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明代净军小识

发布者: 寒江一叶 | 发布时间: 2013-8-18 16:32| 查看数: 20989| 评论数: 6|帖子模式


# F( L: y5 e# q" c, F, x. c  G
[摘要]由提供苦役的阉宦、拥有一定战力的武阉和罚充卫所的自阉者组成的净军,主要布列于皇宫和皇陵,承担日常洒扫、司香、司更等贱职。或为君上扈从,供其游戏兵戎;或为诸陵看护,常伴冢中枯骨。“罚充净军”作为一种惩处太监的程式化举措,常因皇帝个人的嬖眷环护,不忍弃诸刀斧,而多使恶贯满盈的权珰得以残了余生,甚至东山再起。这种特殊的“新陈代谢”和“隔离保护”,无疑降低了阉宦为恶的代价,罚不赎罪,这是明代的政*治架构对宦官的一种保护,至少是宽宥。一面是对家奴的回护,一面是对士大夫的折辱(廷杖、荷校等),这难免助长宦竖气焰,进而推高了明代宦官扰政的浪头,激化了阉党与士大夫群体之间的矛盾。明代净军制度对政*治影响不可小觑。
% s9 ~/ q/ F6 W$ b9 }9 D
! G, X9 @4 g8 B4 C
, @+ a% T  D* q( n* A
[关键词]明代;宦官;净军;保护; L7 z4 G9 C5 y  d

2 [. J+ l2 ^5 ]
- ?9 ]7 f6 p7 N! U* D
3 q4 H/ L$ {5 Z3 |) |+ @: \. z
8 p+ H; \/ k8 M' a" |6 E" p
8 w* E2 y( {, r" V/ k# G* c    《明史》卷三百四和卷三百五《宦官》中,记载了尚铭、王岳、范享、徐智、李芳等充南京净军,王敬、蒋琮、张忠、刘若愚、崔文升等充孝陵卫净军,王安充南海子净军等事。但是,有关净军的探讨却微乎其微[1]。缘此,本文拟从明代净军的分布、组成、来源、使命(职能)、待遇等方面,来检视明代净军的生存状况,以期加深对整个宦官群体和明代历史的认知。! q* Z. \! l( {$ ]

' j1 o$ c7 j  w- k  W! W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净军”主要包涵以下群体:一是由阉宦组成的、有一定战力的、内操于皇宫的军队(武阉);二是供役于宫廷、陵寝的劳苦宦竖;三是被发配卫所充军的宦官,然此部最少,常被忽略。终明之世,宦官数量庞大,曾一度数以万计,可谓空前绝后,而其为祸亦直追汉唐同侪,只是不如唐代宦官有左、右神策军的直接控制权,进而得以废立皇帝。而净军便是明代宦官群体的组成部分,他们在整个明代宦官系统,乃至整个明代国家机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3 H9 f7 Q2 m; K' ]
8 [  H0 ~6 O, I0 a" z8 ~+ C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将净军和监军宦官或者镇守中官区别开来。因为一个是饱受奴役、朝不保夕的宦官。一个是监临国家正规武装力量的钦差宦官,威福自专,鱼肉百姓,欺压良善,权势甚隆。两者在不同层次上构建着明代宦官群体,其间差距可谓霄壤。
0 Q+ l) S3 Z0 ]& c1 f
% X) a1 Z( r8 j7 e

2 M+ ~7 |! `' k" |! @9 j
    所以,本文所关注的净军是明代宦官群体中的底层,他们承受着来自宦官系统内、外的负荷。
" n2 C/ g$ C& J& k9 z( f

- d) X$ f, ~+ C5 `% R/ m+ ^
7 V; M  [8 f& n2 I+ o8 H
, u2 @2 R+ a1 D5 M! A6 Z, Y3 z   一、净军的空间构成
8 P5 ?* z) Q9 d* w

