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回复: 14

[原创] 从几条线对华夏文明起源和发展进行粗浅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4 21: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几条线对华夏文明起源和发展进行粗浅分析
平常比较喜欢古代典籍,也尝试着写了一些东西。在不断学习探索和交流当中有收获也有迷惑!就想把自己的一些理解和看法整理一下,放到国学复兴平台交流,恰好最近因疫情宅家,就顺便说一说。
                几点说明
一、此说是建立在华夏文明自然发展的基础之上,即没有史前文明和外来文明加持和影响,以人的自然发展为主线来分析说明。
二、所说内容纯属在个人所知的基础上呢提出的看法,如有雷同请海涵!
三、个人理解的自然发展就是常规发展,也是参合人的智商和天才能力的一种假设性分析,无根无据,虽然会借助一定的资料来阐述所说的可能性,但也仅是可能性,不参与学术争分。
四、说其必要性,无非是理一下对华夏古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可能性分析,从而有助于自己对古代精华的本意的理解,让自己在学习古代典籍时不迷失方向而误入歧途!
五、诚挚欢迎同志者交流、批评和指导!
2020.02.04
第一说:华夏文明初期的存在形式分析
文明是一个大话题,个人初步计划只涉及文字、中医、历法和《易》几个方面。因为严格意义上说,它们都属于工具之类。文明来源于智慧,智慧的常规表现是具备一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所以个人选择工具类比较简单,也是非专业人士比较能说上一点理解的层面。
任何文明,准确来说应该叫做文化,都应该是由一种先自觉不自觉的运用到经过创造发明这一类的总结提炼产生的!以文字为例,在文字以符号形式存在之前就应该有文字在平常的使用当中。虽然没有特定的符号,但人已经对大量事物形成了固定的概念,如日、月、水、木等等,因为这些东西是人的生存离不开而迫使人不得不去认知的,这种认知庞大到一定程度后会迫使人去定义和展示对它的定义,最简单的象形符号就充当了这个角色。那么,第一个画出这个符号的创造者就是文字的发明家。进而这种象形类的发明难以满足使用,会意字和指事字被天才所创造,这个创造就是对文字的天才性总结和提炼。至此,比较完备的文字产生了!而文字的创造这个过程也代表了一切文明的创造过程,其发展史大同小异。
因此,文明的初期存在形式是一种意识形态向物质形态转化的漫长过程!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收起 理由
浪花 + 10 谨受教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5 06: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继续,谢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5 09: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我所想的东西(特别是,脑海中,一闪的东西)
说,我所知的东西(特别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东西)

请继续
关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5 12: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真实,很实际,以像代千言,就是敦皇石窟,在絲绸路口,传递不同地方语言的真情实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5 18: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篱客 于 2020-2-5 18:17 编辑

