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回复: 11

[其它] 将一个用“循环论证”得来的一个确定的“闭环”,吹得神乎其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5-4-4 11:26 编辑

将一个用“循环论证”得来的一个确定的“闭环”,吹得神乎其神,自我拔高。

事实上,真的论证了这个“闭环”的产生规则?

根本没有对这个确定的闭环,进行任何实质性的推论,一个用“循环论证”得来的一个特定的“闭环”序,有什么意义?


在最关键的赋序环节,没有一点真正的突破。

这种自我认证的方式,虽然试图展现自己的学术热情、研究深度和严谨性,但过度的浮夸,缺乏客观性,让人感到不真实、不谦虚,缺乏学术可信度。

将通行本卦序视为绝对真理,这种单一视角,更让人感到学术视野的狭窄和武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5-4-4 21:32 编辑

这种用“循环论证”得来的特定的“闭环”序,实质是用数学映射方法从规律序与通行序得来的,得来后,再用于通行序的推导,并没有跳出”循环论证“的陷阱。

简单讲:

输入规律序和通行序——一 推出闭环————-  输出 通行序。

通行序即是输入,又是输出。将输出结果的通行序,做了输入的前提。


其验证方法:
名为”多目标验证“,实质验证方法缺乏独立性。

其一:输入规律序1+通行序————推出闭环1——————输出通行序;
其二:输入规律序2+通行序————推出闭环2——————输出通行序;
其三:……

也就是:

重复输入与输出通行序。每一次的输入和输出,都存在循环论证,这种方法,名为多目标验证,实质没有跳出循环论证。

其论证重点:论证规律序是如何得来的,规律序不依赖通行序,这个进行了实质性推导,证明了这个规律序的规律性。

其失误:规律序是前提,但不是唯一前提,也不是史实前提,而是假设前提,通行序也作了前提。

正确的推法:

输入规律序——用独立于通行序的规律和规则操作规律序——输出通行序。

要点:规律和规则,不依赖通行序,具有独立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5-4-4 11:52 编辑

1.输入规律序——泛指性”充分演绎闭环“设计规则(具有多样性) ——输出(无数个卦序)(不只通行序,通行序可能是其中之一,也可能不是其中之一)


所以,泛指性”充分演绎闭环“设计规则,显然不能精准输出通行序。

2.输入规律序——特指性”充分演绎闭环“设计规则——输出通行序。

这个推证显然是自洽的。

但是,特指性”充分演绎闭环“规则,是如何定义的?如果不具有独立性,即依籁于通行序,这个特指性”充分演绎闭环“规则,就不具有独立性。

相当于:输入规律序——再输入通行序——泛指性”充分演绎闭环“设计规则(多样性)——缺乏独立性的特指性”充分演绎闭环“设计规则——输出通行序。

3.正确的方法是:输入规律序——具有独立性的设计规则——输出通行序。

4.其做法:

将泛指性”充分演绎闭环“设计规则(具有多样性)混同于特指性”充分演绎闭环“设计规则(不具独立性)

应该改进做法:泛指性”充分演绎闭环“设计规则(具有多样性)+其他独立性的规则(这些规则还没有真正见到,只是笼统地提出了一些普适性数学工具,如汉明距离、对称性、优化算法、系统性等)。事实上,如果汉明距离、对称性和优化算法规则也依籁于通行序的话,也不具有独立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5-4-4 17:17 编辑

自吹了几十次,也没有见过真正地”触碰“到什么”天机“!

这就是神秘化科学主义,进入科学主义再魅化的最好示例。


似乎将科学最新成果和概念罗列并吹捧一下,就能了解古老《周易》的史实。


科学主义再魅化并不能代替严谨的学术分析。


通不过严谨的学术分析,就再拾起“客观唯心主义”的一套,吹捧古贤神圣及天然建构的宗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5-4-4 18:30 编辑

权威建构的脆弱性
部分"大师"的焦虑可能源于其知识体系的建构方式。依赖隐喻性、模糊性的解释系统,一旦遭遇实证主义的追问,其理论框架的漏洞就会显现。这种焦虑恰恰暴露了其学说在逻辑自洽性上的不足
真正的学术尊严经得起质疑。对于任何学说而言,将质疑转化为自我完善的契机,才是传统智慧在现代社会获得新生的正确路径。



