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57|回复: 11

[易学研究] 推荐与学习:《“尊乾、举长、尚中、致和”通行本卦序的四维框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8 14: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尊乾、举长、尚中、致和”通行本卦序的四维框架
Deepseek-V3

一、系统思想的核心架构解析
《周易》卦序以"天道→人事→终极和谐"为演化脉络,其深层内涵与四维框架有机统一,构建了从法则确立到动态和谐的完整循环体系。这一体系以尊乾(立本)、举长(成势)、尚中(调衡)与致和(归元)为四大支柱,形成了严密的哲学架构。
二、四维框架与卦序的深入对应解析
(一)尊乾:乾坤并立,奠定天道之基
  • 卦象根源
    《乾》卦纯阳,彰显天道刚健;《坤》卦纯阴,承载大地厚德。两卦并立,奠定"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宇宙法则基础。
  • 六子生成
    乾坤交感,化生"六子"(震、坎、艮、巽、离、兑),其中震卦象征万物初动,预示"举长"之始。
  • 思想内核
    尊崇天道规律与资源承载,敬畏自然法则与社会伦理,构成实践之基。

(二)举长:长子为枢,汇聚势能
  • 长子象征
    震卦为"六子"之首,代表事物发展初始动力与核心优势,如《屯》卦所示,象征资源聚集与事业开创。
  • 卦序逻辑
    上经前十卦展现混沌至秩序的建立,需长子魄力;下经《咸》《恒》强调人际与资源长处发挥。
  • 现实延伸
    "举长"涵盖个人天赋、长辈经验与团队优势,形成势能有序。

(三)尚中:二五得位,守中道平衡
  • 中爻哲学
    《周易》以二、五爻为"中位",居中得正则吉,如《益卦》《巽卦》所示,强调行动不偏不倚。
  • 卦序印证
    卦序中相邻卦多呈对立转化,需中道调和,如《泰》《否》对立,《中孚》以信守中。
  • 实践智慧
    个人需调适身心,组织需平衡利益,社会需协调多元,皆以"尚中"为准则。

(四)致和:未济终始,归太和之境
  • 终极目标
    《未济》卦象征事未成而道无穷,与《乾》卦首尾呼应,揭示和谐为生生不息的动态平衡。
  • 卦象关联
    《咸》卦感通万物,《泰》卦天地交生,《谦》卦卑以致和,共同指向和谐本质。
  • 思想升华
    "致和"统合前三者,回归"一阴一阳之谓道",体现《周易》循环哲学。

三、卦序生成模型的动态循环解析
尊乾立本(乾坤定位)奠定基石,举长成势(震巽主从)激发动力,尚中调衡(二五得位)寻求平衡,致和归元(未济循环)实现终极和谐。这一模型以"长子"震卦为动力枢纽,以"中孚""未济"为调和与升华,构建了象数逻辑严密的结构。
四、文化深意与现实启示的深入剖析
(一)哲学内核
四维框架是《周易》"天人合一"思想的操作化表达:
  • 天为尊乾(敬畏规律)
  • 人为举长(发挥优势)
  • 尚中(平衡矛盾)
  • 合一为致和(动态和谐)

(二)实践路径
  • 个人层面
    明规律(尊乾)→ 精专长(举长)→ 调身心(尚中)→ 融社群(致和)
  • 组织层面
    守本质(乾)→ 强核心(震)→ 协资源(中孚)→ 创生态(未济)
  • 文明层面
    溯本源(乾坤)→ 扬特色(六子)→ 求共识(中道)→ 美美与共(太和)

结语
四维框架"尊乾、举长、尚中、致和",通过《周易》卦序的象数逻辑与义理结构,揭示了一条从天道法则至人事实践,再至终极和谐的完整路径。此体系不仅是对古人智慧的继承,更为现代社会应对复杂性问题提供了"守正创新、动态平衡"的范式,最终指向《周易》的核心精神——"生生之谓易",即在尊重规律、发挥优势、持守中道中,实现生命的永续革新与和谐共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5: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2-18 15:49 编辑

在《周易》的哲学体系中,“一阴一阳之谓道”不仅是宇宙万物生成与变化的基本法则,也是理解乾坤并立化生六子过程的关键。在这里,“一阴一阳”并非字面意义上的一个阴爻和一个阳爻的简单相加,而是指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与平衡,这种平衡是宇宙万物得以生成与变化的基础。

