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的柔弱都能胜刚强,时势为之切要。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有能量的转换,所谓过刚易折,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反之,柔者进,动而坚,则势盛,意气充足方能胜强。 |
并非所有的柔弱都能胜刚强,时势为之切要。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有能量的转换,所谓过刚易折,强弩之末势不 ...[/quote] 呵呵!请搞清一个问题。 上图的bc胜ab是你的bc胜你的ab,而不是你的bc去胜别人的ab{:soso_e100:} |
3#:人事物才组成客观世界,单一的主观则自陷象牙塔中. |
生命的顽强因为柔弱不与世争,才显长久。 |
生命的顽强因为柔弱不与世争,才显长久。[/quote] 不争能在世吗?只能在泥下! 小草要争,能争,争过,所以在泥上{:soso_e100:} |
3#:人事物才组成客观世界,单一的主观则自陷象牙塔中.[/quote] 先评定自,才可以评定他人或物。连自己都不清楚就去评定事物,不过是自陷象牙塔中{:soso_e100:} 为何要弱之?在与俺的ab胜过你的ab,所以才有俺的bc诞生。此时,是杀之(刚强)或活之(柔弱)都取决于俺的利益而决定{:soso_e100:} 看来您还是未懂勇于不敢者,活! |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事事处处之争,不若不存.[/quote] 有所为和有所不为都取决于你的ab上,你ab不过人家还有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诞生吗? |
呵呵!先理清自己吧! 有所为是否等于杀之? 有所不为是否等于活之? 以上的条件的前提是否取决于你的ab呢? {:soso_e113:} |
按现代词汇讲,老子《道德经》思路是逻辑思维还是散发性思维?5#楼之图,是执于一土一草,还是土与草的散发?你的abc能等量齐观? |
纠于形则形空,执于物则物非。形物之间,有、无为之关联也。 |
改造一下你的逻辑:b是a与c的转折点,是无为;而b与c皆有为。 |
按现代词汇讲,老子《道德经》思路是逻辑思维还是散发性思维?5#楼之图,是执于一土一草,还是土与草的散发 ...[/quote] 何不先搞清楚草和土的战争呢? 老子《道德经》思路是严谨的逻辑思维。这个请注意!阁下一直在散发自己的思维,而丢掉细节。 至于abc的问题上面贴子应该说的很清楚了,只是可能您没注意细节思考 |
纠于形则形空,执于物则物非。形物之间,有、无为之关联也。[/quote] 您已进入空洞。望速回{:soso_e100:} 之所以不执在于站在B点,而不是A点。无执则是C点。 而您总是站在A点说C点的事,所以空洞。 |
自老子起,易道本质是同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陌相承。“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此处从道学观之,“器”是谓“德”。老子“可道”是散发性思维的产物,理想之国治需要“德”的逻辑思维。 |
回17#楼: 你在1楼的原文:[从A到B是弱到刚发展,称之为刚强。表现为刚! 从B到出是刚到柔的发展,称之为柔弱,表现为弱! 故老子曰: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为何弱之?因有强。为何柔之?因有刚! 无刚何来柔,故老子曰: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柔弱胜刚强的关键节点是b,我的理解是道的“无为”点,而其余两点皆“有为”。 |
改造一下你的逻辑:b是a与c的转折点,是无为;而b与c皆有为。[/quote] 您错了! b是“不”。是物极必反。 c才是无为。ab,bc皆是为。a是无! |
回17#楼: 你在1楼的原文:[从A到B是弱到刚发展,称之为刚强。表现为刚! 从B到出是刚到柔的发展,称之为 ...[/quote] 柔弱胜刚强的关键节点是,柔弱是建立在刚强之上而已。刚强是基!刚强处下,柔弱处上{:soso_e100:} 您将图向左转90度,也许能看明白!{:soso_e113:} |
自老子起,易道本质是同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 ...[/quote] 呵呵!您根本不知什么是德而已{:soso_e113:} |
也可以这样看:ab是为学日益,bc是为道日损,以至到了c这个无为点{:soso_e113:} |
21#楼: 倒看抛物线图,能明白“刚强处下,柔弱处上”?你这上下观是在偷换形与气的概念。 老子曰:“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所谓“武”者,止戈也。戈者,术也,“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胜者,处下而谋上,是以气概柔弱而无往不胜---这是形与气关系的总结。 |
本帖最后由 浑沌道长 于 2014-5-10 15:41 编辑 老子概念示之以图,道德相通计之以数。。。。。 天下奇闻也。。。。。{:soso_e179:} 只是看后糊涂,难得糊涂。。。。 |
您这句话犯了好多错误! 道、易、德、器是什么您根本很模糊,只在瞎子乱摸{:soso_e113:} 易是这个世界的基本规则。规则不等于道。众多的规则中寻找”同性“的规则从而被归纳成道。 那么什么是道?道是万事万物从A进化到B的必经之路。这个路是由什么构成?易也! 所以不存在以道解易这个事!但存在以易解道,也只能以易才能解这个道。 当你达到B点独领风骚、一览众山小时,前方的路还怎么走,这就要说到“德”了!是继续望刚强走?过刚易折!物极比反!这不是老子说的,而是这个世界的易所规定,被世人屡验不误的规则!老子说了还是不算的{:soso_e113:}既然再刚强不通,那么前方的路该怎么走才能使自己更强大呢?通过实践证明走阴柔!在你拥有刚强后再走阴柔将使你更强大,这是被实践所证明的可行之路,也是便有了道德经的诞生。开启了春秋时的启蒙之路! 所以道走阳刚,德走阴柔。 至于“器”,你走的路跟你手上的杯子有什么搭界的吗? |
我们再来分析这句话: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 不胜不等于败。兵就等于现在所说的士兵军队吗? 木强则折。木强被折,被谁折?为什么被折?是不是木的AB弱于“欲折木之物”的AB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