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高老夫子

[講座] 大讲坛系列讲座之(十七)高老夫子·《诗经》里的典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20: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9、三单与彻田

  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

  这一段说的是公刘时代,周族的社会组织和田亩制度。

  三单,毛传。三單,相襲也。鄭云。丁夫適滿三軍之數。無羨卒也。

  單字,甲骨文中罗振宇认为从獸,而獸字为狩字本字。征戰之“戰”从單。这样单字其字义本源来源先民的集体狩猎。有军事战斗集团的意义。古代社会兵民合一,所以说“单”是一种按氏族血缘关系而组成的一种生产和征战的社会组织。“三”字在古代为大数,泛指其多,未必如郑玄所说就是三军。所以毛传所说相袭,是指不同的组织成员轮流耕作隰原之田,是有其道理的。

  彻田,周人管理田亩的制度。朱熹《诗集传》:“彻,通也。一井之田九百亩,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耕则通力而作,收则计亩而分也。周之彻法自此始。” 井田之法,始见于《孟子》一书,朱熹语自孟子言,此诗又是宗周追溯,公刘时是否已实行井田法,未可定论。甚至连井田之法有无,尚在争论。总之,公刘以至宗周,总有彻田之法,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这一点很重要,说明原始氏族社会在消亡,阶层分化已经深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20: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10、砥砺锻金

   
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

   渭,渭水。乱,横流而渡。加起来就是横渡渭水。公刘都于豳地,活动范围大概是在泾渭之间。周人*大概是在古公时代才由泾河流域进发到渭水流域。按照《绵》里的记载古公迁岐的路线为:

   豳——杜水——漆水——沮水——梁山——岐山

   均在渭水北岸,至文王才渡渭水作丰邑。所以这里说横渡渭水,去取石材,不知何故。

   厉,通“砺”,磨刀石。粗者为砺,精者为砥。

   锻,石段物为锻(马端辰)。

   这里是说度过渭水去取磨制和锻造用的石材,以供生产使用。总之,公刘自不窋故地进至豳地,都于京师,建立宗庙,发展农业,扩大养殖,砺锻工具,使得周族发展壮大,所以周人美其德而歌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22: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林网,七琴梦获 于 2011-2-15 20:20 回复



三代起源传承之说,历来纷繁,至今学界无有定论,皆因其太过古远。不同的假设,不同的认定,决定了对其后续发展研究的思路。比如高老师在《一、〈大雅 崧高〉引》中所言:“夏、周同源同族,姬姜合力伐商,复国报仇,周初徙封,姬姜两姓大多分布在嵩山南北,大有寻根念祖之意。”其中“夏、周同源同族”就是后面推论的最大前提。

夏、周同源,或者说周人是夏人的一支,现在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观点,这似乎脱胎于夏商周同源的旧说,但是根据近年来的考古研究,是有很大合理性的。由此前提,所说“姬姜合力伐商,复国报仇”,就是为被商灭掉的夏报仇了,这可不可以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我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夏、周并非同源,不过如果高老师所说“姜姓故地”是指姜姓的发源地,那么我认为姜姓之发源,并不是在嵩山南北,《嵩高》一诗及“姬姜两姓大多分布在嵩山南北”并不足以说明这里是发源地。

姜,《说文》:“神农居姜水以为姓。”《玉篇》:“炎帝居姜水以为姓”神农姓姜,炎帝姓姜,神农炎帝到底是谁,他们是不是同一个人,其实在这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神农炎帝因为居于姜水才姓姜。
姜水,就是渭水,也就是渭河。前辈学者,如翦伯赞先生等,早已有姜羌相同的论证,这里不再多言,我觉得还是很可信的,因此,姜水(羌水),也即渭河,在今陕甘之地,是在西北。而那里正是古羌族的发源地(当然更古的羌族据说是来自于中亚的牧羊民族西羌)。姜水(渭河)自西向东流经今陕西中部宝鸡、咸阳、西安至潼关注入黄河,于是活动于渭河上游流域的古羌人得以顺流而下,经过晋南、河南,直抵山东。当然,这一路向东的迁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间势必会有所停留,成为一个个“姜姓的故地”,如高老师所引《国语.周语中》说:“齐、许、申、吕,由大姜。”齐吕在山东,许即河南许昌,申亦在河南,都应是羌人东迁中的遗迹,自然都是姜姓。

至于周初徙封,姬姜两姓大多分布在嵩山南北,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政*治需要,因为周人(此处暂且不论其源起何方)伐商之前,是在西边建国的,而东方中原之地,是殷商的疆域,武王灭商之后,仍旧定都镐京,在东边留下了他最信任的姬姜二姓,姜太公封于齐,周公封于鲁,齐鲁之地是殷商及其主要党羽东夷的重地,而从当时的版图来看,这里距离西周都城也最远。

另外,从西周封国的地域来看,虞夏商之后大多会封在其原来所在地(大多也是曾经建国之地,而非发源地),而姬姜作为王室亲眷,并不都遵循这一原则。

所以,我觉得姜姓还是起源于西北,而非嵩山的中原腹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林网,高老夫子2011-2-16 10:33 回复:

