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6 I3 `9 W$ O) E7 S: A6 Y 禅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文化现象,与中庸一体不二。无论是“禅”还是“中庸”,都蕴藏着甚深的密意,有着无限的本地风光。在远古的中华大地,禅风早已盛行天下。孔子四处奔波,穷其一生,不余遗力要恢复的是中庸所寓意的禅的精神,孔子后人在其记录孔子言语的《论语(庸也篇)》记载,孔子感叹道:“中庸之为德也,盛至矣乎,民鲜久矣”。可是,秦始皇以后,严重曲解了中庸所寓意的禅的密意,曲解了先贤的圣心。" C" Z$ h0 h7 {% L- B R6 G 秦始皇虽然烧掉了文字里记载的中庸所寓意的禅的意蕴,中庸所寓意的禅的精神却在生命的传承里适时显现,宋理学家程颐在子思的《中庸》一书开章明义告诉我们,“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就是我们不生不灭圆满一体的真心本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表现为我们当下活泼泼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圆满心。结合庄子在《寓言》及《山木》两文里分别说道:“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式相禅”,“化其万物而不知其禅者”,庄子所说的“禅”就是生灭变化的动能。再从程颐在子思的《中庸》说的中庸“是孔门心法”,心法就是从远古流传至今的禅法,就是心的生灭变化动能。我们才发现,不生不灭与生灭变化圆满一体就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中庸”所寓意的禅的意趣,圆满一体的中庸禅实体即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与《中庸》所说的“喜怒哀乐”,也及曾参《大学》所说的“明德”,是我们的民族之根、文化之根、生命之根、存在之根。后世所理解的禅,大多局限于从印度传过来的音译“禅那”,令人惊异不已的是,印度的“禅那”一词来源于古印度最古老的书。在那根本不可能互通的远古时期,两个东方文明古国都使用了“禅”这一神秘的音符,古代先贤一定体会到禅所密藏的生命密码,为了追求生命的永恒,可因禅而放下一切,《庄子》一书*记载的高人隐士,绝不是空隙来风庄子杜撰,一定真有其人其事,其记载的方法,一定传承了上古的禅修方法,也即《孟子》所说的“吾善养浩然之气”的方法。修学中庸禅直接进入自己心的本性,一定能解得生命的密码,体会生命的实相,觉悟真心本性。我们的真心本性具有本来的觉性,具有无限的潜能,也即孟子所说的我们本具的良知良能。这不灭的觉性潜能,不时地在生命的流转里闪现。《大学》告诉我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今天我们修学中庸禅,在于恢复我们本有的觉性,在于发挥我们本有的潜能,在于开发我们本具的良知良能,不断地完善自我,回到我们的不生不灭的真心本性,觉知当下,融入社会,和谐心灵,和谐众生,笃行当代主流人生观价值观。5 O0 d2 E; w2 |, p" a; r 如何才能回到我们的真心本性,融入觉性,和谐心灵呢? 《大学》提出了八个科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这平天下,是指达到与天地同体,与万物同根的相对为一状态,回归到我们不生不灭本来的家。前面七项,都不过是恢复我们本来的方法过程,推己及人,如水之波,逐渐扩散,乃至无限,如《孟子》所提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世法与出世法的一体,是真谛与俗谛一体。 何谓“格物”?所谓物,不是今天所理解的物质之“物”,而是指由我们本性生起被我们本性觉知的对象,是指自己的二元分别心,将能觉的主体与所觉的客体分为了两个不同的存在。所谓“格”,就是将这二元对立的分别心完全去掉,回到“一体”的本来存在,达到相对为一。 何谓“致知”?就是能觉与所觉没有丝毫分别的一体,回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本来状态,觉悟到三个一体:天人一体、圣凡一体、佛我一体。觉悟到三个一体的本来存在,就是明心见性。做到明心不拜神、见性不练功。! [# p2 K, @7 y, Z1 [% H1 D2 n 何谓“诚意”?我们自己所生起的一切意念乃至喜怒哀乐皆来自于我们的真心本性,是我们自己真心本性的自然显现,不是虚幻分别妄想。由此建立两个根本认知:我们自己本有的觉的本能不是一实体,无限的潜能不是一实体。良知良能虽然不是一实体,但却真实存在妙有,而且是空有一体。这就是不变不易与生灭变化圆满一体之中庸禅境界。 何谓“正心”?时时处处事事皆做到一心觉。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面对何人、正做何事、心生何念、口说何言,都能如如觉知。