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意志论》
. J* q$ P* l& X8 \' Z) t副标题:存在主义批判
7 K$ V' [5 ^3 u3 D5 Z——本文主要参考文献:《存在与时间》/ 海德格尔/译者:陈嘉映、《逻辑后缀学》/ 非是。
" X8 F, k g! F, V——读懂这篇文章,也就读懂《逻辑后缀学》的核心内容。) n4 D& j9 M( e2 a0 B: d
——本文将编入《水语剑禅文集》修订版。! Q# y; S- Z; b7 F1 Z$ I) d
——谨以此文,献予有缘人。
% g: k: s% Q- z1 e* ~4 C8 c F' n2 `5 O+ o; a/ C4 @( V$ [8 g' q
, |1 x7 O7 f% E$ S, |# }
佛学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空;现代物理学认为:世界的本源是能量;数学家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数学;“最新”的哲学观点是:世界的本源是关联表现的结构(本体结构现实主义ontic structural realism)。
. b e# K, D" d* C# |. _- u/ K3 {% b. `% @3 @6 p: j0 m! G$ t0 g
J5 {- {# v! l: g, R; d贯穿《逻辑后缀学》上下卷整部著作有一个重要概念:思维【范式转换】。* w+ ^+ z) K! j# U. q P
这个概念因违背了绝大多数人在常识经验上的认知,无形中增加了阅读此书的困难度。( p) L8 O0 M0 N+ U9 [* @
但是,笔者认为:一旦觉悟了思维的【范式转换】这个概念,就会有醍醐灌顶之感,甚至达到思维上脱胎换骨之效。( A( o- J5 d+ ]8 H- Y
——故笔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期暨觉世牖民之愿。
7 N1 d% L/ G2 P3 u, J但笔者估计,在当今这个急功近利的碎片化时代,不会有很多人,有耐心从头到尾细读《逻辑后缀学》。因为,要读懂全文,还需要具备相当深厚的“通识”。! ^( }; p. E) ^
尽管现代社会的资讯相当发达,但真正具备通识之人,反而越来越少——汲取信息不等于汲取知识;汲取知识不等于具备通识。
/ e9 m$ h# h$ D! Y0 E: \通识有两重含义:5 V4 f" t" k3 w. j1 ~
一是尽可能“什么都识”——智;1 K ` O$ d% ]% y% E7 k& t
二是触类旁通而尽可能“什么都知”。“通智得而不劳……见其所始,即知其所终”(《文子缵义》卷七摘录)——慧。+ |! }. ]4 `, c) r
5 G9 \" w5 i6 E! |/ o: `6 @6 I7 s- Q+ X. s X- ] P
在华文世界里,有一种文学题材,叫做“穿越小说”。笔者认为:穿越小说能够风靡一时,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无论作者、读者,抑或小说中的主角,都能够在穿越过程中,“潇洒走一回”,获得某种程度的——“快感”:解脱束缚之后的,“爽”的【自由感】。+ ?1 B3 J2 r' C2 X% K! d
为什么“穿越”会带来自由感?
