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
编辑帖子 |
经过粗略分析,可以证明历代学者的谬误所在了,上述观点是我的学习体会的一部分,马上就基本完稿了,到时还请多多指教。 目录 第一卷:《周易》不符合《易经》思路 第二卷:《阴符经》是《道德经》的总纲 第一篇:大智《阴符经》 第二篇:至善《道德经》 第三卷:《庄子》实质 前言 第一篇:混乱的郭象版《庄子》 第二篇:郭象版《庄子》整理 第三篇:《列子》实质 第四篇:郭象《庄子》与刘向《列子》的融合 第五篇:魏牟原始《庄子》 第六篇:儒道为主的学术大融合 第四卷:杂篇 第一篇:批驳《太一生水》 第二篇:学习《道言浅近说》 第三篇:《简白》胜《厚黑》 第四篇:与傅佩荣先生商榷《向老子问道》 第五篇:由《辩论学》看《庄子》的诡辩术 第六篇:郭店竹简本不符合《老子》整体思路 第七篇:培育软实力中的硬道理——中国哲学 |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4:48 编辑 《道德经》整理 第一篇、道 第一章、何为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第二章、五德 一:贼 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二:贼 物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三:贼 时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故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四:贼 功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五:贼 神 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像,是谓恍惚。 第二篇 法 道 第一章、为何法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于牖,见天道。其去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名,弗为而成。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之哉,以此!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第二章、法道总则 一 以德为本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二 德以道为根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三章 天 道 一 天 生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执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功遂身退,天之道! 二 天 杀 天之道,其如张弓欤。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是谓微明。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学父。 三 天 恩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圣人不积,即以为人,己愈有,即以与人,己愈多,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故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弗争,以其不争故,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四:修 身 〈一〉巧 拙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盗夸非道也哉!夫前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二〉火 生 于 木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三〉机 在 于 目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四〉至 静 性 廉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五〉禽之制在气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人之生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之厚也。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焉。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蛰,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脧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精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致虚极,守静笃。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疪乎?民治爱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第 四 章 自然之道 一:自然之道的代表——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一〉 居 善 地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侯以自称。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榖。此非以贱为本邪? 〈二〉心 善 渊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矣。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矣。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利,是谓配天,古之极。 〈三〉与 善 仁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恒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四〉言 善 信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五〉正 善 治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治大国,若烹小鲜。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人之迷也,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六〉事 善 能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七〉动 善 时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善有果而矣,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其在道也,日馀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也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譬之道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大国者,下流也。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宜为下。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欲,大者宜为下。 总 结 水 之 善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夫唯弗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二:自然之本 〈一〉静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二〉静 之 用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是以圣人抱一而为天下式。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三〉静 之 性 大道汜兮,岂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常无名,可名于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者,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持故无失。