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2-24 08: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
“大一”一詞始見於《楚辭•九歌•東皇太一》。“太”或作“泰”或作“大”,都是“大”的意思。《廣雅•釋詁》云:“太,大也。”唐•孔穎達《周易•繫辭上》疏說:“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曰:道生一,即此太極也。”其《禮記•禮運》疏又云:“極大曰天,未分為一。”《史記•封禪書》索隱引宋均言:“天一,太一,北極神之別名。”而“太極”先秦古籍稱為“大一”,由“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並從殷商甲骨文的積畫記數字“—、二、三、亖”來看“一”是最簡單的漢字。王筠《說文釋例》言:“此即卦畫之單,乃一畫開天之意。”帛書《易之義》和現行本《繫辭下》皆言“《恒》以一德也。”韓康伯注云:“以一為德也。”馬王堆出土的《陰陽五行》書乙本有《天一圖》,在方框之內,含一小園圈,園中央,記“天一”之名。在天樞的下方,記:“刑、德……大一、大陰、大陽”。龖案:此“天一”即“大一”並為《史記•封禪書》所言祭祀的“三一”也。[9]《禮記•禮運篇》云:“是故夫禮必本於大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呂氏春秋•仲夏紀•大樂》更云:“音樂之所由來遠矣,生於度量,本於太一,太一出兩儀,兩儀出陰陽,陰陽變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萬物所出,造於太一,化於陰陽。……道也者,至精也,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強為之名,謂為太一。”《淮南子•覽冥訓》:“引類於太極之上。”高誘注云:“太極,天地始形之時。”要之“大一”在古人心目中是主神。《楚辭•九歌》首列《東皇太一》。宋玉《高唐賦》:“醮諸神,禮太一。”《淮南子•詮言訓》言太一的情狀為“洞同天地,渾沌為樸,未造而成物,謂之太一。”而《主術訓》云:“天氣為魂,地氣為魄,反之玄房,各處其宅。守而勿失,上通太一。太一之精,通于天道。”《漢書•律歷志上》云:“太極元氣,函三為一,(孟康曰:‘元氣始起於子,未分數獨一也。’師古曰:‘函讀與含同。’)極,中也。元,始也。”[10]漢•許慎《說文解字》云:“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龖案:“太始”二字大徐本、宋本《玉篇》引皆作“太始”;而小徐本、段本作“太極”。應該說此“始”與“極”字差不多同於“大恒”、“太極”兩字之遞變,並二者相通同。南唐•徐鍇曰:“一者天地之未分。太極生兩儀。一,旁薄始結之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必橫者,象天地人之氣,是皆橫屬,四極。《老子》曰:‘道生一。’今云道立於一者,得一而後道形無欲以觀其妙。故王弼曰:道始於無,無又不可以訓,是故造文者起於一也。苟天地未分則無以寄言,必分之也,則天地在一之後。故以一為冠首。”《莊子•齊物論》曰:“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唯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龖案:此“道”與“一”相通之論。而《太玄•達•初一》范望注曰:“迵,通也。”帛《易》“用九”、“用六”之“用”作“迵”字。是“通”、“用”互假並帛《易》祖本不晚於《莊子》成書年代之確證也。《莊子•天下》言:“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列子•天瑞》云:“太始者,形之始也。”《爾雅》云:“儀,匹也”俞琰說:“儀也者,一陰一陽對立之狀也。”《書•洪範》“次五曰建用皇極。”孔安國注云:“皇,大;極,中也。”龖案:此“皇極”同於“大恒” 、“太極”也。《禮記》鄭注、《國語》韋注等皆云:“極,中也。”虞翻注:“四象,四時也;兩儀,謂乾坤也。”《溫公易說》更云:“《易》有太極,極者,中也、至也、一也,儀,匹也。”“太極者何?陰陽混一,……兩儀者何?陰陽判也”,“《易》有太極,一之謂也,分而為陰陽。”又云:“太極者,一也,物之合也,數之元也。”[11]要之“大恒”即“—”也,《玉篇》“單,一也。”此最簡單之數乃古人認識世界之始也。《易•繫》虞翻注說:“一謂乾元萬物之動。”《禮記•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董仲舒(前179—前104年)《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云:“中者,天地之大極也。”京君房(前77—前37年)《京氏易傳》卷下也云:“故《易》卦六十四,分上下,象陰陽也,奇偶之數,取之於乾坤,乾坤者陰陽之根本。”清•馮道立《周易三極圖貫》云:“二十四氣,立春後為雨水,是天一生水(龖案:天一即大一也。)雨水後為驚蟄,是‘帝出乎震,’此後天《坎》,即傍乎先天《震》也。”[12]《淮南子•天文訓》云:“道始於一,一而不生,故分而為陰陽,陰陽合和而萬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地三月而為一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