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本体论”真的能作为哲学思想之彻底性的评判标准吗?

发布者: 故我在 | 发布时间: 2015-8-6 12:26| 查看数: 28549| 评论数: 349|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1-5 09:19 编辑

“彻底性”真的能作为思想评判的标准吗?// “本体论”真的能作为哲学思想之彻底性的评判标准吗?

国学领域很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
这些观念似乎总是具有某种自明的、勿容置疑的面目;
它们往往被言说者不假思索地作为思想评判的标准;
澄清这些观念的非法性质,不仅是提高国学学术性的重要前提;
而且还有可能导致整个思想方式的变革。

当然,这种情况并非国学领域所独有;
人类思想史原本就是一场批判旧观念、提出新观念,并以此循环推进的过程;
我们可以适当地将人类思想史划分为“前批判的”阶段和“批判的”阶段;
而审视那些具有根本性地位的旧观念,则是人类思想向前过渡的关键契机。

我在这里打算对”彻底性“这个常见的概念作些初步考察;
并以这个实例,回顾一下“批判”思维;
或者说对“批判”思维本身予以批判。
·············································································································
【以下是47楼对本帖所作的结束语】
“窥全象”、知“本体”这一类思想倾向或许可以合理地称之为“前批判的彻底性”;
它们本质上是人类所希望达到的认知理想;
一种理想的认知当然是达到全面的、彻底的、究竟的知识;
这可以作为“理念”这个概念的一个较为容易理解的解释。

这种理想原本可以作为一种调节性原则引导人类去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探索——虽然“完善”本身也永远只能是一个“理念”;
但如果把理想的知识当作实际的知识,把希望“窥全象”、知“本体”当作已经实现、或者是以某种方式就能实现“窥全象”、知“本体”;
那就是陷入了理性幻相的泥潭;
而不幸的是,这种理性幻相不但无法避免,甚至会明知故犯;
理性真正的彻底性就是要做到对这种理性幻相的洞察,虽然无法予以消除;
这种彻底性可以称之为“批判的彻底性”。

所谓“批判”就是指对人类自身的各种能力,特别是理性能力所进行的分析、辩护和划界;
人类理性能力既要突破经验主义怀疑论的全面否定,又要防止传统理性主义的独断滥用;
人类的根本有限性观念就是“批判”的直接成果;
而对自身有限性的领会,恰恰标志了人类理性走向成年。

这可以作为本帖的结束语。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銀子 +30 功勛 +5 收起 理由
青竹大哥 + 10 + 30 + 5 “国学”,急需这种反思。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蒙山城 发表于 2015-8-6 13:04:15
思想的评判,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这里存在缘起角度与高度的问题。
其实先生与张先生辩论的时候,张先生与你的分歧是:张先生说---理论逻辑无法证明悟出的道理。就出现了张先生为什么力推佛道二祖,而孔圣人都靠边站的局面。
呵呵,我个人俗见,辩论的目的是学习,其实我们在辩论中,看到各种缘起,其实就是达到辩论的目的。就如先生的批判论,批判的目的,就是反思。
在前面张先生力推被神化的圣人,而我们反观现实的圣人言论,圣人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得优点。就如孔子的两小儿辨日,圣人无语,而佛说自己的弟子,各有第一一样。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8-6 13:50:38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1-28 21:35 编辑

【接续主帖】
儒道之争是国学领域的一个十分常见的话题;
说它常见是因为很多讨论最终往往会陷入儒与道在理论上孰优孰劣、孰高孰低的论战;
在这种论战中,道家的拥护者大多会以道家思想的彻底性作为根据;
而儒家的不彻底性甚至有其自身历史的证明:直至宋明时代,才由理学、心学家们补上了形而上学本体论(不妨先采用这个概念)的环节;
如此一来,彻底性俨然成了思想评判的一个根本性的尺度;
而本体论则又成了哲学思想彻底性的首要标准。

不过很显然,我没有看到以“本体论”的彻底性为评判根据的人提供任何论证支持这种观念;
难道说“本体论”作为思想评判的根据具有任何自明性,以至于无需为此提供证明吗?
一种思想理论真的可以因为它包含了形而上学本体论,就自然具有理论上的彻底性,并因而是更为高明的、更为成熟的,甚至是所谓最高的?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8-6 14:28:01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8-6 16:32 编辑

有人或许会反驳说:彻底性当然可以作为一种自明的评判标准;
难道说一个哲学思想体系不应该全面回应人类存在的所有重要精神关切吗?
一个回避了本体论这类人类重要精神关切的思想,还能算是哲学思想吗?