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道长无名,朴虽小,而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第五章 人 之 道 我有三宝,恃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一:慈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以慈卫之。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兵胜矣。”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极?是以圣人犹难云。 二:俭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久矣!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生。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三:不敢为天下先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我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天地之间,其犹橐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希言自然。非乎?故至誉无誉。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三篇 法道之难 第一章 再 说 道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媮;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其用不屈。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 第二章 学道之极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将欲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伎巧,而奇物滋起;法物(令)滋章,而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第三章 道 之 缘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第四章 叹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也,天下莫能知也,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夫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稀,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4:48 编辑 请参考:学习《道言浅见说》 道言浅近说(附:三丰先生辑说) (一)① 夫道者,其层次须知三候三关。大抵不外四言,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而已。 (二) 内丹功夫亦有小三候,积精累气为初候,开关展窍为中候,筑基炼己为三候。下手于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闭外三宝,养其内三宝而已。 (三) 《系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是道家层次,一步赶一②步工夫。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而保气,守精神以筑基。一面穷理,一面尽性,乃有不坏之形躯,以图不死之妙药。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力一,则大道成矣。"以至于"三字明明有将性立命,后天返先天口诀在内,特无诚心人,再求诀中诀以了之也。 (四) "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足下手工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凝神者,收已浦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调息者,调度阴跃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于气穴中也。 (五) 心上于脐下曰疑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杰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六) 真消息,玄关发现时也。凡丹旨中有"先天"字、';真"字、"元"字,皆是阴阳鼎中生出来的,皆是杳冥昏默后产出来的,就如混沌初开诸圣真一般,以后看丹经可类推矣。 (七) 学道甚难,传道亦不易。传道右甚勤,学道者可懒乎?传道者耐烦,学道者可不耐烦乎?学不精,功不勤,心不清,神不真,以此入道。万无一成。孔子曰:"知几其神乎"。不曰其念其意,而曰其神,可见微动之息,非神不知也。今为分之曰,微动者几,大动者直。欲知其几,使心使意使念终不得见也。神乎!神乎! (八) 神要真神,方算先天。真神者,真念是他,真心是他,真意是他。如何辨得真?诀曰:玄关火发,杳冥冲醒,一灵独觉者是也。丹家云:"一念从规中起",即真神、即真念也。又云,"微茫之中,心光发现",即真神、即真心也。又云:"定中生慧,一意斡旋",即真神、即真意也。真神从不神中炼出,学者知之。 (九) 学道人原有常格宜破,乃能引心入理,热心去则冷心来,人心绝则道心见。此吾所以撇功名势利,弃儿女家园也。顶真学道,要把道当为奇货可居,乃有效验。 (十) 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性在心内,心包性外。是性为定理之主人,心为栖性之庐舍。修心者,存心也;炼性者,养性也。存心者,坚固城郭,不使房屋倒坍,即筑基也;养性者,浇培勤鄂,务使内药成全,即炼己也。心朗朗,性安安,情欲不干,无思无虑,心与性内外坦然,不烦不恼,此修心炼性之效,即内丹也。 (十一) 世有学道数月,而不见其寸进者,为无真心向道也。人若有心于道,自然无事于心;人若心重于道,自然心轻于事;人若心浓于道,自然心淡于事。守其性兮不散乱,存其神兮不昏沉,又安有渴睡杂念之扰哉!础!理胜欲则存,欲胜理则亡。 (十二) 潜心于渊,神不外游,心牵于事,火动于中,火动于中。必摇其精。心静则息自调,静久则心自定。死心以养气,息机以纯心。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游,外三宝不透中而扰,呼吸绵绵,深入丹田。使呼吸为夫妇,神气为子母,子母夫妇,聚而不离,故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动,常熏蒸于四肢,此金丹大道之正宗也。 (十三) 大道从"中"字入门,所谓“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一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未发时,不闻不见,贼慎幽独,自然性定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后人欲易净,天理复明,千古圣贤仙佛,皆以此为第一步功夫。 (十四)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末有不逐日长工夫者。 (十五) 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 (十六) 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他,只此便如人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十七) 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总要无人心,有道心,将此道心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于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十八) 初学必从内呼吸下手,此个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象重生之身一般。 (十九) 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总是要勤虚炼耳。 (二十) 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二十一) 《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二句,可浑讲亦可析讲。浑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则虚是虚无,极是中极,静是安静,笃是专笃。犹言致吾神于虚无之间,而准其中极之地,守其神于安静之内,必尽其专笃之功。 (二十二)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觅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书,千条一贯;以真心寻道,万殊一本。然人要用他应事,就要养得他壮大,就要守得他安闲,然后劳而不劳,静而能应。丹诀云,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后复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谁云闹中不可取静耶? (二十三) 游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游*行于城市云山,当以气游*行于通身关窍内乃可,不打坐于枯木寒堂,须以神打坐于此身妙窍中乃可。 (二十四) 学道以丹基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养亲,做几年高士醇儒,然后入山寻师,了全大道。彼抛家绝妻、诵经焚香者,不过混日之徒耳,乌足道! (二十五) 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能养则坎水不外湍。火不外荧,则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湍,则精智涸之症,而肾愈澄。肾澄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照,神精交凝,乃可以却病,乃可以言修矣。 (二十六) 凡人养神养气之际,神即为收气主宰。收得一分气,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使得十分宝。气之贵重,世上凡金凡玉,虽百两不换一分,道人何必与世上争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属火,代办火种,忿恚一生,气随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连母带予一齐飞散。故养气以诚忿恚为切,欲戒忿恚,仍以养心养神为切。 (二十七) 功名多出于意外,不可存干禄之心。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预贪效验。每逢打坐,必要心静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功夫。 (二十八) 炼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盏饭可也,再求饱不可也;一片凉可也,再求大凉不可也;数点蚊不足畏也,必求无蚊不能也。自微及巨,当前即炼心之境。从苦中求甘、死里求生,此修道之格论也。 (二十九) 金丹之道,虽曰易知难行,然不可不求其知,以为行之地也。知苟不正,行于何往?知苟不精,行安所入?知且未熟,奚云口诀! (三十) 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动于何时,真神生于何地,真气运于何方,真性养于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晰者,而细言之也。 (三十一) 气慧者神自清,气即人身之时神表也,有何难知?特患心不静定耳。进气是修道第一步要紧工夫,若不静心细参,则不能知终知始,如何使得下手?懵懂下手,知此不知彼,心中忙了又忙,遂时时有琐碎之心,而不团聚,故本一心分作数心,何能一心做工夫?凡学道总要诚一,一枪下马,免得另来打战。 (三十二) 凡下手打坐,须要心神两静,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自形于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独。 注释: ①本条与下列各条的顺序号皆点校者所加,以便称引。 ②一:原缺,从抄本补。 附:三丰先生辑说 先生曰:"空青洞天向多有仙真来游,留下丹诀去者,此亦度人觉世之心也。山中人何必另寻瑶草、别采仙花,只此是救命符、延年药也。今特节录存之,以公好道之士。" 白紫清《凋息诀》云:夫调息有法度,有器用,有火候,三者有参伍错综之妙用,须知之熟,思之稔,下手自砉然而解。调息火候:有摄取之息。必要能虚能谦,精方入鼎,所谓缩地法也;有采取之息,神要不动不摇,药自就范,所谓拿云手也;有交媾之息,须要六极大定,片念不生;有进火之息。以意逼之,所谓起巽风。运坤火是也;有退符之息。以神敛之,所谓归其根、复其命是也;有卯酉沐浴之息,乃柔字而已。诸般调息,与法度、器用宜参看。调之者,调度得其宜也。 紫清翁《玄关决》云:玄关者,求玄之关道、玄妙之机关也。有体有用。何谓体?寂然不动。何谓用?感而遂通。不动有时候。神气交嫡之初,纟因 纟因 缊缊,浑浑沦沦,是为一关,所谓四大五行不着处是也;神气交媾之际,昏昏默默,杳杳冥冥,是又一关,所谓无声无臭、天内无外是也;及至静极生动,而用乃出焉,混混续续。兀兀腾腾,真气从规中起,是又一关。所谓念头起处为玄牝是也;念头起处,醉而复苏,有一个灵觉,当下觉悟,是又一关,所谓时至神知是也;此时以灵觉为用,如线抽傀儡,机动气流,微微逼过尾闾,是叉一关,所谓斡转魁罡运斗构,正此时也;沐浴卯门又一关;飞上泥丸又一关;归根复命。沐浴酉户又一关;大休歇、大清静,空空忘忘,还于至静又一关。玄关之体用如此,千经万论皆在是也。 紫清翁《炉鼎诀》云:《四百宇》宜熟玩"此窍非凡窍"一首,道尽鼎器之妙。"此窍"二字,分内外两个看。"非凡"者,赞词也。乾坤合之为外窍,神气藏于其中为内窍。神气交而坎离生,坎离交而元精产。此精不是寻常精,乃是白虎首经至宝也,得之者立登仙界。此就还丹言。若小丹所用,则试与人言曰:"此窍非凡窍,阴阳共合成。名为二气穴,内有真阳生。"可晓然矣。仙家有三秘:火候、药物、炉鼎,此诗尽炉鼎之妙矣。 紫清翁《动几论》云,孔子曰:"几者动之微"。又曰:"夫乾,其动也直"。孟子以直养,是以微动之直,养而至大,塞乎天地之间也。直,刚气也,即乾爻之一也,即初九也,即颜子得一之一也。直与一一也,动在人之窍中,十二时皆有。总要静以存之,方能动以察之耳。无味之中寻有味,无事之中寻有事,其在斯乎? 陆潜虚者,明嘉靖间回翁度之。其《论调息法》云:如何是勿忘?曰:守自然。如何是勿助?曰,顺自然。如何守?曰:依息。如何顺?曰,平息。依息则息能通矣,平息则息能匀矣。问,守与顺是二乎?是一乎?曰,知所以守,则知顺之矣;知所以顺,则知守之矣。是二是一,原是不错。由博返约,惟在凝神,切勿用意,如用意,则非真意。真意从静中生,鸿檬初判,无有染着,乃克用之。故要死过来乃知生,不知生亦不知死,生死是动静深机。 潜虚翁《又论调息法》云:凡调息以引息者,只要凝神入气穴。神在气穴中,默注阴跃,不交而自交,不接而自接,所谓隔体神交理最详,古仙已言之确矣。所谓离形交气,别有口传也。所谓男不宽衣;女不解带,敬如神明,爱如父母,皆此凝神聚气而已,故曰道归自然。《参同》曰,"自然之所为兮,非有邪伪道。"此之谓也。 潜虚翁《三论调息法》云:今夫水与水合,火与火合,风与风合,云与云合,常理也。调息者以气合气,何待强为?只要凝神入气穴,神光下照阴跃脉,不期而会者,一气之感通,自然而然也。屯封曰:"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咸卦曰:"止而悦,男下女,是以亨。"《易》于交接之道,盖已言之的矣。但调息之法,有法功,有器用,丹道始终不离。 先生曰,"吾与涵虚子谈七返九还金液大丹之道,涵虚曰:据先生言,是皆刀圭妙用耳。他曰见涵虚作《戊已二土篇》,深合元意,爱录而传之。学人欲了长生,舍此不能通神也。" 涵虚曰,《悟真篇》云,"离坎若还无戊己,虽含四象不成丹。只缘彼此怀真土,遂使金丹有返还。"此四句诗,极尽和合丹头之妙。盖以火中生木汞,水皿产金铅,木火金水,含四象于坎离之间,此时离中有己,坎中有戊,二土为媒,四象可合也。或谓真意属土,土有戊已,得非有二意乎?曰:似也,然非也。名为意则一,号为土则二,以一意分作两意。乃有二土之可名,始有内外之可别,然必知动知静焉。原夫戊土者,外药也,阴里真阳也。以动为主,故取坎之期,惟侦其动,知动者意也,即以知动之时为一土;己土者,内药也,阳里真阴也,以静为主,故填离之后,致养于静,知静者意也,即以知静之时为一土。此一意分为两意,而可名为二土者也。又以两意合为一意,斯无二土之可拘,并尤内外之可执,然必能动能敝焉。原夫己上者,内丹也,亦可变为戊土,以离日而映坎月,种铅得铅,只见戊而不见己,静能入乎动也;戊土者,外丹也,亦可化为己土,以坎阳而补离阴,种汞得汞,只见己而不见戊,动能并乎静也。此两意合为一意,而不拘为二土者也。然则彼此怀真土,亦各怀其一土乎?亦共怀其一土乎?聪明活泼人自了然也。金丹返还之道,非此真意不行。匪惟和合四象,并能驱使四象,何也?盖以木中藏火,投之水乡而火发,木载金升,汞去复来,火得金而为返也;水里生金,烹以大功而水沸,金随木上,铅去复回,金得火而为还也。金火返还之术,即是七返九还金液大丹。人欲大丹成就,舍此真意奚由哉?紫阳曰:"赤龙黑虎各西东。四象交加戊已中。"陶仙谓"龙从火出,青龙变为赤龙;虎向水生,白虎更名黑虎。"只这"龙虎赤黑"四字。已具四象。交加者,攒簇也。愚按作丹之士。欲使四象攒簇,必令五行棚辕,其所们,戊已中"者,不是离中、坎中。乃是中宫、中央也。东西间隔,刀土仑之,二物变为四象,四象团入一村,一村聚会五行。五行聚而丹乃结,故下二句曰:"复垢自兹能应用,金丹谁道不成功!复垢应用,十月火符也。进火于复,退符于垢,运用抽添,自然中度,金丹乃可成矣。丹家以"戊己”为"刀"、"二土"为"圭"者,结字肖形,正示人以打合之意。但二土为圭,人所共知;戊己为刀,人所鲜知者。潜虚云:"有一士人会意而解勹①己字、丿②戊字。前无所本,似为得之。"涵虚云:非无本也。