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6:05 编辑 “道”如果可以认定为一切规律的母规律,如“万物之母”,则必须存在权威性。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众多的规律,其实都是来自“道”的规律。 那么,“道”必然是主宰着一切的总规律。 “道”的规律,到底生于何方? |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6:05 编辑 [quote] 2# 浑沌道长 师弟,如果我们把“道可道,非恒道”看作是陈述句,那么其语句结构便是“道,可道,非恒道”,此时,“可道”与“非恒道”是界说“道”的两个并列分句,而“道”则是这两个分句的共同主语。如果我们把“ ... 唔。。。同意师兄说法,“恒道”具有多样性,非一个模式可以体现出来。 我的理解为一个总纲的无限分钢,因此,三楼举出许多的,狭义的道。无它,只是想启发自己。 我更多关注的是“道”的来源,换一句话说,就是老子为什么,凭什么,认为“道”主宰了一切? |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6:05 编辑 所谓“德”,即物或生物的本性。 老子既然提出“上德”与“下德”,可以推算出还有“上上德”“下下德”“不上不下德”。。。。。 所谓“道德”,即合符“道”的“德”。 由此可知,主宰着“德”的对错的,其实是“道”而并不是人。 “道”如果缺乏权威性,则无论如何,“道德经”的理论是不成立的。 “道”的权威性到底来自何方? |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6:05 编辑 “众甫之状”即宇宙之初,天地生成之际。 从“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的意识里,可以追溯到“道”是“德”的制造者。 从万事万物都存在“德”的角度,只有万事万物的制造者才有主宰“德”的权力。 是“道”制造了万物吗? 它又是如何制造万物的呢? |
关于老子之前“德”的本质内涵: “德”是周人政*治理念的核心。西周“德”的内涵不是善行也不是惠政,善行意义上的“德”在春秋时期才逐渐形成。文献中有“凶德”、“淫德”、“衰德”、“昏德”等说,“德”之修饰语都带有负面意义,“德”最初应该是一个中性词。 “德’的古义是内在于人体的一种特质,不是外在的行为,这种特质“有善有恶,可好可坏”。 《国语•晋语四》:“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 《庄子•天地篇》:“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 这里的“德”是指族群的某种特质,西周时人时时刻刻不忘帅型祖考之德,而宣称自己秉承前人之德,纯佑维恭。每一家族各有他们的德,周王一定强调文武之德,其他诸侯卿大夫也都追述开宗立家的祖考。德为族群成员所共有,但最强有力、最显著者则体现在族长身上。作为族群共通之特质的‘德’当然是内在的,德居于身,成之善行,是谓“敬德”。 从伦理学境遇的关系的角度来看,“德”并不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规范,而是主要表现为境遇与目标之间的最正当、最合理的途径,作为目标的意义正是解决境遇难题的指路明灯,而境遇反过来对意义的实现也经常起到砥砺、激励的作用。 |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6:06 编辑 谢谢斑竹引用的经典。 我的理解;“德”于物则为“本质”;于人则为“本性”,是“道”的一个体现。 万物持之而生而不知所由,生养万物而不为其主。 生之、养之、亭之、毒之,此皆为“德”之用也。 人之德也,好食而得长;好色而得传;好学而得智;好交而得强。 所谓修养,皆在一个“度”上,过之犹不及,此谓“道”也。 然“道”生何方? |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6:06 编辑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即然有物矣。 知其物何来,识其为何物,方可为之名。 名者,对物之解读也。 有物而先天地者,或曰天地之前已有物矣。 此何物何来,老子不知也。强而为字者,物来之法也。 因而曰“道”。 乎字者,名之析义也。 不知其名,又强为之字。所言者,此物因何而来,或物来之方式也。 |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6:06 编辑 所以有后章: 道生一。。。。。。。。三生万物之说。 |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6:06 编辑 道长终于发表所谓的道了,这是现代道长的玄道啊!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天地有序,万物生化。 以上二者之“物”虽不是同一内涵,但本质又何尚无有联系? |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6:06 编辑 “物”有层次,有大小之分,定形随形之别,有生物死物之辩,有内在之疆,有外在之界。 “道”亦有层次,于大即为物理,于小即为化学,于死物即为性,于生物即为德。 其所合,一也;其所分,化也。由一而无穷,万物之所以依也。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天地有序,万物生化。 前“物”为无,后“物”是有。无中生有,则“物”是道之气态。气运顺转于天地及人的意识中,是无形有质之物;山川及人物是气运的逆转,故有形有欲有层次有等级。 |
“道”无论是什么,哪怕只是看不见的“规律”,总是要有运行的主体。 比如说什么都不存在,什么都没有,那么“道”,它又运行什么呢? 如果说,“道”没有物理的成分,也就是说“道”并没有建设物质,而只是运行万物,那么万物又是从何而来? 所以“道生一。。。。。。”明显就是说“道”产生了万物。 不过这里仍然存在一个疑惑,“道”既然不是实体,那么实体的物质又是从何而来? |
本帖最后由 浑沌道长 于 2012-11-27 17:32 编辑 物质又是从何而来,现代人上天入地都还没有发现呢?难道您空想就能发现。道生不是产生的意思。 |
本帖最后由 浑沌道长 于 2012-11-28 10:58 编辑 现代人把现代西方哲学对号道德经那是跑题了,后来人又为了自已的利益歪曲道徳经,道长虽有务实的学术作风,但是还没脫离现代科学思维模式,古代人有古代人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不明白古人的思维方式而用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国学复兴只能是句空话。原古东西是两个世界,各有各的认知事物的方法。 |
让我们进一步探讨“理性”这个词的来源。。。。。 “理性”作为一个抽象名词,是它最为基础的意义。 它的抽象是什么? 我们不妨这样想; 如果我们看见一个苹果“飞向天”了,那么我们就不会认为这是一个“理性”的现象。 反之,我们看到苹果“掉下地”了,那么又有谁去询问“理性”的存在? 所以“理性”如同“道”,是先天地而生的。 它体现出万物运动的秩序,天地守时的信用。 同时它也是与“道”一同,取之于自然,晶结为经验的“抽象名词” |
老子曰:“两极相生”。 探讨“理性”,就不能不同时探讨“感性”。 因为,明白了一极,是明白另一极的钥匙。 所谓“感性”,它的基础来自于“感觉”。 “感觉”除了人类的五大感官的直接功能,还有一个就是直觉的经验反馈。 而且这个“直觉”是我们最为常用的“感觉”。 因为有个人“经验”的投入,所以其中已经有部分并不严谨的“理性”夹带其中。 正因为“感性”存在“直觉”这样的第六感,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对“感性”的定义就模糊起来。 这导致低层次的学生有时直接把“直觉”等同于“理性”。 “感性”其实最基础的表达是能够直接产生于五大感官的扰动反馈,它有理却不讲理。 |
今天回头再说说“理性”。。。。。。 既然“感性”有着“经验”的成分,也就是说“感性”里也确实含有部分“理性”的范围。 那么它的对立面“理性”,是否也部分存在“感性”的因素呢? 先吃饭,回头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