7 w. P% R' p" i. v& i笔者认为:其奥妙正是《逻辑后缀学》里论述的【范式转换】思维——芸芸众生以为的真实,在实现了思维【范式转换】的观察者眼中并不真实。“见见之时,见非所见”。既然不真实,那就不必那么当真——不当真,其实“很好玩”(与看一出精彩电影时带来的感受类似。当然,也有事事必须当真之“非常现实”之人,这种人通常把束缚视为理所当然,对笔者的《逻辑后缀学》就不太可能接受)。# \# u9 `/ i/ r' Y9 k8 F
“明知道”不真实,却又刻意当真,同样是“很好玩”的事——例如年轻人大都喜欢的电子游戏——玩者在游戏过程中的心态,就含有【范式转换】因素。# w7 H- ^# x# t" m1 m! }
但过于当真,喜欢到不可自拔的沉【迷】程度,就叫做“入戏太深”,又不好玩了。! P: M9 ~3 h- w0 i
年轻人,还有“大把青春”消耗,即使沉迷于种种诸如出人头地、发财致富、扬名立万、争权夺利、“实现、超越自我”,抑或是:“嫖赌饮荡吹”、风花雪月、夜夜笙歌的游戏里,还“输得起”。但一辈子都“贪玩”,就未免可惜了。故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就应该想办法:从游戏中走出来,【放下万缘】,把自己的心“安住”,开始沉思,学会冥想,参悟本源。
) [8 K3 @; J4 R; N' v9 g: f7 T, f9 M% N- b$ d @) H+ ]) ~
# S7 a' Z; x# H! W+ T唐代武则天,要法藏法师讲解万法唯心中“一入一切,一切入一”的华严义理。法藏法师就在大殿里的四周摆设许多镜子,在大殿中央点起蜡烛,蜡烛的光就在所有镜子中相互映照出无数的烛光——笔者称为【同一非一】——【超拓扑的共时自分性】——烛灭,一切“烛影”皆灭;烛亮,“分化着”的烛影重重叠叠、缘起缘灭;镜面越多越“精致”,烛影重叠越多越“深深地分化”。
+ u \# h. Z+ {- u1 c' T但无论分化出多少烛影——皆源自:【同一】的光源。: ^7 O2 [2 [" M
(根本)识(烛)灭,一切识皆灭。& v: W0 ^9 J( [
识,只是【镜像】。对于镜像,确实不必那么当真。
/ ]! d2 q1 W- j但只要一“识”尚存,必然造变万法,重构“恢恢天网”。如此神妙的“游戏”,确实是挺好玩的。故真正地放下万缘,谈何容易,笔者自问也还做不到,因为“实在是太好玩了”——正因为太好玩,人类,是越来越当真,越来越“贪玩”。. V# d2 c2 u6 @. v
" ~8 Q. [. U& }% v: R1 P, b
O( g, i" v$ i数学是科学的基础,哲学则是数学的基础。数学用不证自明的命题作为数学的公理及定义,哲学其中一个任务却是不断地对所谓的不证自明(常识)发起挑战,结果就因此而引发了三次数学上的危机。但哲学挑战不证自明的“底层逻辑”同样【只能是】不证自明,哲学自身的不证自明的“底气”从何而来?能否建立一套【哲学的公理化系统】?
9 _0 ^0 u& { A$ Z/ }" ]5 z哲学的目的无非是企图解释一切。哲学上,对命题的思考,会产生种种不同的派别。不同的派别,无非是围绕着对命题所涉及的知识可能性阐述中,不同的肯定、质疑或是悬置。
. F& k4 a' S4 Z《逻辑后缀学》认为:这些肯定、质疑、悬置,皆是需要【参照物(坐标系)】因素而进行的判断。
5 k8 F( w6 X# c% t5 v【判断必须有参照物,这应该是一个不证自明的结论。但这个结论却不能成为公理】。6 F) I" M0 L+ L# Z2 J+ x8 v; B
因为,具参照物因素的判断,中国人的老祖宗【早就说过】:是【以物观之,以俗观之,以差观之,以功观之,以趣观之】的判断,属于一种【认知结果】的判断。认知结果判断,笔者通通归属于【范式思维】判断。此类判断,皆【过于当真】——越当真,肯定、质疑、悬置就越多、越“精致”、越分化,无穷无尽——【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庄子·外篇·秋水》摘录)
6 h5 M9 a/ S* w1 A! v/ g( A换言之,具参照物因素的判断,因为始终跳不出【范式思维】的框框,因此不可能窥探事物的真相——又或者,【越当真,“相”就越多、越“精致”、越分化,无穷无尽】——这本身就是不能窥探事物的【真相之真相】?( m' |7 Z# u4 A- R; v
这篇文章,通过探讨【范式思维】及【范式转换思维】不同的运作原理,也就是从【认知形式本身】出发,尝试寻求“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哲学公理,发现【真相之真相】的【可能】(注:“可能”的意思是:可能还不是真正的真相。因为笔者毕竟是人。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在诸多事情上,无可奈何地——不能不当真)。* [" o: J" O) J9 t# L9 T- [! Q0 p6 [9 ~
; Z" O; Z+ k! \% t1 @8 I
P9 I8 Z9 h3 V——正文——
2 v! h, i& u+ o; x1 _* n5 d, c" G t) M5 C5 m" E' m- I3 u) ~4 |& V
& q9 [2 d8 P: u {) E( ?首先,是一个问句:
; f! Q" |0 ^% P# r【确认性判断(“是”判断)】意味着什么?$ b$ q* n: e; w X( y- j1 }
如何回答这个问句,很关键——
5 O. E7 e6 q# g3 V如果回答:确认性判断,是——“得到某种结果,令获得某种好处(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笔者把这个答案纳入范式思维的范畴。至于这个答案对错与否,笔者将其“悬置”。$ \7 z; K- m+ M, n6 b* b ?