# W' W9 B7 {- h& _0 f& _- R
) t8 \7 J3 V8 o0 {8 _* M$ a    从总体来看,明代净军主要分布在北京、南京、中都凤阳府、兴都承天府等地,且主要集中于皇宫和皇陵。“内臣得罪,祖宗时,俱下法司。近代以来,多自内批出,其轻者云降作奉御,私宅闲住,盖犹为六品官也。又降奉御者,或云发南京,新房闲住。或云往凤阳祖陵司香。”[2]《补遗》卷1, 815太监降中都充净军者,如“崇祯元年二月,降(徐)应元净军,调发凤阳。”[3]卷4,26石元雅下:掌家许秉彝,曾任内官监管理,天启七年冬,降净军,发凤阳。”[3]卷12,62而势极一时、权倾寰宇的九千岁魏忠贤也难逃此劫(然未到地而诏更),“冬十月,忠贤以众射□,固引疾。上温谕再四。十一月,降忠贤净军司香凤阳,籍其家。”[4]卷17太监被斥,降充净军于北京、南京、中都者为多。而谪充显陵净军则少,如“(崇祯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奉旨降(李)永贞净军,发湖广承天府显陵安置。”[3]卷15,81这主要是明显陵是由嘉靖皇帝敕命营造,为时较晚,而且兴献皇帝也只是借“大礼仪之争”而“被追为帝”的,后继诸帝之陵的重要性远不及开国皇帝之陵寝——南京孝陵。所以南京孝陵是净军的一大集中地。不过,也有部分卫所存在自阉者,他们是被罚充军者(详后)。
1 O1 B$ q3 M) g! d* V# z1 m: g8 D4 w  ^) Z
    净军的空间分布的差异和净军的类型,即净军构成有紧密联系。因为作为一种有一定战斗力的宦官队伍往往围绕在皇帝周边,或满足皇帝游戏兵戎的欲*望,或拱卫天子。故而此种净军的分布的重心必然在京师,然而它并不常设,武宗、神宗、熹宗之时,间存间废而已。而另一类供役的苦宦则散布皇宫与诸陵,承办种种脏、累、重的活儿。
5 u4 s1 P- {8 m) V* W    那么散布于皇宫、皇陵的净军是来自何途?净军当然来自于宦官,而宦官的来源很广[5],结论也很明晰。而从一般的太监转变为净军的过程更当倍受关注。因为这是宦官体系内的一种新陈代谢,或者说一种阶层流动。就目力所及的材料来看,净军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9 A+ G+ v/ p& W6 @0 {9 {$ P
    一、生民自阉被罚充卫所净军,进而夤缘求进,入直皇宫,此途所进净军甚少。“京畿民家羡慕内官富贵,私自奄割幼男,以求收用。亦有无籍子弟,已婚而自奄者,礼部每为奏请,大率御批出,皆免死,编配口外卫所,名净军。遇赦,则所司按故事奏送南苑种菜,遇缺,入应役,亦有聪敏解事,跻至显要者。”[6]卷3 当然这也是明代中后期宦官的主要来源。" ~5 v0 ^* Y8 `9 I3 Z+ F
    二、当势太监(权珰)被贬斥,而降充净军者。净军多由此补。如尚铭、王岳、范享、徐智、李芳等,指不胜屈,这着实是伴君如伴虎、权力斗争残酷的切实例证。降充净军是对宦官极重的处罚手段。正如张居正说:“臣等查得,旧例,孝陵种菜,皆军人为之,二犯(孙海、客用)既发,令着役,不宜止降火者,须充做净军,乃为正*法。”[7]卷326,3478
5 {4 |/ ~! q1 |. ~* Y* U“正*法”二字点明了此种措施的程式化、正当性。“不宜止······须”证实了净军地位着实低下。“冯保初得罪也,止降奉御南京孝陵司香。其后数年,名下官某上疏,乞上恩诏保还京,始谪保为净军,发孝陵种菜。”[2]《补
遗》卷,822
& R4 _% ?8 l2 A! i( Z$ i       三、天子特意组训的、由身体素质较好的阉宦组成的武阉部队。武宗好武,战北虏,征逆濠,演武大内。“武宗射柳,命诸珰校猎苑中,设高丽阵,仍设莫离支为夷将,比立御营,则上自坐纛下,亲申号令,以唐兵破之。”[2]卷6,165神宗亦尝“集内竖三千人,授以戈甲,操于内廷。”[8]卷68熹宗时,“魏忠贤乃劝帝选武阉、练火器为内操。”[9]卷305,7817虽然他们衣甲光鲜、器械精良、演武九重,但此种净军亦难堪大用,“城陷,或谓先有人伏内通太监曹化淳弟曹二公内应开开。亦云太监王相尧率内兵千人开宣武门。”[10]卷20可见此种净军的规模虽然较大,而且具有一定的战斗力,但是它的存在具有偶然性,并不如供役苦阉队伍稳定。
* m5 X, c3 W% v0 V
4 |$ f6 U- ~9 B
    综上,从空间上说,明代净军的分布、组成和来源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太监被贬斥者多沦为供役苦阉,散布于皇宫与几都皇陵;身体强健的太监,如又恰逢皇帝选武阉内操,则多活跃于皇宫,披坚执锐,耀武扬威,忝列御前。这便触及到净军的职责所在,它的职责及待遇如何则需要进一步地探讨。
, R) p% b, h" Y! z9 W% Y

