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39|回复: 6

[易书评论] 转:从战国楚简看通行《周易》版本的价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4 18: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3-3-4 18:28 编辑

从战国楚简看通行《周易》版本的价值

林忠军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50100)原载《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

摘要:作者通过比较今本和楚简《周易》,认为战国楚简与今本《周易》无论是卦符、卦名,还是卦爻辞,整体内容和文辞意义没有很大的差别。今本虽然经过后世整理,但是文字上仍保留了许多战国本完全相同或意义相同文字,这种今本与战国本关联的事实,无可争辩地证明了今本仍然是《周易》各种版本中最重要的版本,今本整体上优胜于战国本和其他本,其权威性并没有因为近几年许多《周易》文本的出土而削弱和动摇。当然,今本并非十全十美,个别地方仍有错误,不必盲目崇拜。还有个别字的意义,今本不如战国本更清楚。

关键词:楚简《易》;今本《易》;价值

近期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战国楚竹书》(三),首次公布了楚简《周易》,使几千年的战国《周易》重见天日,虽然楚竹书《周易》不完整,“总五十八简,涉及三十四卦内容”(第133页)[1],但是它迄今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周易》最早的版本,它的发现在易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研究先秦《周易》版本和《周易》版本演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周易》通行本出自汉代费氏古文本。在汉代《周易》主要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立于官学的今本易,即由汉初田何传授、施孟梁丘等人使用的《周易》版本;一个是民间流传的古本易。由费直传授、东汉马融郑玄荀爽等人使用本子。根据《汉书》记载,由于《周易》为卜筮之书免于秦代焚书之灾,这版本除了书写不同,其重要差别在于“无咎”和“悔亡”。《汉书·艺文志》云:

及秦燔书,而易为卜筮之事,传者不绝。汉兴,田何传之,讫于宣、元,有施孟梁丘京氏列于学官,而民间有费、高二家之说。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无咎”“悔亡”。惟费氏经与古文同。

东汉后,古文经流行,《后汉书、儒林列传》云:“建武中,范升传孟氏易,以授杨政,而陈元、郑众皆传费氏易,其后马融亦为其传。融受郑玄,玄作《易注》,荀爽又作《易传》,自是费氏兴,而京氏遂衰。”在古文易流行之时,官方经过了几次大的校书,章帝亲自在白虎观召开包括易学在内的经学讨论会,“考详异同”。并下诏令高才教授古文经传,“虽不立学官,然皆擢高第为讲郎,给事近署,所以网罗遗逸,博存众家。”(《后汉书·儒林传》)[2]安帝博选诸儒及五经博士刘珍、马融等于东观,校订包括《易经》在内的五经及其它文献,“整齐脱误,是正文字”。据今人金德建考证,此次校书是把今文本校定成古文本。(第261页) [3]而灵帝“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用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但此次校刊的熹平石经是今文。经过汉儒整理和校勘,《周易》今古文版本不会有差别,唐代取王弼易为官学而为之疏,古文周易定为学界一尊。在疑经惑经影响下,宋儒有改经之习惯,但经清阮元等人校堪,《周易》古本成为今之标准本或通行本。很少人对于《周易》版本提出质疑,直到民*国疑古之风兴起,学者对于个别文辞无法解释时怀疑《周易》经*文有缺漏文字存在,遗憾的是未见到出土文献。前几年马王堆帛书《周易》出土,成为学界能见到最早《周易》版本,《周易》版本问题又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帛书《周易》的不同卦序和不同文字引发学界热烈争论。但是对于版本中许多问题很难说清楚,近期公布战国楚简《周易》,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周易》版本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