我得承认这个反驳是正确的;
但在此窘境之下,我不免要问:如果本体论问题超出了人类可能的认知范围,那么就此作出的回答还有任何真理性价值吗?
如果我们可以接受某个无法阐明的本体论答案,那还有什么理由反对其他观点呢?
就此而言,一种无法自证其身的彻底性还能算是彻底性吗?

但无论如何,这个帖子的题目实在是站不住脚了;
我打算作如下修改:形而上学本体论是哲学思想之彻底性的标准吗?
或者一种陈述句更为适当:形而上学本体论并非评判儒道思想之彻底性尺度。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8-7 09:43:13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8-7 10:22 编辑

帖子标题如是作了修改,可算是从善如流了,呵呵···········
不过在主帖中仍然保留了原题;
或许后面还会进一步修改;
不妨作一种过程性的保留,看看人的思考是如何逐步推进的。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8-7 10:09:09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8-7 10:47 编辑

经常看到有人把西方哲学概念用于国学领域;
我以为这无论如何都是值得赞赏的;
毕竟人类思想具有共通性;
而且人类真正深刻的精神关切也必定具有共同的主题;
学习、分析、比较东西方智者对这些主题的回答,是我们汲取人类精神财富的重要途径。

“本体论”就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哲学词汇——或许仅次于“逻辑”;
我理解,这个词之所以出现频率高,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是人类心灵所无法绕过的;
人类一旦深入地思考,就不能不触及到这一类主题:个别与普遍、偶然与必然、无常与永恒。

不幸的是,“本体论”这个概念本身却由于哲学思想的演变,再加上哲学词汇翻译的困难,与其字面意义很有些不同;
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一种常态;
如果我们考虑到哲学所要回答的问题,对这种局面就更容易理解了。

我想谈谈我对这个概念的个人理解;
虽然不一定正确——或许原本就不存在绝对正确的解释(这是现在释义学的常识);
其实这个概念即便在西方哲学体系中,也并不总是那么十分确定的;
但至少有可能引起探讨,并由此达到某种程度的深入。
张无屮 发表于 2015-8-7 14:54:13
期待,请继续,谢谢!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8-7 16:07:40
呵呵,感谢张先生的鼓励。
俗务缠身,稍后接续。

我有一个问题不妨先请教张先生;
以张先生对本体论的理解,请比较道家与佛家的相关思想;
看看它们之间在理路上是否有什么不同。
张无屮 发表于 2015-8-8 10:15:33

先生客气了:
先说本体不同,道学本体是道,偏重于唯物的范畴;佛学本体是自性,偏向于唯心的范畴。实际上老子没有从唯物唯心的角度探讨问题,他的重点在于探讨本源、规律及应用。佛学实际上是心物一体,自性是根本。
本体论不同,道学是“道生一一生二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本体,德是万物,道德规律是本体论,一生二,是矛盾阴阳的对立统一,是一也是二,三是三才,三才相配化生万物。佛学是自性+业力=灵魂,缘起爱欲牵缠而生三界六道。
佛道汇通的话,“道"进一步就是"自性"。道德是自然万物生存发展的根本,灵魂是三界六道轮回的驱动力。三界六道轮回善是上天梯,世事风云变幻德为长生本。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8-8 10:59:23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8-15 21:31 编辑

【接续6楼】
人类对世界和自身的知识可以大致划分为经验的和理知的这两大部分;
说“大致”,是因为还有一些知识虽然不能涵盖于其中,但它们是否可以被合理地称为知识也还是十分可疑的。
(以下文中括号内的文字都可以不予理会,不影响主旨的理解,只是为了避免误解)

所谓哲学就是指向那些非经验性的知识领域(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世界直到牛顿、莱布尼茨、甚至康德时期还把自然科学包括在哲学之中的原因);
人们可以凭借各种感觉器官经验性地认知世界和自身(其中既可以是浑然一体地非对象性的、也可以是主客二分地主动地对象化的认知)(这也是客观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人类中的“智者”显然并不满足于此,他们还希望理解这些经验之间的关系,以至于想在总体上把握这个世界和自身(这是理解世界的自然科学因果论思想进路);
而更有甚者,还有一些人,他们对于经验所展示的事物以及自身的短暂、变易、偶然、不确定、苦乐生死无常等等事实感到十分不安;
他们希望在某种永恒不变的、普遍必然的神圣基础上安身立命;
他们还对人类行为的混乱、罪行忧心忡忡,希望找到某种终极根据以确立行为规范;
这就导致了一种特殊的知识理想:他们想获得经验背后的普遍必然的、永恒终极的世界真*相;
于是形而上学就成了人类知识理想的最高学问,包括存在论(本体论)、宇宙论、神学、伦理学等等(这是理解世界的形而上学思想进路)。

