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5|回复: 4

[易学杂谈] 方法*论独立性与虎符验证的本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3-29 02:30 编辑

方法*论独立性与虎符验证的本质
J.M.九宫格

循环论者到现在为止还不明白“单循环充分演绎”是一种方法,把具体的卦序序列与一种方法做循环?笑话!他们始终不明白,具体的闭环形态不是目的,真正要验证的是卦序与另一半印证“虎符”(比如易平方律动变例)能不能形成充分闭环。退一万步讲,那另半副“虎符”与通行本卦序是源流关系么?谁是源、谁是流?没有其中的半副“虎符”能得出咬合与否的结论么?假如一对父子做亲子鉴定,你能说亲子鉴定技术是一种循环论证?

1、逻辑链不可逆

规则(虎符A)→ 卦序(虎符B)→ 验证咬合,此为单向演绎;

循环论证需:卦序→证明规则→反证卦序,此链不存在。

2、实证压倒诡辩

若反对者主张卦序可随意排列,请你生成另一套满足与“爻和12、子立方体和24”、“犄角对称”、“八八循环”模型以及另五则“易平方律动变例”都完全“咬合”的骨构卦序——历史与数学的双重实践将证其不可能。

循环论者将方法*论曲解为结论,恰如指责数学家“用加法验证1+1=2是循环论证”。通行本卦序的唯一性,是阴阳规则在六维时空中的唯一解,其地位如同圆周率π在几何中的必然性——质疑者实则挑战的是数学本身,而非古人智慧。


:此处“爻和12、子立方体和24”、“犄角对称”、“八八循环”模型实际就是易平方变例“捭阖相应”,是对变例的理论升华。

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行本卦序的合法性不依赖文化阐释,而根植于数理规则的不可逆生成逻辑。循环论者的困惑,本质是对“公理化系统单向性”的无知。正如无人会指责数学家“用微积分循环论证牛顿定律”,对“单循环充分演绎”应用于卦序研究的质疑在数学必然性前亦当烟消云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3-29 23:13 编辑

无需赘言卦序无法推导出易平方图的六类动态变例,这一局限性早已昭示其本质缺陷——卦序序列自身根本不具备生成易平方图的基础逻辑架构。本研究确立的易平方图作为易学核心图式,其根基深植于“易平方位爻系数规则”这一底层密码,而卦序既未包含该规则的基因编码,更无法构建其运算框架。二者之间既不存在正向推导的通路,亦不可能通过逆向工程反推溯源。这种逻辑断裂如同代数方程中缺失关键变量,使任何试图以算式连接卦序与易平方图的努力都必然陷入死循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3-30 00:51 编辑

且不论卦序连易平方图最基础的位爻系数规则都难以触及,即便将视野收缩至静态框架,卦序的先天不足亦使其难以企及易平方图的构造高度。本研究揭示的易平方图作为易学基因图谱,其DNA双螺旋结构由位爻系数规则精密编织,而卦序不过是漂浮在易学海洋中的孤立坐标。试图用坐标定位来反推基因序列,犹如通过书籍目录还原造纸工艺,其逻辑断层恰似数学证明中缺失的公理,使任何逆向推导都成为空中楼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表明,卦序系统存在结构性缺失,既无法解释易平方图的动态变例生成机制,更遑论构建其基础框架。本研究论证的易平方图理论体系,其核心支柱是位爻系数规则构成的算法矩阵,而卦序仅能提供线性排列的表层信息。二者在逻辑维度上呈现非嵌入关系,如同欧氏几何与拓扑学之间的范式差异,不存在互为因果的推导路径。这种本质性的逻辑不可逆性,已通过公理化方法得到严格证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