战国楚简《周易》与今本《周易》无论是卦符、卦名,还是卦爻辞,整体内容和文辞意义没有很大的差别。就符号构成而言,战国楚简与今本、帛书、阜阳简在写法上存在差别,战国楚简本符号是由╯╰ ━━ 构成,今本符号是由━ ━━构成, 而帛本符号是由┘└━━构成,阜阳简符号是由╱╲ ━━构成。虽然写法不尽相同,但其意义完全一致。因此我们同意王明钦、廖明春先生等人的看法。王明钦在研究了数字卦和王家台《归藏》符号后指出:“如果说,商周到战国时期,仍属于数字卦,其中‘一’、‘六’、‘八’仍表示着数字的意义,那么到了秦汉时期,它们就已经从表示数字的意义上中脱离出来,变成了单纯表阴阳的符号。马王堆帛书《周易》以一表示阳爻,以┘└表示阴爻,若这两种符号仍代表‘一’和‘八’的意义,其占断之辞就不可能出现‘初九’、‘六二’等语,而相应的应该是‘初一’、‘八二’等等。因此,这里的八,当与王家台秦简和阜阳汉简中的╱╲、╯╰一样,都是代表阴爻的符号。可以说,秦汉时期八卦符号中的一与╱╲、八(或八)就是今本《周易》通行的阳爻━━和阴爻━ ━ 的前身。╱╲和八的区别本身很小,╱╲的两笔略分开就成了八,而将八的两笔拉平便成了━ ━ 。”[4]廖明春先生也有同论:“这和书写形式有关的,竹简或帛书上的行栏很窄,像今本那样,写作━ ━ 中间断开的部分容易模糊而连成直线,易与阳爻━━ 混淆,而作╱╲ 或 ┘└ ,与阳爻易于区别。因此,阜阳简阴爻作╱╲ ,帛书阴爻作┘└ ,并不一定与数字有关,而是为了突出它与阳爻的区别,对今本的‘━ ━’形加以变通的结果。”[5]由此,我们也有理由把战国楚简阴爻视为与今本阴爻同等意义。

从文字上看,今本与战国本大致相同,尤其值得说明是,有许多文字战国本同于今本,而不同于帛本,如:如战国本和今本《周易》中所有的“孚”、“遇”、“上”字皆相同,而帛书“孚”作“复”字,“遇”作“愚”(或“禺”)。“上”作“尚”。又遯卦九三战国和今本皆作“係遯”,“畜臣妾”。“係”帛本作“为”,“臣”帛本作“仆”。睽上九战国和今本皆作“见豕”,而帛书作“见豨”。蹇初六战国本和今本作“来誉”,而帛本作“来輿”。上六战国本和今本作“来硕”,帛书作“来石”。夬九三战国本和今本作“君子夬夬”,帛书本作“君子缺缺”。姤卦初六战国本和今本作“繫于金柅”,而帛书作“擊于金梯”。萃战国本和今本作“用大牲”,帛本作“用大生”。困卦九五战国本和今本作“利用祭祀”,帛本作“利用芳祀”。遯六二、革初九战国本和今本作“黄牛之革”,帛本作“黄牛之勒”。革六二战国本和今本作“乃革之”,而帛本作“乃勒之”。井战国和今本作“改邑”,帛本作“”。战国本和今本既济九五战国本和今本皆作“东邻杀牛”,而帛本作“东邻杀牛以祭”。

从文字意义看,虽然有许多地方用字不同,但字义相同。战国楚简《周易》使用了不同于今本的字,如卦名尨(蒙)、帀(师)、(豫)、蛊(蠱)、亡忘(无妄)、大(大畜)、欽(咸)、豚(遯)、楑(睽)、訐(蹇)、繲(解)、敂(姤)、汬(井)等及卦爻辞中的飨(亨)、冬(终)、晶(三)、罗(离)、又(有)、僮(童)、是蜀(蹢躅)、攸攸(逐逐)、等这些字或是古字,或音同或音近或字形相近与今本可以假借。如尨音读“蒙”,《经典释文》云:“尨,莫江反,又音蒙。” 尨、蒙音同义通而假借。《诗·邶风·旄丘》:“狐裘蒙戎”,《左传》僖公五年引做“弧裘尨茸。”《史记·晋世家》引作“弧裘尨茸。” 帀,阜阳汉简同,今本作“师”。“帀”,其字型同于“师”左偏旁,与“师”通假。《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从帀从。” 卿,今本、帛本、阜阳简皆作“亨”。濮茅左云:“卿,古‘饗’字,甲骨文、金文、简文的字形都象两人相对而饮,《说文·食部》:‘饗,鄉人饮酒也,从食,从鄉,鄉亦声,许两切,’通亨。”(第139页)[1]卦辞也有不同的字。如小过“飞鸟罗之”,帛本同,今本作“飞鸟离之”。罗离相通,《方言》云:“罗谓之离,离谓之罗。”是罗、离声转义同。其它通假字和古今字学界已有人作过研究,兹不赘述。