琴谱以数字攒一字,一字取一画,合左右投弹之法,备见于一字之中,此即以琴谱为本者也。勹者已之头,丿者戊之旁,戊己,以"刀圭"两字合之,盖望人将离己坎戊之二土合为一处也。仙家隐语,往往如是。 |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4:50 编辑 评说: 我说“看了三次,每次都没有看完。不是耐性问题,而是文章本身逻辑的问题。”这么说是出于直觉,引起了许多网友的质疑,又得知原来是张三丰祖师的文章,所以又耐心学习了一下。原来又是一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问题。粗略编辑了一下,请同道参考: 第一篇:总论 夫道者,其层次须知三候三关,大抵不外四言:“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而已。 《系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是道家层次,一步赶一步工夫。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而保气,守精神以筑基。一面穷理,一面尽性,乃有不坏之形躯,以图不死之妙药。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矣。“以至于”三字明明有将性立命,后天返先天口诀在内,特无诚心人,再求诀中诀以了之也。 大道从“中”字入门,所谓“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一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未发时,不闻不见,贼慎幽独,自然性定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后人欲易净,天理复明,千古圣贤仙佛,皆以此为第一步功夫。 第二篇:丹道 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性在心内,心包性外,是性为定理之主人,心为栖性之庐舍。修心者,存心也;炼性者,养性也。存心者,坚固城郭,不使房屋倒坍,即筑基也;养性者,浇培也,务使内药成全,即炼己也。心朗朗,性安安,情欲不干,无思无虑,心与性内外坦然,不烦不恼,此修心炼性之效,即内丹也。 内丹工夫亦有小三候:积精累气为初候,开关展窍为中候,筑基炼己为三候。下手于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闭外三宝,养其内三宝而已。 (一):初候 初学必从内呼吸下手,此个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象重生之身一般。 "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足下手工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凝神者,收已浦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调息者,调度阴跃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于气穴中也。 心上于脐下曰疑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杰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潜心于渊,神不外游,心牵于事,火动于中,火动于中。必摇其精。心静则息自调,静久则心自定。死心以养气,息机以纯心。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游,外三宝不透中而扰,呼吸绵绵,深入丹田。使呼吸为夫妇,神气为子母,子母夫妇,聚而不离,故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动,常熏蒸于四肢,此金丹大道之正宗也。 金丹之道,虽曰易知难行,然不可不求其知,以为行之地也。知苟不正,行于何往?知苟不精,行安所入?知且未熟,奚云口诀! (二):中候 功名多出于意外,不可存干禄之心。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预贪效验。每逢打坐,必要心静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功夫。 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 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他,只此便如人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总要无人心,有道心,将此道心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于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神要真神,方算先天。真神者,真念是他,真心是他,真意是他。如何辨得真?诀曰:玄关火发,杳冥冲醒,一灵独觉者是也。丹家云:"一念从规中起",即真神、即真念也。又云,"微茫之中,心光发现",即真神、即真心也。又云:"定中生慧,一意斡旋",即真神、即真意也。真神从不神中炼出,学者知之。 真消息,玄关发现时也。凡丹旨中有"先天"字、';真"字、"元"字,皆是阴阳鼎中生出来的,皆是杳冥昏默后产出来的,就如混沌初开诸圣真一般,以后看丹经可类推矣。 (三):三候 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二句,可浑讲亦可析讲。浑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则虚是虚无,极是中极,静是安静,笃是专笃。犹言致吾神于虚无之间,而准其中极之地,守其神于安静之内,必尽其专笃之功。 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总是要勤虚炼耳。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末有不逐日长工夫者。 凡下手打坐,须要心神两静,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自形于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独。 游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游*行于城市云山,当以气游*行于通身关窍内乃可,不打坐于枯木寒堂,须以神打坐于此身妙窍中乃可。 学道以丹基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养亲,做几年高士醇儒,然后入山寻师,了全大道。彼抛家绝妻、诵经焚香者,不过混日之徒耳,乌足道! 第三篇:基本要求 世有学道数月,而不见其寸进者,为无真心向道也。人若有心于道,自然无事于心;人若心重于道,自然心轻于事;人若心浓于道,自然心淡于事。守其性兮不散乱,存其神兮不昏沉,又安有渴睡杂念之扰哉!础!理胜欲则存,欲胜理则亡。 学道人原有常格宜破,乃能引心入理,热心去则冷心来,人心绝则道心见。此吾所以撇功名势利,弃儿女家园也。顶真学道,要把道当为奇货可居,乃有效验。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觅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书,千条一贯;以真心寻道,万殊一本。然人要用他应事,就要养得他壮大,就要守得他安闲,然后劳而不劳,静而能应。丹诀云,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后复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谁云闹中不可取静耶? 炼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盏饭可也,再求饱不可也;一片凉可也,再求大凉不可也;数点蚊不足畏也,必求无蚊不能也。自微及巨,当前即炼心之境。从苦中求甘、死里求生,此修道之格论也。 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能养则坎水不外湍。火不外荧,则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湍,则精智涸之症,而肾愈澄。肾澄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照,神精交凝,乃可以却病,乃可以言修矣。 凡人养神养气之际,神即为收气主宰。收得一分气,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使得十分宝。气之贵重,世上凡金凡玉,虽百两不换一分,道人何必与世上争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属火,代办火种,忿恚一生,气随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连母带予一齐飞散。故养气以诚忿恚为切,欲戒忿恚,仍以养心养神为切。 气慧者神自清,气即人身之时神表也,有何难知?特患心不静定耳。进气是修道第一步要紧工夫,若不静心细参,则不能知终知始,如何使得下手?