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73|回复: 14

[講座] [講座] 大讲坛讲座之十八(四)秦伊人·古典国学结构·第四儒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1 14: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4-4-16 13:50 编辑

[講座] 大讲坛系列讲座之(十八)秦伊人·古典国学结构·第四儒学

【讲师简历】

网名秦伊人;居住地西安;自由职业;家传(医药);学业(理工);爱好(文史);专攻(历法)。

【讲座内容简介】

  古典国学基本包含“七学”(1名2老3易4儒5兵6医7史),窃以为这是古典国学的骨架,也是古典国学者入门之径。伊人借这里一席之地,只以讲座形式罗列本人学习所得,并不认为能对网友讲授学问。            
=========================
儒学平实也深奥,入境易深究难;对于儒学似如对孔子本人,常有两极的评价。还是具体到几个题目来浅论儒学和孔子罢。

一、小人、君子和中庸
=================
《论语·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论语·雍也》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论语·述而》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论语·顏淵》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
  上面列举孔子对“君子”、“小人”的话语,在《论语》中,这类话题还有许多,可见孔子对这类话题的清晰观点。但是,若由此得出结论,说孔子看“君子”和“小人”是上下对立的,则不符合孔子的思想。请看孔子对“君子”的实际定位:
       《论语·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在上面,孔子用“文质”、“野史”来定位“君子”的位置,君子的位置是在“文质”之间,也是在“野史”之间的。实际上君子是站在“中庸”的位置上的。为什么说君子定位在中庸?在《 中庸 》有:“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故此。
  那么,儒家认为“小人”与什么人是对立的概念?是与“大人”,《论语·季氏 》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在这里,可以理解“中庸”的真实含义,是说,君子要超脱“大人”与“小人”的对立,站在中庸的立场上,置身于一个客观的世界中,不偏不倚,这才是君子的处世之道。
==============
《论语·顏淵》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
 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
(或曰:君子保持本质就好,何必再有文采?
子贡曰:可惜啊!若先生这样说君子,简直是满嘴跑火车!文质若无区别,那么,去毛的虎皮和去毛的羊皮也一样啦?)
==============
[彬彬]形容树干与树叶。质如树干,文如树叶,质如皮,文如毛。

秦伊人点评:
  君子要文质兼备,如同树干要支撑树叶,皮要附着毛;使干叶分离和皮毛分离,都不是君子的作为。干不离叶,皮不离毛,文质一体,这就是中庸之道。

(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09: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4-4-15 22:48 编辑

二、觚与孤

《論語·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論語·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觚和爵是成套的青铜酒器,商代出土较多,西周也有。但是在青铜器中,爵有铭文,而觚不见铭文;那么,“觚”名所指器物是由谁来定的?王国维说:“凡传世古礼器之名皆宋人所定也。”(《观堂集林·说觥》)宋人王黼的《博古图》说:“礼义修于后世之伪,法度立于至情之衰,故创一器则必有名。”又说:“而继之以醉而不出,是谓伐德,然后知酒之败德有如此者;败德若是,安得而不孤哉。先王制觚,所以戒其孤也。”然而考古家李济认为,这“实在没有可以帮助我们鉴别觚这一器物形制的任何说明。”

  李济在《殷墟青铜器研究》中认为,觚和爵是古人的一套酒器,绝不分离。从李济的研究可以获得启发,孔子说:“德不孤”,又说:“觚不觚”,这前一说是指酒后若不失德,则“德不孤”,为何?因为“必有鄰”,何谓“德鄰”?是“爵”也!孔子又说:“觚不觚,觚哉!觚哉!”这或应是说:觚不孤立吗?孤独啊!孤独啊!为何这样说?因为觚失去爵后一定孤立,喝酒不用爵,直接用觚,如同今人喝酒用酒瓶直接灌,这种喝法岂能不醉?酒醉岂能不失德?所以说:觚有爵,如同有德之人必有邻居;觚失爵,如同酒后失德,失德之人必然孤立!

[觚<==>孤]  
[鄰<==>邻]  

亶甲觚 [宋]吕大临-考古图
亶甲觚.jpg

父丁爵 [宋]吕大临-考古图
父丁爵.jpg

[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0: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4-4-16 07:58 编辑

三、进与止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論語·子罕》)
解释:对于造山这样的事情,虽然还差一筐土就要完成,但是应该停止,我就坚决停止!(止恶)
       对于填坑这样的事情,虽然只是开始填第一筐土,但是应该跟进,我就坚持下去!(进善)        

  孔子对于“进”和“止”的行为,是用善恶来决定的,行善的事情,再难也要进,作恶的事情,再易也要止。这也是后人所谓:“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对于进与止的掌握,在孔子的高徒,也是难于掌握的。孔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論語·子罕》)这是说颜回学习时不顾一切,只知进取,不知珍惜身体,结果英年早逝。所以孔子告诫子貢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論語·顏淵》)而子贡确实比颜回办事进退自如。

(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1: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4-4-16 11:18 编辑

四、良玉与食器

《論語·陽貨》佛肸召,子欲往。 
       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
        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解释:

  佛肸邀请孔子,孔子欲前往,子路说:过去我也听见夫子说:“接近恶人,君子是不为的”,现在佛肸凭借中牟作乱,夫子为何要前往?
  孔子回答说:“是的,我是说过这话。可我还说过:‘坚者如玉,磨而不薄;白者如玉,染而不黑。’我可不止是个食器啊,怎么能只是传递食物,而不吃食呐?”