8 j) T. Q4 b5 F, H5 z" G* J+ A
$ U2 P' X( i5 ?7 _' ~     二、 净军的职责与待遇  `" u% e* P& k

/ Q) a) N" J& H: H明代净军中,太监被贬斥者多沦为供役苦阉,散布于皇宫与几都皇陵;身体强健的太监,如又恰逢皇帝选武阉内操,则多活跃于皇宫。它的不同的分布、组成和来源,决定了净军内各群体的职能不同,从而形成职能的多元化,这也影响到净军的生活状况的差异,归根结底,直接左右了净军内部各群体的地位,以及整个净军在宦官群体中的地位。) u1 }' C) M, s) s2 I6 G
  a1 j# O) s) z3 P7 ]
    一般地,净军因不同的构成部分,而具有武装扈从、彰显天威的军事性职能,皇宫大内清洁、司更等勤杂性职能,寝庙司香洒扫、护陵守冢的守陵性职能。
3 S/ v9 d% L% N" O

( c) r* s5 q% x9 ~2 N    或因皇帝好武,或有拱卫需要,而组训的净军,便具有随驾扈从,以彰显天子威仪的作用。武宗好武,尤重内操, “于(喜)还内,正值午节,武宗射柳,命诸珰校猎苑中,设高丽阵,仍设莫离支为夷将,比立御营,则上自坐纛下,亲申号令,以唐兵破之。”[2]卷6,165又如前言及神宗、熹宗朝事。明神宗更是直言:“内臣及内操,俱系先朝建置,为奉慈驾,春秋二祀,山陵及朕恭祀南北郊扈从。”[11]卷150,《(万历十二年)六月癸酉》而熹宗也坦言:“东南交变之际,其内备原为拱护朕躬,肃清紫禁,非有他意,仍乃连章累牍,欲去内操,意欲何为?”[12]卷35,《天启三年六月丁丑》而聊备一说的内军开门迎贼,则血淋淋地践踏了这种预期。! {! `" B. F1 s7 I" o+ k8 m4 }
6 L) ]% e+ G2 C& Y- z2 `$ \8 M& l
    还有部分净军供役于大内,终日洒扫。还有看守南海子墙铺等,更有甚者,钟鼓房司更,苦累有余,以得息为幸。如大内惜薪司“掌印太监一员,总理数十员佥书、掌道、写字、监工数十员,各外厂又数十员,专管宫中所用柴炭及二十四衙门、山陵等处内臣柴炭,每月初四、十四、廿四日,开元武门,放夫匠及打扫净军抬运堆积粪壤。”[3]卷16,106更脏累的是“慈宁宫西第等处,皆宫眷、内官便溺之所,宫墙之外,砖砌券门,安大石于上,凿悬孔垂之,各有净军在下接盛。于每月初四、十四、廿四日,开元武门及各小门打扫。”[3]卷17,148而皇宫南海子是净军一个重要的集中地,“南海子即上林苑,总督太监一员,提督太监四员,管理佥司数十员,分东、西、南、北四围,每面方四十里,总谓之二十四铺,各有看守墙铺牌子、净军若干人。”[3]卷16,121而王安便被发配于此,“不许人往来,私通书信。”[13]卷20而大内中还有一个净军的炼狱就是更鼓房:“更鼓房,凡有罪内臣谪司其事。挨年久者一员,予牌帽总之,平巾、乌木牌者数人佐之。凡逆贤杀人,皆牌子侯得用下手,今死矣。余者曰二牌,曰定水牌子,其余则净军。每夜五名轮流,上元武门楼打更。自起更三点起,至五更三点止,按数目用藤条击鼓,檀木榔头击点,例只一更一人,上楼不许携灯,晴夜尚可,惟风雨晦冥,苦不可言,如有差误,即责处之。”[3]卷16,114此辈虽近在宸垣,而终难睹天颜,也不比外放者优渥几许。至于司更者,更不待言矣!+ i! m. _' d" \9 Z4 T. V' O
    而那些被降充政*治核心的南京、中都、兴都等地皇陵的净军,他们主要的职责就是护陵守冢,司香洒扫。以南京的孝陵为例, 史载“神宫监,掌印太监一员,佥书、掌司、管理无定员,掌太庙各庙洒扫、香灯等事。”[9]卷74,1819南京孝陵神宫监职责也不过如此,“孝陵神宫监掌印太监一员,别衙门可升,不系司礼监也。辖本陵佥书、掌司,及谪种菜净军人等。”[3]卷16,99还有孝陵卫专司孝陵保卫工作,不少净军便被发放于此。如 “崔文升因下药之误上命,降为南京孝陵卫净军种菜。”[14]卷9还有王敬、刘若愚等。至于司香,如魏忠贤司香凤阳。沈德符记载了当时的内官处置轻重:“又降奉御者,或云发南京,新房闲住。或云往凤阳祖陵司香。其重者,降作小火者,发去南京孝陵司香,则无官矣。”[2]《补遗》卷1,815那些从权力高位跌落的阉宦,被贬于此,看护先帝陵寝,与冢中枯骨朝夕相伴,几乎都凄苦于此,终了残生。$ e; j  Z5 f" c
* I) S' c9 ^( O% ~
    净军往往从事皇宫和皇陵中最累、最脏的低贱活,甚至死生难测,然而他们的物质待遇差,并呈现恶化趋势,而不像权珰辈能享尽荣华、锦衣玉食。# f' h# ]4 P9 B