烦恼痛苦也罢、开心快乐也罢、一念不生也罢、念生念灭也罢,都不干扰自己觉知的一心不乱,皆在自己觉性的觉照之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做到《中庸》里说自己本来存在之未发的“喜怒哀乐”,因时节因缘“发而皆中节”的“中和”状态。 首先,我们要认可自己本有之性,“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动静为一,苦乐为一,不执着舍一取一。其次要自觉,自知其未发之喜怒哀乐,在未肇将萌瞬间即知;再就是要知人之心,不知人之心如何中节契入?还有就是要能够自调,不要“看得破忍不过”。这功夫要在平时修炼自己的起心动念。即《中庸》所谓“慎独”。自己的起心动念唯自己自知,称为“独”,无论是独自一人面对自己的心还是面对众人暗知自己的心,都因能够觉知能够调整,即称为“慎独”,止观圆融。唯有自己练就了面对自己独知的心不自欺,才能在表现出面对人时不散乱无主。做到了“慎独”,要回到人际中检验使用,进一步提高自己,不要有与自己正处于其中的环境是相对为二的想法、说法、做法,不要有与自己正面对的人是相对为二的想法、说法、做法,不要有与自己正做的事是相对为二的想法、说法、做法。正当下时恒安乐,融入其中,打成一片,化为一体。如何才能融入?即所谓的多读圣贤之书,明白道理;再就是在人际中打磨自己,贯穿“忠恕”,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自己想象为别人同时把别人想象为自己来感受来体会,其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若有言说思虑,即与禅违,仅是一个“知解徒”而已,远离了中庸。所以,从道理上明白了中庸,懂得了禅意,还不够,必须亲证实证,才可称为“入门”,才可进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修天下之正道、以得到天下之定理、最终透解中庸禅之心法。 通过中庸禅修,可以使自己:一是有良好的内在的素质,,二是有一定的中庸禅文化修养,二是有良好的公众形象。因为我们重在融入觉性,中庸和谐,笃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自己的日常言行,就应该做到“融入环境、保持觉性、回归中庸、和谐中和”。这是自我的自消融,以消除自我错误地自外于一体、自我一体为二的幻觉,消除自己二元对立的想法情绪以及言行,回归到不变不易之中庸的真实一体之中。虽然我们实际从未离开过中庸一体,但由于我们错误的幻觉,致使我们以为一切都是二元分别,以为自己处于二元对立。我们所做的,不过是消除幻觉,从二元对立的睡梦中清醒,体认到我们一直实际本就是中庸一体,未曾须夷分离。正如《中庸》所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4 v$ Y/ m; |$ h. _, q0 B 良好的内在素质,简称“心性”。从根本上说,我们的心性是一体没有分别,可是由于我们自己的虚妄分别,自己本有的心性没有体现出来。这良好的内在素质,就在于自觉认知自己本有的心性是一体的,对此确信不疑;一定的中庸禅文化素养,简称“素养”。这是良好内在素质的自然延伸,《大学》所谓“在明明德”,自己真心本性所具有的觉性光明开始透出来,自己本有的无限潜能开始显现;良好的公众形象,是内在素质及素养的外在言行表现,简称为“德行”,也即《中庸》所谓“笃行”,在自己本有觉性之光的照耀下,表现为喜怒哀乐未发时的本有潜能因时节因缘而发“皆中节”的“中和”状态。心性、素养、德行是中庸禅的标志,正如《中庸》所描述的“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0 m/ A9 G! E( Q m3 h0 { 中庸禅的核心理念是回归一体、融入觉性、和谐心灵、服务众生。虽然我们本来一直就在其中,本来就是一体,因为我们的幻觉,错误地以为是二,自外于一体,有了分别心,才有了无尽的烦恼痛苦。所以,我们只要放下了我执的虚妄分别心,瞬间就能融入自己本有的不生不灭的中庸之真心本性,不需要改变你目前的人际环境,不需要改变你目前的工作岗位,不需要改变你目前的社会角色,不需要改变你目前的追求信仰。因为,中庸禅的根本方法就是虚妄自我的自消融,不是谁帮助你融入你的当下,而是你自己帮助你自己在融入你当下的同时保持你的觉性,正如《大学》所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以“正其心”,更好地和谐你的人际融入你的环境,更好地完成你的本职工作,更好地履行你的角色职责,更好地实现你的人生追求,做到尽善尽美,享受人生快乐。如果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就自净自心,《大学》说的好啊!“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们此时能得到了什么?