这些学问具有一些显著特征:
1. 它们都不是经验所能提供的——虽然它们是由人类经验所触发的;
2. 它们都具有普遍的、必然的、完全的、彻底的、全面的、总体的形式,即“大全”特征——而这些恰恰是经验所不可能达到的;
3. 它们都是不可能在经验中得到验证的,也都不可能具有实验的可重复性;
4. 它们可以有十分不同的特殊形式,但它们既不可能自证其身,也不可能证伪其余;
如此等等。

看看百度就知道“本体论”这个概念是多么模糊不清、难以理解;
这也符合解释学的基本观点:语言的意义只有在对话的整体性(历史性)中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
我不得不扯得远一些。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8-8 11:17:38
张无屮 发表于 2015-8-8 10:15
先生客气了:
先说本体不同,道学本体是道,偏重于唯物的范畴;佛学本体是自性,偏向于唯心的范畴。实际 ...

张先生所论甚好。

我不妨提出进一步的问题:
就“本源”来说,老子是否会质问佛祖:自性的本源是什么?那个如如不动的佛性源自何方?
当然,佛祖也可以以同样的逻辑反问道祖:道的本源又是什么?道究竟是“谁之子”?而这个“谁”又是“谁之子”?

本源说是基于这样一个思想逻辑:任何事物都必然有其来源;
于是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手边事物开始追溯其因果链条;
我们感觉这些因果链条最终当然会汇集到一个终极本源;
但问题是按照这个逻辑本身就必定还要给出任何一个本源的本源;
如此一来那里还有终极可言··············

而令人惊诧的是,说世界是没有终极本源的也同样在逻辑上不成立;
这就构成了著名的宇宙论的二律背反。

但与道家的本源说不同,佛学的真如佛性并不一定要被看作是本源,它可以仅仅被看作一种基本的存在者,并为经验世界存在者的存在提供可能;
这就是本源说与本体论之间细微的差别。


张无屮 发表于 2015-8-8 14:16:29
现象学涵盖的是“一切”,隐性的“无”和显性的“有”,物质、暗物质、精气神等都可以囊括。既然是‘一切’那就具备了排他性,本体只有一个才符合逻辑,多个本源意味着多个“一切”显然是矛盾的。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8-8 20:37:47
张无屮 发表于 2015-8-8 14:16
现象学涵盖的是“一切”,隐性的“无”和显性的“有”,物质、暗物质、精气神等都可以囊括。既然是‘一切’ ...

你老先生的这个反驳很有些出乎意料,呵呵。

你把我所质疑的因果链条式的“本源的本源”,来了个乾坤大挪移,变成了并列的多个本源;
再就此来个逻辑,呵呵,很有些辩论的味道;
但问题是你这样做能说服自己吗?

古之学者为己,我希望我们的对话能够首先对自己有效。
作为可靠的方式,我建议你直接回答我的问题。

请问:张先生依据什么说这个世界必定是有一个本源的?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8-8 21:24:28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8-8 21:54 编辑

【接续10楼】
古希腊人有一个与佛祖十分相近的疑问:
既然人类直接经验到的事物都是短暂易逝的、无常虚幻的,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存在者才是永恒不变、普遍根本的呢?
这与老子的问题似乎稍有不同,老子的问题是:
这个世界是如何演变而来的?世界的本源是什么?(这并不见得就是道德经的主题,但显然却是多数解释者的观点)

这两个问题看起来差不多,但却本质不同,而且指向形而上学的不同方向;
前者试图在经验性的存在者背后的找到更为真实的、普遍的、整体性的存在者(being)(有关现代哲学对存在与存在者问题的质疑此处不提);
这是起因于对经验性事物之真实价值的质疑;
并且认为人类能够超出经验而获得更为真实可靠的先天知识,这是前批判的理性主义的基本情怀;
佛学更为极端,干脆把经验性事物视为唯识论幻象,而致力于领会那个唯一真实的存在;
这个方向上的形而上学被称为being学说,早期译作“本体论”。

而本源说则并不含有对现实世界之真实性的质疑;
它仅仅是要探究这个世界的终极起源及其演进形式;
当然道德经并非如此简单,但仅就形而上学方面来看,它的确不能被称为西方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
这个方向上的形而上学被称为宇宙论。

