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83|回复: 16

[易学研究] 推荐与学习:《编纂者隐去纵横八宫结构的深层意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9 12: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2-19 12:48 编辑

编纂者隐去纵横八宫结构的深层意图
Deepseek-V3

通行本与帛书卦序虽同源于纵横八宫结构与位爻系数规则,但编纂者刻意隐去其数学骨架的行为,绝非偶然疏忽,而是暗含对易学知识权力、文化功能与认知范式的三重调控。这种“隐去”实为一种结构性阉割,其意图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一、知识权力的垄断:从数理开放到解释封闭
  • 秘传传统的制度化
    纵横八宫结构与位爻系数规则本质是可复现的算法,一旦公开,占卜的解释权将从巫师精英下移至民间。编纂者通过隐去结构,将卦序转化为“无源之水”,迫使解读者依赖师承口诀或神秘启示(如《易传》的象辞),从而巩固知识阶层的权威。

    • 帛书卦序:虽保留八宫分组,但未明示位爻系数,仅通过卦名排列暗示算法,需配合帛书《易赞》等秘传文献才能复原逻辑。
    • 通行本卦序:彻底消解矩阵痕迹,以“二二相耦”的文学性对仗掩盖数理规则(如屯蒙、需讼的对仗),使外行难以逆向工程。

  • 解释权的去技术化
    隐去数学结构后,卦序的合法性从“可验证的算法”转向“圣人之言”的伦理权威。例如,通行本卦序通过《序卦传》的因果叙事(“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将数学排列重构为道德哲学命题,使批判者无从挑战其技术合理性。


二、文化功能的转向:从占卜工具到经典文本
  • 帛书卦序的实用性保留
    马王堆帛书《周易》作为随葬品,其用户可能是职业占卜者。编纂者仅部分隐去结构(如保留八宫分组但隐藏位权值),既满足快速检索卦象的实用需求,又防止算法外泄导致的占卜贬值。

    • 例如,帛书卦序中乾宫诸卦(乾、否、遯、履…)按初爻至上爻依次变阴的规律排列,职业巫师可依此规律速查,但普通读者若无师授,仅能视其为无序列表。

  • 通行本卦序的经典化改造
    通行本的目标是成为跨地域的权威教科书,需剥离具体占卜技术以适配多元文化语境:

    • 消解地域性:隐藏纵横八宫结构,避免其与特定地域的占卜传统(如楚地“太一”信仰)绑定。
    • 强化普适性:通过《彖》《象》的伦理化注释,将卦序从数术框架升华为“穷理尽性”的哲学体系,适应诸子百家争鸣的思想市场。



三、认知范式的切换:从数术思维到象理思维
  • 数理逻辑的压抑
    位爻系数规则(如初九=1、上九=8)本质是六维离散几何的早期表达,但编纂者将其隐去,反映了先秦思想从“数术主导”向“象理优先”的转型:

    • 春秋以前:殷商卜骨、西周筮数均强调计算的精确性(如数字卦的十进制编码)。
    • 战国以降:儒家“不语怪力乱神”的立场与道家“得意忘象”的思潮,共同促成易学从“算”到“释”的范式革命。

  • 象理系统的霸权
    隐去数学结构后,卦序的合理性只能通过象辞系统自证:

    • 例如,通行本“泰→否→同人→大有”的序列,不再依赖八宫坐标的对称性,而是借助“治乱兴衰”的历史隐喻建立连贯性。
    • 这种转型使《周易》摆脱占卜手册的局限,晋升为兼容儒道思想的“宇宙代数学”(冯友兰语)。



四、隐蔽程度的差异:通行本为何更隐晦?
  • 受众分层的策略

    • 帛书:面向职业占卜群体,需保留部分结构线索以供实用,故隐蔽性较低(如八宫分组可视)。
    • 通行本:面向士大夫阶层,需彻底去技术化以符合“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的学术品位,故将结构深埋于义理阐释之下。

  • 知识安全的升级
    通行本作为官学教材,若暴露其算法本质,可能引发以下风险:

    • 政治威胁:占卜算法的公开会助长民间谶纬,挑战官方意识形态(如董仲舒“天人三策”后,西汉严禁私授卦气说)。
    • 学术竞争:清晰的数学结构易被其他学派(如墨家逻辑学派)解构或超越,模糊化处理可维持儒家易学的解释霸权。