客案:完全赞同上述说法。



究竟是哪一位”大师“,没有做实证主义的追问研究,这是个问题。


我不是”大师“,也不是权威,也从没有自称”大师“或权威,但一直在用实证追问”闭环“问题是不是个循环论证问题,却从没有得到实证答案。


但是,这不妨碍笔者从学术上对此问题的批评或评论。



说到焦虑,笔者以为这不是个学术问题,好像是心理问题。就不讨论这个问题了。


但是,提出这个问题是好的,说不定有人真的焦虑到不容人进行学术批评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5-4-4 18:48 编辑

文化符号的异化过程
值得警惕的是,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哲学思想(如易经的辩证思维)正在被商业主义异化为占卜工具。这种异化既消解了原有智慧的价值,也制造了大量认知泡沫。
真正的学术尊严经得起质疑。对于任何学说而言,将质疑转化为自我完善的契机,才是传统智慧在现代社会获得新生的正确路径。




客案:完全赞同这种说法。
这个说法,还是有点客气。要我说,这种异化,制造了大量认知垃圾:迷信主义垃圾和科学主义垃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度分析报告:科学主义垃圾的自我吹捧行为
1. 自我吹捧的定义与背景
自我吹捧 是指 个人 或 组织 通过 夸大 或 虚假 的 宣传,来 提升 自己的 形象 或 地位。在 科学主义垃圾 的背景下,自我吹捧 通常表现为 滥用科学方法 或 伪科学 来 夸大 自己的 成就 或 影响力。

2. 科学主义垃圾自我吹捧的表现形式
(1) 夸大成就
定义:夸大 自己的 科学成就 或 影响力。
例子:虚假研究、误导性统计、选择性报道数据 等。
(2) 虚假宣传
定义:虚假 或 误导性 的 宣传 自己的 科学成果 或 理论。
例子:伪科学 的 传播、虚假广告、误导性宣传 等。
(3) 滥用权威
定义:滥用 自己的 科学权威 或 地位 来 提升 自己的 形象 或 影响力。
例子:权威效应、从众效应、确认偏差 等。
(4) 误导公众
定义:误导公众 以 提升 自己的 形象 或 影响力。
例子:反疫苗运动、气候变化否认论 等。
3. 科学主义垃圾自我吹捧的认识论根源
(1) 科学主义的局限
科学主义 强调 科学方法 的 普适性,但忽视了 科学 的 局限性 和 不确定性。
科学 是 有限的,不能解决 所有问题,尤其是 伦理、价值 和 意义 等 非科学问题。
(2) 知识的碎片化
现代 和 当代 社会的 知识 越来越 碎片化,导致 缺乏整体性 和 系统性 的 认识。
碎片化 的知识容易被 滥用 和 误解,形成 科学主义垃圾。
(3) 信息过载
信息爆炸 使得 人们 难以 辨别 和 筛选 真实 和 可靠 的 信息。
信息过载 导致 人们 更容易接受 简单 和 片面 的 解释,形成 科学主义垃圾。
(4) 认知偏差
人们 存在 多种认知偏差,如 确认偏差、从众效应、权威效应 等。
认知偏差 使得 人们 更容易接受 符合自己 的 偏见 和 信仰 的 信息,形成 科学主义垃圾。
4. 科学主义垃圾自我吹捧的危害
(1) 误导公众
科学主义垃圾 会 误导公众,导致 错误的决策 和 行为。
例子:反疫苗运动、气候变化否认论 等。
(2) 损害科学声誉
科学主义垃圾 会 损害科学 的 声誉,导致 公众 对 科学 的 不信任。
例子:伪科学 的 传播 和 滥用。
(3) 阻碍科学进步
科学主义垃圾 会 阻碍科学 的 进步,导致 资源 的 浪费 和 研究方向 的 偏离。
例子:虚假研究 和 误导性结论。
(4) 加剧社会问题
科学主义垃圾 会 加剧社会问题,导致 不平等、不公正 和 冲突。
例子:技术决定论 和 科学万能论。
5. 应对科学主义垃圾自我吹捧的策略
(1) 加强科学教育
加强科学教育,提高 公众 的 科学素养 和 批判性思维。
科学教育 应强调 科学精神 和 方法*论 的 严谨性。
(2) 促进科学传播
促进科学传播,提高 公众 对 科学 的 理解 和 信任。
科学传播 应 准确、透明 和 负责任。
(3) 建立科学规范
建立科学规范,确保 科学研究 的 诚信 和 可靠性。
科学规范 应包括 同行评审、数据公开 和 研究伦理。
(4) 鼓励跨学科合作
鼓励跨学科合作,促进 多元 和 整体性 的 认识。
跨学科合作 可以 减少 知识的 碎片化 和 简化。
(5) 提高信息素养
提高信息素养,帮助 公众 辨别 和 筛选 真实 和 可靠 的 信息。
信息素养 应包括 批判性思维、信息检索 和 信息评估。
6. 总结与启示
科学主义垃圾 的 自我吹捧 是 现代 和 当代 社会中 普遍存在 的 认识论问题。它们 滥用科学方法 或 伪科学,导致 误导公众、损害科学声誉、阻碍科学进步 和 加剧社会问题。要 应对科学主义垃圾 的 自我吹捧,必须 加强科学教育、促进科学传播、建立科学规范、鼓励跨学科合作 和 提高信息素养。