“本体论”其实并不是一个恰当的翻译;
因而现代哲学倾向于将其称为“存在论”,与“being”更为切近。
特别是,“本体论”与国学原有的“体用”学说特别容易造成混淆,这或许也是这个翻译词的来历;
这大概就是“本体论”与“本源论”之间屡有混同的原因所在;
不过我倒认为,如果切实把握“体用”关系,或许有助于“being”的理解,也不至于造成上述概念交叉。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5-8-8 22:06:43
不知插一句是非打搅二位的讨论, 但是问题的确是我有兴趣的。
比如众人在理解老子的“世界本原理论”(他们通常会这样解释老子)时, 会自然地设想当初世界的“混沌”状态, 然后(以时间推移)产生了“天地”以及后来的“世界”。 他们自然会认为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世界产生的过程”。
这样的理解有相当的可信性, 也拥有众多相信者。
但是, 按照这样的理解, 这个所谓“本源”对于我们今天的世人来说, 其实已经毫无意义了。 或者可以认为, 这个“老子创世理论”只有探究世界的最初状态时才有意义。

我却不赞成这个解释。 因为对我们并无意义。 我们知道当初世界产生时代状态, 或者不知道那个状态, 对我们的所有生活和理论研究都毫无影响。 也因此, 我根本就怀疑对老子做这种理解的本来目的。

我们所探讨的“世界本原”, 是没有时间意义的, 即这个“本原”并不是过去的, 尽管过去的世界也是同一个“本原”。
我们必须纠正这种思维方式, “世界本原”是永恒的, 绝不是“过去的”, 即它现在仍然是“世界的本原”。 老子所言的“有物混成”现在仍然存在, 而不能认为老子的“有物混成”已经结束, 现在是“成而不混”了。 这样去理解老子, 就势必造成今天的无休止的争论, 而实际上, 人们所争论的东西, 已经离开老子本意越来越远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故我在 + 20 足下高论。

查看全部评分

我来了 发表于 2015-8-8 22:56:17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5-8-8 22:06
不知插一句是非打搅二位的讨论, 但是问题的确是我有兴趣的。
比如众人在理解老子的“世界本原理论”(他们 ...

“我们所探讨的“世界本原”, 是没有时间意义的, 即这个“本原”并不是过去的, 尽管过去的世界也是同一个“本原”。
我们必须纠正这种思维方式, “世界本原”是永恒的, 绝不是“过去的”, 即它现在仍然是“世界的本原”。 老子所言的“有物混成”现在仍然存在, 而不能认为老子的“有物混成”已经结束, 现在是“成而不混”了。 这样去理解老子, 就势必造成今天的无休止的争论, 而实际上, 人们所争论的东西, 已经离开老子本意越来越远了。”

{:soso_e179:}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8-9 08:48:45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5-8-8 22:06
不知插一句是非打搅二位的讨论, 但是问题的确是我有兴趣的。
比如众人在理解老子的“世界本原理论”(他们 ...

我与张先生的对话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讨论,欢迎诚心儒意先生的思考。

诚心儒意这个帖子具有十足的颠覆意味,而我想这或许正是国学研究所必要的思想冲击;
国学领域被一些既成的观念和思维惯性所笼罩,长期缺乏真正的批判性考察。
诚心儒意提出了的问题直指道德经的思想结构框架;
我们至少可以通过讨论来加深对道德经总体性的理解。

我想把诚心儒意的思考区分为二个主要观点:
1.时间性的、既往的世界本源并不足以对世人的行为构成规范意义;
2.一个非时间性的、正在运行着的、永恒的世界本源模型。

我想先就第二个观点做些考察。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8-9 09:23:34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8-9 09:35 编辑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5-8-8 22:06
我们所探讨的“世界本原”, 是没有时间意义的, 即这个“本原”并不是过去的, 尽管过去的世界也是同一个“本原”。
我们必须纠正这种思维方式, “世界本原”是永恒的, 绝不是“过去的”, 即它现在仍然是“世界的本原”。 老子所言的“有物混成”现在仍然存在, 而不能认为老子的“有物混成”已经结束, 现在是“成而不混”了。 ...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太阳—阳光的运行模式。

此刻将我们沐浴其中的阳光是太阳某个时间(据说是499秒)之前辐射出来的;
我们当然可以将太阳彼时的活动指称为此刻阳光的本源;
但太阳并不像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本源那样,只是作为一个起始点,然后就化作被生化的事物,而自身则不复存在了;
太阳是一种持续的存在者,持续地为我们提供阳光;
阳光自身并不具有持续性;
我们对阳光的期待有赖于太阳的持续活动!

大地也是如此。
大地生发万物,而并非转化为万物;
大地并没有因为生发万物而自身不复存在;
反倒是万物最终又回归大地;
万物的持续存在有赖于大地本身的持存和生发的持续。

那么除此之外,本源是否还有其他运作方式呢?
否则人们为什么会“自然地”认为本源只能是一种时间性的、即起始位置的存在者呢?