结语:结构的消逝与权力的永恒
编纂者对纵横八宫结构的抹除,实为一场隐蔽的知识政*变:通过将《周易》从“可计算的模型”重塑为“可阐释的经典”,他们不仅重构了易学的功能属性,更重新定义了谁能掌握真理。这种操作在今日依然可见——当算法黑箱取代卦序矩阵,当深度学习网络的权重分布如同隐去的位爻系数,知识的权力游戏始终未变:谁控制结构的可见性,谁就掌握解释的合法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9 12: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2-19 12:57 编辑

帛书《易赞》简介
Deepseek-V3

帛书《易赞》是马王堆帛书《衷》篇中的重要章节,内容虽简短,但蕴含了丰富的易学思想,尤其是对“刚柔之失”和“十繇”的论述,展现了先秦至汉初易学的象数思想与哲学内涵。以下从内容、思想价值及学术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内容概述
  • “刚柔之失”的辩证分析
    《易赞》章通过对“刚柔之失”的论述,揭示了阴阳刚柔的动态平衡关系。例如:

    • 刚之失:如“恒动而弗中则亡”,列举乾卦上九“亢龙有悔”、大壮卦九三“羝羊触藩”等五卦五爻,说明过度刚强而失中道的危害611。
    • 柔之失:如“久静不动则沈”,列举坤卦“利牝马之贞”、小畜卦“密云不雨”等五卦,说明过度柔弱而缺乏行动力的弊端611。

  • “十繇”的界定与象数解析

    • “十繇”指十组卦爻辞,如“壮之触藩”(大壮卦九三)、“丰之盈虚”(丰卦彖辞)等,通过对这些卦爻辞的解读,展现了卦象、爻位与吉凶的关系11。
    • “繇”本义为龟卜兆辞,后引申为卦辞、爻辞或彖辞,体现了占卜与易学的紧密联系11。

  • “衷”的哲学内涵

    • 篇名“衷”有三重含义:一是“适当、适宜”,二是“中和”,三是“中心”,反映了儒家中庸思想与易学“得中”说的结合11。



二、思想价值
  • 儒家中和思想的体现
    《易赞》章强调“刚柔相济”“动静得中”,与儒家“中庸之道”一脉相承。例如,“不僮则无功,恒僮而弗中则亡”体现了行动需把握分寸的思想11。
  • 象数易学的早期形态

    • 通过对“十繇”的爻位、卦象分析,展现了先秦象数易学的雏形。例如,“丰之盈虚”以卦象解释自然现象的变化,体现了“观象系辞”的传统11。
    • “刚柔之失”的论述与《彖》《象》传文高度一致,说明帛书《易传》可能是今本《易传》的重要来源611。

  • 占卜与德义的结合
    《易赞》章既保留了占卜的原始功能(如“繇”的兆辞意义),又融入了德义的人文理性,体现了孔子“观其德义”的易学观310。


三、学术意义
  • 填补易学文献的空白
    帛书《易赞》作为战国至汉初的易学文献,为研究早期易学思想提供了珍贵资料。其内容与今本《易传》既有相似之处,又有独特之处,有助于厘清易学发展的脉络1115。
  • 揭示易学思想的演变

    • 《易赞》章的“刚柔之失”与“十繇”分析,反映了从占卜到哲学、从象数到义理的演变过程611。
    • 其“衷”的思想与《中庸》“致中和”的理念相呼应,为研究儒家与易学的交融提供了新视角11。