第二说: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1、语言是文字出现的前提。人的智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必然的从“嗯、啊、唉、呀”这些单字语音向“嗯哼、哎呀、妈呀、爸吆”等词汇发展,以至于到现在仍然自觉不自觉在日常生活中所运用。随着交流的需要逐步发展成了话语,这个过程可从一个小孩的语言能力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足以说明,当然这其中也伴随着智力的同步发展。
当人的语言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相对的就会现记忆力能力的严重不足。当人的记忆能力不再满足话语信息存储的需要,就必然会找出和发明记忆的补充手段——代替语言信息的符号:文字!这一点各个文明遗址的文字遗存都可以证明。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说,文字是最关键、最强大的生产力。也可以说文字作为生产力也是在无意识和有意识共同作用下的一种必然发展,除非已经掌握语言交流能力的人群突然灭亡!
因此,文字的出现是必然,也可以归属到人的智能进化远远落后于语言发展的一种被迫式本能激发。电脑的出现难道不是一个充分的证据吗?
2、语言能力和数字辨别能力的同步发展,为文字出现提供了意识上的可能。
个人认为,人的语言能力和识数能力是几乎同步发展的。这取决于智慧和生存所共同作用的结果,生存的神经反应让人感知饥饱的状态和多少的差别,生存的欲望迫使人用智慧去认知多少的概念和进行形象描述。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命名和命数成了必然!物以名而区分,数以个而名状。到了这个认识层面后,以各种不同名的语音完成了以音代物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说起来容易,其实是相当慢长的,因为它是人的形象思维到理性思维的一次飞跃。也是缘于这样的思维方式形成,为会意造字提功了智力基础。
随着发展,人对自然界的认知不断增加,语言储量也随之而丰富起来。人的语言信息量增加到记忆所能提供给人的帮助的极限,文字这种补充记忆能力的手段也自然不自然的被迫出现了!
3、汉字的最初形态。
象形画是文字的鼻祖,因为它能够最简洁的代表语言意识,目前所能见到的岩画和陶纹就可以佐证,现在还存在有以画代意的语言描述也能说明这种理解的适用性。小柴棍和小石子是数字文字最早代表,因为它们能最简洁、最形象的表述存在的数字对应,古代算筹可算是直接证据,“一、二、三”等数字文字的形态也可以说明问题。
因此,文字最初的形式当是简单的以画为主的命名信息和以小柴棍为主的命数信息的综合,涵盖了象形和会意两重造字方式。
4、象形字和会意字(包含一定的指事字)是汉字的最初造字方式。
当文字以补充人脑记忆的不可缺少的生产力出现之后,必然会被重视和使用,于是“造字者众”如同“造电脑者众”一样迅速成为一个社会分工(现在叫产业),加之笔(棍笔,刀笔等)的出现以及简化画字的需要,汉字开始由画书和物书统一到字书这一条线上了。画书逐步简化为象形,物书也借助象形的方法而成象形字。同时,在物书转化为画书的过程中必然的出现了会意的概念。笔者认为指事字和会意字在造字初期应归为一类,都是由物书转为画书过程中经过智慧的提炼而丰富和发展的。例如“数字的一、二、三和方位字的上、下”等。
5、甲骨文之前文字存在形式的判断。
岩画和陶文是目前可见的最早汉字存在记录,那么甲骨文之前还有其他文字形式存在吗?有!答案是肯定的!绳结就是其一!现在人对结绳记事的描述大多数建立在“大事结大疙瘩,小事结小疙瘩”的错误概念上。个人认为,绳结也是文字存在的一种形式(不要小看了古人的智慧),笔者把这种文字叫做绳书。
绳书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尚没有实物可考(本人没有信息源),但可以从客观绳书存在的可能性。这里要先说明一下为什么会出现绳书?一是当时可以记书的材料有限;二是用绳顺记可以清晰反应时间区段;三是重要事件记载的需要;四是草绳符合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从这个概念延伸,绳书就是最早的史书!结绳记事的含义也应当是绳书记史!否则也不会后世反复述之。
绳书也是一种文字(象形或会意),因为绳结可反映的信息量是很大的。因为当时的文字是以画书和物书两种形式存在的,那么绳结也就有结画书和结物书(甚至更多的形式)等形式,其意义不言而喻。从后世存在的绳编的“福(蝠)、寿、囍”等字的流传可见一斑,“悬壶济世”中的悬壶(类似于绳结的吊起来的煎药壶)就成了医所的招牌,还有“狼烟”、“旗语”、“光号”等也都有这种传承意味在其中。
当然,除了绳书的特殊作用(史书)之外,应当还当有皮书,板书等形式存在(有待发现),证据目前只有一个:甲骨文中没有“字”字,金文中把“字”叫做书,造字的“六书”为什么不叫“六字”也是这个原因。而金文“书”字是提笔写字的会意字,《说文解字》解释“书”为“著”,也就意味着过去的字和筷子有着诸多关系,可能是筷子(或者像筷子的木棍)也能写字的意思吧!那么既然有笔能书就必然有可书之物,或板、或皮、或骨。判断来源仅此!
6、仓颉造字。
仓颉被后世尊为字圣,那么在汉字发展上肯定有过人之处。李斯的《仓颉篇》说有九百多字当不为假。从常用字三千而言,近三分之一的造字量也足以让仓颉安受圣名。那么仓颉造的什么字呢?笔者认为仓颉是原有文字的整理者,也可能是形声字的创始人。原因有:
一是严格意义上说仓颉造字是给汉字的一个大发展而不是最初的创造。因为象形字和会意字是从自然生活中发展而来的生产力,不是一人之力而为!
二是象形和会意方法造的字有限,不能满足交流和记述需求,必然要有新的方法做补充。
三是能让仓颉造字被认可也只有形声字这一大类,而这类字也必然是高智慧的创造发明。在这个过程中(已有一定文字的基础上,记载出错的可能性不大)历史记载非常一致的指向仓颉。
四是仓颉鸟书碑中第七个字为“荣”字,原意是桐树。这是个人见到的最早的形声字。
这些只是个人分析,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只是现在还没有别人可替代形声字的创造者,姑且认之。这对汉字的发展来说无关紧要。毕竟经过象形、会意和指事之后,形声字被古人创造了,完美的发展了汉字!随后的假借字和转注字只是用字上的创新罢了。
汉字的起源和传承发展是非常清晰的!看不到有外力(史前文明或外来文明)作用过的痕迹。对于最关键并最重要的生产力来说都没有外力作用的痕迹,那么认为其他文化会受外力作用只能是一种对先祖智慧的亵渎和民族文化的不自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5 18: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诸位的关注和指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18: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说:中医的起源与发展分析
对于中医,个人自认为不好说,因为自己不懂中医!但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去理解中医也有少许可以交流的,说说吧,也是在学习!
个人理解:人想存活和病要人亡这个矛盾体的自然存在促使了医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医也不例外。简单的把中医归纳到病、治、药(手段)、医者四方面,就从这四方面说说中医起源和发展。
一、简单说病。
病是伴随人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一种自然存在或者说是自然之道。人常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这个词中的“病”不属于自然规律,是人为或者天为的结果!天为是无奈,是人认知自然的必然牺牲,不必多说。人为可分为内病和外病,内病即由人自己的主观造成的,例如病从口入;外病即由外力作用造成的,例如受伤。
有病迫使与之相适应医学随之而产生发展,这个过程是在有意识和无意识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二、简单说治。
治病是识病和施治的统称。认识了病因病理才能想办法治疗,这个过程也就必然产生了药物(手段)和医者。最初的治就是由试探摸索而来,就和现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一样!这种尝试有可能是百里成一,也可能是千里成一甚至更小,但有且只有这样才是唯一的正确出路!因此中医(其他文化也相同)可以说是在病死无数先祖的基础上一点一滴的总结提炼出来的!因此,每当你看医治病时首先应该去缅怀为你可以所用的医术而自然不自然做出贡献的先祖们!
三、简单说药(手段)。
药(手段)是有病可治的前提。但药(手段)的发现又是人对自然认知的一次次升华,药(手段)的初期形式应该是大同小异,即自然存在的草、木、土、石、水、火和诸如按摩的外力等等。但中医有别于其他文明,因为我国古代圣者敏锐的发现和总结了“药食同源和相克相生”这样的中医学基础,为中医的发展和使用开创了蹊径。
四、简单说医者。
医者是社会分工的一个单元,也是医学创始和发展的核心!因为人的生存需求而迫使医者的产生、存在和社会性的分工。虽然这个过程是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但这一分工(或者不是绝对的分工)却是一种发展必然!例如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虽然不能肯定的说就是神龙氏创造了中医,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一群像神龙氏的人担任了研究和发展中医的社会责任!也正是这个分工和这个群体的人以华夏人的不屈不挠的秉性,一步一步的创造、完善和发展了中医!
五,“药食同源和相克相生”可能是中医的最初形态。
药食同源可以理解,因为有“病从口入”之据;相生相克也可以理解,因为水火不容,土可生木。在这个过程的阶段和细节现在尚无可考,但自然界中有很多动物会自己找药疗伤的事例却不少。以动物的智商和人的智慧相比较,个人选择是尊重古人的智慧!也可以说个别人的智慧是天生的出众,咱们叫做天才。而智慧和人的进化关系似乎不是很密切!例如有据可查的古代圣人的智慧结晶——典籍(绝大多数不是一人而为)历经几千年无数后人的共同研究还是不能尽窥全貌。因为这本身就是华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特色!这个特色是扬弃,是辩证,是开拓,是科学的发展轨迹!