我们来看看一个鸡蛋的情境。
显然,一个鸡蛋孵化成小鸡后,鸡蛋本身就不复存在了;
小鸡又可能下了许多鸡蛋(这里不抬杠),又能孵化出许多小鸡,但原来的小鸡和鸡蛋也都不复存在了;
如此循环往复··········

此时还不能下结论,因为我们还必须反思一下:太阳、大地、鸡蛋这三种“本源模型”是否的确具有本质区别?
我以为这个考察将远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8-9 09:44:53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8-9 10:40 编辑

其实道德经明确提出了道的运行方式:“······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等;
这个暂且不提。

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我们考察经典,应该尽量站在古人的可能视角上去思考;
也就是说,现代科学的结论不能作为关键性的依据;
但同时思维的逻辑性却几乎是我们可以凭借的唯一基础。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5-8-9 10:56:54
抛开《道德经》文字表面的瑕疵, 就是并不纠缠于《道德经》某些文字表达的“不确切含义”, 我会认为“故我在”先生的“世界本原”就是老子的“无”。
我会认为原本《道德经》使用了两个“无”字, 即“无”和“無”字。 老子表达“世界本原”时是用的“无”字, 而不是“無”字
而“无”字本不是“無”的简化, 古已有之。 因为它们的字义实在太接近, 所以后来人们将它们归为“無”字, 再一同简化为“无”子。 其中真有说不出的滋味。

“无”从字面上看, 就是“天”字的变形, 可直接引申理解为“天外为无”。 这是老子“有生于无”的直接解释。 从此点出发, 就是“无”中的内容其实是无限丰富的, 远远超过“有”的内容, 因此, 所有“有”的内容只能“生于无”, 别无来源。
而“无”的基本性质就是“我们对其毫無所知”, 即以人类的感知能力限度为界的话, “无”是在人类感知能力界限以外的。 这也反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你不知道的, 不一定不存在”。 只是老子的“无”真是绝妙无比, 比“不存在”精彩得多。
我们虽然可以将“bing”译为“存在”或“本体”, 我们却很难找到恰当的英文词汇来翻译“无”。

总之, 使用老子的“有/无”的概念, “道”只能是“无”, 绝不是“有”。 也正因为如此, 我们不能使用任何对于“有”的所有有效的描述来解释“无”。

这样,回头再看老子的原话“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如果熟读老子的这段话, 就一定不会将“有物混成”中的“物”理解为万物之“物”。

再摘老子原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所以, 我的看法, 使用“彻底性”本是人类的“认识方法”, 即便人类的“认识方法”存在“彻底性”, 那当然与我们想要解释的“本体”无关。 就是说, 我们不必强求一个“彻底完备的文字表述”来表达“本体”, 因为那是超出人类的能力限度的。
我来了 发表于 2015-8-9 11:31:49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5-8-9 10:56
抛开《道德经》文字表面的瑕疵, 就是并不纠缠于《道德经》某些文字表达的“不确切含义”, 我会认为“故我 ...

再赞!{:soso_e179:}
我来了 发表于 2015-8-9 12:07:00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5-8-9 10:56
抛开《道德经》文字表面的瑕疵, 就是并不纠缠于《道德经》某些文字表达的“不确切含义”, 我会认为“故我 ...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有无是相通的,尽管我们不能认识无的奥秘,但无的一些蛛丝马迹还是会蕴藏于有中,所以,我们不至于陷入对道的完全无知中,这也正是现代科学能够立足的基础。
张无屮 发表于 2015-8-9 14:19:08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15-8-9 15:46 编辑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8-8 21:24
【接续10楼】
古希腊人有一个与佛祖十分相近的疑问:
既然人类直接经验到的事物都是短暂易逝的、无常虚幻 ...


我很喜欢先生的思维严密细致成度:

1:佛道在本源本体的层次上是一样的,'"道"还是“自性”都是存在不虚的,只是在本体论和本源论中略有区别,道生一二三,是站在万物之中说话;三界六道虚幻是站在自性源头上俯视三界,其实是为了加深【自性+业力=灵魂】这个等式的理解,三界六道万法皆虚,只有业力不虚,业力又以三界六道为载体。可见虚实真假只是一种说法而已,战略上虚幻能时刻在灵魂层次上修炼,时刻把握根本;战术上借假修真,六度菩萨行哪一个不认真对待都不行,这也是“二无我”的真意。

2:存在论?感觉上靠近现象学的领域,不如本体论好区分。
张无屮 发表于 2015-8-9 15:08:46
20楼:
1:道是本体,但本体要经过“德”来感悟,得出的规律就是“论”,所以西哲讲都比较严谨''一个现象的最终实质"叫本体论。有无、玄德、不道、玄同、恍惚是五德,是感悟道的渠道。