懵懂下手,知此不知彼,心中忙了又忙,遂时时有琐碎之心,而不团聚,故本一心分作数心,何能一心做工夫?凡学道总要诚一,一枪下马,免得另来打战。 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动于何时,真神生于何地,真气运于何方,真性养于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晰者,而细言之也。 学道甚难,传道亦不易。传道右甚勤,学道者可懒乎?传道者耐烦,学道者可不耐烦乎?学不精,功不勤,心不清,神不真,以此入道。万无一成。孔子曰:"知几其神乎"。不曰其念其意,而曰其神,可见微动之息,非神不知也。今为分之曰,微动者几,大动者直。欲知其几,使心使意使念终不得见也。神乎!神乎! |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4:50 编辑 |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4:51 编辑 如果是我的话,怎样开始阐述一个概念,一个理念呢?《道德经》的起点在哪呢?它的内部逻辑结构在哪? 真想说明一个学说的话,不会作怪! 除非别有用心,如故乱其词-------- |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4:51 编辑 目前国学研究三大错误: 一:孔子错解《易经》,研究周易乾坤卦序的是孔子依据男足女卑的儒家学说杜撰的。不符合周易的先天后天的八卦原理; 二:《道德经》混乱的次序是高明的教育方法,因此凡是遵循八十一章顺序的以及认为道与德是可以分开的都是错误的认识; 三:老庄唱反调,根本原因在于,老子“无为”要消灭的是管理的痕迹,而庄子要消灭的却是管理的内容,老子从帝王到百姓培养的都是老练的担当者,而庄子从上到下培养的是不得已的流浪汉! 你觉得别扭的地方,可能就是存在突破口的地方。 |
{:soso__14623143304341382450_1:}最近很少见张大学士 |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4:51 编辑 [quote]{:soso__14623143304341382450_1:}最近很少见张大学士 多谢挂念,我最近不常上网,在休养。 |
论坛现在也很冷清了 |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4:51 编辑 为什么要慎用“有为”这个词? 答:一是慎用“有为”这个词;二是德法并重是治国的整体思路。“有为”后面影射的是以仁治国,重心偏向人治;而“无为”深层重心偏向的是法制,是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有机结合。 一:慎用“有为”这个词 最近总在一些代表的发言中和新闻解说词中听到“奋发有为”这类的说法,因此想提个醒。国学中“有为”和“无为”是相对的一组说法,《道德经》中讲“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这段话说明了区分“有为、无为”的界限在于“德”与“仁”,“道、德”属于“无为”的范围而“仁、义、礼”则属于“有为”的范围,因此我们说的以德治国和以仁治国的内涵是有严格区分的。 1:为什么说“德”是“无为”而“仁”就是“有为”了呢?这要从《道德经》中“德”与“仁”内涵的细微差别来理解,区分在于对人性的尊重的彻底程度。这个关系也是千古以来学者争论的焦点,有学者认为“无为”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强为;而“有为”是具体办事者的工作,或者将 “强为”等同于“有为”。这样的理解完全没有揭示出老子道学的睿智来。 “无为”是指通过对事物客观规律之所以运转的关键要素的掌控,从而达到 对事物运转的大趋势的把握的策略。因而把 主要精力放在必要的客观条件的管理上,给具体的运作人员以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度的做法,称为“无为”。归纳起来说,“无为”的理解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一是方法的选择上,采用控制关键要素的方式来掌控事物的发展趋势,就是找到最有效率的方法。二是在推广这种方法时的方法或心态,“无为”暗中掌控关键要素,不露痕迹地做好“太上,下知有之”幕后管理者的工作,达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希言自然”的效果。因而老子的“无为”是一种更智慧,将积极性隐蔽起来的更老练的做法,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原则内最睿智的做法。 如果用“道”的方法所取得的良好效果默默的吸引他人,属于“德”的方法。如果说“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着重“无为”取得的效果,即正因为控制了道正常运转所须要的必要条件,所以虽然不干涉具体运作,也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那么“德”的“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是侧重执事者自身的修养心态而言的,做好事不留名,不求人知,是没有名利私心的真好事。而那些根本就没有自己在做好事的意识,则是纯朴的心性才会有的状态,“无以为” 就是这样的心境。 如果用主动推介这种效果的做法,就是“仁”,就是老子认为的“有为”了。“仁”,无论作的怎样好,也比不上“道德”的层次。毛病就在于“仁”的主动性上,这个“主动性”无形中,会有低估别人智商的嫌疑,也就会有逆反心理的产生,尤其不利于精英人才的汇聚。 如果,推广“仁”者,能让受众明白他完全是为了大家好,没有个人目的的话,意见虽然可能还会有,逆反心理会减轻一些。这就是“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的效果。 因此,“无为、有为”的区别,不在于是抓全局还是抓具体,也不在于是搞人事还是搞业务,而在于将重心尽量向相对一线人员倾斜,满足一线人员的成就感、自豪感是对其真正的尊重,由此自然会迸发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来,是一种觉察不到管理痕迹的管理。这个也就是“不敢为天下先”的实质内涵,而压责任就是下属获得信任感、成就感的渠道。 2:要全面理解“有为、无为”,有三点需要注意:一要看清孔子对“无为”理解的偏差所在,二要看清老子庄子的天壤之别,铲除掉庄子“无为”错误理解的误导,三要分清“有为”“有所为”和“作为”之间的区别。 儒家认为“无为”是“德”的示范作用的结果,见《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这里说的“德”是孔子理解的“德”和《道德经》的“德”的含义是不同的。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德”,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自然之本、万物之母的“道德”,是一种本质的力量和这种力量的表现形式,是属于哲学范畴的“源起论、认识论”。这种本质的因素,“道”有“夷、希、微”三个特点和五种认识“道”的渠道(恍惚、有无、玄德、玄同、不道等五德);二是在“法道”中,获得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为人处事的准则。也就是“道德仁义礼法兵”的层次问题,属于哲学范畴的“方法*论”,分为“天道、地道、人道”三个方面构成。 [size=+0]因此,老子的“道”有本体论中的“道”和方法*论的“道”两个层次。“道”本体论上,属于形而上,形而下是“德”。“法道”方法*论中的“道”属于“形而上在形而下”中的作用规律,天道在天时的转换,人道在民心的向背。 儒家的“道”是一种秩序,这种秩序的根本是“孝”,在此基础上有“仁义礼智信”的做人处世之道,而加强自己的涵养是“德”的内容,比如“温、良、恭、俭、让”,积极主动的推行上面的思想,是“仁”,而“六艺”只是生存的必要技能而已。也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六艺”的内容,以推广孝道为根本,以深厚的修养为基础,能担当有责任心,还有必要的技能为辅助,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孔子的“道德”和老子的“道德”的区别,根本的区别在于儒家将“方法*论体系”转化为了“评价体系”。认为自然万物之所以会生机勃勃的原因,是由于自然万物的运作管理方式,达到了“道德”的标准,而方法则是“仁义礼法”的内容。将这种方法的效果发挥到极致的程度,达到博爱、大同的程度,认为是“近乎道”。依次,再进一步发展出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人品好坏、行为美丑、技艺精粗、修养高低等都以达到“尽善尽美、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的程度,为“近乎道”。也有庖丁解牛、曲木为轮的典故,将“方法转化为标尺”也是后世道学发展迟滞的根源。 最后,探讨一下现在的“道德”内涵,现在的“道德”已经进一步缩小到人品、行为的是非范围了。书法练的再好,技艺再娴熟,即使获得“近乎道”的评价,也和“道德”的内容没有什么联系了。《中庸》和《大学》的“道、德”观念,逐步演变成了我们今天的“道德”观,成为了一种评价个人修养或者技能高低的标准。