. l$ z7 w7 N/ T3 U" z) N   “(正统十年)命官清理上大马房诸处草场,侵占无忌。上闻,赐内官地一顷,内使、净军五十亩,余悉还官,差科道廵视。”[15]卷18而嘉靖年间则变少:“前件案查先为奉旨条陈时务事,该司礼监揭帖开称:嘉靖八年六月,内官、长随、内使、小火者、净军,见在一万二千六百三十九员,各每员名月食米四斗,每年共该米六万六百六十七石二斗,闰月加米五千五十五石六斗。”[7]卷102,915这也足见宦官群体的分层与地位。而依明律,官员均有月米一石,还有其他的钞、布、米不等。有关明代卫所军士付出与所得的具化研究表明,军士的“舍得”亦不止此[16]。足见净军所得微薄,可幸之处是他们终老于皇宫或者皇陵,往往只需糊口,而不需养家,虽他们多有菜户为藕。同时,被斥降充净军内的整个办事氛围极不融洽,“闻之中官辈云,种菜者至南京,其守备大珰坐堂,皇喝云取职事来,则净军肩一粪桶,并杓趋过前而去,虽司礼首珰得罪,亦然。又昼夜居菜圃,非赦不得越寸步。”[2]《补遗》卷1,815欺生、寻隙、立威现象屡见不鲜。3 q& s' k* H, g8 P
; E# H! E& J3 |% Z8 _7 Z
    然而,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作为皇帝下谕降充净军,在某种程度上说,其实也是对被斥太监的一种保护举措。“初,逆濠府内典宝等官阎顺、刘良、陈宣窥知濠谋为不轨,赴京奏闻,濠知之,密贿朱宁、臧贤欲得顺等而甘心焉。会有旨,阎顺、刘良、陈宣发充孝陵神宫监净军,乃得不死。至是,上疏自白其冤,刑部议覆,上以阎顺等忠义可嘉,诏司礼监查奏起用。”[17]卷九97宪宗对汪直的处置,亦是降充南京净军,直得以全命。由目及史料来看,对宫廷宦官的惩处方式,不外乎处死,抑或降充净军,而罕见它途。罚充净军,全其性命,何尝不是一种恩军呢?相较于生民“发口外为民”“边瘴充军”不知优渥几许。而宦竖被处以极刑者并不多见,如此看来,降充净军是阉宦群体一种得以全活性命、苟延残喘的有效途径。净军制度是宦官被“隔离保护”的特殊手段。“降充净军”是独*立于一般民事司法体系之外而存在的。它的施行,常常需要皇帝本人的旨意。更有少数宦官得以借此东山再起,如“嘉靖二十六年,南京守备司礼少监邱得,请复守备厅诸役。科道官雷贺等劾之,谓:得为江彬余党,向充孝陵净军,又夤缘起用,已为幸矣。”[2]《补遗》卷1,821可以说这是明代政*治架构对宦官群体的一种宽恕,甚至是保护。明代诸帝始终以家奴待之,虽不乏御竖严苛之主(如明太祖、明世宗),而终多环护之帝。而对廷臣则百般折辱,如廷杖、荷校。而有明士夫竟以此为荣、互为砥砺,明代士气实为可敬。宦官为恶代价的相对低廉(后有退路,至少可跪着生),是否又反过来推高了有明宦官祸政的浪头,加剧了宦官和士大夫群体之间的斗争?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1 n. X- c; _% O* F2 ^9 k
% o- E" l; v  r- S" J
      总之,明代净军群体的构成较为复杂,其职能也较为多元,但终究随驾扈从为少,于皇宫、皇陵供苦役为多,而所得甚微。但对作为净军主体的罚充净军而言,严苛的条例、凶残的报复、同侪的落井下石、上司的杀威立势等使得他们动辄得咎、惶惶不可终日,可埒洪武间“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诀,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多活一日”[18]卷32。因此,可以说,净军是明代宦官群体中最弱势的部分,而且是整个宦官劳役的最主要承担者,他们处于宦官群体的最底层。但是,一息尚存,仍有转圜的可能,仍有个别被斥净军者又得以重拾权势。所以,明代净军制度,作为一种宦官制度的构件,是一种对太监的处罚机制,但同时也算是一种将阉宦隔绝于世的保护机制,作为宦官系统新陈代谢的方式,构建着宦官系统的运转模式,伴随着明代皇帝对宦官和士大夫的态度的差异,净军制度对整个有明的政*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9 ?9 A$ [4 E. ~2 x- g