贼 物

天下万物生于有①,有生于无②。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③;常有,欲以观其徼④。三十辐共一毂⑤,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⑥,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⑦,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⑧,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①有,有形,或引申指显性物质。②无,无形,引申指隐性物质。或者叫“暗物质”。③妙,通“眇”。细微,幼小,年少 。精妙;精微 。王注:“妙者,微之极也。”④徼(jiǎo),循行,边际,引申为轮廓。⑤毂(gǔ)车轮中心的圆孔,即插轴的地方。古时车轮用三十根辐条,以合每月的三十日。⑥埏(shān)和(huó),埴(zhí)黏土。埏埴以为器,即和土成泥以制成陶器。⑦户牖(yǒu),门窗。⑧玄,玄妙。

释文:

那道和万物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天下万物都是有形的物质生成的,而这种有形的物质来源于无形的物质 ,二者都是源于“道”。因此,称“无”为天地万物开始的根源,而“有”称为有形万物形成的母亲。因此,可以通过道的不变的“无”的特性,来了解它的奥妙,也可以从万物“有”的特性,来追究道的轨迹。例如,车轮由三十根辐条,共同组成一个车毂,因为毂中空虚为孔,才可容纳车轴连接,因而有车辆的功用。将黏土和泥制成陶器,因为中空为虚,才有器物盛载的功能。建造房屋必须要开凿窗户,房屋中间围成空间是“无”的利用,所以才会有房室的功用。所以说是由于有形的物质的帮助,才能体现出“无形”的功能的作用。所以可以讲有和无是相辅相成的,推广出去则可见,难易是相对来讲的;长短相对比才可显现;高和下也要互为参照才明显;声和音也是相对统一的;前和后也是互为因果的。总结起来讲,这些相对的关系,其实是同一根源的不同表现型式,可以同称为“玄”。有无相生,循环不息,就是众妙之门,因而形成了天地万物的生生不息,循环不止的奇妙世界。


理解:


有无,不属于“道”的本体论、源起论,本体只有“道”,“有无”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德”的范围,是万物生灭、功能转化的层次的探讨,将“有无”理解为就是本源的本体论,就将道学滑入了错误的泥潭,庄子、王弼是这种错误理解的典型代表,也是道学在哲学领域中招来质疑批驳的一个主要受攻击点。

“有无”的理解有两个层次的理解。一是物质世界的本原形成过程的问题,也就是“基本元素”的产生过程,这里的“有无”是“隐显”的关系,显性的物质来源于隐性的元素,而“隐显”都是源于“道”。既“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二是万物在“器”的层次上,“有无”的不同功用,也就是在“具体的德”中的不同构成,“有”构成了器具的结构,如瓷土可以做成勺子、碗等不同的形状;而“无”则是形成了器具的功能,也就是勺子或碗的“中空”部分,形成了勺子或碗的不同用处。就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的形式破坏了,“无”的功能也就破坏了。因此,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所以,有无相生而为众妙之门。

从万物的“有无”的异同,可以认识万物的差别性,正因为有区别,作用不同,才会交流,也才会产生利益,称为“贼物以一急天下,用之以利”。
此段,贼物本指“道”生成不同的物种,由于不同的作用而产生需要,从而形成货品的流通,这是《阴符经》中,由万物异同形成的对社会的作用;而老子则是由万物异同的变化中,看到了道的本质,是对贼物的深入领会。
(另:这里“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有断句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问题在于和“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以及“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常无名,可名于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观点矛盾,因为老子倡导的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所以这种断句不能自圆其说。
还有,这句话的意思是用“有”的概念表述可见轮廓的万物的特色,用“无”来描述细微的万物的特色,可以看出“妙、徼”一个量词,如果是“有欲、无欲”的话,就是欲望的多少的问题了,而多少的量是无呢?这样就说不通了。)


2:后面【再回头看老子的原话】????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8-9 19:57:32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8-9 22:01 编辑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5-8-9 10:56
······我会认为“故我在”先生的“世界本原”就是老子的“无”。
······就是“无”中的内容其实是无限丰富的, 远远超过“有”的内容, 因此, 所有“有”的内容只能“生于无”, 别无来源。
······而“无”的基本性质就是“我们对其毫無所知”, 即以人类的感知能力限度为界的话, “无”是在人类感知能力界限以外的。 ······ 只是老子的“无”真是绝妙无比, 比“不存在”精彩得多。······我们虽然可以将“bing”译为“存在”或“本体”, 我们却很难找到恰当的英文词汇来翻译“无”。
······总之, 使用老子的“有/无”的概念, “道”只能是“无”, 绝不是“有”。 也正因为如此, 我们不能使用任何对于“有”的所有有效的描述来解释“无”。
······所以, 我的看法, 使用“彻底性”本是人类的“认识方法”, 即便人类的“认识方法”存在“彻底性”, 那当然与我们想要解释的“本体”无关。 就是说, 我们不必强求一个“彻底完备的文字表述”来表达“本体”, 因为那是超出人类的能力限度的。 ...