就能起观想,仔细观想古圣先贤,以禅的精神回归一体真如,以追求生命的永恒、达到《中庸》所推崇的“与天地参”,我们那一点点不实的我执、那一点点可怜的私欲还有什么不可以舍去呢? 5 K2 m4 a I1 j# r7 Z1 s- @ 禅的密意密藏于我们自己的心性,因为我们是远古生命的延续,从未中断。在远古洪荒我们那时对生命的无常对自然的变化心存敬畏,于是采取祭祀来追求无常变化中的永恒。也许说祭祀都是我们后人的猜测,甚至那时没有语言文字,只有简单的发音,远古时同一韵母的发音发展到今天完全有可能显现为不是同一的发音。《庄子》一书透给了我们些许信息,尧“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顿然感悟禅趣而生去意。《庄子》一书*记载孔子告诉颜回的话:“祭祀之斋,非心斋”,心斋即“若一志”,“虚者,心斋也”,“瞻彼阙者,虚实生白”,“禹舜之所枢纽,伏羲几蘧之所行终”。其实说这些对我们当下融入觉性毫无意义,一切名字言说思虑都是多余,都是对全体一的伤害,是融入觉性的遮障。我们今天靠语言文字作为传达心性的符号,是指引我们融入自己真心本性的工具,是指月之指,我们不能被书本文字拘束,死在指头上不了心头。仅停留在文字的训诂诠释,与自己的真心本性相隔万里,如同不顺着指去看月仅看着指永远不能看到月本身一样。所以,要***禅所蕴含的密意,就不要被文字所局限。况且,文字几经劫难重整,大多是后人补释,与原始意旨相隔甚远,哪有自己生命传承的真心本性透出来的真实。要理解古禅古意的现代说法,应该回归自心。1 H1 q& \- h3 I9 |: \( j/ Z 禅就是我们真心本性光明的觉性,表现为自觉觉他;禅就是我们真心本性能量的动力,具有无限的德能,表现为生灭变化。即《大学》“明德”,明者光明觉性也,德者潜在能量也。中庸是不生不灭的真心本性,是无形无相的本来存在。中庸禅是一不是二,是动静一体,世出世真俗一体。提示我们,我们自己的真心本性是无形无相与光明能量的同一,是不生不灭与生灭变化的同一。看见读到听到回想中庸禅一词,就应立即回归自己的真心本性,体认到自己的真心本性是空明能的圆融一体,可以把其理解为唐代俱胝和尚一生受用不尽所得的天龙—指禅,也可以理解为“万法归一”或“一真法界”。从字面理解为什么不重要,重要是自己要如同亲自尝到梨子的滋味一样,深信不疑,确信天人一体、圣凡一体、佛我一体真实不虚,虚幻自我二元对立自消融,自然融入自己当下的人际环境并保持如如觉性,苦乐不二,不妄求不逃避,正当下时恒安乐。 概而言之,我们自己心的圆满一体之谓中,不生不灭之谓庸,生灭变化之谓禅。中庸禅源于圣贤心法,立足当下人伦,是不生不灭与生灭变化空有一体圆满心;其中的良知良能喜怒哀乐实体我们名之为有,这实体的有,无形无相、无色无嗅、无质量方所,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所不通的空。无质无量的良知良能喜怒哀乐就是我们的空有一体圆满心,是我们的真心本性。可见,中庸禅不是僵化死寂的理论,而是我们自己具有生命活力的当下心。要进入中庸禅所描述的境界,不能桎梏于理论文字,而应反观自心,体悟自己当下的一念心。“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一毫毛端转三千大千世界”,自己这当下的一念心,就是无始劫来不生不灭的良知良能所沉淀的全部心行信息的体现,且又将作为新的因素沉积而流转永远。所以,我们应回归当下,融入当下这一心念。融入当下这一念心,就是中庸禅的修学。《大学》“明明德”是修学中庸禅的基本方法,第一个“明”即发掘体现出,第二个“明”即光明觉性,“德”即潜在能力。“明明德”就是回归我们的真心本性,恢复我们本有的明觉,发挥我们本有的能力,简言之完全恢复充分发挥自己圆满心本具的“良知良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学中庸禅的具体步骤,虚幻自我二元分别对立的自消融,使我们的身口意达到《中庸》所提倡的“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中节”的“中和”状态。 冉顺德先生今天创立“中庸禅”及“中庸禅修学会”的意趣,在于通过中庸禅的修学,直接进入自己心的本性,以完善自我,和谐人际,融入环境,服务社会,整合圣贤心法,复兴中华文化。通过中庸禅的推广,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回归一体,觉行当下,为和谐心灵,和谐众生服务。“阆中市中庸禅修学会”由冉顺德先生出资,发起有志于修学、体验、传播中庸禅“融入觉性,和谐心灵”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笃行当代主流人生观价值观的人士自愿组成;是推广普及国学教育的非赢利性民间学术团体;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自愿者团队。$ O% |. u! J" e;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