七琴所论也是当今学界的一种观点。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研究夏商周的问题,三代传承,但三代的始祖应该共同存在,也是说他们都是大小不一的方国罢了,谁的势力大,谁来做天下共主。此其一。

       夏人起源和活动于嵩山附近的阳城范围,看来没有疑义,后来发展到伊洛地区,遂有五子之歌。商人为东夷,最早大概活动于汤阴、内黄一带,至于再往前就不知道了。此其二。

        周人和姜姓是在大禹时期,一起活动于中原地区的,这在先秦文献中屡屡提及,只是到商人西犯,夏人北逃西窜,姬姜也随之融于西戎,才逐渐离开了中原地区,等到有周立国,追远溯祖,夏商周三族,包括姜姓,不约而同将祖先追溯到大禹,说“处禹之堵”等,这在《诗》比比皆是。这个现象不是偶然的。说明他们自中原来,现在又回到中原,充满了自豪之情。此其三。

         至于说的齐、许、申、吕的地望,那是西周以后的事情,距离大禹九州已经一千多年了。我帖子所说的,是在大禹时,这些人的祖先在那里的问题。所以不能把前后混淆。

       至于姜戎与姜姓的关系问题,南申和北申、西申的问题,文献和考古尚无明据,有待慢慢来考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22: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来,七琴梦获的观点还是站得住脚的,论述也很严谨。我当时想法漏洞颇多,交流中态度也很孟浪,姜姓在渭水流域,姬姓在晋南一带,到了商灭夏,周与夏开始迁移,向西,向北跑开去,到古公亶父时才“爰及姜女”,而姜原传说恐怕也是这时的附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自己当时想法是多么幼稚可笑,所以时时提醒自己一定要谦虚谨慎,念及往事,顿觉汗颜,立此存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04: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三代可考可信的东西不多,详尽的东西大多出于只言片语而得或语焉不详的史料加上作者的推论。
   
就古公迁徙路线,按照你的迁徙顺序(这说法当然是有史料佐证)你在地图上画出路线,你肯定画出一个莫名其妙的大麻花~~~~{:soso_e113:}
   
比如豳地,在沮水之南,而岐山在豳地之南。由豳地向岐山的南迁徙之路怎么会跑到豳地之北的沮水?杜水、漆水在豳地和岐山之间,梁山在漆水、杜水之东,豳地之东南,看着地图上的古公迁徙路线,你肯定认为古公的脑子有问题了。当然古公脑子没问题,历史记载有问题。{:soso_e113:}
   
豳地的另外一说在甘肃的庆阳地区,在这个位置才有可能渡沮水。
我前几年通过google地球对豳地的地貌考察,发现庆阳地区为豳地,可信度不高。一般认为豳地,在陕西长武县与彬县之间。长武县与彬县泾河穿县而过。这个豳[bīn]字后变成邠[bīn],古代的邠州就在这个地方。邠与彬古代相通,均有文采之意。看豳字字形,山中养猪,典型的农耕养殖方式。黄土高原所谓的山就是因为雨水冲刷出沟壑而成山的。长武县与彬县有大量的南北走向的山。
而庆阳地区很大部分叫董志塬 。塬是黄土高原上的一种特殊地貌,下面看是一座山,上山后你会发现上面有一个很大的平原,也可以叫高台地。这种地貌与豳字不符。
豳地地望的研究很多,也不知有没有看豳字字形和地貌做依据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高老夫子 + 20 足下高论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10: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昼耕夜读 发表于 2013-5-31 04:04
上三代可考可信的东西不多,详尽的东西大多出于只言片语而得或语焉不详的史料加上作者的推论。
   就古公 ...

关于先周和周族的迁徙问题实有可商,后代学者多沿袭《周本纪》和《毛传》之说。
       谭戒甫在《先周族和周族的迁徙及其社会发展》一文中,又认为有八迁,一迁为杜地迁往漆地,是由西南向东北迁徙,二迁是古公沿着漆水至岐山,又从东北转向西南。

     总之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3 19: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老夫子在大作中中云:“三”字在古代为大数,,窃以为,若五字,九字,千字,万字,兆字,却又不知如何DF。这个三岁顽童也知其小,高夫子却尊为大,还真高。{:soso_e11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7 17: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婉晴十二神签 发表于 2013-11-13 19:21
高老夫子在大作中中云:“三”字在古代为大数,,窃以为,若五字,九字,千字,万字,兆字,却又不知如何DF ...