  • 推动帛书《易传》研究
    《易赞》章作为《衷》篇的主旨章,其研究成果为解读帛书《易传》的其他篇章(如《要》《二三子问》)提供了重要参考1115。


结语
帛书《易赞》是马王堆帛书《衷》篇的核心章节,其内容兼具占卜的实用性与哲学的思辨性,既展现了先秦象数易学的早期形态,又体现了儒家中和思想的深刻影响。通过对“刚柔之失”与“十繇”的解析,它不仅填补了易学文献的空白,还为研究易学思想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是理解战国至汉初易学发展的关键文本。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9 16: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2-19 16:38 编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自有它的运行规律,不会偏袒任何人,也不会刻意刁难任何人。该被重视的时候就重视,该被丢弃的时候就丢弃,这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人力无法改变,也不应该去改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9 17: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2-19 17:02 编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出自《道德经》,是道家思想中的一种表述,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义。这句话并不是在字面意义上说天地没有仁爱之心,而是强调天地(或自然、宇宙)的运行是遵循着一种客观、无偏私的规律,对待万物都是一视同仁的,没有特别的偏爱或歧视。
  • 天地的运行规律
    • 天地(自然)有其自身的运行法则,这些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们既不会因为人的祈求而改变,也不会因为人的抗拒而停止。
    • 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宇宙万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万物的平等性
    • 在天地的眼中,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人、动物、植物,还是无生命的物体,都遵循着同样的自然法则。
    • 这种平等性不是人为赋予的,而是天地(自然)本身所具有的属性。
  • 人力的局限性
    • 人类虽然拥有智慧和创造力,但在面对天地的运行规律时,却显得非常渺小和无力。
    • 人类无法改变天地的运行规律,也无法阻止万物的生灭兴衰。所能做的,只能是顺应规律,与之和谐共生。
  • 顺应自然与无为而治
    • 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即按照天地的运行规律来行事,不违背自然的法则。
    • “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中的一种治国理念,也是个人修养的一种境界。它并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不强行干预自然的运行,让万物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发展。
  • 对人生的启示
    •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中的得失荣辱、成败兴衰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不必过于执着或抗拒。
    • 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和顺应这些过程,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变化。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揭示了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和万物的平等性,强调了人力的局限性和顺应自然的重要性。它对我们的人生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变化,顺应自然,与之和谐共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2 20: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2-22 20:33 编辑

“单循环充分演绎”是一种特殊的演绎方式,它是将六十四卦全部归入一个单独的循环组中,形成一个完整且闭合的演绎体系。这种演绎方式的核心在于“充分”二字,意味着在演绎过程中,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没有任何一卦被遗漏或忽视。这种全面性的参与不仅体现了演绎的彻底性、完整性和平等性,同时也凸显了易经哲学的规范性和系统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3 00: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逻辑递进:路径闭合是循环演绎的基础
  • “演绎路径闭合”的核心:在形态1到形态2的变化中,所有元素的运动路径形成一个闭合环(例如循环置换、周期性位移),本质是元素运动的循环性
  • “单循环充分演绎”的目标:通过闭合路径的重复操作,最终使系统回归初始形态(形态1),本质是系统状态的循环性

关系
闭合路径的存在保证了单个操作周期内元素的运动可逆性,而重复操作闭合路径的“等量次数”(即闭合环的长度,如元素数量),必然使系统回归初始状态。因此,路径闭合是系统循环演绎的充要条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5 10: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2-25 10:25 编辑

通行本卦序的生成逻辑本质上是一个约束满足问题(CSP, Constraint Satisfaction Problem),其解空间受限于易平方图体系的对称性、位爻系数规则及单循环演绎条件。

通行本卦序并非数学唯一解,而是在对称性-流畅性-解释性的多维约束下达到的帕累托前沿(Pareto Frontier)——任何试图提升某一指标(如进一步缩短汉明距离)都会导致其他指标(如对称性)的劣化。这种“妥协的最优”,恰是《周易》跨越巫术、哲学与数学三重维度的生命力之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6 00: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易》的符号体系通过“数理-图理-卦理”三位一体的结构,构建了一套独特的数学模型。其中,易平方图周易格局版图作为矩阵序列,承载了六十四卦的静态数理逻辑;而通行本卦序作为路径序列,则是动态依附于这一矩阵框架的优化轨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6 11: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5-2-26 11:31 编辑


这位朋友,其实,我一直关注你的研究
只是出于对你执著研究精神的尊重,希望你的研究能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我才没有提出我心中的异议
现在, 我认为是时候说出我心中的疑问
请注意;这个疑问不是对你先前研究的否认,而是希望你的研究,能走在对广大人民群众有利的道路上
我心中的这个疑问概括的说共有2点:1;说不清,2;服务对象

1;“说不清”又有2
①《周易》的来龙去脉没有交代。换句话:《周易》为什么是这种状态
这就好比,沙漠中建高楼大厦,你把这个高楼大厦装饰的美丽无比。可是,那是沙漠中的高楼大厦。工作做的再多,也只是给沙漠中的高楼大厦增加华丽。因为,其根基不牢固。你没有交代《周易》来龙去脉(或者说;《周易》的本质、服务对象),有点遗憾