有个别地方用字与今本不同,但字义相同或相近。如帀(师)卦上六“启邦”,帛本也作“启邦”,同于今本“开国”。

(谦)上六“征邦”同于今本“征邑”。比卦ls“亡不利”,今本和帛本作“贞吉”。

由此可以看出,今本虽然经过后世整理,但是文字上仍保留了许多战国本完全相同或意义相同文字,这种今本与战国本关联事实,无可争辩证明了今本仍然是《周易》各种版本中最重要的版本,其权威性并没有因为近几年许多《周易》文本的出土而削弱和动摇。

但是,战国本与今本除了在用字和字义上一致外,也有个别地方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大致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战国本有少字者,如,今本讼卦九二“归而逋,”帛本也有“而”字,战国本作 “归肤”,无“而”字。比卦六二今本和帛本“贞吉”,战国本无“贞”字,比九五爻今本、帛本和阜阳汉简 “王用三驱,”楚简作“王三驱”,无“用”字。咸上六“咸其辅颊舌”,战国本无“其”字。恒卦卦辞今本和帛本皆有“利有攸往”,战国本无“利有攸往”。蹇卦辞今本和帛本皆有“贞吉”,战国本无“贞吉”。解卦六三皆有“贞吝(閵)”,而战国本无“贞吝(閵)”。
艮卦ls今本有无咎,战国本和帛本皆无“无咎”。今本和帛本涣卦卦辞最后有“利贞”,而战国本无“利贞”。

(2)战国简本有多字者,如亡忘六二“不耕而获”,今本和帛本作“不耕获”,多“而”字。大(大畜)卦“不家而飤”,今本和帛本作“不家食”,多“而”字。(随)卦上六“係而敂之”,今本作“拘係之”,帛本句型同。多“而”字,且句型稍有变化。战国简本颐六二“曰蹎颐”,帛本也有“曰”,今本作“颠颐”,少“曰”字。遯初六战国本作“豚亓尾礪”,今本和帛本无“亓”字。(涣)卦辞“王假于庙”下有“利见大人”,今本和帛本无此句。

(3)战国楚简使用了意思完全不同的字,如比卦楚简作“备筮”,今本和帛本作“原筮”。亡忘九五:“亡忘又疾,勿药有菜。”又,今本和帛本作“之”,菜,今本和帛本作“喜”,讼九“二三百户”,竹书作“三四户”。余(豫)六晶(三)“可余”之“可”,今本作“盱”。
战国本艮六二“艮其足”之“足”,今本作“腓”。“丌心不悸”之“悸”,今本和帛本作“快”。

战国本与今本不同,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战国本转抄之误,今本对比它本做以校正,如上述第一种情况,语句简练但不太顺畅;第三种情况,字不同,其义难解,故这两种情况恐属于此类。一种可能是《周易》原本有误或不规范,战国本沿袭之,今本对原本和战国本进行了处理,使之更规范。如上述第二种情况,语句更精练,且通达,恐属于此类。不管是那种情况,皆说明了《周易》在流传过程中,有因文字转还或抄写而出现的问题,后经历多次校正和整理而成为今本,这些整理大前提下是在不改变作者原意,因此,虽然个别地方字句未能保持原貌,但今本整体上优胜于战国本和其他本。

试以颐卦为例。战国简本颐六二“曰蹎颐”,帛本也有“曰”,今本作“颠颐”,似今本逸“曰”字,然考其经*文,今本颐ls曰“颠颐”,帛本作“颠颐”,战国本也作“颠颐”。又,除了卦名外,其他与颐相连的多是两字,如“观颐”、“由颐”、“拂颐”,知六二作“颠颐”更胜。

