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稼轩有词【感皇恩 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按稼轩年谱,朱熹去世时,在稼轩六十一岁。而此篇词作,说案上书只有老庄。稼轩还有短篇词作“近来方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功名全是错,再莫思量着”。也说明了稼轩对于抱负和仕途的绝望,只能是“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12-20 23:56 稼轩非常推崇陶渊明躬耕田园,罢官退职经营带湖庄园。王维也推崇陶渊明,以田园山水诗自娱,但是稼轩词作取自杜甫李白的内容不少,取自王维的却是少见。稼轩晚年虽然失望于朝政,却不像王维遁入佛门以虚空为解脱之途,而是以道家老庄思想纾解心情,大约是稼轩始终以天下为己任,轻视王维遁入空门之原因。 |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12-21 00:16 哨遍 趙昌父之祖季思學士,退居鄭圃,有亭名魚計,宇文叔通為作古賦。今昌父之弟成父於所居凿池筑亭,榜以旧名。昌父为成父作诗,属余赋词,余为赋哨遍。庄周论於蚁弃知,於鱼得计,於羊弃意,其义美矣。然上文论虱託於豕而得焚,羊肉为蚁所慕而致残,下文将并结二义,乃独置豕虱不言而遽论鱼,其义无所从起。又间於羊蚁两句之间,使羊蚁之义离不相属,何耶!其必有深意存焉,顾后人未之晓耳。或言蚁得水而死,羊得水而病,鱼得水而活,此最穿凿,不成义趣。余尝反复寻绎,终未能得意。世必有能读此书而了其义者。他日倘见之而问焉,姑先识余疑於此词云尔。 池上主人,人适忘鱼,鱼适还忘水。洋洋乎,翠藻青萍里。相鱼兮、无便於此。尝试思,庄周正谈两事。一明豕虱一羊蚁。说蚁慕於羶,於蚁弃知,又说於羊弃意。甚虱焚於豕独忘之。却骤说於鱼为得计。千古遗文,我不知言,以我非子。子固非鱼。 噫。鱼之为计子焉知。河水深且广,风涛万顷堪依。有纲罟如云,鹈鹕成阵,过而留泣计应非。其外海茫茫,下有龙伯,饥时一啖千里。更任公五十犗为饵。使海上人人厌腥味。似鹍鹏、变化能几。东游入海,此计直以命为嬉。古来谬算狂图,五鼎烹死,指为平地。嗟鱼欲事远游时。请三思而行可矣。 ---------- 稼轩词版本数种,字句也有不同之处。 一,相鱼兮,有作“想“。 二,子固非鱼,有作在“噫”之后。 三,此计直以命为嬉,“此”有作“非”。断句为:东游入海非计,直以命为嬉。 四,指为平地,“指”有作“栢”,与“柏”同义。 五,嗟鱼欲事远游时。“。”应为“,”。 六,昌父为成父作诗,有本缺“昌父”二字。 七,託於豕,“託”有作“吒”。可能是错误。 ---------- 此篇简体,取自现代本【全宋词】。参照现存古籍繁体本。 |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12-21 23:01 稼轩此篇【哨遍】词作,是应友人赵昌父之请求而为。为此,稼轩还写了一段比较长的序言。此篇词作内容,通篇源于【庄子】。在应用【庄子】作词时,引出稼轩的深沉思想感慨。 近代学者对稼轩词注解,都是对词中引用典故的来源考证,而对于其思想性则是少于分析。主要作者近代梁启超,邓广铭以及其他诸多稼轩词选注本作者。 |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12-21 23:38 赵昌父是稼轩的好友,二人经常有词作唱和。 赵昌父的弟弟赵成父,在自家宅前开凿一片水池,池边修建了一座亭子,取名“鱼计”。 赵昌父为弟弟的亭子写诗祝贺,并且请求稼轩为弟弟的亭子填词。于是,稼轩就为此赋了一首“哨遍”。 应该是稼轩在和赵昌父谈论此事时,提到了为何以“鱼计”命名此亭。赵昌父就说到了他的祖父退职后,曾经在旧宅故居也建造了一座亭子,就以“鱼计”为名。其源于【庄子】。大概意思就是,退出官场以后,如鱼入水,远离官场沉浮荣辱,可以悠闲自在生活。如今,赵成父也以“鱼计”命名亭子,应该是继承其祖父的思想遗训。 此时稼轩正在研读【庄子】,通过老庄思想纾解自己一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心情。于是,他又仔细读了【庄子】有关“鱼计”的典故起源,填写了此篇“哨遍”词作。 |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12-23 13:18 稼轩仔细阅读了【庄子】。“鱼计”典故出于【庄子 徐无鬼】:
|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12-23 14:56 稼轩读了【庄子】的原文。他认为: 庄周论於蚁弃知,於鱼得计,於羊弃意,其义美矣。意思是庄子的本意是很好的。(蚁,鱼,羊都应该处于自己本身地位环境。用于比喻不同的人应该处于各自不同的地位环境。) 但是,稼轩接着说:庄子先说虱子依附猪身体而被焚烧,蚂蚁依附羊而使羊受害,本来应该是总结这两件事的意义,但是不提猪虱却突然说到了鱼,於鱼得计的涵义无所从起(从何说起?)而且,这一句又夹在“於蚁弃知”和“於羊弃意”两句之间,使得两句的意思分离,这是为什么?庄子这样说,肯定有深意在里面,大约后人看不出来罢了。 稼轩接着说:有人认为,庄子的意思是,蚁得水而死,羊得水而病,鱼得水而活。稼轩认为这是穿凿附会,不成义趣,没有意思。 稼轩最后说,我反复思考寻求,始终未能理解庄子的真实意思。这世上一定有人能够读明白庄子的意思到底是什么。以后要是见了这个人而求教于他,现在我先把这个疑问写进这一篇词里。 从稼轩的这一篇序言,可以看出,稼轩对于友人的对于“鱼计”的理解,含蓄地表达了不同的看法。由此,在词作的正文中表达出来。 |
