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5-2-19 10:10 编辑
离卦:
▅▅▅▅▅上九:王用出征,用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 ▅▅六二:黄离,元吉。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离卦六五爻”出涕沱若,戚嗟若“,结果却为”吉“,这是什么原因?
且看《周易正义》: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履非其位,不胜所履。以柔乘刚,不能制下,下刚而进,将来害已,忧伤之深,至于沱嗟也。然所丽在尊,四为逆首,忧伤至深,众之所助,故乃沱嗟而获吉也。
[疏]正义曰:“出涕沱若”者,履非其位,不胜其任,以柔乘刚,不能制下,下刚而进,将来害已,忧伤之深,所以出涕滂沱,忧戚而咨嗟也。“若”是语辞也。“吉”者,以所居在尊位,四为逆首,已能忧伤悲嗟,众之所助,所以“吉”也。
《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疏]正义曰:此释“六五吉”义也。所以终得吉者,以其所居在五,离附於王公之位,被众所助,故得吉也。五为王位,而言公者,此连王而言公,取其便文以会韵也。
客案:依《正义》所言,五爻为阴爻,阴据阳位,所以,所居不当,不能制下,下则害己,故而哭泣。虽所居不当,却在王公尊位,故得众之所助,吉。
既然不能制下,下则害己,又得谁之所助?糊里糊涂。
六五之爻,不过是以生动的笔法描绘了一则军礼。
1.离之六五爻的爻辰为季春辰月。
《月令》云:
(季春),命国难,九门磔攘,以毕春气。
《周礼·夏官·方相氏》云: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郑玄曰:“蒙,冒也。冒熊皮者,以惊驱疫疠之鬼,如今魌头也。时难,四时作方相氏以难却凶恶也。”
“出涕沱若,戚嗟若,吉”——季春,全国举行傩礼,在九门杀牲以祭,以驱除春天的疫气。《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说明当时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傩礼中,先是表演疫鬼吃人,疾疫横行,民不聊生。“出涕沱若,戚嗟若”指傩礼中表演的百姓悲哭惨叫之状,然后有扮成驱鬼之神的方相氏,执戈扬盾,带着众多仆隶,到各个房室驱疫,此后,疫气不再流行,吉利。
傩礼是军礼的一部分,唐代贾公颜疏曾经指出,傩礼“亦是武事”。
据《周礼》描述,方相氏是夏官大司马的下属,他们不是一般的巫师,而是军队中的巫师或由军人充任的巫师。军人担任方相氏说明周代傩礼带有某种军事性质。后世宫廷大傩礼一直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军人驱疫的特点。在东汉宫廷大傩仪式上,“卫士千人在端门外,五营骑士在卫士外,为三部,更送至洛水,凡三辈,逐鬼投洛水中。”
2.离卦六五爻辞取象于离之同人
离卦六五爻变,其上卦由离☲变为乾☰,全卦称为离䷝之同人䷌。离卦六五爻的爻辞与同人卦卦象相关,同人卦乾上离下,乾为天神、为惕除,离为殃乱,因此,同人卦有天神惕除殃乱之象;乾为神,离为戈兵,因此,同人卦也有天神执戈扬盾之象。
3.离之同人的爻辰解说
同人卦九五爻的爻辰为仲夏午月,其爻辞为:“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周礼·夏官·大司徒》云:
中夏,教茇舍,如振旅之陈,群吏撰车徒,读书契,辨号名之用,帅以门名,县鄙各以其名,家以号名,乡以州名,野以邑名,官各象其事,以辨军之夜事,其他皆如振旅,遂以苗田,如搜之法,车弊,献禽以享礿。
“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仲夏,教导军队在草林中驻扎,选出一些车辆和士兵,教他们用文字和符号辩别部队番号和标识,主要在夜间通过苗田之法训练。这些车徒在夜间训练演习中,开始分辩不清敌我,无法安心驻扎,故而放声大哭,训练久了,辩清了各个部队番号和标识,能够适应夜间军事,于是笑出声来,军队也能够找到自己的友军。
4.离之六五爻与离之同人的话题关联
离之六五爻的季春,容易发生疾疫,百姓悲哭惨叫,天子要在全国举行带有军事性质的傩礼,要表演百姓悲哭惨叫的情境和方相氏驱疫的隆重场面,以军威震摄疫鬼。
到了离之同人卦的仲夏,要进行茇舍苗田的军训,军训前期,车徒不辩敌我而号啕,后期,能辩敌我而大笑,军队能够找到友军。
二者皆以哭为话题相关联,论军礼。离卦哭者为民众,救助者为军人。同人卦哭者为军徒,救助者为同人、为友军。
《高岛易断》云:
六五动变,参卦大有,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君子所以身合于天而行丽于道也。离之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离先出涕戚嗟而后吉,象相通,辞相近,理相明也。
由此可见,高岛已知离卦与同人和大有的象数关联。宋代沈该的《易小传》早就发现了这一古传的象数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