笔者通过思维【范式转换】后的回答是:【确认性判断】意味着:有事发生——【有现象关联之事发生】。
; Z. a1 z1 I2 P/ ~$ H5 q/ D这里的“事”,如果放在范式思维的框架里,其实很普通,“不值一哂”。但【通过思维范式转换后,“此事非同小可”】。9 K) f+ }. h( m' e7 {( ~% M7 N
笔者不想纠缠在怀疑论中对因果质疑的话语陷阱里。因此,在进入正式讨论前,需要作一个声明:接下来文章中出现的【关联】一词,不是逻辑性因果关系的语境表达,而是【现象关联】的【意境表达】。7 h( Y% P1 R" B' j. ?. o( F
——【意境表达,是一种不证自明的表达。故现象关联,是一个不证自明的概念】。: ~: ? V f8 q2 r- G
* C0 N) D4 x6 |$ F6 A. G: y9 @+ l* U9 b/ ^$ Y C& S
下面用三组【情景比照】的描述及讨论,看看【思维范式转换前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其中有什么机制在起作用,让普通的事变成非同小可之事——/ k2 {9 @( D2 m
9 _8 J; z) a) m" t- A
+ @* h+ l, M z$ Z7 G) i第一组:
- u$ H$ |7 X$ v情景一:有朝一日,茫茫人海中的我与你,可能会:相伴而行;或是:擦肩而过。
: d# B- Q- ]% w$ r( ~【相伴而行】与【擦肩而过】两个成语,在范式思维里反映的都是【关系】。
\* r0 Z# V' D【关系】这个词组有两重含义。
Q9 c" f! |! y: U2 B8 h一是:我与你无论是相伴而行,还是擦肩而过;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隔千山万水;无论是“有关系”,还是“没有关系”;无论是什么关系——我始终是我;你始终是你。我【不可能】是你;你也【不可能】是我。. X7 `% l/ X" K4 z s3 A
——我在你【之外】;你必然也在我【之外】。$ h7 e# z7 y$ R8 e
——范式思维,必然【有分别】——% g: M% i" W$ {
二是:“之外”的你和我,依据种种参照物之间建立的【逻辑条件】判断是否有“发生关系”。( \4 N( x) W: @2 {
再加上无数的【之外】的【他】【她】【它】,现实世界——所谓的【存在(着)】,就因此而呈现出多元性:一个【因关系】而精彩缤纷的,但其实是——分裂的、离散的、【关系之内】的世界。
! d( B& q5 j" O Y* Z【关系】这个词组成立的前提是:【分别】(《逻辑后缀学》深化为【“自他”、“他他”二重分裂】)——有分别才能建立“关系”这个“范畴”——在“关系”这个范畴里,事物之间才会【有发生关系的逻辑条件而发生关系】。6 d8 a2 H! L7 {: c8 z
【发生关系】,被博大精深的佛学归纳为精辟的八个字:【依他缘起、缘起互依】。以哲学语言来表达就是:【存在为他者而存在着】。以“科学”的语言表达就是:【存在因参照物而存在着】——也就有了莱布尼兹的观念时空观:因“发生关系”而产生时空观念。2 Z+ u' T2 K9 e, \
* J! J! O6 \/ |) V- ^, A
: `8 \) @9 N Q7 `9 v- r9 K( u1 Z: e
情景二:站在摩天大楼顶层天台的边缘,俯瞰着脚下的芸芸众生,我陷入苦苦的思索:
! d8 F5 \- N! P1 t/ L4 l+ a4 x6 h: ?此刻的我,是“活着”的。但是——# L C M/ X- |; ?: O; H+ V# ^5 i
只要我往前迈一步,我就“死定”了。
! O) {+ r: T/ y6 Y3 n' V( \因此有人说: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否则的话,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 H+ u2 J2 M7 U8 o$ u+ u! q3 o问题是:我们有不遵循客观规律的可能吗?
