乾,以乾坤为宇宙之本根,确立了阴阳并重的哲学观;举长,则以震巽为行动核心,彰显了长幼有序的伦理观与优势主导的实践观。二者共同指向《周易》“天人合一”的终极追求——在尊重规律、遵循伦理的基础上,发挥人之所长,实现动态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