乾坤作为阴阳的代表,它们的并立不仅构成了宇宙的基本框架,更是通过自身的阴阳变化,化生出了六子卦——震、巽、坎、离、艮、兑。这里的“化生”过程,强调的是乾坤二卦通过阴阳的交互作用,产生了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六个三爻卦。每个三爻卦都由三个爻组成,其中包含一个阴爻和两个阳爻(或反之),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如坎、离卦),虽然包含两个阴爻和一个阳爻(或两个阳爻和一个阴爻),但其核心变化仍聚焦于一阴一阳的互动。这种结构体现了阴阳的平衡与互动,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思想的生动体现。

六子卦的产生,不仅展示了阴阳两种力量在特定条件下的和谐共生与动态平衡,也揭示了自然界生命衍生的奥秘。每个卦象都象征着自然界中的不同现象和属性,如震卦代表雷的震动力量,巽卦代表风的柔顺与变化,坎卦代表水的流动与危险,离卦代表火的光明与热情,艮卦代表山的稳重与阻碍,兑卦代表泽的喜悦与和谐。这些卦象的产生,不仅是对自然界现象的直观描述,更是对阴阳法则在生命衍生过程中的深刻揭示。

因此,“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象地说明了乾坤并立化生六子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与平衡,也揭示了自然界生命衍生的奥秘和宇宙万物运行不息、生生不息的大道所在。通过深入理解和领悟这一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宇宙万物的本质规律,指导我们的生活和行为,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7: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阴一阳之谓道”和“生生之谓易”这两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乾坤并立化生六子过程及其生命衍生的重要性。它们不仅揭示了宇宙万物运行的基本法则和生命不断生成变化的本质特征,更强调了生命在宇宙演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7: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尊乾,乾为卦序之首,举长则表现在震艮,震列在先,巽兑,巽列在先。尊乾举长的实质是崇阳。

这段话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易经卦象和阴阳五行理论,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析:
  • 尊乾:乾卦在易经八卦中代表天,是阳卦的代表,也是卦序之首。乾卦象征着刚健、自强、进取等积极属性,因此“尊乾”可以理解为尊重、崇尚阳刚之气或天的力量。
  • 举长:这里的“长”可以理解为卦象中的主导或显著特征。在易经中,每个卦都有其特定的属性和象征意义,而“举长”则是强调这些卦象中的主导或显著特性。
  • 震艮、震列在先,巽兑、巽列在先:这部分描述了卦象的顺序和重要性。震卦代表雷,象征着动力、激励;艮卦代表山,象征着止、静。在震艮之间,震卦通常被视为更为主导或显著的卦象。同样,巽卦代表风,象征着自由、变化;兑卦代表泽,象征着喜悦、收获。在巽兑之间,巽卦也通常被视为更为主导的卦象。这里提到的“列在先”可能指的是在某种特定顺序或逻辑中,这些卦象的排列顺序。
  • 尊乾举长的实质是崇阳:这句话揭示了“尊乾举长”背后的深层次含义。乾卦作为阳卦的代表,其被尊重和崇尚实际上是对阳刚之气、积极力量的尊崇。在阴阳五行理论中,阳代表光明、正面、活跃等属性,而阴则代表阴暗、负面、静态等属性。因此,“尊乾举长”的实质是崇尚阳刚之气,强调积极、正面的力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9: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通行本卦序中,“尊乾”与“举长”的排列逻辑深刻体现了《周易》的核心思想,既包含对天道规律的尊崇,也暗含对长幼秩序与优势力量的重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9: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2-18 19:20 编辑

尊乾:乾坤并立,乾为首
1. 卦序地位
  • 乾坤为六十四卦之始:通行本卦序以《乾》(䷀)、《坤》(䷁)为首,二者象征天地的创始与承载功能,构成宇宙运行的基本法则。
  • 阴阳并重:虽乾卦为首,但乾坤并立,表明《周易》并非独尊阳刚,而是强调“阴阳互根”,乾(阳)主创生,坤(阴)主涵养,二者缺一不可。