关于这个问题,对没有很深文化底蕴的人确实难以理解,比如楼上这位。

       中国古代人们习惯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三思而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盅气以为和。”,可见“三”确实是一个特别的数,而意义往往是“多”的意思。

      人类文化学专家考察许多原始部落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部落的人对于事物的数量只有一、二和多的概念,比如在澳洲和南美的土人就是这样。这并不是说人们就不计算三以上的数,只是他们还不具备对三以上数的抽象概括能力。汉语中往往用“三”来泛指多数的用法,可以看作是这种上古习惯的残留。但在甲骨文中四被写成“ 亖”,说明商人的文明早已超越了原始阶段,十进制的天干和十二进制的地支的存在,就是明证,换句话说,殷人不但会数数,而且还抽象的概括出表示“ 数”的符号。《系辞传》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再看看金文里“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0-7-30 12:36 上传
下载附件 (164.94 KB)

        《说文》中说:四,陰数也。象四分之形。凡四之屬皆从四。。段注:囗,象四方也。

        
           周人的文明远不及商人,这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所以我们才金文中常常见到“四”原始形态。“四”字发明之初,并不具备数字“4”的涵义,它只是原始初民表达方位的一种神秘符号,或者说是对四方的一种形象化的表示。可以说 “四”的产生来源于平面的四方空间的基本认识,而随着人类逻辑思维的发展,逐渐从空间之象“四”中,抽象概括出纯数字意义的“四”,所以说数字“四”天生就具有象的基本因素,而表现的结果却是一个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8 10: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是大数?还解诗经?解诗经就说三是大数?我摘几段诗经,看看什么叫大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
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九月筑场圃,
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12: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我还没有说清楚吗?

在习惯中人们用“三”这个数表示“多”的意思,是有其文化渊源的,而这个渊源是来自于人们从简单的数数到对“数”的抽象概括和表达的发展过程,这就是我说三为大数的含义。

而楼上一直纠缠于到底是三大还是四大,是百大还是万大,看来这么深的问题不是你所能理解的,所以讨论到此为止,恕不再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9 13: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大十二多,别为多把自己弄成鸡毛掸子似的。
九也是多。{:soso_e11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31 18: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姓申、吕远祖在虞夏之际始封嵩山
----------------------------------------------------------
若按照姜姬通婚来说,姬姓在通古斯辽东一代    姜在山西---山东一代   真正拜嵩山其实到了汉中的刘彘才开始     我感觉嵩山之说讲不通   最早出处是史记。。不过汉代连玉门和昆仑都找不到 去哪找四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7 13: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 个人认为:‘三人行’的 三,主要 表示为最小 的 群体。从 论语中 看,小儿辩日,意思说,两个人 辩论起来,都认为自己有理,而三人,或者三人以上的,就有 比较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7 14: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三"言多,远比后起的"百"."千""万"来得原始."三"有易之原始要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3 15:38: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我的观点,诗经完全是游牧民族的歌谣,据徐江伟的观点,夏商周秦,其实都是游牧民族成为统治者,新疆的塔特拉玛干沙漠,一万年前就存在,随着风吹,将大量沙土带到西北,所以西北形成了黄土高原,但是西北在夏商周时期是草原森林,黄河原先是内陆河,而后来由于几百条河的汇入,经过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浆流向海洋,冲击出了渭河平原,华北平原。徐江伟还说,中国地区只有两个民族,北部的游牧民族和南部的农耕民族,农耕民族早于游牧民族到达这里,但是游牧民族比农耕民族发达,夏商周秦都是游牧民族成为统治者,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焚掉很多上古的文字,是因为他想把历史打扮成汉民族的历史,而实际上,掩盖了上古的历史,所以,孔子掩盖了很多东西,草原民族生性彪悍,掠夺农耕的男人为耕奴,掠夺女人为他们纺线,生孩子,他们在草原互相残杀,也是如此,他们从小就在极寒地带,在森林里追逐野兽,吃半生的肉,喝不到水的时候喝马血,他们对马的血管分布十分了解,在汉高祖时期,汉高祖几十万大军都征服不了他们,他们侵扰边境,每一次都掳掠几千或几万边民为奴,所以,由此看来,诗经中有很多游牧民族术语,汉民族是传统的农耕民族,而在古代农耕是最低等的,士农工商只是儒家的掩盖头脑的模式,真正汉民族的统治只有汉,唐,宋,明,其他基本上都是游牧民族统治,清朝推行的四书五经,满人不读四书五经,农耕汉人也不读四书五经,只有想当官,文人读四书五经,随着现代热兵器的兴起,冷兵器的时代就戛然而止了。至于是三这个数字早,还是十,百,千,万早,其实,后者比前者早上千年,夏朝少有文字,但是有语言,分别是十人长,百人长,千人长,万人长,这是游牧民族发起战斗的组织编排。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1 01: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43岁,小着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2 00: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书生了木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2 01: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文化中的“三”寓意的是“高”,涵蓋地理方面和知識方面的用義。表示它族所帶來的進步內容與新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3 13: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希望多多发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8 07: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诗经中提取信息来研究历史,是一个古老的路数。
诗经的起源、流传(口头、传抄)其过程是复杂的,有些细节是不可考的,所以诗经信息与考古信息的比对是有意义的。

但是,将诗经作为独立的文学作品来对待,也是有自身价值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30 14: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大雅•文王有声》:“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
+++++++++++++
请教各位:"烝哉"何意?

(不许老陕回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