涵养成了道德的主题,而某项技能达到了反朴归真、浑然天成的境界,则称赞为“技近于道”。我们当今的道德观,和孔子儒学的道德观已经有了很大差别,和道家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道德观就更远了,这也是我们理解《道德经》 的障碍之一吧。 道家中庄子“无为”是“不干事”,是错的离谱的谬论,庄子以后的道家,也认为“无为”就是不干事的观点实在荒谬,所以修正为“顺应自然也是管理的无为”的观点,但是还不是“无为”的真意,难以圆满解释“无为无不为”的原因,所以被讥笑为“窃天之功为己有”;郭象《庄子》实质从版本内容构成的角度来说,是刘向抽取、编辑出《列子》之后的残存部分,从《庄子》学说的角度来看是儒家学说与庄子一脉学说之间辩论争鸣的合集,原始庄子的观点是被逐步但是完全抛弃掉了的,我们认清这一点为正确理解《道德经》扫清障碍。 “有为”“有所为”和“作为”之间的区别,“有为、无为”是一对观点,都是一种“作为”,消灭了干事的痕迹是“无为”,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善加引导的做法就是“无为”。“有所作为”和“无所作为”是一对观点,如果说“有为、无为”是干事方法优劣的话,那“有所作为”和“无所作为”说的是干不干事以及干事的结果是否被认可的问题。 因此,请慎用“有为”这个词。 二:德法并重是治国的整体思路 百家学说的实质,都是在“修齐治平”的大框架内提供参考。 一种学说能否成为治国方针,一要有合理性,就是要符合民*意;二要有可行性,就是要使绝大多数民众能够遵守。所以,圣人治国一般都有高低两条线,高标准属于需要提倡的理想状态,而低标准则是要严格遵守的现实标准,两者结合共同构成治理方针的主体。杨朱的“人人为我,天下大治” ;墨子的“兼爱非攻”;问题就出在可行性上,属于理想治国,而庄子发展为“相忘于江湖”,则是属于空想了。法家的“法”虽然可以保证秩序,但是缺少和谐的人情味,道家“以正治国”就明确提出了“德法”结合的高低两条线,可以满足不同阶层的需要。儒家则是在高低两条线上,做的都不够彻底,这些可以从老子道德、无为与孔子仁义、中庸的比较中看出来。《道德经》是人性化的极致和方法*论的极致的完美统一,德、法治国的理念是真正的深根固蒂长治久安之策,这也是“无为”的真意。 因此,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有机结合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观点,是要一起表述、实行的。仁,爱人,“仁”的程度取决于个人的修养素质;“义”,公义,体现为公众舆论的约束力量。两者作为个人修养的内涵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治理民众的标准就会出现可行性方面的问题,比如墨家的侠义精神,私刑制度,操作过度都是对法治的一种危害。因此,老子只讲“德”的感化作用和“法”的教化功能。“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孝心如果能分成三六九等,尽孝的时候算计着自己的行为属于什么层次,会不会落入不孝的范围的话,那还是真孝心吗?所以,取消了“仁义”的教化,如同取消孝心的分类一样,有利于民心的淳朴厚重。也就是“德”要向高标准提倡,“法”要维护低标准的威信。“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在组织形式上,高层不搞个人崇拜,不依赖个人的英明决策,基层不为贤人的马首是瞻,而强调发挥管理阶层集体的智慧和职能;在管理方法上,用“德、法”作为治理的标准。归根结底引申开来是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这个也是“折腾不折腾”的本质。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比较好理解,要说的一点是对此处的“利”的理解,这个“利”不是一般说的利益,如“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中物资流通的利益,而是由“难得之货”带来的隐患问题。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强调的是“德法”;“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强调的是民风的朴实;“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强调的是治安的根源。《道德经》全文对三者的危害没有重点阐述,因此要强调一下,核心思想就是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老子《道德经》讲“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儒家的重点在“仁义礼”,君权神化,不是“人治”和“法治”的问题么?而从法家学说的特色以及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和《老子》的渊源,也可以作为一个旁证。 《道德经》的“正善治”,不仅提出了“德法”结合的正道治国的大政方针,而且指出了法规制定的原则,要宽松持久,注重潜移默化的培育效果。 有人可能会提出为什么不用“道法”结合岂不更好吗? 因为,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讲,“道德”之间的关系是“表里”的关系,也就是说“道”是内在的本质,而“德”是“道”的表现。我们说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是按“道”的规律办事,而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是否正确,要经过实践检验来逐步完善。也就是说要看按“道”的规律办事的效果来检验,这个“效果”实际上就是“德”。比如,自然界的天道表现在天时的转换,人道在民心的向背。塑料大棚就是我们利用天道的规律为我们办事的例子,这个方法就是“道”的方法,而这个方法的“效果”如何,其实指的就是“德”的如何。比如,我们说的把握民心就是以“道”的方法办事,这个具体方法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而效果如何要看实践的检验来定。 可以看出,以德为本的意义,在于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是经过检验之后的“道”,因此用于治国的把握性更大一些。这一方面可以更好的获得长治久安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对《道德经》的精确性有个认识。不过,还有个程度问题要讲清楚,老子讲“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不是讲“仁义”作为个人的修养也不对,而是由于“仁义”不够彻底,作为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容易滋生弊端,容易被表象掩盖实质,所以会被取巧作伪者利用,也就是说老子反对的不是“仁义”本身而是反对用“仁义”治国,这个立场要分清楚,否则《道德经》就不会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样的话了。而“德”最注重的是朴实、能干,重实际则不易被表象迷惑,也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取巧作伪行为的滋生。强调“德”的朴实能干,在“仁义礼”的问题上模糊一些,也是“不以智治国”的具体体现。同样老子对待圣人的态度,也不是如庄子那样,要从肉体上铲除圣人,而是讲要做隐蔽的圣人,这个也是和不敢为天下先的思路是一致的。 温总理所做的政府报告讲“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先进文化力量,使中华民族充满生机与活力。”所以,我想“中华民族不仅能够创造经济奇迹,也一定能够创造新的文化辉煌”,理清一些说法的内涵应该是一个起点。 请参考。 |
张先生的文章总是这样充满活力,先赞一个! 其实有些观点是值得认真讨论的,老庄都是在开药方,二者形式不同,根底是一样的。 |
新华网长沙10月23日电(记者孙铁翔、张春保、谢樱)10月23日晚8时,由中国道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湖南组委会承办的“国际道教论坛”在湖南省衡阳市南岳衡山隆重开幕。 |
真糊涂做不了学问,假修行成不了佛,知行合一智慧与功德并重,是两足尊。 |
老子集成(16开精装 全十五册、收战国至民*国265种版本逾千万字) 正在读(0人),已读过(4人)放入书架 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开心网|人人网 当 当 价:¥6600 定 价:¥8800 折扣:75折钻石VIP价:¥6270 顾客评分:已有4人评论 库 存:送至请选择地区 有货 作 者:熊铁基 主编 出 版 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3-1 版 次:1页 数:字 数:印刷时间:2009-3-1开 本:`纸 张:胶版纸印 次:1I S B N:9787802540781包 装:平装 |
“德法并重是治国的整体思路”! 《道德经》是人性化的极致和方法*论的极致的完美统一,德、法治国的理念是真正的深根固蒂长治久安之策,这也是“无为”的真意。“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强调的是““德”的感化作用和“法”的教化功能。 |