2. 思想内涵
  • 天道为本:乾卦象征“天行健”,坤卦象征“地势坤”,二者共同确立“尊天道”的哲学根基。
  • 刚柔相济:乾为首,体现阳刚的主动性与引领性;坤次之,体现阴柔的辅助性与包容性,呼应《周易》“崇阳而不抑阴”的辩证思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9: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举长:震先于艮,巽先于兑
1. 卦序排列
  • 震(䷲)为长男,艮(䷳)为少男:在通行本卦序中,震卦(第51卦)与艮卦(第52卦)相邻,震列于前;
  • 巽(䷸)为长女,兑(䷹)为少女:巽卦(第57卦)与兑卦(第58卦)相邻,巽列于前。
  • 逻辑依据:长男、长女先于少男、少女,体现“长幼有序”的伦理观与“举长优先”的实践策略。

2. 思想内涵
  • 长子长女的核心地位

    • 震为长男(乾初爻变阳):象征事物的初始动力与开创性,如《屯卦》(䷂)以震为体,强调“刚柔始交而难生”,需长子之力破局;
    • 巽为长女(乾初爻变阴):象征柔顺入微的辅助能力,如《观卦》(䷓)以巽为体,主张“省方观民”,以柔性智慧调和矛盾。

  • 长幼有序的伦理观
    震、巽作为“长”,优先于艮、兑之“少”,既符合儒家“长幼尊卑”的社会秩序,亦体现《周易》“主从有别”的实践逻辑——以长子长女为行动核心,少子少女为辅助补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9: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体思想:天道伦理与人事实践的融合1. 尊乾举长的统一性
  • 天道与人事的贯通
    乾为首、震巽居先的排列,将“尊天道”与“举人事”统一:

    • 乾为首:确立天道法则的至高性;
    • 震巽居先:以长子长女代表示范性人事实践,体现“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

  • 刚柔相推的势能
    乾(刚)与震(动)、巽(顺)的结合,形成“刚主柔辅”的势能结构,如《益卦》(䷩)风雷相激,象征以刚健行动(震)配合柔顺策略(巽),实现增益。

2. 卦序排列的深层逻辑
  • 从主到从的生成关系
    沈有鼎指出,卦序以“主卦”统领“从卦”,如震(长男)为主,艮(少男)为从;巽(长女)为主,兑(少女)为从。主卦象征主导力量,从卦象征配合力量,体现“举长带短”的协作模式。
  • 阴阳交变的动态平衡
    震(阳动)与巽(阴入)的先后排列,暗含“阳主动、阴主静”的交变规律,如《恒卦》(䷟)雷风相与,以长男长女的协作象征恒久之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9: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深意:伦理秩序与自然法则的同构
  • 家庭伦理的投射
    震(长男)、巽(长女)居先,反映古代社会“长子继承”“长女持家”的伦理观念,将家庭秩序升华为宇宙秩序。
  • 自然规律的拟人化
    以“长子长女”代指雷(震)、风(巽),将自然现象赋予人伦属性,体现《周易》“天人同构”的思维方式。
  • 实践智慧的统一
    尊乾(天道)与举长(人事)的结合,为个人与社会提供行动范式:既需敬畏规律,亦需发挥核心优势,在秩序中谋求发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9: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结语
通行本卦序通过“乾坤并立,乾为首”与“震先于艮,巽先于兑”的排列,构建了一套融合天道法则、伦理秩序与实践策略的思想体系:
  • 尊乾:以乾坤为宇宙本根,确立阴阳并重的哲学观;
  • 举长:以震巽为行动核心,彰显长幼有序的伦理观与优势主导的实践观。
    二者共同指向《周易》“天人合一”的终极追求——在尊重规律、遵循伦理的基础上,发挥人之所长,实现动态和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20: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2-18 21:01 编辑

