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稼轩词与老庄思想的现代哲学启示

发布者: 长路三万 | 发布时间: 2025-4-2 21:00| 查看数: 39| 评论数: 6|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长路三万 于 2025-4-2 22:46 编辑

稼轩晚年,绝望于事业抱负功名利禄,以老庄思想自娱,用《庄子》内容填词,有《哨遍》词三篇。前一帖稼轩在词中感叹仕途危机劝入仕者追求功名利禄须三思而行。

此篇《哨遍》全用《庄子》内容,而以自身境遇对照庄子之意,用于自我解嘲。千年以后,再读稼轩词作,另有一番联想,聊发一帖,达人共鉴焉。

                哨遍      秋水观

蜗角斗争,左触右蛮,一战连千里。君试思、方寸此心微。总虚空、并包无际。喻此理。何言泰山毫末,从来天地一稊米。嗟大小相形,鸠鹏自乐,之二虫又何知。记跖行仁义孔丘非。更殇乐长年老彭悲。火鼠论寒,冰蚕语热,定谁同异。

噫。贵贱随时。连城才换一羊皮。谁与齐万物,庄周吾梦见之。正商略遗编,翩然顾笑,空堂梦觉题秋水。有客问洪河,百川灌雨,湿流不辨涯涘。于是焉河伯欣然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渺沧溟望洋东视。逡巡向若惊叹,谓我非逢子,大方达观之家,未免长见,犹然笑耳。北堂之水几何其。但清溪一曲而已。

最新评论

长路三万 发表于 前天 21:19
唉。。。。。

这电脑,本人水平不行,发个帖子,出错还改不了,抱歉,见笑,将就看吧。
长路三万 发表于 前天 21:28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5-4-2 21:19
唉。。。。。

这电脑,本人水平不行,发个帖子,出错还改不了,抱歉,见笑,将就看吧。




蜗角斗争,左触右蛮,一战连千里。

稼轩此词开篇,直接引用《庄子》典故入词。
《庄子》原典:


杂篇

则阳

则阳:
魏莹与田侯牟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


犀首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雠!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然后拔其国。忌也出走,然后抶其背,折其脊。”


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乱人,不可听也。”


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王曰:“然则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客出,惠子见。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惠子曰:“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长路三万 发表于 前天 21:49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5-4-2 21:28
蜗角斗争,左触右蛮,一战连千里。

稼轩此词开篇,直接引用《庄子》典故入词。

稼轩词句,看起来简单明了,但是,庄子原典却是有点涩会难懂。

中国古典哲学,经常是老庄并提。但是,老子《道德经》抽象概念多,庄子内容多用寓言阐述老子思想,内容庞杂。根据后人研究,《庄子》内容风格区别比较大,据此认为,《庄子》一书,可能是庄子本人和其弟子不同时间所作,《庄子 外篇》和《庄子 杂篇》有可能不是庄子本人所作。
虽然如此,这一篇的典故,也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高度,至今仍然有着启示意义。
长路三万 发表于 前天 22:35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5-4-2 21:49
稼轩词句,看起来简单明了,但是,庄子原典却是有点涩会难懂。

中国古典哲学,经常是老庄并提。但是,老 ...

《庄子》这一篇典故,是一则寓言。

寓言中的人物,在当时都是实有其人。但是,事却是虚有其事。有关注解,历代注解《庄子》的著作不少,引用起来,实在是麻烦。在这里只能是大概说明。

寓言说,魏王和齐王有仇,魏王要攻打齐王。有人说打,有人说不能打。有一个“有道”的辩士(哲学家)就去见魏王,用“大”和“小”的道家哲学思想,给魏王讲了一篇大道理,最后说,魏王和齐王打仗,这件事实际上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不值得一提。把魏王说得“恍然若失”。

哲学家首先说:在一只蜗牛的两只角上,分别有两个国家,一个叫触氏,一个叫蛮氏,互相打仗,死人数万,追杀十五天才回来。。。
魏王听了说,你这是胡说啊。
哲学家接着说:大王想想,我们的四周有没有尽头?
魏王想想说:没有。
那么,和没有尽头的四周比较,魏国,大梁,还有您魏王,是不是小得不能再小呢?大王和蜗牛角上的蛮氏,有什么区别?
魏王答不上来。
于是,庄子说这个哲学家深刻理解道家的思想。
老子第二章说明,大和小是相对的概念。当有“无穷大”的概念产生时,“无穷小”的概念也就同时产生了。
长路三万 发表于 昨天 21:15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5-4-2 22:35
《庄子》这一篇典故,是一则寓言。

寓言中的人物,在当时都是实有其人。但是,事却是虚有其事。有关注解 ...

在今天的现代人看来,这个寓言就像是一个荒诞的故事。

但是,从哲学思想史的联想角度来看,却是显示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悠久历史和深邃智慧,远非现代的西方哲学所能企及。
中国古典哲学起源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年时间。影响了数千年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哲学思想作为观察世界的基本方法,如果正确,至今仍然会持续发展,否则就会逐渐式微。

《庄子》记载的这个寓言,揭示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于“无穷大”和“无穷小”的相对性的认识。这在当时只是一种朴素的哲学推论。所以看起来像是荒诞。但是,站在今天现代人的角度看来,这个寓言,就成了现实存在的事实。

现代人都知道,地球是个“有限大”的星球。如此,地球上的国家,都是“有限小”的实体。
现代人的对于地球周围空间的认知范围,已经达到数十亿光年之远,而且还远远没有止境。在这个现实面前,现代人只能接受:我们这个看起来庞大的星球,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沙。

那么,从茫茫宇宙看地球,这个星球上自从有人类以来发生的无数战争,和《庄子》寓言中存在于蜗牛角上的触氏与蛮氏,有什么区别呢?

长路三万 发表于 昨天 22:07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5-4-3 21:15
在今天的现代人看来,这个寓言就像是一个荒诞的故事。

但是,从哲学思想史的联想角度来看,却是显示了中 ...

这里只是从哲学角度来讨论《庄子》寓言和稼轩词作。如果换个角度立场来讨论,就容易引起混乱和敏感问题。现代世界今天已经问题够多了。也不是这里几句话能说清楚。

所以,当年稼轩词中引用《庄子》典故,也只是纾解自己抱负难以实现的心情。稼轩词句:君试思、方寸此心微。总虚空、并包无际。
一方面,“心”是“小”,空间是无穷大。另一方面,“思想”是无穷大,空间是相对小。小小的心里,可以有无穷的想象力。你可以想象你想要的一切,但是,几乎都是空虚的想象,难以实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