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贴已被中国网转发,详见 http://www.gxfxwh.com/viewthread ... p;page=1&extra= |
请问先生的此文可以转载么 |
呵呵,转载当然可以,而且要说声谢谢; 只是这个帖子乃早期习作,颇有不足之处,请多批评。 |
恭喜兼欣喜。恭喜君台文章发表,欣喜尚且清醒。早期习作,昔不如今,今已长进。鄙不才,提两点意见供参考,看能否助今后文章锦上添花。 一、天命,形上本体;“天命之谓性”,形上融入的社会存在。整体性乃《易传》的阴阳天道;个体性为“各正性命”。明清之际有明晰的逻辑义:“君相造命”、“人事言天”、“人事就是天命”。“人事言天”,形上主体的融入,与形下主体的融入,成客观化理论。形下主体融入,有两种现象:一是命为客观条件的主体融入,“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二是改善性命形态的君子心性,“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基因此,方有孟子精神哲学的融入,“善养浩然之气”。张载提出“为生民立命”、与“为天地立心”,成“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两项核心之重。立心,必要培育仁义的健康心性,社会合理、公平、公正原则何以成为社会实在;立命,必要培育礼义的健顺心性,人事结构合理性问题何以成为社会实在。文明趋向理想的立心与立命的社会实在,必以探究“道心微、人心危”的“危微之几”。 二、思想史的逻辑循序与因果源流,在性命学逻辑源流如实映现。包括三个性命学逻辑:一是《中庸》的“天命之谓性”;二是宋明理学的“天命之谓理”;三是船山的性命学逻辑,“人心统性,天命之性其原,气质之性其都;道心统性,天命之性其显,气质之性其藏”。 《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知性范畴,直觉简抒。人的社会角色,即命之实在。不管是先天后天的智愚差等、能动差异,统以在命的自然条件下,“习以性成”,“气以理生化乎质”,方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改善性命的精神哲学的主体融入,归结为“天命之谓性”。宋明理学的“天命之谓理”,“性即理”、“理在气先”,身心性命及道德君子道,融入专*制性质,成不可变易的固态化与固理化。到满清时代,更显著成“以理杀人”的食人礼教与精神枷锁。反儒方批判专*制尊卑与专*制仁礼,没有错。却因此波及孔儒原创与脉理传承,有失“立场中正”;若挺儒方连“天命之谓理”的专*制逻辑都要挺,也有失“立场中正”了。 船山以人心统性与道心统性的辩证逻辑去论理性命学,透现令人深省三个逻辑的思究,一是会通张载的立心与立命的哲理逻辑;二是深邃思索“危微之几”的客观存在;三是启思人事结构合理性问题、社会合理、公平、公正的原则性和实质性问题。三个逻辑问题最终归结到性命学的根本性问题上,如何理顺人心,“性命之理显于事”,悟道出哲理之深藴:如何释放人的能力与活力,关系到社会与人生之问题,备受哲学史所关注,也是商品经济时代必以着力解决的社会人生问题。 |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4-7-18 16:42 编辑 “天命之谓性”,孔儒思想在这里为解释人性的来源而悬设了一个“天”,这当然可以被称为人性的“形上本体”; 国学所谓“形上”概念应该与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相对应,都是指向那些无法通过感官直接感知,而只能借助于推理的理知对象; 但“本体”一词却有较大区别。 西方哲学的“本体”指的是隐藏在可感知的现象背后的真实“存在”,这是“本体论”的关注所在; 而国学的“本体”概念指的是事物的“本源”、“本根”,这或许更接近“本体”这个词汇的语法含义。 也或许当初翻译西方哲学著作时,没有十分严格地区分这两种涵义; 我当时写这个帖子时,没有明确提出这个概念区分,是一个显见的不足之处; 我们当然还可以如此以“形上本体”来指称孔儒的“天”; 只是有必要明白,这个“天”是西方哲学的“宇宙论”意义上的,是一种终极性的“本根”、“本源”的意思。 |
“道德还具有明显的知识属性。我们必须努力实现自己的天命理性,才能通过它在自我认知、自我理解的基础上获得真正的道德情感,而这种情感的强度显然与理性的实现程度正相关联,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我实现,此亦《中庸》“尽其性”之所谓。 如此获得的道德情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道德与人类的根本利益完全一致,道德情感与理性精神构成相互激发促进的良性态势,理性精神还能够为人类扩展更高层面的价值视野,人类个体一旦进入理性的轨道就必然激发道德人格的全面实现。” 德即义,义为理,理为知。 |
这还是当年肤浅习作,理论视野狭窄; 明义先生把这个帖子翻出来,很令我汗颜啊,呵呵。 |
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