中医现在通用的阴阳五行理论不会是当初人们所能掌握的,但最初运用的简单的相克相生却成就了中医的支撑基础。有了这个支撑基础使得历代医者有了明确的行医思路。那么最初发现并运用相生相克规律的医者就是中医的发明创造者,虽然是有意或者无意!
“药食同源”也必然是后人总结提炼出来的名词,但“吃出来的病也能以吃而治好”这个创造性发现或者思维成就了“悬壶济世”这样的医者群体和中医之路。从神农尝百草而辨药到李时珍身试曼陀罗,诸多此类故事虽说不能百分之百准确,但当以可信,因为中医辨药过程中尝药是必行之举。另外,神龙氏身兼传五谷和尝百草两职,即是神龙是众医的化身,也能说明药食同源被先古所认知。
六、中医传承的间接证据。
证据一:在现存最早文字甲骨文中有“病”和“疾”两个字,两个字都是象形而不是形声字,病是人躺在床上之形,疾是人中箭之状,可以间接说明病和疾早就被人们所熟知。“医”字在甲骨文中也有出现,貌似把人在房子里吊起来医治,或者说是“悬壶”的前身。“药”字在金文中有,也是象形字,象形树叶。那么病、疾、医、药等医学领域的关键字都是以象形字出现的,本身就说明了“医随人生”的事实,因为象形字是最早创造的汉字。故推断,有病就有医,就有药,中医体系随着先古人的发展而存在!
证据二:《易经》中多处提到医和病。例如无妄卦:“无妄之疾,勿药有喜。”非常清晰的反映了疾和药的必然关系。《易经》是华夏文化的鼻祖应当无疑,那么目前可以参照的可以说是最早的文字经典《易经》也就能说明中医的延续。
证据三:汉字是华夏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笔者在第二说中已有阐述。现在可以见到古代医学著作也是有了汉字才可能有的产物。在文字产生之前的中医传承究竟是怎样的不得而知,但口口相授是必然存在的!很多文盲就是这种方式继承师学的。故不能以没有发现或不得知而怀疑应有的存在的想法不可取。拿《黄帝内经》和《神龙本草经》为例,在传说和记载当中,神龙乃炎帝,仓颉乃黄帝史官,那么这三位当为同时期人。在仓颉造字之前应有文字,但也数量有限,所以,《黄帝内经》和《神龙本草经》的成书时间应当在仓颉造字之后。从这一点来说《黄帝内经》和《神龙本草经》由黄帝和炎帝所创值得怀疑!再从内容用字上分析秦汉时期成书的可能性较大!但这也不影响中医的传承,华夏文明传承的特色就是传而增补和完善!也许黄炎二帝在中医史上有所贡献,但绝对不是现在所看到的此经。甚至都是后人著作而据传说冠名而已,其目的无非是扩大影响,济世救人之善举,无可厚非!但是,这个增补完善的过程又恰恰说明了中医的发现创造和发展传承!
这样的传承特色无须多加论述,《易》的传、注就是例子!
再要证据的话,就等进一步的考古结果现世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7 19: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说:古代历法产生的渊源分析
我国古代历法至今影响都是巨大的,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诸多因素。
一、区位优势是前提。
华夏古代文明主要集中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源丰富,土地肥沃,为人的生存和壮大提供了地利优势。但天时优势却是在与天争斗的过程中逐步创立出来的,这一优势突出的反映在历法方面。
华夏古人主要生活在北回归线以北,以秦岭淮河一线为中心广阔区域,这个区域的自然条件是古代历法产生和发展的绝佳地带!变化分明的四季轮回清晰的反映了年的存在;太阳高度角的明显变化和有序往复自然标注了四季的存在;月象变化的最佳观测区域更容易让人认知月的存在;良好的繁衍环境带来人口数量的无限膨胀和自然供给之间的尖锐矛盾逼迫先祖走上农耕之路等等。这些自然和人为求生的不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了古代历法——农历的创建和发展。
二、围绕指导农事的二十四节气既是对历法的直接运用,也反过来成就了历法的完善。年、月、日、四季的自然时间的大概念确立之后,更详尽的对农事指导的时间段的需求当是促使二十节气创立的根本原因。但二十四节气确立之后又反过来对历法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和完善。
间接证据有一条,正月叫寅月而不叫子月。笔者在随笔《学以致用》中有所阐述。
三、太阳历和月历得到共同研究和相互参照,最终形成古代的阴阳历法。月历置润是一大创新,也是阴阳历同时发展的证据。同时,古人最初的阴阳概念也有可能从此二确立。
四、天干地支的创立分析。天干最初应当是为记录星象的工具,估计是横竖五线把星空分为十六个区域以方便记录对比。这从过去十六进制和衡器称的标示叫星可以大致推测。地支当是以月名而产生。天干地支纪年当是随之而后的记史需要而运用,不是最初目的,包括每天十二时辰都是逐步完善的运用罢了。
因为干支纪年在甲骨文中已经是熟练运用了!《黄帝历》和《黄帝内经》一样,当时后人总结而冠名得来的。
五、历法各个文明发源地都有,只能说明古人对天的敬畏和对天象变化的敏感。不能说明是的外力文明的干预。如果是外力干预的话,那么古历法在各文明地当差别不大!但事实却不是这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8 19: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说:《易》的产生和发展