8 F3 X9 a/ C! a  i$ ]  W6 ^
% V6 ]* [' a  ~
: B) ?! F( g7 {; X" ?/ w[参考文献]: _3 \9 X$ p! \% ~: f) i, H

6 Q& _1 Q# j/ b5 q$ P! Y$ Z
2 h3 v7 F( o+ T# a. H[1] 师里.净军考[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3.
& P7 U8 ^0 P+ r& S, a) P8 _5 W. `; u% o
[2]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9.
) t6 X! K. d+ l9 H- Y8 _: ^/ i, {7 w! O4 V9 k" l7 g
[3]刘若愚.酌中志[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f+ T, M0 D2 P+ C: H5 Y* V) r
[4]查继佐.罪惟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353.) e% [8 _8 K: A5 a; Q; L
[5] 郑威.试析明代宦官籍贯的分布与变化[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19(4).
4 J- J% E* W# F) N2 e8 a2 c% b0 W0 \4 t8 D
[6] 陆容.菽园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19.4 O) k; m6 w# y
[7] 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3478.9 Q+ p5 Z- A# P! \/ R

1 T) V! `; _6 f; d" F$ m, S5 x[8] 夏燮.明通鉴[M].长沙:岳麓书社,1999:1918.5 U+ Z* h# z3 h
[9]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7817.
- R6 F. f/ G2 |2 L, q0 M- Y. H& Q" B5 n1 q/ n7 E- ^
[10]计六奇.明季北略[M].北京:中华书局,1984:455.
0 V9 n2 H1 z0 R& l2 E, P1 H( L- i# f9 s; `$ c9 z4 t2 T# J
[11] 明神宗实录[M].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本,1967:2794.
8 W7 s# g& W) |/ s
- x! m& X2 G+ R8 Q7 H7 m[12]明熹宗实录[M].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本,1967:1819.
7 ^& x2 G* P! ~9 \6 B$ D: G+ C9 b
' p8 ?, l4 P8 Z: b& M[13] 顾秉谦等.三朝要典[M].四库禁毁书丛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284.  Y# s. F2 n. P, F1 z7 f2 E
[14] 高汝栻.三朝法传全录[M].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772.
& q% ^8 y% K0 d, k[15] 陈建、沈国元.皇明从信录[M].四库禁毁书丛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309.  A) s& a  C, ?% b2 J' g  b3 C8 t
[16] 于志嘉.卫所、军户与军役——以明清江西地区为中心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B9 e& E! k& L[17]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85:1850.
7 g5 A4 Z" c3 h- v+ j, |4 j  N[18] 赵翼.廿二史札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84:744.
. c" O/ `" s* g8 Z$ J8 P- w# V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收起 理由
fsdw + 10 足下高论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fsdw 发表于 2013-10-16 19:19:20
有意思。这军队,是明朝特色,是明朝扭曲中国人性与中国发展的工具
wofeixiang 发表于 2014-5-25 20:13:30
学习了!净军与明代阉宦政治极有干系。
苍茫雾霭 发表于 2014-10-23 13:33:52
包准没啥战地强*奸,更无慰*安*妇。) i  B  N/ Y# a* r" W9 X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4-11-27 19:27:43
同意5楼说法。
寒江一叶 发表于 2014-11-28 10:31:27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4-11-28 12:58:48
此回复主要是针对删了广告帖后的版面净化而言。
* B6 K9 Q9 R7 E! {4 G6 |5楼复制了主题贴的局部文字段,应是对引用部分的再次认可。. G) n/ U1 E. Y+ P% Y' 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