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有许多版本,帛书版本咱没读过,想来很值得细读。梡:木薪,是相对不燃状态。“及吾无身,有何梡?”,意思是,到达极致时吾与众薪一样,自然发光发热。晚安。 |
前句“若身”是比兴言辞,而句末”有何梡“则是指燃后。 |
"走之旁加一个石" ,这应该是个“逅”字,经假借训读,字义是“姤”,意谓文明的号令。 |
于:属辞之用。身之高贵乃出自为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女何以寄天下?” 此句意思是,私心天下,汝身何以能寄存天下。也可以讲圣人大爱无身,天下即身。 |
虚晃一枪 发表于 2024-11-24 01:19 感谢回帖!怎么说呢? 好比你发现一个点,你在这个点上发散你的思维,无拘无束,任意发挥。 而我是发现这个点,再去探索这个点是如何构成。因这个点已经存在,容不得我发散思维,一切都要围绕这个点来阐述。 这是你我的不同! 道本生生不息,然发光发热之物都是短暂,所以不能成道。故你以离题万里。 你只是想阐述你心中的善而已,与本章的主题毫无关联。本章是在阐述道的原理,而非剖析圣人。 从第十一章开始到第十四章都是在讲道的原理。 |
老子曰: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为天下先。这是先与后,为与不为的经论,若是以经注经来讲。你可以继续散发吧。 |
不敢为天下先,先是敢,后再不敢。如没有先敢,何来不敢? 生而不敢,只是懦弱而已!也就是“爱以身为天下”。 |
“不为天下先” ,有伟人曾说过,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这样的话。这是比较好的注释。在这不是说敢不敢的问题,是指君子崇道有所为亦有所不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将得而杀之,孰敢?” 这句才是讲畏与敢的事,显然,老子对“奇者”的态度是明确的,但不涉及关于或先或后就要如何。------“生而不敢,只是懦弱而已!”这话十足像似小顽孩言语,呵呵。 |
你这东拼西凑的,有意思吗?你真的理解这句话吗?你这样空中楼阁的,只能说明你未理解。 还是先理解敢和不敢吧! 比如,你遇到未知动物,你不敢接近。这就是生而不敢,先前的亲身经验让你遇到未知的事物要谨慎,要提防。你在婴儿阶段是啥都不怕的,面对蜡烛的火焰,你也会伸手去抓。只到手被火焰烧痛,记住火不能碰,会很疼的。各种挫折让你学会了面对未知的事物要谨慎,要提防。在面对未知事物时,此时的态度相对来说就是生而不敢。也就是“爱以身为天下”。这怎么会是小顽孩言语?面对事物你总是这么粗心大意吗? 要谨慎,要提防这就是惊!通过各种观察,各种尝试,你认为这个动物你能掌控。便试着去接近,去触摸,甚至轻易的决定它的生死。这是若惊阶段。也就是敢。 你发现了你的触摸,你不经意的接触都会使这个动物死去。它的死会让你产生内疚,所以下次再遇到这种动物,你不敢接近,不敢触摸。这是你真正的不敢。你达到了“身于”阶段。 这是人成长的过程,也是这章的主题。 |
“若/ 使(吏)民常/ 畏死”,肩负使命的自然是官吏,字句之读也可做减法。“吏民常”,你能读出几个意思?较为相宜的解释是,官吏致力民生、民常,让官民之间关系如常相待。这样一来,社会利生民众自然畏死。与常人对立的是“奇者”,包括但不限于反社会反伦常那类人。当然,咱也不如老子睿智,属不属于这类情况就交由专业人员去判断吧。------即使几千年后的今天依然应当如此。 |
若使民常畏死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梳理管理和被管理之间不敢身于的问题。使和民不能超越爱以身为天下,双方只能是互相害怕担责任,不敢出头(常畏死,也就是生而不敢)。致使法不能公正。 所以作为使和民的上层你要梳理明白这个问题。 使和民不只是社会上的官员和民众,而是一切管理和被管理之间的关系。比如你所掌握的知识,你要掌管,其中就要用到管理和被管理。 |
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人,虽说他自私,但也说明身体属于他个人意志。通常,人们学习圣人之道不是为了成圣,学习佛理也不是为了成佛。所以,不能把“超越爱以身为天下”作为普通人标准,若非不得已的情况,人们在其位干其事即可。 |