. x8 ]' ]1 Q' [( z9 m" M客观规律,统属【法则】。
. D6 x9 ^6 n4 P+ v, q8 `无论我的行为,导致我是活着,还是死定了,我必然都在——法则【之中】(注:《逻辑后缀学》把“之中”表达为“之内”,但著作正式出版之后才发现:“之内”还是具有分属性,“之中”才具有真正的同一性)。
1 m- V7 M9 {3 E* F% p3 {+ X2 x没有人、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在法则【之外】。
( v% K- g7 \- D$ q在、在者、此在、在着——皆在法则【之中】。9 E7 U& M! W/ }* m% \3 F R; e# m
——伏羲持规,女娲持矩——【法则之中,万事万物平等】——万能的上帝也不能例外——万能的上帝造不出一块上帝自己搬不动的石头:全能悖论——虚实法则(宇称不守恒法则)、“有”法则(分别法则)、行为法则(对立统一法则)基本三阶大法则之一:【“有”法则】——自己剥夺自己自由的【自执性】(参考《逻辑后缀学》下卷最后一章)。5 P" L8 v3 {: c: A, i
/ B0 i, @4 e3 O# G# r0 y/ y6 m6 r9 e8 |
若物之外?若物之内?——关系之内:【存在着】;关联之中:【存在、在】。; I& Q. B' K2 C$ ~; o+ ]5 q* s
——存在着、存在、在——【并不等价】。( o& [9 ]6 |0 ^: W
O0 z! c& G1 \% H( I, Z: f
% w, p* N+ D% X; K第二组:
! q4 Q* E* C& o4 P' j& z情景一:4 D9 m1 r/ d& d2 m, m
在一张白纸上,用笔尖轻轻一戳,就会出现一个小点。 i: y9 q5 q8 R7 M* y
情景二:
4 T, S' W3 e* x( G在一张白纸上,用笔一画,就会出现一条线。- u8 J {& X5 e4 d3 D* z. p9 I
两种情景,反映的不过是几何学上最简单普通的【点】、【线】概念——范式思维里“普普通通”的事。+ W* U- V- |$ \7 f, n
思维范式转换后,点线概念有什么非同小可?
- ~% {4 k0 Y+ u1 _3 o0 |3 p当中的奥妙,反映在点线之间【有、虚;实、无】四个字所含之意境构成的两组【现象关联】——【有→虚】、【实→无】。, @! a8 _/ u( L) n+ c9 d3 z
点、线,相对于《道德经》论述之【存在着之物】;【有→虚】、【实→无】,相对于《道德经》论述之【在之道】。
Q9 d7 l t; n' ^ I I) v7 u——【有→虚】、【实→无】的【现象关联】,既【绝对同时】【在】点线关联中,亦【绝对同时】地,【在】【任意阶n与n+1维关联中】。 _* I/ z6 M" z
这里用【现象】而不是“意象”形容有关的【关联】,是因为“意象”一词具有主观(判断)性,而【现象】强调的是【纯意识性】(现象学词汇)。. g- J+ j9 l/ D3 k/ D/ D0 H; q
【绝对同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出现在《逻辑后缀学》下卷最后一章里的新概念。《逻辑后缀学》把【同时】这个“普通的”概念深化为【相对同时】与【绝对同时】两个概念。
1 H3 V' ]6 G' x! x3 W! z- _——【存在着,不等价于存在,更不等价于在】。
9 @; d' _" W3 u/ ~% c: ~ `我们日常理解的【同时】,是一种参照体系里,依据【逻辑推定】的、【观之】的、【对称性破缺】的、【可描述】的【相对同时】——【相对同时】表达的是:【语境里与时空尺度相关的“存在着”】——海德格尔认为的与生存相关的在者的【在着】,而【此在(人)】则是在着的“特殊优先者”;