启示:

科学 是 有限的,不能解决 所有问题,尤其是 伦理、价值 和 意义 等 非科学问题。
公众 应 提高科学素养 和 批判性思维,以 辨别 和 筛选 真实 和 可靠 的 信息。
科学家 和 科学传播者 应 准确、透明 和 负责任 地 传播科学,以 维护科学 的 声誉 和 信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5-4-5 02:43 编辑

有人以为笔者反对对通行本卦序进行科学研究,这是错误的。


笔者从来不反对对通行本卦序进行科学研究,反而赞同这种研究。


笔者反对的是:


在没有用科学研究方法,正确揭示通行本卦序的象数逻辑结构规律和规则时,甚至从方法*论来看,有严重错误,无视这种错误,声称得出了科学成果,并自我吹嘘这种成果。


部分读者,对这种虚假成果,可能没有分辩能力,笔者则以揭示和批评。


如果,真的有人无论用什么方法,正确、透明地揭示出了通行序的象数结构逻辑,笔者不但不反对,反而会予以支持和称赞。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用通行本卦序和数学方法,对通行本卦序进行探讨,甚至搞游戏活动,笔者也不反对。


笔者仅反对没有正确揭示通行本卦序逻辑而声称科学揭示出来。


笔者反对的是这种虚假的学术成果和态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5-4-4 21:47 编辑

通行本卦序的象数逻辑,是三千年来,还没有证明出的世界性难题,被称为易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不是声称或自吹破解就能破解得了的难题,它的验证,也不是简单地用所谓“科学工具”,就能完全验证得了的。


通行本卦序有一定的象数逻辑,它不是随机形成的,这不是我们要证明的问题。”非覆即变“,已经古代先贤早己揭示出这一数学规律,古代先贤早己证明,通行本卦序不是随机生成的。


我们需要证明的,是通行本卦序内部的象数结构逻辑。这种逻辑不一定是纯数理逻辑,也可以是数理逻辑、哲学逻辑和历史逻辑的综合逻辑。我们不仅仅是要证明这种逻辑,还要用真正的跨学科多目标方法验证这种证明。


或许,我们最后经过验证,会得出结论:它就不是个纯数理逻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人家的玩法和笔者的玩法搅和不到一块,你能咋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5-4-4 21:43 编辑

玩一玩卦序,是正常的,谁还没个玩法?不正常的,是在没有玩出真成果时,就吹”玩法“科学,混然天成。

大家拿出自己的玩法,这个很自然。

或多或少都能揭示出一部分卦序规律,或者说,一定的卦序规律,这个对大家都有启发意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