有必要说明一下:我并没有提出对道德经本身的任何理解或者解读;
“世界本源”这个说法只是我要讨论的一个对象,而不是我的观点,也不是我对道德经的解读。

很高兴能在这里看到“在人类感知能力界限以外”、“超出人类的能力限度”等陈述;
人类的有限性——不仅仅是感知能力的,而是方方面面的——是哲学现代性的一个基本主题;
也正是我这个帖子最重要的理论支点;
“彻底性”恰恰以认识到“有限性”为归宿;
这种悖论式的彻底性就是我要向那些以形而上学“本体论”为依据推崇老子哲学的人阐明的;
把本体论、宇宙论这些前批判的理性主义观念赋予道德经,那只能是对这块东方哲学瑰宝的贬斥。

诚心儒意的这番论述,很有些批判哲学以及现象学—存在主义的内涵;
其中涉及的非对象化观点恰好是我这个帖子的一个触发点——见张无屮主帖“ 看看*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当前研究《老子》的水平”;
虽然我并不完全同意你关于“无”的存在论界定;
但还是十分赞赏你把“有限性”观念运用到国学经典的有益尝试;
这可以看做中国哲学界近年来的一个集体行动。

不知诚心儒意可否就“有限性”等现代性主题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
这对张先生可谓思想及时雨。

另外顺便说一句:诚心儒意先生的这个帖子与15楼的观点似乎有些融合上的困难。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8-9 20:09:44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8-9 20:38 编辑
张无屮 发表于 2015-8-9 14:19
2. 存在论?感觉上靠近现象学的领域,不如本体论好区分...

张先生的理论水平提高迅速,正可谓一日千里;
此前高举“本体论”,已经耗费了在下数日口舌,今天又祭出了“现象学”;
呵呵,你要是如此进步下去,我还真是赶不上趟;
好在诚心儒意先生对现代哲学颇为精通,更兼中西融通;
你就等着好好上课吧,我建议你先从“有限性”和“非对象性”这一类急务起手,呵呵············

“存在论?感觉上靠近现象学的领域,不如本体论好区分”;
张先生的这句高论实在是令人莫测高深——或许说高深莫测更恰当········
首先显得张先生肯定对现象学这个现代哲学的重要领域非常熟稔;
其次只凭感觉就能对存在论这样的哲学基本问题猜个上上下下,很有些“不出户、不窥于牖”的风范;
不过遗憾的是,“感觉上靠近”这个说法在学术上太过粗粝;
似乎不大符合你这位“现代中国哲学统军人物”的高大上身份,呵呵。
诚心儒意 发表于 2015-8-10 09:32:34
1.        说到儒道之争, 我认为是学术界的正常现象,而且是必须的。 这种学术上的“争论”其实不与老子的“不争”观念相悖。 如果没有这种学术争论, 反而是不正常了。
因此,我想不必为了消除这种“争论”而进行另一场“争论”。
“彻底性”的合理性到底有多少? 其实无所谓。
有些人认为自己拥护的观点的“彻底性高”而认为自己拥护的观点更正确, 那么他们尽可以这样坚持下去。
我觉得一个观点只要“正确”,就可以了, 不必太在意那个“更正确”, 所谓“更正确”, 不过就是“正确”的另一种表达而已。 无论如何, 没有人可以用“更正确的理论”来否定另一个“正确的理论”。
2.        我觉得用儒道之别更恰当一些, 就是可以更实际地描述两个学术派别的关系。
尽管实际上经常发生持两种观点的人异常激烈地争论的情况, 那仍然是儒道之别中的某些极端情况而已。
实话讲, 今天几乎所有类似于骂战式的所谓“争论”, 其实都不是正常意义上的学术争论, 不过是近年来政治斗争的某种后遗症而已, 就是这种“骂战”既充满了政治词汇, 也充满了政治特色, 因而那并不是学术争论, 因此就不必太在意。
3.        说来说去, 我们都是在认识世界的路上的过客。 我们都在努力地用尽全力去争取“正确地认识世界”。
但是到了“本体”“道”“客观规律”这个层次时, 其实我们都只能是那只象旁边的诸位盲人。 我们可能比较幸运, 都的确摸到了象(象的某部分)。 但是实际上, 即便有人真的可以将那只象的全身各个部位统统仔细地摸过, 很遗憾, 他还是没有了解那只象的全部。
从某种意义上说, 那个将全身都摸到的盲人当然可以认为他摸到的内容是“更正确”的,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他就是不能用他的“更正确”来否定其他盲人的“正确”。
所有盲人摸到的都是“象的部分”, 因此不能认为他们摸到的不是象。 最多只是他们摸到的不是“完整的象”。
但是, 问题的根本在于: 我们有可能“完全了解那只象”吗?
我认为不能。 因为我们只能依靠我们能够使用的那些“感知能力”来认识世界。 与盲人比起来, 我们只比他们多了“视觉能力”一项。 我们不能结论, 这个世界只要加上“视觉能力”之后就可以完全正确地认识他了。这个世界一定有着几乎无限多的内容是我们人类“不能认识”的, 因为那些内容需要超出我们的感知能力的“超人类感知能力”才能认识, 因此我们只能将这些内容表达为“无”。
我认为, 承认这些“超出我们感知能力限度之外的内容”是绝对必要的。 我们不能因为我们“无能为力”而拒绝承认它们。 承认世界存在着“我们无法认识的部分”对于我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虽然我们仍然尽可以不承认它们, 在这一点上, 我倒会有一种感觉, 觉得“承认那些内容”比“不承认那些内容”“更正确”。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8-10 10:01:14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8-10 21:20 编辑