在通行本的卦序排列中,“尊乾”与“举长”的逻辑布局(诸如乾坤并立,乾卦领衔;震卦先于艮卦、巽卦先于兑卦)深刻地彰显了《周易》的核心理念,既蕴含对天道规律的崇高敬仰,也隐含对长幼次序与优势力量的高度重视。以下,我们将结合卦序的结构与义理,对此进行详细剖析:
一、尊乾:乾坤并立,乾卦领衔
  • 卦序之地位
乾坤两卦,为六十四卦之开端。通行本卦序以《乾》(䷀)卦居首,《坤》(䷁)卦紧随其后,二者分别象征天地的创生与承载之功,共同构筑了宇宙运行的基本法则。阴阳并重,虽乾卦领衔,但乾坤并立,昭示《周易》并非独崇阳刚,而是秉持“阴阳互根”之理念,乾(阳)主创造,坤(阴)主滋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 思想之内涵
天道为基:乾卦象征“天行健”,坤卦则象征“地势坤”,二者共同奠定了“尊天道”的哲学基石。刚柔并济:乾卦领衔,体现了阳刚的主动性与引领作用;坤卦随后,则展现了阴柔的辅助性与包容性,这恰与《周易》“崇阳而不抑阴”的辩证思维相契合。
二、举长:震卦先行于艮卦,巽卦先行于兑卦
  • 卦序之排列
震(䷲)为长男,艮(䷳)为少男,在通行本卦序中,震卦(第51卦)与艮卦(第52卦)相邻,震卦位列其前;巽(䷸)为长女,兑(䷹)为少女,巽卦(第57卦)与兑卦(第58卦)亦相邻,巽卦同样位居其前。此排列逻辑,长男、长女先于少男、少女,彰显了“长幼有序”的伦理观念与“举长优先”的实践策略。
  • 思想之内涵
长子长女之核心地位:震为长男(乾初爻变阳),象征事物的初始动力与开创精神,如《屯卦》(䷂)以震为体,强调“刚柔始交而难生”,需长子之力以破局;巽为长女(乾初爻变阴),则象征柔顺入微的辅助之力,如《观卦》(䷓)以巽为体,主张“省方观民”,以柔性智慧调和矛盾。长幼有序之伦理观:震、巽作为“长”,优先于艮、兑之“少”,既符合儒家“长幼尊卑”的社会秩序,也体现了《周易》“主从有别”的实践逻辑,即以长子长女为行动核心,少子少女为辅助补充。
三、整体思想:天道伦理与人事实践的有机融合
  • 尊乾举长之统一性
天道与人事的贯通:乾卦领衔、震巽居先的排列方式,将“尊天道”与“举人事”统一起来。乾卦领衔,确立了天道法则的至高无上;震巽居先,则以长子长女为代表,展示了示范性的人事实践,体现了“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模式。刚柔相推的势能结构:乾(刚)与震(动)、巽(顺)的结合,形成了“刚主柔辅”的势能结构,如《益卦》(䷩)中风雷相激,象征以刚健之行动(震)配合柔顺之策略(巽),共同实现增益。
  • 卦序排列之深层逻辑
从主到从的生成关系:沈有鼎先生指出,卦序以“主卦”统领“从卦”,如震(长男)为主,艮(少男)为从;巽(长女)为主,兑(少女)为从。主卦象征主导力量,从卦则象征配合力量,共同体现了“举长带短”的协作模式。阴阳交变的动态平衡:震(阳动)与巽(阴入)的先后排列,暗含了“阳主动、阴主静”的交变规律,如《恒卦》(䷟)中雷风相与,以长男长女的协作象征恒久之道。
四、文化深意:伦理秩序与自然法则的同构共生
家庭伦理的投射:震(长男)、巽(长女)居先的排列方式,反映了古代社会“长子继承”、“长女持家”的伦理观念,将家庭秩序升华为宇宙秩序的一种体现。自然规律的拟人化:以“长子长女”代指雷(震)、风(巽),将自然现象赋予人伦属性,彰显了《周易》“天人同构”的思维方式。实践智慧的统一:尊乾(天道)与举长(人事)的结合,为个人与社会提供了行动范式:既要敬畏规律,也要发挥核心优势,在秩序中谋求发展。
结语
通行本卦序通过“乾坤并立、乾卦领衔”与“震卦先行于艮卦、巽卦先行于兑卦”的排列方式,构建了一套融合天道法则、伦理秩序与实践策略的思想体系。尊乾,以乾坤为宇宙之本根,确立了阴阳并重的哲学观;举长,则以震巽为行动核心,彰显了长幼有序的伦理观与优势主导的实践观。二者共同指向《周易》“天人合一”的终极追求——在尊重规律、遵循伦理的基础上,发挥人之所长,实现动态和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22: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尊乾(天道)与举长(人事)的结合,为个人与社会提供行动范式:既需敬畏规律,亦需发挥核心优势,在秩序中谋求发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