笔者认为,今本无“曰”字,也未必是逸字。“曰”字恐是《周易》成书过程中吸收其他文辞的遗存。理由,其一《周易》文辞中凡“曰”字难解。古人解说多不能自圆其说。如今本大畜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对于“曰”的训释,古人有两种观点,一是训“曰”为“说”,一种训“曰”为“日”。《经典释文》“曰,音越。刘云:曰,犹言也。郑:人实反,云日习车从。”(第354—355页)[6]后世多沿袭这两种观点,而今人高亨把“曰”当作“四”。(第234页)[7]笔者认为,训“曰”为“说”,此字多余,训“曰”为“日”,战国竹书本帛书本及今本“曰”“日”写法清晰可辩,不可混淆,若可以把“曰”读为“日”,为何未发现任何版本将二者混写。高亨先生疑“曰”为“四”,则更无根据。考帛书《易传·昭力》,两次引用大畜九三皆为“阑舆之卫”,则知曰字多余。如廖明春所言:“今本曰字,用在此处,殊为不通”。“《昭力》引无‘曰’字,多‘一’之字,文从字顺,足证今本之‘曰’字有误。”(第188页)[8]又如困上六:“曰动悔有悔。”对于“曰”字解说与大畜卦大致相似。宋程颐说,“曰,自谓也。”(《程氏易传》卷四)今人高亨引王引之说,认为曰为语助词。考《象传》“动悔有悔,吉行也”,知此“曰”字多余。其二,卜辞、《归藏》与《周易》关系,前人作了深入的探讨,并逐渐形成了共识,认为易辞与卜辞、《归藏》文辞皆为卜筮类,其中卜辞和《归藏》之辞是卦爻辞形成的重要来源。今人台*湾学者屈万里曾用大量的事实说明了易卦因袭龟卜,[9]余永梁从句法和成语两个角度说明易辞仿卜辞而成,鄙人提出《归藏》对于《周易》影响。[10]而卜辞常使用“占曰”等字眼,与《周易》密切相关的数字卦多用“曰”字。如河南安阳四磨卜骨刻有:七五七六六六曰魁,七八七六七六曰隗。陕西歧山凤雏村出土甲骨刻有:曰其无咎既鱼(吉)。(第29-30页)[11]出土秦简《归藏》文辞皆用“曰”字,[12]因此,《周易》用“曰”字可能是吸收卜辞、《归藏》文辞时的遗存。而这种遗存在版本流传过程中,由于不符合《周易》卦爻辞体例而被整理者(如孔子儒家)有意删去,有个别未被删去则由于崇拜圣人而保留到今天。删去“曰”字,文句更顺畅,更规范。故今本颐卦无“曰”字当胜于它本。

当然,今本并非十全十美,个别地方仍有错误,不必盲目崇拜。如今本《周易·涣九五》今本作“涣汗其大号。”《汉书·刘向传》引同。历代多依此解之,高亨先生、刘大钧先生、吴新楚等人以上下文为据提出此句存有倒文(第335页)[7](第310—311页)[13](第13页)[14],即“汗”和“其”位置互倒,当为:“涣其汗大号。”帛书《周易》作“涣其肝大号”是力证,而战国楚简也作:“亓大唬。”证明了今本有误。又萃卦卦辞开始有“亨”字,战国楚简本和帛本皆无“亨”字。又《释文》曰:“马、郑、陆、虞并无此字”,知今本衍“亨”字。战国本和帛本涣卦初六爻辞最后有“悔亡”,而今本无“悔亡”,知今本脱去“悔亡”。
战国本和帛本既济九五爻辞最后有“吉”,而今本无“吉”字,今本脱去“吉”字。由此看来,虽经刘向父子和历代学士校勘今古文《周易》,对于脱去的“无咎”“悔亡”等辞进行过处理,但今本在流传过程中仍有脱有衍。

还有个别字的意义,今本不如战国本更清楚。如革卦卦辞今本作“巳日乃孚”,战国本作“改日乃孚”;六二爻辞今本作“巳日乃革之”,战国本作“改日乃革之”。“改”与“巳”可以通假,但战国本“改”字意思更明确,符合革卦意义,革,有变革改*革之意,《彖传》曰:“‘巳日乃孚’,革而信之。”显然,将“巳”释为“革”,战国本作“改”则胜于今本“巳”。另外,《周易》通例是每一卦卦爻辞说的未必是一个事,但每一卦有一个主题,即必须与卦名意义相关。如屯卦用“屯”,临卦用“临”,咸卦用“咸”,艮卦用“艮”等,革卦当用“革”字或“改”字,战国本用“改”字,符合革卦意义,革,有变革改*革之意。今本作“巳”易起歧异。古者有读为“祀”者,训为祭祀;有读为天干“己”者或地支“巳”者,傅会改*革之意。即是其证。

