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qc4124 发表于 2017-2-24 09:45
夫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槖子贛曰夫它日教此弟子曰德行亡者神霝之趨知謀遠者卜筮之蘩 ...
子曰易我後其祝卜矣我觀亓德義耳也幽贊而達乎數眀數而達乎德又【囗】囗者而義行之耳贊而不達於數則亓爲之巫數而不達於德則亓爲之史=巫之筮鄉之而未也始之而非也後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亓德而已吾與史巫同涂而殊歸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義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亓後乎●
《孔子世家》言:“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小雅·正月》:“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毛傳》:“繁,多也。”《禮記·鄉飲酒義》“拜至獻酬辭讓之節繁。”鄭玄《注》:“繁,猶盛也。”
《召南·何彼襛矣》:“其釣維何?維絲伊緡。”《毛傳》:“緡,綸也。”《釋文》:“緡,亡貧反。綸音倫,繩也。”
《禮記·大學》:“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鄭玄《注》“矩,法也。君子有挈法之道,謂當執而行之,動作不失之。”
《淮南子·時則訓》:“隂陽大制有六度:天爲繩,墜爲凖,春爲規,夏爲衡,秋爲矩,冬爲權。繩者所以繩萬物也,準者所以準萬物也,規者所以貟萬物也,衡者所以平萬物也,矩者所以方萬物也,權者所以權萬物也。”
《春秋》成公五年“梁山崩”,《公羊傳》:“五年,梁山者何?河上之山也。梁山崩何以書?記異也。何異爾?大也。何大爾?梁山崩壅河三日不㳅。外異不書,此何以書?為天下記異也。”何休曰:“故不日以起幀.不書壅河者,舉崩大為重。山者,陽精,德澤所由生,君之象。河者,四瀆,所以通道中國,與正道同。記山崩壅河者,此象諸侯失勢,王道絕,大夫擅恣,為海內害,自是之後,六十年之中,弑君十四,亡國三十二,故溴梁之盟,遍剌天下之大夫。”徐彥《疏》:“《注》‘自是之後’至‘亡國三十二’,《春秋說》文。若對《經》數之,從今以後訖於六十年,則不及於此數,何者?自今以後盡昭十六年,弑君止有十,亡國止有九,即襄二十五年‘齊崔杼弑其君光’,吳子門於巢為巢人所弑,二十六年‘衛甯喜弑其君剽’,二十九年‘閽弑吳子餘祭’,三十年‘蔡世子般殺其君固’,三十一年‘莒人弑其君密州’,昭公八年‘陳招殺偃師’,十一年‘楚子殺蔡侯般’,十三年‘楚公子比弑其君虔’,‘楚公子棄疾弑公子比’,是六十年弑君但十矣;其亡國止有九者,成十七年‘楚滅舒庸’,襄六年‘莒人滅鄫’,‘齊侯滅萊’,十年‘遂滅偪陽’,十三年‘取詩’,二十五年‘楚滅舒鳩’,昭四年‘遂滅厲’,八年‘楚滅陳’,十一年‘滅蔡’,是九也。然則《春秋》書遂其可書者矣,說文舉者悉言之,是以多少異爾。或者此《注》誤也。”
《孟子·滕文公上》曰:“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