《易》经过几千年的探索现在基本搞明白了,是继承、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不是一人之作。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也有《易》的前身《连山》、《归藏》之说等等。
“易”可以这样说:是人以外但有作用于人的自然法则,可以理解为“天地大道”或者“自然规则”。《易》则是人有意识的对这个规则去认识的描述总结。这也是为什么《易》自然不自然的成为了华夏思想、文化、哲学等领域的共同鼻祖的根本原因,即所谓的万变不离其宗!
一、关于《易》的创立。笔者在《也说易经》里有所分析,现在所说的严格来讲已不是《易》而是《易经》,是对古代占卜结果进行整理总结提炼来的,也是自然规律和人的行动的一种有机结合,是天地变化和人的变化相互作用的产物。这可以从“易”字起源得到佐证。“易”字最初字形是由一个类似杯子的容器向另一个同类的容器倒东西,应当按会意字去理解。什么含义呢?一是赐予,甲骨文中易、赐同字就能说明这一点。谁赐予谁呢?当是天地赐予人类,人类吃穿用度无不来源于天地恩赐,在先古时期,天地可是被神话了的存在,到现在人们还有敬天尊地的习俗,例如天坛、地坛,婚礼首拜等等。二是获取和承受,是人类获取生活资料和承受因获取而附带的天地威严。基于这两方面因素,“易”字就可以理解为人类要获取天地的最大恩赐,就必须去了解天地的恩赐容量能有多大?怎样做会引发天地威严的惩罚?也就是人类一种被动的接受和主动的去认知天地。有且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在天地神威之下得以安然。通过漫长的日积月累,《易》成形了。也正因为《易》的不可取代的重要性,故奉为经典而取名《易经》。
二、八卦图的含义。八卦图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立体图,而不是平面图。也就是说八卦图就是一个描述天地万物的空间结构图。中间首尾相接的阴阳鱼代表世间万物(当然这更代表《易》的核心出发点---中),也是我国古人对宇宙最初形态混沌的直观反映和自然万物由阴阳两方面构成的基本认识(太极的概念是后人加上去的,而不是先有太极的概念才产生《易》)。而八卦也不是环绕于“中”,而是把“天、人、地”三要素在自然之中存在的八种组合的概念性延伸和简单化,毕竟古代没有手段把集于阴阳之中的八种状态重叠的画在一起。这也是八卦图取圆而不从方的本质原因。这八种自然存在的状态分别取了名称,也赋予了各个名称的大致的形象代表(也应当是后人为之),构成了先天八卦图。而后天八卦又是增加了个人理解的一种画法而已,毕竟八卦出现在那个位置都是可以的!先天八卦本意应当是出于形象化描述而展示的画法。然而后天八卦的变化虽然告知了这种原本变化的存在,同时却诱导了一些人远离了《易》的本意(这也是华夏文明传承特色之一,特别是文王的政治影响对《易》的诱导性的危害是巨大的!)。
说白了,八卦图只是帮助人更好的理解《易》的工具,它本身并不代表《易》!
三、河图洛书和“易”的关系。
相传伏羲从河图洛书而画八卦,本人到现在没有看到过确认的河图洛书的原始记载!也无法来准确评说。但个人认为:河图(银河?)可能是星图的反映,洛书是把河图有选择的标注。而八卦图的创立可能是因这个发现受到启迪而画出了一个平面的却代表立体八卦空间!这也就是“伏羲受感河图洛书而作八卦”的本意出处!从这个意义上说:河图洛书与《易》并没有因果上的关系!
四、六十四卦和五百一十二卦。
六十四卦和五百一十二卦都是后人为追求准确反映规律而进一步的细化工具,无可厚非!至于排序问题则是为便于记忆和运用的形式,与“易”的内在无关紧要。
五、《易》的作用。
综上所析,《易》是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总结。代表了各种可能性的存在。其本意是用各种存在的可能性来指导人的社会活动,而不是其他!
六、《易》存在和传续的状态。
《易》是先古探索宇宙自然规律的一种途径,必然包罗万象。在继承和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把其他认知例如五行、占卜、天文、地理、术数等充实其中,使得《易》成了万能之像,虽然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但任何事的双刃性也给《易》增加了诸多的足和缚,这就是今天读《易》之难的根本所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10 13: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篱客 于 2020-2-10 13:39 编辑