参考文献:
[1]濮茅左.(楚竹书)《周易》(释文考释)[M].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1.
[3]金德建.经今古文字考[M].济南:齐鲁书社,1986.
[4]王明钦.试论《归藏》的几个问题[A].古方,等.一剑集[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6.
[5]廖明春.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周易》管见[J].周易研究,2000,(3).
[6]周易正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高亨.周易古经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8]廖明春.帛书易传初探[M].台北:台*湾文史出版社,1998.
[9]屈万里.易卦源于龟卜考[A].黄寿祺,张善文.周易研究论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0]林忠军.王家台秦简《归藏》出土的易学价值[J].周易研究,2001,(2).
[11]韩仲民.帛书说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2]王明钦.王家台秦墓竹简概述[A]. 武汉大学海峡两岸青年论文发表会论文,2001.
[13]刘大钧.周易概论[M].山东:齐鲁书社,1988.
[14]吴新楚.周易异文校正[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林忠军(1960-),男,山东莱阳人,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乾坤客案:林忠军教授认为战国楚简周易与今本关系密切,而张政烺先生以为帛本原始性强过今本,甚至断言,今本分上下经是汉人所为。二人所言,必有一误。故发之让读者比较后自行判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4 23: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3-3-4 23:19 编辑

哈哈!

         先剔出林文一誤:灵帝“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用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但此次校刊的熹平石经是今文。

        林先生所言“校刊的熹平石经是今文”是也!但“灵帝“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用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此承《後漢書》並《經典釋文》之誤者!!!

        三體石經刻於魏,且不含《周易》,並非漢靈帝之時!   漢喜平石經梁丘賀本是一體漢隸刻成,後附施、孟、亰氏異同,詳殘石拓本。

         鄙人認同金德建先生考证,此次校书是把今文本校定成古文本。案:其實是時無“古文本”出土,僅是用當時所認爲的“古文字型”替代了漢傳四家本中部分字而成。

        孟喜之《易》才是真古文!

        東漢·許慎《說文序目》云:“壁中書者,魯恭王壞孔子宅而得《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又北平侯張蒼獻《春秋左氏傳》,郡國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其稱《易》孟氏、《書》孔氏、《詩》毛氏、《禮》周官、《春秋》左氏、《論語》、《孝經》皆古文也,其於所不知蓋闕如也。”龖案:《說文解字》集漢代經學、文字知識之大成,固然有許多時代所限,但仍不失其凖確的學術價值。許慎當時所見的書籍,所聞師說,許多是我們現代人所無法接觸和見到的。《書》孔氏、《詩》毛氏、《禮》周官、《春秋》左氏、《論語》、《孝經》為古文此由《釋文序錄》及載籍諸說無異議,但《易》孟氏,前儒皆以為乃今文也。考《周易》總共三次出現相關“幾望”之詞,分別在《小畜·上九》、《歸妹·六五》和《中孚·ls》。熹平石經梁丘賀本小畜卦碑字作“近望”,《釋文》云:“幾,徐音析,又音機,注同。‘《子夏傳》作近’。”阜《易》、帛《易》此處皆作“幾”。晁氏曰:“京、劉、一行作近。”石經梁丘賀本《歸妹·六五》“既望”,帛《易》作“日月既望”,《釋文》云:“月幾,音機,又音祈,荀作既。”清·惠棟云:“近,古文幾字。”而《中孚·ls》石經梁丘賀本與阜《易》同作“月幾望”,帛《易》作“月既望”,《釋文》云:“幾望,音機,又音祈,京作近,荀作既。”晁氏曰:“孟、一行作既,孟云:十六日也。說之案:古文讀近為既。”龖案:“既望”是先秦以前的月相名詞,《釋名·釋天》:“望,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月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相望也。”《尚書·召誥》言:“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周成王時期的《保卣》銘文有“乙卯……在二月既望,”昭王南征時之器《靜方鼎》“八月初吉庚申至,吿于成周。月既望丁丑。”穆王卅四年之《鮮簋》“唯卅四年五月既望戊午”直至周宣王時的《鼎》、《寰盤》皆有言:“惟十又九年四月既望辛卯”及“惟廿又八年五月既望庚寅”。綜由上述可知、“近望”和“幾望”皆是言“月相”的同一詞語也,參諸家說“近望”只是在漢初時使用,而“既望”之用可追述到西周初年。這也間接證明帛《易》所采本當為較古本也。由晁氏所引孟熹“幾望”作“既望”,並云:“十六日也。”知“幾”作“既”為較古文,而韓嬰、梁丘賀、京房本作“近”只是西漢時之文也。同時也可說明宋·朱震《漢上易傳·叢說》所言:“孟喜、京房之學其書概見一行所集,其要皆《子夏傳》所出”不至確也。-------            -----------          -----------