[匏瓜]葫芦,一破两半,制成瓢,是一个简单方便的食器。《論語·雍也》有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系] 音(ji),义同“给”;有《系辞》,是用同一个“系”字,繁体字为“繫”或为“毄”;这个字本意是传递,延伸为联系。

  孔子的意思是说:如果把学问当成食物,我就不仅仅是个传递学问的“食器”,我这个“食器”也是要吃饭的啊。

秦伊人点评:
  孔子自信自己坚白如玉,能不被磨损、不被污染;孔子还自知自己是平常人,也要靠自己的能力吃饭,靠为他人服务而生活。这才是孔子,既高贵如玉,又直面日常生活。

(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6 12: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谨致敬意。请教先生,关于进与止,如果行善中作恶,作恶中行善,应该怎么理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3: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倡导进止,今人提倡无节制的超越,所以今人的善恶无别。不能用古人的进止来对应今人的善恶,不知先生是否同意我的说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6 13: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先生回复,先生所说重在于物,深表认同。我意古今人性无差,唯时空变耳,上人,中人,下人于善恶,不应一义论之。夫子高明犹见于此。言语唐突,先生海涵。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3 收起 理由
秦伊人 + 3 彩!先生论及上、中、下,合于孔夫子的意思.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22: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进与退

《論語·泰伯》“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庄子·人间世》“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

1、从“乱邦”到“乱国”,可以认为是为避讳“邦”字,这或是《庄子》为汉刘邦之后作品的证据。
2、到底是“乱邦不居”,还是“乱国就之”,这是截然相反的意思。从《论语》中多次出现孔子应各国之邀的情况来看,孔子是不反对之于乱邦的。
3、行与止,进与退,在《论语》中常见到孔子的这类思考,其结果是孔子选择了进退自如的中庸之道。“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1 12: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顾如 于 2014-5-11 13:01 编辑

《 中庸 》有:“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顶楼以这句为唯一论证,或者说是论证的出发点。。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但是从这句话怎么就推出了“君子要超脱“大人”与“小人”的对立,站在中庸的立场上,置身于一个客观的世界中,不偏不倚,这才是君子的处世之道”?
离奇得很。之所以离奇,是因为楼主把一句话拆出《中庸》篇。然后随意指称。
既然楼主能这么做,何必那么麻烦捏?你直接指称就是了,还去引用什么《中庸》,突显自己不诚信。。{:soso_e148:}


————————————————

所谓“中庸”,《中庸》篇解释得很清楚: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节”说明所谓“中”,也就是“命中”之中。这是“用”层面的“中”。而“志”层面的中,即“心”。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控制“性”去符合“道”。道是什么?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道的核心指向是“和”。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所谓“和”,即符合规范呗。大概是因为规范是能致“和”的,使自己符合规范也就能符合“和”的要旨了。此处也印证前面的“率性”,是指控制自己的“性”。

那么《中庸》篇主张的节是什么?
还不就是孔儒的所谓“礼制”嘛。。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中庸》自己说得很明白: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发而皆中节,不过是要让自己处处循规蹈矩。。而且是要听皇上的话,去修身。。{:soso_e144:}

孔子自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把皇上的话内化成自心。可悲可怜又可恨呀。。


————————————

注意,“中庸”的含义实际是要儒生们听皇上的话,把皇上的话内化为自己的自觉。
准确地说:中庸即中于自心,而自心则以君王所言为中。中于自心即中于君言。
如此再回头看“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才能丝丝入扣。
所谓小人“无忌惮”则“乱”;君子时中即服从皇上。正好是一对对比。其中的“时”字,“当时”,则表达了“本后王”意涵。
(《中庸》篇是法家著作。当然,这个判断以儒生们不敢承认法家是儒家主流为前提)

而楼主的“不偏不倚”,怎么与小人的“无忌惮”对立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1 13: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白了,“中庸”就是荀子的“化性起伪”
{:soso_e147:}

这么直白的东西,让儒生搞得那么复杂。。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1 13: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了
并非是顾如我要攻击儒家,把后世儒家否定掉的孔儒学问再翻出来。

而是因为儒生们实在不诚实,自己要否定孔子,还要自称孔子言。自称也就罢了,还要将之说成是墨家主张。
说成是墨家主张也就罢了。。我们自己会去纠正
可儒生还要拿这些帽子去搞什么儒墨对比研究,让墨家为孔儒承担历史责任呀。。

可惜了
除非儒生停止教授文言,停止宣传孔儒经典
否则都会早就一批能读懂儒家经典的人
如此则谎言必被戳穿,只能托庇专*制的保护了。。哈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1 13: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制亡孔儒亡。。为什么官儒们坚定地拥护专*制者?
还用我说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1 13: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我的这些回帖不是针对楼主
楼主懂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13: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顾先生对这个有兴趣看,俺就多说一点,可是不保证您爱听啊,哈哈。。

所谓“君子”,直说是君之子,如王子是王之子,皇子是皇上之子;子后有孙,如皇孙、王孙等。(还有公子、公孙之类。)
但“君子”广义地说是有地位和教养之人,孔子自认是君子,并以君子水准规范自身,但他是否一直是君子,则见仁见智。

《论语》论及君子和小人,常给人误解,误以为君子和小人是互为对立面,其实不然。君子是中庸的,即是不偏不倚的,所以君子没有对立面。有偏倚的是所谓“大人”和“小人”。

总之,能自觉超乎于世的才是君子,而大人和小人都是常锵锵戚戚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14: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君子不能避免被大人整治,也不能躲开被小人纠缠,但是君子主观上是超越于极端意识的。所以君子虽然不免一时窘迫,但不会深陷泥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