第六说、华夏文明形成分析
总结以上四个方面,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华夏文明是先祖智慧的结晶!它是先祖在与自然界抗争过程中自然不自然或者说无意识和有意识共同作用的产物,华夏后辈当为这个文明的创造和发展自豪和骄傲!更不应该轻视先祖的智慧而旁道于外力的观点,恰恰“自己完不成的事就认为别人也不可能完成”的这一观点在历代中都欣然存在!
相对于其他没落的文明,华夏文明能够延绵发展,有着它独特的原因:
一、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广阔的的分布使得华夏文明能够延绵五千年而不同于其它文明的关键因素;
二、多民族的血脉融合和文化融合成就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内在因素,而包罗万象的自然地域结构则成就了其外因;
三、自然不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是华夏文明得以高度发展的核心动力。这里面包含了诸如“学而优则仕——的人才机制”、“大禹治水——的故土不离抗争信念”、“敬天尊地——的客观科学守道观点”、“扬弃——的传承理念”等等机缘!
故此,文明自信、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等当是我们这些华夏文明的后辈理性坚守不渝的创新观点!
暂且说这么一些零碎,随后会坚持在不同线条上和丰富证据加以努力!
2020.02.1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10 16: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0-2-10 16:33 编辑



这位朋友,我一直关注,你的帖子!
今天,看到你写完了,很高兴。向你的这种坚持精神,致敬!