                 另“易經梁”後文當是“施孟亰氏同異”!
1圖一  碑陽二,《漢石經集存》圖版八八之237下段局部.jpg
3圖三 《漢石經集存》圖版三九之247.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23: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3-3-4 23:57 编辑

《釋名·釋天》:“望,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月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相望也。”这是释“望”之月相的,然,从西周金文中得出的既望月相,非仅十六日月相,而是满月后至二十七日的有月之日,汉代既望为“十六”的说法,相当于西周既望的首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23: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人对先秦文献的传承,功不可没,然若以其时近,即以为汉代学者比当代学人对西周易学的解说一定正确,似也不完全正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00: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先生之要义在:“今本虽然经过后世整理,但是文字上仍保留了许多战国本完全相同或意义相同文字,这种今本与战国本关联事实,无可争辩证明了今本仍然是《周易》各种版本中最重要的版本,其权威性并没有因为近几年许多《周易》文本的出土而削弱和动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5 10: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文物研究所古文獻研究室、安徽省阜陽市博物館《阜陽漢簡栠易釋文·前言》云:“阜陽漢簡《周易》,是安徽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夏侯竈墓出土竹簡中破損嚴重,但保存數量較多的古籍,共整理出752多片,計3119字,其中屬《經》文的有1110字,屬卜辭的2009字。《經》文部分卦畫五個(大有、林、賁、大過、離),卦名、爻題、卦辭、爻辭等內容。與現今通行本對勘,存有卦、爻辭的221片,分別屬於52個卦。阜陽漢簡《周易》是斷簡殘篇,原來的卦序已無法復原。阜陽漢簡《周易》與今本和帛書的顯著區別是在卦爻辭的後邊,保存了許多卜問具體事項的卜辭。”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汝陰侯:以令史從降沛,爲太僕、常奉車爲滕公,竟得天下,入漢中,全孝惠、魯元。侯六千九百戶,常爲太僕。高祖六年十二月甲申,文侯夏侯嬰元年。孝文九年夷侯竈元年,孝文十六年恭侯賜元年。”

         阜《易》第30號簡存“不吉·上六大君有命啓邦囗  (30)”,阜《易》“啓邦”,帛書作“啓國”,今本作“開國”,阜《易》沒有避漢高祖劉邦諱,帛書避劉邦諱,改“邦”爲“國”,今本又避漢景帝劉啓諱,改“啓”爲“開”。案:由此可知阜陽漢簡《周易》早於帛《易》更早於現行本爲漢前“不焚燒禁毀”之書。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4 12: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zqc4124 发表于 2013-3-5 10:20
  中國文物研究所古文獻研究室、安徽省阜陽市博物館《阜陽漢簡栠易釋文·前言》云:“阜陽漢簡《周易》, ... 阜《易》第30號簡存“不吉·上六大君有命啓邦囗  (30)”,阜《易》“啓邦”,帛書作“啓國”,今本作“開國”,阜《易》沒有避漢高祖劉邦諱,帛書避劉邦諱,改“邦”爲“國”,今本又避漢景帝劉啓諱,改“啓”爲“開”。案:由此可知阜陽漢簡《周易》早於帛《易》更早於現行本爲漢前“不焚燒禁毀”之書。

学习了{:soso_e181:}{:soso_e179:}{:soso_e18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