这个认识是不到位的 庄子我没看过。。老子他是总结华夏传统的治道,不是自己天才设计一个药方那么简单。。 所谓黄老。。当初汉朝的儒家不像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那样将他们称为家。。本来就不寻常。。毕竟黄老和杨朱等不同,黄老形成了巨大的影响。。足以成为一个学派。。为什么不称为老家?需要思考。。 由于儒家一统2000年,儒化2000年,看先秦以及之前,随大流往往靠不住。。 本帖的优点是能于大流有所突破,弱点也是仍然局限于大流。。不相信中国古人有系统化的思考。。仍然将《老子》视为断言的集合。。 |
本帖最后由 顾如 于 2012-1-27 13:24 编辑 楼主认为《老子》排序混乱。。我认同。。 然而发现楼主真的以为《老子》大规模、有意识地排序混乱。。我又不认同了。。呵呵。。 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老子》德经确如传言所说。。老子写完之后传给某人,然后竹简曾经弄乱了,但混乱不大。。为什么开始可能是单传或者极小范围传承,或者根本不是传承只是传书?(这样才会有竹简弄乱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因为老子确是周朝守藏吏,他总结了治道却想守治道不外传的责任。。(孔子不就是第一个附会治道广泛传播的人么?) 而道经是怎么回事呢? 道经是在注释德经基础上形成的对道的系统化抽象。。也就是说道经开始的时候是注释和引申,后来加上了如“玄之又玄”之类的对道的系统化的补充。。由于道经原先是注释,所以顺序是跟随德经的。。其中又插入了对道的系统化讲解。。由于顺序跟随德经,而德经并不是对道的系统化,所以道经的顺序就显得混乱了。。 (注意,在老子的解读中,我总是在综合理顺各位的观点。这是因为前人所做的工作已经非常多,也各有其到位之处) |
我稍微调整了一下德经的顺序。语意和语气就都连贯了。这充分说明,道德经并不是有意识打乱、大规模打乱: ———————————————————————————————————————— 38“上德不德”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39“昔之得一者”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正。其致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浴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曰孤寡不毂,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舆无舆。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40“反也者”、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41“上士闻道”章 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42“道生一”章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 故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43“天下之至柔”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44“名与身孰亲”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5“大成若缺”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如诎,大巧如拙,大赢如绌。躁胜寒,静胜炅。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46“天下有道”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47“不出于户”章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名,弗为而成。 48“为学者日益”章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49“圣人恒无心”章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50“出生入死”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51“道生之而德畜之”章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 道生之,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52“天下有始”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堇。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棘。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是谓袭常。 53“使我挈有知也”章 使我挈有知也,行于大道,唯他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货财有余。是谓道夸。非道也。 54“善建者不拔”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55“含德之厚者”章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虫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76“人之生也柔弱”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兢。故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78“天下莫柔弱于水”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故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也。故圣人之言云,曰:受邦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57“以正治国”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国家滋昬。人多知,而奇物滋起。法物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75“人之饥也”章 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帛书甲本) 80“小邦寡民”章 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58“其正闵闵”章 其正闵闵,其民屯屯。其正察察,其邦夬夬。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刺;直而不肆,光而不脁。 59“治人事天”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蚤服。蚤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60“治大国若亨小鲜”章 治大国若亨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61“大邦者下,流也。 ”章 大邦者下,流也。 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 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故大邦者宜为下。 62“道者,万物之注也。”章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之璧以先四马,不若坐而进此。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故为天下贵。 63“为无为”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者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64“其安也,易持也。”章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蔂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65“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章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6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浴王者”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浴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浴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 77“天下之道”章 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又以奉于天者?