9 R* Q8 b w3 O, A【绝对同时】,是不存在任何参照体系的、【对称性】的、【不可描述】的、【不证自明的】、一种与时空尺度无关的、具有绝对彻底完成性的Ousia——本质属性的在】。但尽管不存在任何参照系,尽管“不可描述”,【绝对同时】还是可以用数理逻辑语言作“现象解释”。“解释”加上双引号,是提醒读者:解释的依然只是“现象”,对我们【理解】【绝对同时】有帮助,但【并不能真正表达】【绝对同时】。真正的【绝对同时】,不能表达,只能(纯意识性)【意会】——意会的是:【意境中一种与生存无关的、最高普遍性的、根本属性的在】——【先于镜像(存在着的特性)、先于镜面(介质)的、镜像镜面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属性的在】。4 S+ m; {( V! L5 c) F, @& f8 d
——【绝对同时】因虚实法则贯穿【存在】;存在因虚实法则,既虚亦实地【绝对同时】【在】。8 p( K# \1 V3 [$ d
——【绝对同时】、【现象关联】两个不证自明的概念,是解开宇宙奥秘的终极钥匙。
4 Z9 g q0 `7 G7 e# n
# G+ ~2 `, [1 B9 Z" S
7 n. r+ c0 l* x; S+ h情景一的现象关联:' k' m0 E* y% K. J7 S4 [
【点】一旦生成,(意境里)会有一个【绝对同时】相关联的“现象”存在着:有无穷数【经过此点】的线“存在着”——无论是“宇宙大爆炸初期”、“远古时期”还是“刚刚”生成的点;无论是谁戳的点——“一模一样”的现象关联都会【绝对同时】→【在】→【存在】。
1 @& U2 g+ R1 G: o6 }点,叫做“零维”。零维,本来的意思是“什么都没有”。
. z% Q* [5 _; g7 J) j; H3 `7 k* d但确认一个“点”,就含有【有】的意义:【有】这个字具有【存在性】——【有】了一个点,这个点就不具零维属性而【存在着】。0 I4 q7 c! I0 d
线,叫做“一维”,比“点”【高一个维度】。
4 K- ?, u. `. d& |5 s5 c# h5 _这里的点线关联(可以先简化为“经过一点的一条线”以便于理解),用数学语言表达:【点为实部时,线作复数互为共轭的虚部向量】——笔者认为:【这个数学语言的表达,适用于任意阶n与n+1维之间现象关联的表达】。! E# s5 }& K# X4 Z# @5 _- w" N
“点为实部”的意思就是:这个点【不为零】了,就不是“什么都没有”了。笔者命其名为:【点有】。
9 F* O7 F; O" j3 H【点有】是一种【看得见的可描述的相对同时存在着的有】。
4 ]% B- S( M7 c4 J$ d* |+ F“共轭”:可理解为【绝对同时在→存在】。数学上的互为共轭指的是复平面上一对相反的向量或线段。但笔者扩展这个概念的内涵为:【“点有”与具有“虚部向量”的线,绝对同时在现象关联存在而存在着】。
8 l+ p; e7 u1 b4 e6 _5 _3 V具有“虚部向量”的线,数学上称为【虚线】。
2 k- z( E7 @2 _0 \2 V6 I. R0 c【关键就在这里】:这里的“虚”,不是没有,而是“不能被看见的有”。“不能被看见的有”不是“想象出来的无中生有”,而是确确实实“存在着的有”,但需要在“意境”中才能“纯意识性意会”而不能“被看到”。因为,一旦【看得见线,就看不见点】了——这些线虽然【不能被看见】,但以共轭复数形式【存在着】——只是——【被屏蔽了】。被谁屏蔽?被【确认】这个行为屏蔽——【分别】是确认性判断的内涵之一:有分别,才能确认。但确认,又意味着屏蔽(物理学上称为“破坏”——确认等价于破坏——有破坏就有了破缺,才有因破缺而看得见——亦称为“坍缩”的点)。+ A+ j; @1 g# c" [) V
“向量”:可理解为【潜在的、具因果性、逻辑性的未来走向】。) I% K( Q; @ s* X. D/ T' d
因果性、逻辑性意味着(逻辑推定的)【必然性】。0 ^, H% s: v% n- d; f- f
因此,向量等价于【潜在必然性】。
; L l: T9 ^# H: d4 L3 b1 c2 l' r1 |【假如】只有一条虚线,【点有】【企图】“移动”的方向——通俗表达是【可以】;物理学上称为【矢量】——必然被这条【虚线】的“向量”所【左右】。2 T/ G( X8 F! j4 _$ @) W
——即“可以”,或“矢量”等价于【未实现的必然】。- C' m! s0 [4 j6 Z5 r/ ?