看来你对“爱以身为天下”有误解,并没有好好看主贴和我跟你的回帖。这里我给你回顾一下: “爱以身为天下”意思是局限于自身的知识去理解天下万物。人遇到未知的事物总是害怕,谨慎,畏惧。这些都是“爱以身为天下”的表现。曾经的经历局限了你的前进,所以要超越自身的桎梏。 身,自和才组成了身字,表示当下的自我和曾经的知识储备。曾经的知识储备形成了才,自和才构成了身字。修身养性,不是锻炼身体,而是修正自我认知。 身于就是要超越个人意志,通往达道。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就是不能解脱身的束缚。拔一毛给天下对于他来说是未知的事物,他害怕,谨慎,畏惧。他害怕自己受到损失,谨慎自己因这一毛的失去使自己痛苦难过,对自己并没有好处。他畏惧痛苦难过,未经历过的事物。 |
你自个回顾需要脑补经历吧。社会未来发展会有未知的风险,老子讲”无为而治'',即是通过大集体以共洽的形态去抵御。不拨一毛利天下之人,其实与天下人也没毛线关系了,对吧?咱也没空去讨论谁谁谁会害怕失去什么毛线。 |
现在泛泛而谈了? 无为的前提是无不为,无不为也就是无不敢,也就是前面没有未知。所谓的通过大集体以共洽的形态去抵御,只不过是你们的yy而已。你们脱离现实,畏惧现实,藐视现实,站在别人的肩膀上侃侃而谈,自以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正确。其实与现实差之千里。你们从不反思为什么这样?从不反思这些是如何构成的? 比如这句话:较为相宜的解释是,官吏致力民生、民常,让官民之间关系如常相待。这样一来,社会利生民众自然畏死。 你不会去想官吏为何要去致力民生,为何要让官民之间的关系如常相待。这些都是你的幻想,你的愿望,你希望官吏是这样的。其原因在于你不是官吏,你只是站在岸上对河里的人指指点点,指责他为何不去救人。其实河里的官吏更希望民众畏死如羔羊,民众畏死官吏上下其手,既有利益又有政绩,这是腐败的起源!民不畏死,奈何用死去相逼?这是官吏最不愿看到的,这意味着官吏只能做好本职工作,不敢越线。 你看你,先去假设一个假象,然后用这个假象去创造另一个假象。不是空中楼阁吗? 民众本生而不敢,生而畏死,这是大集体的共洽,这样的形态能去抵御什么?这样的无为就能治?你在做梦吧? |
泛泛而淡?你对道德的观念,与《道德经》里道德概念是两回事。无为而治,也是说社会在共洽状态下是无须过度干预,没毛病还治啥呢。“无不为”,是且指整体可以较大限度自适应,客观上你与他人“事无事”而不违和。我讲得不一定对,但己经讲得很明白,你若不懂那也没法子了。 |
问题是社会的共洽状态是如何诞生的?你没给出处!你认为的无为不会诞生社会的共洽状态,反而是会助长社会的不共洽。一个自相矛盾的理论。 你拿一个虚幻的社会共洽状态,来诞生你那个无为。不是空中楼阁吗?我说的有错吗? 我的《道德经》里道德概念和你的《道德经》里道德概念当然是两回事。否则我们在辩论什么? |
客观上你与他人“事无事”而不违和。 这句话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受贿,他出贿,你俩笑嘻嘻的就是“事无事”?你俩较大限度自适应了,客观上你与他“事无事”而不违被和谐。 |
问题是社会的共洽状态是如何诞生的?你没给出处! 老子《道德经》里已经讲了,不是我有没给出的问题。你上个贴文污了,与真解主题无关,倒是有辱经谤老之嫌。咱给你个出处就此打住吧。故失(矢)道而后(厚)德,失(矢)德而后(厚)仁,(矢)仁而(厚)义,失(矢)义而后(厚)礼。夫(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箭)识者,道之华而愚(谦称)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
确实有点偏题。但是闲着还是闲着,不如多讨论。 但是辱经谤老还是必须的。辱经谤老有可能探的真经,尔等贡经必定是不会进入真经的! 不过你引得经章却是太差劲。马嘴不对牛尾! 你要论治必须是不上贤这一章,论无为必须是为学日益这章。 你都不知道什么是道,却要引入德。这是本末倒置,只能说明你啥都未懂。 如果你真的缺货,在此打住也不是不可以的。 |
道不轻言,咱家的小孩子就怕被这风气带偏了。咱也没打算一段段去啰嗦,你自个慢慢去悟吧。需要讲明的是,“故失(矢)道而后(厚)德”,这段话两个内容并行不悖,但意思有所区别。------道大,天大,地大,人奕大。四者是并列关系。 |
“故失道而后德”就是失道而后德,何必填入私货?总是开启自己的幻想,发挥自己的天马行空?这是最大的亵渎啊! 有得才有失,世间基本的逻辑。得道之人为何要失道去取德才是关键。 而不是将失改成矢,矢道是什么道估计你自己都模糊。 东拼西凑的连自己都欺骗了吗? 还两个内容,你以为是量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