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5-4-15 12:09 编辑
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1),贞吉。 【注释】 (1)黄矢:黄色箭头。 【译文】 九二:苗田之礼猎获三只狐狸,得到黄色箭头之赏,贞问吉利。 【解读】 1.解卦九二爻的卦气解说 解卦九二爻的爻辰为仲夏午月。 《周礼·夏官·大司马》云: 中夏,教茇舍,如振旅之陈,群吏撰车徒,读书契,辨号名之用,帅以门名,县鄙各以其名,家以号名,乡以州名,野以邑名,百官各象其事,以辨军之夜事,其他皆如振旅,遂以苗田,如蒐之法,车弊,献禽以享礿。 “田获三狐,得黄矢”——仲夏,教茇舍,即教导军队在林野驻扎,并进行苗田的狩猎活动。《左传·隐公五年》:“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国演义》在“许田围猎”时,有曹操的一段话。曹操说:“古之帝王,春蒐夏苗,秋弥冬狩,四时出郊,以示武于天下。今四海扰攘之时,正当借田猎以讲武。” 夏苗,夏天的田猎军礼名为“苗田”。《释名·释天》云:“夏,假也,宽假万物使生长也。”《说苑·修文》曾解释说:“苗者,毛也,取之。蒐者不杀小麛及孕重者,冬狩皆取之。”苗田之军礼主要演习在草野宿营和用战车打猎,打猎的对象主要为已长出毛的成年野兽,不猎孕兽和幼兽,以使幼兽和孕兽继续生育成长。“田获三狐,得黄矢”,仲夏苗田,猎取了三只狐狸,军士得到黄色箭头的赏赐,象征完成了苗田之礼。 《尚书·文侯之命》:“用赉尔秬鬯一卣,彤弓一,彤矢百。”孔传:“诸侯有大功,赐弓矢,然后专征伐。彤弓以讲德习射,藏示子孙。”《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杨伯峻注:“彤弓、彤矢与下玈弓矢,俱以所漆之色言之。” 据古代的铜器铭文(如《宜侯夨簋》)及《左传》等书的记载,周天子用弓矢等物赏赐有功之臣,是西周到春秋时代的一种礼仪制度。
《诗经·小雅·彤弓》这首诗就是对这种礼仪制度的形象反映。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我有嘉宾,中心喜之。钟鼓既设,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宾,中心好之。钟鼓既设,一朝酬之。 2.解卦九二爻辞取象于解之豫 解卦九二爻变,其下卦由坎(☵)变为坤(☷),全卦称为解(䷦)之豫(䷏)。解卦九二爻辞与豫卦卦象相关,豫卦震上坤下,震为打猎,坤为田,因此,豫卦有田猎之象;震为行赏,坤是由坎卦二爻变化所得,坎为弓,坤为与弓箭有联系的黄、直之物,即黄矢,因此,豫卦又有赏以黄矢之象。 3.解之豫的爻辰解说 豫卦六二爻的卦气为季夏未月,其爻辞为:“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月令》云: (季夏),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合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毋举大事,以摇养气。毋发令而待,以妨神农之事也。水潦盛昌,神农将持功,举大事则有天殃。……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强。 “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季夏,大雨时下时歇,雨水打石声,不会整天响,“介于石,不终日”,是用大雨打石声,形容季夏的雨,来的快,去的快,不象秋雨连绵,宋代郑伯熊《枕上》诗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此月可以浇地,可以制粪肥田,但不可以起兵动众,因此,贞问关于雨水的问题,吉利。 4.解卦九二爻和解之豫的话题关联 解卦九二爻,强调仲夏时节,教导军队可以进行苗田狩猎活动,猎获三只狐狸,军士得到黄色箭头的赏赐,象征完成苗田之礼。 豫卦六二爻,强调季夏时节,大雨时下时歇,雨水来得快、去得快,此时不可起兵动众,但可利雨水用于浇地和制粪肥田。 解卦九二爻与豫卦六二爻的联系点在于:都围绕夏季的活动展开,仲夏强调农暇时可以军事与狩猎,季夏强调农业与雨水利用;分别涉及军事与农业,展现了古代社会对资源利用的合理安排;都强调自然现象与活动安排的协调,体现了古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都涉及社会秩序与礼仪,仲夏的狩猎与季夏的农业活动都遵循一定的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