由于这个【点有】位于无穷数的虚线上,因此,这个【点有】实际上被无穷数的、【被屏蔽】的虚线所构成的【向量空间】所左右(绝对同时在现象关联存在的【相干性】)。
% [! n8 @) \! b. x! l8 \' E这个【向量空间】,不妨就通俗地理解为:【天网】。
# q4 H2 N |7 m: `4 T/ D1 h——【一条连续线代表阳,一条间断线代表阴,一画开天】!——伏羲) c& x: c' f! @2 @& b$ a8 ?
真正“完备”的【天网】,是n维的【共轭】——数学语言表达是:【向量空间通过仿射联络绝对同时“进化”为n维性质的,多重线性张量阶的“群”】。这个具张量属性的“群”,亦称为【张量场】——【张量场】,才是一个与“点有”因【绝对同时】在现象关联存在而相对同时存在着的,“不能被看见的天网”的真面目。
1 D1 Y2 `) H4 V g. z# d【天网(场)】中有无数的向量、张量,即【无限的潜在必然性】。
0 Z; z7 z; C+ P6 }( T* r) d- N+ o有无限的潜在必然性,就有【无数的可以】,就有【无数的未实现的必然】。
; g# e8 e; c/ D2 q* H& A——【点有与天网绝对同时在现象关联存在!】——【哲学公理之一】——笔者命其名为【有→虚公理】。0 D- ]/ k. h. `+ Q) Z# O
——点有与天网因绝对同时在现象关联存在而相对同时存在着!——【存在着定理】。
; ]3 ~2 U. f" z6 E& z2 [$ R$ m——点有因天网具有无限的潜在必然性而具有无数的未实现的必然!——【存在着定律】。( B8 M! X- z$ h0 V9 u4 Z
——“可以”表达的是天网(场)的潜在必然性!而非海德格尔表述的【能够存在(Seinskönnen)】!
% W5 W! P( y) ^ ?9 w8 H/ j——+ g* ?" t) m2 {0 m
——【必然性意味着没有自主性】——。 o( { `; x+ I7 a4 N2 A7 \, w; j
不具任何自主性——即:【镜像】。7 [7 X% L9 q) d/ P+ h
具有无数的未实现的必然的【点有】,既是绝对的独一无二;又是绝对的不能自主——【镜像】(相对同时中因果性逻辑性而发生的【退相干】)。
: H0 v3 G: K! P( A何谓【在】?——【绝对同时】——普遍意义的根本属性;8 Q, R+ e( X$ C
何谓【存在】?——具有【在】属性的【现象关联】;/ k) G/ m. t7 f
何谓【在者、此在】?——因【确认】导致现象关联的相干性退相干而破缺的相对同时“在着”的镜像——【点有】。* R0 g2 O6 x9 F7 y5 P
——【点有】不是在世界之中,而是在绝对同时现象关联之中。
) j3 X. j# K+ ^7 M/ t+ P1 g——这个【点有】,就是现实世界【之内】精彩缤纷的,但其实是——分裂的、离散的、【一个个存在着】的——【个体有】。9 B9 U" c% n4 A$ M, f$ e
或者有读者(应该说绝大多数读者)质疑:我想动就动、想走就走、想吃东西就自然而然地轻而易举地伸手拿,这怎么叫“绝对的不能自主的镜像”呢?, _; ~! ^9 a+ W/ j
——
/ F$ b% V( |# s4 O0 Y0 ?! B4 @——这是一个“说来话长”的问题:! _/ h# m8 L, l# p$ }
能自主,确实就不是镜像。$ t7 ]1 [& G% ~2 r5 L# d
但我们真的能够自主吗?7 {% E# e" N: i- I
当今科技行业对机器人的研发如火如荼,种种研发无非是仿照人类或各种生命体的行为。如何“仿照”?依据的叫做“算法”。算法就是计算。计算什么?就是计算【这个“点有”在向量空间里的种种向量矢量及“进化”的张量】。