我写点,我对这个“八卦”的认识,希望对你的学习研究有帮助!

请见下图;


20021003.jpg

20021004.jpg

当我们,把贾湖时期的冬至 定义成,伏羲先天 坤;把 夏至 定义成 乾;时


那么
贾湖时期的冬至 春分 夏至 的天气变化,就对应伏羲卦象的 经( 明夷 的卦象变化



请注意;八卦的卦象,是有内外之分;六爻卦,下卦为内卦,上卦为外卦;三爻卦,下爻为内,上爻为外

请注意查看,在,复明夷 泰,这四个六爻卦象中
其内卦变化;为,震、离、兑、乾
而且
所有内挂的下爻,皆为;阳爻
所有内挂的上中爻,呈现二进制变化

我们,再,仔细查看,可以看到
内卦的下爻;阳爻、内挂的上中爻,二进制变化、外卦的二进制变化;所这些,形成了从 经( 明夷 泰)到 的伏羲先天左侧变化,这个左侧变化,描述的是贾湖时期,从冬至 经春分 夏至 的变化。
同理,可以得到,伏羲先天右侧,描述贾湖时期,从夏至经秋分 冬至 的变化


即,伏羲先天与贾湖时期节气变化,是有着,一一对应关系
这个对应关系,是经得起,时间(九千多年)考验的对应关系


所以,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简称;八卦),本身描述的就是一种变化






说点阴阳与辩证法的关系
请根据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内外卦的变化规律),仔细、品读、体会,下面这个句子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11 10: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赐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28 18: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说:从工具的使用分析华夏文明发展
        使用和制造工具是人类文明程度的一把标尺!那么可以这样给工具做个定义:凡是人身体之外的可作为生产力的一切东西都可以算作工具。
按这个标准来衡量可以得出:语言不算工具,但文字是工具;人力不是工具,但人力可使用的东西是工具;智力不是工具,但智力所创造的东西是工具。
这样就可以给工具分为两大类:无形工具和有形工具。无形工具包含社会形态和对自然界的一切认知;有形工具包括文字、算数、阳光、土地等可以看见的所有生产资料。
那么工具也就可分为自然存在的工具和人制造的工具两大类了。
先说无形工具。无形工具包括从最初的群居的基本秩序到随后因群居规模发展而产生的必要的管理所形成的社会形态,也包含因社会形态发展而发展的各种意识领域的俗成到规范化的制度,例如道德标准和法律规范。
有形工具很直观,即看得见摸得着的所有生产资料。其中自然存在的光、水、土地、风、石块、木棍、山洞等自然工具是因被认识而使用的工具;人制造的工具是经过人为一定使用目的而加工的工具,是工具的次生形式,次生有很多代,例如车床车工具,车床是工具,车出来的就是次生工具了。
工具是经过不断的次生而进步,这个次生就是用初级工具向高级工具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恰恰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具体标志!因为这个过程是人的智力和工具水平或者次工具的生代数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就是文明!
参照工具次生代数来分阶段描述华夏工具发展史。大致可分为简单工具阶段、复杂工具阶段、高等级工具阶段、智能工具阶段等四个阶段。
一,简单工具阶段
代表工具:山洞、木石制工具、用自然火源。国内洞居遗址如元谋人、山顶洞人、穿洞人、大荔人等等都属于这个阶段。
智力特点:属于低智力阶段(相当于会说完整话以前幼儿智商),语言能力有限,没有指定性符号(文字前身),不具有创造思维。
社会形态特点:群居但人数有限,没有主动的教和学的社会活动,没有阶级分划。
二,复杂工具阶段。
代表工具:房屋、陶器、有制火工具,有指定性符号(文字前身)。例如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等等。
智力特点:属于中智力阶段(相当于会说完整话到学前儿童智商),语言发达,具有思维创造能力。