【接续14楼】
区分本体论和宇宙论并不是本帖的目的;
它们之间虽然存在重要的概念差别,但却在理论上具有相同的思想基础;
它们都认为人类理性具有广泛的认知非经验性的先天知识的能力;
但遗憾的是,它们又都无法提供对这种能力的辩护。

人类对那些超出经验范围之外的知识的认识究竟是如何可能的?
随着这个问题的提出,哲学之“前批判的”、独断论的阶段走到了尽头;
在此之前,人类理性沉浸在自身的夸大其辞之中,以至于将那些理性幻相看作智慧和卓越;
人类完全没有审视自身的能力,下意识地将自己与神相提并论了;
这个阶段是人类理性盲目自大的阶段,是一种典型的理性主义;
我们由此也得到了这样一个精神常识:理性、理性主义并不见得都意味着合理或智慧;
理性如果不能理性地反思自身,就完全有可能走向非理性、走向虚幻无稽。

哲学的前批判阶段提出了大量存在论和宇宙论“知识”;
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型(或者称为“理念”)是这类知识的最为典型的代表——我倒认为,佛学的本体论是这个时期最卓越的理性主义思想成就;
它后来成为基*督教的哲学基础;
这倒并非仅仅是由于宗教的牵强附会,而是理性主义独断与神学信仰分享了共同的形而上学理论基础;
既然人类可以独断非经验性的知识,那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对一个上帝的独断呢!
张无屮 发表于 2015-8-10 10:01:58
1:我习惯吃中餐,西餐偶尔尝尝可以,也仅限于此。同样材料,做法不同,本质一样。

2:有些东西历久弥香,有些就吃个新鲜。先后不代表正确与否,数量多少也不代表正确的多少。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8-10 12:24:09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8-10 13:37 编辑
张无屮 发表于 2015-8-10 10:01
1:我习惯吃中餐,西餐偶尔尝尝可以,也仅限于此。同样材料,做法不同,本质一样。

2:有些东西历久弥香 ...

直接回复张先生的这个说法会降低本帖的学术性——虽然原本就微乎其微;
但不妨换一个角度作些评述。

同样材料,做法不同,本质一样”,这个说法真的成立吗?
它也属于本帖所针对的错误思想形式:乍看起来似乎理所当然,却经不起最初步的质疑。

我想请问张先生:用相同的放射性材料分别做一颗原子弹、一个发电站、一个核磁共振检查设备,它们是“同样材料,做法不同,本质一样”吗?
一只绵羊与一只狼,它们无非是由炭、氮、氧、氢、钙等物质构成的,它们却显然不能说是“本质一样”的。
由此看来,不仅张先生的这个说法不成立;
更为重要的是,那种以“材料”作为“本质”的观念也是错误的。

这就涉及一个十分遥远的哲学思想:质料、形式与本质;
真正反映一个事物本质的往往并不在于它是由什么材料(质料)构成的;
而恰恰取决于它的构成形式;
当我们说这是个老鼠夹而不说是一个板凳时——虽然它们是由同样的原材料构成的;
仅仅是因为材料构成这两个事物的方式不同,而与材料本身无关——你甚至还可以用金属、塑料等做成板凳或老鼠夹。

看来张先生即便使用日常生活用语也都处在相当大的理论风险之中;
搞学术可不容易啊,我早就知难而退了,呵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