& |$ A U; u4 P2 L. a3 n) U; q" y通过“高科技”的,“海量”的计算,才能让机器人“貌似自主地动一动”。
2 H' X# N, s& b% ?计算,或是说算法的内涵是什么?
5 Z0 W/ T1 @8 {/ b! e) R( x' C- B——是【遵循】。
& D$ A# ~, T4 @. z——【遵循,是镜像的本质】——只有遵循,而且必须是百分之百的彻底遵循,才能“成像(存在着)”——“不听话不守规矩”的镜像不存在——海德格尔认为“人在他的存在中同存在本身打交道”,就像镜像能够与镜子打交道“商量一下我可以成为我自己想要的样子”一样荒谬。
7 l1 K' P5 n% Q0 j遵循什么?5 Q/ u- D8 g) H" [! q9 Y
——【计算必须遵循向量空间里种种向量矢量张量的因果性逻辑性】。- \) o, `4 O) k: y
——【因果性逻辑性意味着逻辑推定的必然性】——这是决定论立论的依据。: ]* D2 F; L- U% W5 G# k
——因此,【遵循,意味着必然。必然,意味着被动】——貌似自主的机器人的“动”,本质上是被动。# c" |3 R: z5 \4 b0 B6 b0 f" [( P5 a9 F
——【生命体的行为,本质上一样,同样无时无刻需要通过计算而遵循,即同样无时无刻被动。只是因为生命体的计算已演化为“本能”,才让生命体产生自以为主动的错觉】。
8 ^. a" V3 Z. v) p# S+ k( ?——【生命体,皆有各自不同的“基因”,基因决定了生命体的形态及一生的生存模式。故基因就是反映出必然性的典型,生命体从根本上“被动于”基因】。+ _9 W: `/ R7 n3 d% ^0 [. {
——/ _" Y; S" l3 f
为什么机器人的动作还做不到像生命体那般自然流畅?因为:机器人自身不存在“要不要”的问题——机器人的“个体有”是他定义(人为定义)的,因此机器人的“动”能够实现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是【被选择】的。这些“被选择”的条件,目前还远少于生命体,因此与机器人绝对同时现象关联的向量空间里绝大部分的虚线都属于【冗余】。
, ~" b# H9 R+ ` A& n生命体的“个体有”皆自定义(这是《逻辑后缀学》里其中一个重要论题),生命体能够延续(活着)的条件(我需要)远比机器人多得多。因此,尽管生命体的动作比机器人“自然”,但这是以“死亡”为代价的!——往往某个“要”的条件得不到满足,生命体就“要死要活”了。; r% b# y! v' q* ?1 _
而人类的“个体有”除了“需要”,还有复杂无比的、胃口越来越大的“想要”——存在主义为“此在”的所谓选择自由的背书:【能够存在(Seinskönnen)】——把“未实现的必然”强行设定为“必然实现”的因果倒置的背书——多一个“要”,就多一个条件、多一个向量(矢量、张量)、多一个必然,也就多一份约束,最终——【多一分脆弱】。
1 \ N. I! z% {人,从大脑神经元中的节点,到整个人体,到意识,是种种“要”构成的【存在着的复合个体有】。
. L. {2 s; D# n, `3 M, Z& G! j——【存在着的复合个体有】,绝对同时在→现象关联存在→由n维不同域组合的、存在着的、绝对束缚【复合个体有】自身的相对同时的向量空间——一个“紧致而无边的闭流形”——【天网(场)】。
6 W- b) u. z) ^$ f假如,这个【天网】是一个【绝对封闭的系统】,天网中独一无二的、绝对不能自主的【点有】的任何【潜在企图(可以)】,都绝对不能实现——笔者认为:【任何潜在可以都绝对不能实现的“状态”,才是海德格尔所讨论的“本真状态”】——【薛定谔思想实验里——不死不活的状态】!, b- M9 Z/ z! T. `4 P8 R) S1 C
如何摆脱这个天网?: h; g: X/ y' ^
【点有】“魂飞魄散灰飞烟灭彻底消失”,天网就绝对同时消失。
W8 I* D1 U3 u# P; \- b% c: ?; e故佛学中道云:【此有彼有,此生彼生;此无彼无,此灭彼灭】。3 `7 d4 L; b3 q$ Z0 ]$ o
——恐怖不恐怖?好玩不好玩?& Z7 Y3 D* G0 N; p
——当真,就恐怖;
# N* C* R r1 k7 I9 X; e——不当真,就好玩。
" \0 c' M/ i& e! }; g, x6 w% Z! Z; P/ i* y9 X8 o6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