社会形态特点:部落出现,人数众多,有了主动的教和学社会活动,社会分工出现,阶级出现,社会道德基本形成。
三,高级工具阶段。
代表工具:城镇出现,文字出现,金属用品出现,历法出现,大致在有记载的传说时期到秦统一之前。
智力特点:人的思维出现追求(相当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之前智商),对自然界初步认识。
社会形态特点:道德和法律共同作用社会管理。
四,智能工具阶段。
代表工具:四大发明,国家出现。大致从秦统一到电脑的发明使用之前。
智力特点:对自然存在工具的开发使用。
社会形态特点:道德和法制体系完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00: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条线中不难看出,华夏文明的发展和延续是完整的。也以此为由说一下自己的几个观点。
一,人的智慧发展或者说进化是个梯级发展过程。
从现在有据可考的华夏人类史分析,简单工具时期大致开始于六七十万年前(元谋人、北京人生存年代),到八千年以前(仰韶文化出现年代);复杂工具和高级工具时期大致是八千年前到两千二百年以前(秦统一文字);智能工具时期大致两千二百年前到六十年前。这个阶段时间跨度能准确的反映出人的智力阶梯性发展这个规律,导致这个规律的根本原因是工具的跳跃式发展,就像电脑产生后六十年的发展足以代替前三个阶段六七十万年发展进程一样。也可以这样说文字这个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人智慧进步的分水岭!这里的文字包括画书、绳书和甲骨文等。从而也可以大胆推论自有书开始出现到现在这三千二百年左右,人的智力变化不大!
二,有关上古时期神话般的历史传说只是人类的心灵寄托,就像嫦娥奔月和近年来风靡的穿越,在分析历史和文化传承上不要受其影响!当然传说也不会空穴来风,伏羲、黄帝、炎帝、仓颉等等只是被后人追其伟功而夸大其能罢了。
三,社会分工是成就华夏文明的核心基础。学而优则仕!“仕”古同“事”,行业。也就是说谁哪方面学的好就去从事学的好的那方面事业研究。大教育家孔子这句话既是对过去社会分工的肯定,也是对后来教育的要求!也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全方位的灿烂的华夏文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5 21: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说:从《说文解字》的可靠性来分析传统文化流派分歧
中华文化发展太快(能人辈出),加之多民族文化融合及分合变迁等诸多因素,导致了目前的一个倒树形文化结构体系,即主流始终是主流,但也有众多枝叶并存的大文化体系结构!可以简单的说是一个有主流的多样性的存在。这样有好处,百舸争流,有效促进了生产力的繁荣和延续,缺点是很容易逐末而失本!这也是国学复兴的目标所在吧!发现走偏了就要自己走回来!怎样走回来?必然是找到树的主杆,也就是文化传承的主流!所以一代又一代都有人在努力,延续和滋润了华夏文化的一次又一次复兴!
为什么要说《说文解字》的可靠性呢?因为她是中华文化目前可看到的第一阶段的总结!但是她的成书又受到了生产力的约束!《篇海类编》、《康熙字典》和现在的《新华字典》等都不能说没有一点错误,何况《说文解字》?就拿《康熙字典》和《新华字典》来说,成典需要多大的生产力支持?还不能说没有错误!再说:从目前所能理解的文字画书,绳书,陶文,甲骨,金文,小篆,隶书到《说文解字》,几经变化?更为甚者不负责任的采用了六书中的假借和转注,让华夏文字产生了多变性!这个文字的多变性造就了一些文字本意的缺失和一些新意的产生!就类似现在还有几人能理解“炊烟袅袅”这个词?所以!对古籍的学习不仅有原本难见和参考书缺陷的问题,还有不负责任的妄断!因此,难!知原作本意而求根本太难了!
怎么办?个人认为:目前通行的训诂法还要再增加至少一倍的例证标准才有可能接近原意!相信泱泱文化大国会有能人借助现有生产力给予发展!
因此,不敢妄言流派分歧没有其他因素在里面(人操作总是有个人情感在里面)但至少与字典包括注疏之类的工具书的缺陷有很大关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