此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67“天下皆谓我大不肖”章 天下皆谓我“大,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细久矣。我恒有三葆之,一曰慈,二曰检,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检,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慈垣之。(帛书甲本) 68“善为士者不武”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帛书甲本) 69“用兵有言曰”章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于大于无适,无适近亡吾葆矣。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70“吾言甚易知也”章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71“知不知”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72“民之不畏畏”章 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毋狎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 73“勇于敢则杀”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栝。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弗召而自来,繟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74“若民恒且不畏死”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若民恒且畏死,而为奇者吾得而杀之,夫孰敢矣! 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 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斲也。夫代大匠斲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79“和大怨”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右介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徹。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81“信言不美”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
通行本流行到今天,对比二种帛本,并比照《阴符经》的结构特色,古今<道德>有异应是无用致疑. |
请参考: 国学论坛 » 道学参玄 » 《庄子》实质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 ... &extra=page%3D3 国学论坛 » 道学参玄 »第一篇:混乱的郭象版《庄子》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 ... &extra=page%3D3 国学论坛 » 道学参玄 » 第二篇:郭象版《庄子》整理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 ... &extra=page%3D7 国学论坛 » 道学参玄 » 第三篇:《列子》实质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 ... &extra=page%3D7 国学论坛 » 道学参玄 » [原创] 第四篇:郭象《庄子》与刘向《列子》的融合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 ... &extra=page%3D7 国学论坛 » 道学参玄 » 第五篇:魏牟原始《庄子》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 ... &extra=page%3D7 国学论坛 » 道学参玄 » 第六篇:儒道为主学术大融合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 ... &extra=page%3D7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在于包容百兽;水,在于迂回曲折而终归大海。水能屈己从人,甘为万物服务,因而能有全功;随时就势,能折能弯,从而绕山穿谷而直归大海;在低洼的地方才会聚积充盈;覆盖大地,冲走旧的才会给新生者创造空间;适可而止则可使万物受益;过多会泛滥成灾而使万物受到困惑。就因为从不争功,所以天下万物没有能与水竞争的,古人讲的“曲则全”这句话,绝不是一句空话,真是高度概括水之善的良言呀! 能够以水之道自保的人,最关键是不追求完满,只有这样才会推陈出新,不断受益 |
为五千年文明收官,为社会主义特色文化承上启下,为中国哲学的先进性培育硬道理,为民族复兴打造软实力,大有可为。 |
为什么说中国没有真正的哲学呢? 答:《道德经》的“道”是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无”不是中国哲学的开端,那是一种误解。《道德经》对“道”有明确的解释:“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也对“道”的特性有详尽的解释:“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 有无,不属于“道”的本体论、源起论,本体只有“道”,“有无”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德”的范围,是万物生灭、功能转化的层次的探讨,将“有无”理解为就是本源的本体论,就将道学滑入了错误的泥潭,庄子、王弼是这种错误理解的典型代表,也是道学在哲学领域中招来质疑批驳的一个主要受攻击点,也是说中国哲学没有严格意义的本体论的依据之一。 |
数十位社科院士应共同承担起鉴别紫薇圣人的重任,他们应该包括傅璇琮、陈鼓应、张岂之、方立天、邓国光、卿希泰 、牟钟鉴 、李养正、 许抗生 、唐明邦、 葛荣晋 、胡孚琛、 王 卡 、詹石窗、 卢国龙 、陈耀庭、 李 刚、 朱越利 等。因为从种种迹象看,如果紫薇圣人真有其事的话,他应该和传统文化变革有关,上述各位专家应该最有发言权。有,可以共襄盛举;无,可以消灭谣言,稳定民心。 圣人的鉴定标准,主要是第47象:谶曰:“偃武修文 紫薇星明 匹夫有责 一言为君”,颂曰:“无王无帝定乾坤 来自田间第一人 好把旧书多读到 义言一出见英明”,学术是硬指标,其他的可以参考。圣人评判有两个条件,一是立德,一是立言。德是行出来的榜样,是大众享受的阳光般的温暖;言是感悟出来的灵性的力量,是大众享受醍醐灌顶般智慧的宁静甘甜。佛祖智慧功德俱全,就是开悟之后就成佛的。 我来毛遂自荐,求个心里踏实: 我北京人,1969年生人,大专学历,2004年破产,目前在家乡务农。2006年开始自修传统文化,2008年开始在网上发表学习体会,2012年7月30号完成拙作《道旨正源》 ,请各位专家鉴定,谢谢! 目录 第一卷: 古《易》归真 第二卷:《阴符经》是《道德经》的总纲 第一篇:大智《阴符经》 第二篇:至善《道德经》 第三卷:《庄子》实质 前言 第一篇:混乱的郭象版《庄子》 第二篇:郭象版《庄子》整理 第三篇:《列子》实质 第四篇:郭象《庄子》与刘向《列子》的融合 第五篇:魏牟原始《庄子》 第六篇:儒道为主的学术大融合 第四卷:杂篇 第一篇:批驳《太一生水》 第二篇:学习《道言浅近说》 第三篇:《简白》胜《厚黑》 第四篇:与傅佩荣先生商榷《向老子问道》 第五篇:由《辩论学》看《庄子》的诡辩术 第六篇:郭店竹简本不符合《老子》整体思路 第七篇:培育软实力中的硬道理——中国哲学 相关文章请到daobaohua@sina.com 处下载,密码123456q. 这是在网友指正下的完成稿,向所有给与宝贵意见的网友致敬! 联系本人可在信箱留言,谢谢! |
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格物致知”便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讨论。他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做法“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在这个从逐渐积累到豁然贯通的过程中,含有关于人类认识的一些合理观点。 |
您这样一整不更乱了吗,您这样的学术作风是在发扬国学吗,我这样提问您不高兴吧,如果高兴就交流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