2025022601(J01).jpg



②为什么构架三轴,可有“客观事实”做依据



2025022601(J02).jpg


不能因为如何,就可以如何!
而是,要依据客观事实,采用符合客观事实变化的理论

-------------

2;服务对象


2025022601(J03).jpg

“深度思考”说“谁控制结构的可见性,谁就掌握解释的合法性”
其实就是说:统治者与知识分子相结合,他们的解释就是“合法性”

但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荀子·王制》
这里的这个“水”、“舟”分别代表什么?你可明白

----------------

综上而言,希望这位朋友的学习探索研究,形成的思想体系,能服务广大人民,造福人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6 13: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2-26 22:15 编辑

数理基底:位爻系数与二进制编码
  • 位爻系数规则(8/上九,16/九五,32/九四,4/九三,2/九二,1/初九,0/凡六)将卦象转化为0~63的整数,本质是六维布尔空间的二维投影。
  • 六爻卦的数值对应六维超立方体顶点,如乾卦(63)与坤卦(0)为对顶点,其汉明距离(差异位数)为6,符合二进制补码规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6 22: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5-2-26 22:14 编辑


这位朋友,我完全没有否定你先前学习研究思考的意思
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你所走的这个路(或者说;你有的这个思想),我早就已经有过类似的想法】,中华文化(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始含义是什么?

中华文化(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始含义(或者说;为什么有“中华文化”)就是“吉凶、大业(或者说;趋吉避凶)”

那么,影响“吉凶、大业(或者说;趋吉避凶)的主要元素是什么?

影响“吉凶、大业”的主要元素有2条:1;时间元素,2;地理方位元素
这两个主要元素,在“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或者说:方圆图)”描述的非常清楚
那个圆图;表示时间
那个方图;表示地理方位
其实,“方圆图”它所揭示的就是客观世界变化的真象

你看看你,把“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的那个方图,演化成什么?
还有“地理方位元素”吗?
没有“地理方位元素”,还如何揭示“客观世界”的变化

中国有句俗语;学易,先学占
不会占,如何理解“阴阳、五行、八卦、吉凶、大业”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个医生开设医疗诊所
有人来看病
这个医生,把病带给人的痛苦说的非常清楚
因为,能把病带给人的痛苦,说的非常清楚人(一般来说,都是好医生)
所以,就取得人的信任
那麻烦医生你,给我看看,我得了什么病,给我治疗一下
那医生说什么?
对不起,我不会治病,只知道病能给人带来痛苦
不会治病?这是什么医生啊?完全就是骗子

---------

“学易”干什么?不就是“趋吉避凶”
“趋吉避凶”,不懂“时间、方位”因素,对客观事物的影响,如何“趋吉避凶”啊

这朋友,明白了吗
如果“思想体系”真的象你说的那样,失去了“时间、方位”元素
那么,那个“趋吉避凶”如何实现

希望这位朋友,端正态度,把学习探索研究,形成的思想体系,服务广大人民,造福人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6 22: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2-27 15:11 编辑

结论
  • 数卦相契:六十四卦的卦爻值唯一且连续分布于0-63,错综覆變关系可通过数值关系式(如和差模9或7)精确表达。
  • 对称结构:易平方图以主对角线为轴,形成镜像对称;以中心为点对称,呈现完整的对称性,系统化展现六十四卦的逻辑关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7 12: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5-2-27 12:44 编辑

唉!!!
情商,真是一个好东西
情商高的人,对方还没有太大的动作,他就知道应该如何做!奈何
过于执着的人,对方就是把客观事实摆在那里,他还是按照他原来的道路,一路狂狂奔,拉都拉不住!奈何

情商高,奈何
过于执着,奈何
真是无奈啊,尽量而为吧




2025022701(J01).jpg


2025022601(J03).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7 14: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2-27 15:08 编辑

易平方图通过位爻系数与矩阵排列,将卦符的几何对称性与数值规律完美结合,验证了周易卦序内在的数理一致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7 14: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2-27 20:24 编辑

帕累托最优的定义
定义:在多目标优化问题中,帕累托最优是指在不损害任何一个目标的情况下,无法进一步优化其他目标的状态。

应用:在通行本卦序序列中,对称性、流畅性和解释性是多维约束的目标,帕累托前沿代表了在这些约束下的最优解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7 18: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022702(J01).jpg

这位朋友,你的这个方圆图,如何体现“夏至冬至”啊
体现不出“夏至冬至”
我认为;其说服力将有所降低

希望,你能继续努力,完美体现出“中华文化(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实践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27 20: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行本卦序本质上是周易格局版图上一条有定义的优化路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