本帖最后由 长路三万 于 2024-12-26 14:19 编辑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12-23 16:01 稼轩此篇词作,上半篇首先从【庄子】的原文,提出“鱼计”亭名的疑问,切入友人请求自己为此赋词的题目。 首句从“池”到“人”再到“鱼”,进入友人的题目。说人在池边快乐舒适,想象不到鱼的快乐舒适。而鱼的快乐舒适,也想象不到和水的关系。【庄子】中有这一段典故。 接着,说在池水的翠藻青萍中,鱼舒适悠闲地游动。如果观察,想象鱼的快乐,没有比池边更合适的地方了。但是,此处稼轩话题一转,回到【庄子】的内容。说,读【庄子】,试着想象一下,当时庄子正在议论两件事:一件事是猪和虱子的关系,另一件事是羊和蚂蚁的关系。说了蚂蚁追慕羊的膻味,对于蚂蚁来说,是放弃了智慧,又说对于羊来说,是放弃了主意。【庄子】说完了羊和蚂蚁,却忘了说虱子依附在猪身体上被火焚烧。却又马上说到了於鱼为得计。 稼轩紧接着说,【庄子】是已经流传千年经典。我看不懂这一段的意思,因为我不是庄子。 |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12-25 22:32 稼轩词作上半阕,从【庄子】原典提出“鱼计”的疑问。下半阕又从原典引申出自己对“鱼计”的理解,更深入地融合了自己的思想,隐含了稼轩对仕途抱负功名理想追求的失望感叹。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子固非鱼,噫。鱼之为计子焉知。(?)【庄子】本意是知鱼之乐。但是,稼轩在此却反其意,提出鱼之计(用拟人化的理想,抱负,计划来解释“鱼计”)你如何能知道?稼轩提问的对象,可以理解是庄子,也可以理解为以“鱼计”作为亭名的友人赵昌父兄弟,或者,也可以理解为稼轩自己。 子固非鱼,按照词义,应该是在“噫”之后。因为要符合“哨遍”词的句式,所以前置。有的版本就移在后。 |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12-26 21:31 在舒适安逸的池水里,没有风浪,没有被捕杀的危险,在翠藻青萍中悠闲快乐洋洋游动,甚是惬意的生活。但是,此中“鱼之计”(理想抱负追求计划等等)也就无从谈起。 这一点,稼轩没有在词中写出。但是,从下文,就可以明显感受到稼轩的这个意思。 |
这段”鱼计”不难解释,家家年年有余自然是社会乐业之计。授人以渔是授业,他人依其道有所得还之以萸,此关系亦谓“比”也。那些“邓之虚”,“童土之地”,“濡需者也”就真的不好解释了。晚安。 |
虚晃一枪 发表于 2024-12-26 23:16 谢谢光临。谢谢评论。除此而外,夜半费神。 |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12-27 19:31 河水深且广,风涛万顷堪依。中国古人文章之中,提到河水,大部分意思是指黄河。这在古代地理地图上都有佐证。稼轩在此说,河水既深而且又广可以让鱼在河水中容身,自在遨游,追求每条鱼的“鱼计”。 写到此处,稼轩话题猛然一转。虽然河水提供了鱼追求理想的空间,但是也有着致命的危险:那些河上的渔夫,向河水撒下如云的大网。空中的鹈鹕成群结队,像排列着整齐的阵势,随时会冲下来捕捉鱼。那些能侥幸逃过劫难的幸运的鱼,恐怕要哭泣着后悔自己投身河水追求自己理想抱负的计划,是不是错了? |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12-27 20:14 【列子 汤问】: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 |
先生说的是,确实费神。咱早上匆忙,已习惯了静夜思学,可减损自己写贴的病句。晚安。 |
本帖最后由 长路三万 于 2024-12-30 11:58 编辑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12-27 20:34 那些躲过渔网捕捞,鹈鹕猎杀,侥幸活下来的鱼,随着河水流入东海。他们以为今后就可以“海阔凭鱼跃”了吗?并非如此。稼轩又引用了两个典故,说明更大的危险又来到眼前。 其一,茫茫大海中,有龙伯国人,是个大胃口,饿了吃一顿饭,要吃光周围一千里海中活物。 稼轩此时,不仅读老庄,还读诸子。 |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12-30 11:17 【庄子 外物】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厌若鱼者。 |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12-30 11:19 其二,海外还有个任公子,是个大块头。他钓鱼的鱼饵,是五十头犍牛。他蹲在会稽,鱼竿甩在东海,鱼线鱼钩之长之大可想而知。他钓上来的大鱼,做成鱼干,海边人人能吃饱,吃到厌食。 |
本帖最后由 长路三万 于 2024-12-30 12:01 编辑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12-30 11:34 鱼从池入河再入海,从小长大到更大。历经生死危险,获得成功,是不是“於鱼得计”?不是。还有更大的目标。 【庄子 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稼轩此时发出沉重感叹:像鲲这样从鱼变化成鹏的,有几条鱼有这样的好运气啊?所以说啊,那些从池入河又奔向东海的鱼啊,怀抱着宏伟“鱼计”,(有版本说是非计,意思是错误计划,也通),简直就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