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回复: 3

[综合讨论] 《张子正蒙注•参两篇》义理我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5 03: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参两,二故化的阴阳为两乃人参,一故神的神参導向人参理一为参两,道器层次矛盾理一的神参与人参。荀子言“能参”,合神参与人参为理一的顺天而制天。因而,参两的哲学源根,是荀子的《解蔽篇》。解蔽诸子各家偏蔽一曲之分门别类,闇乎大理齐同。通过解蔽诸子的学术争鸣,集成诸子学,旨在健全深化而发展儒学体系,致儒学成为主流的思想体系,荀学功不可没的诸子集成。
现代有学人也推崇诸子集成,与荀子不一样的诸子集成。须知,事物矛盾,基础理论是一物两体,有同一性相成与差异性相反的正负两走势。现代学人的诸子集成说,容纳着矛盾差异为偏蔽的诸子学,实践实证必然是矛盾相反分离,诚如荀子所批判的“蔽于一曲,闇乎大理”。立足一物两体为理论基础的诸子集成,失事物矛盾的同一相成正向,是非理蔽混杂为一体的矛盾分离。现代学的诸子集成学为大杂烩,亦不为过。荀子的诸子集成,理论前提是摒弃诸子偏蔽一面,从而扬弃其是的一面,实质扬弃其一物两体基础理论的对立统一,在两体理一,对立统一规律的矛盾辩证法基础上,完成对诸子集成的理论*功夫,成为孔儒体系发展系统的完成阶段。荀子解蔽的历史逻辑局限,理论重心的“能参”,礼义规范行为的实践实证,乃人文自然的人参天地,顺天而制天的物物道。经过唐宋变革昭示,顺乎物则,疑乎人心的天下动态时代,张载以及船山,重心放在神参天地境悟,人文化成天下的理道定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就是张载之所以提出“一故神,二故化”的清通太和,船山提出以人事天的“理一而已”,贞一之理与相乘之几的存在理势天,实践理性的“性命一也,理气一也”,“容光而不穷于所受”的富有日新,继善成性的清通太和。张载与船山两体理一的神化理论,不是对荀子“能参”理论的传承、深化和发展?古今义理会通的《参两篇》:两体理一。以两体理一解蔽诸子学,如老子道法自然的物化道与物化德,人无为道无为的有无相生,被荀子解蔽为“蔽于天而不知人”,天人之间的两体理一,乃精于物者的物物道,精于道者的物欲观。船山则言:“以人事天,理一而已。性命一也,理气一也”。解蔽于法家的法术势治国理论,蔽于君王专权定制的法治,不知民所共由理道的礼法合治;蔽于术,以控御群臣效忠君王为手段,不知民为本重民生为手段的儒术诚行;蔽于君王专制霸权之强势,不知“势字精微”,“理字广大”,不知君民之间理势关系的民水君舟,水可载舟覆舟。解蔽法术势的法家理论,闇乎大理的蔽于一曲,两体理一予以完善的理论集成:民所共由理道的礼法合治,儒术诚行,理势天也。汉武倡导的独尊儒术,改变了秦王法治的苛政,运用的手段是儒术诚行重民生,延续三代有道伐无道为民生正义,推动王朝正常陵替的礼有损益,汉唐专制成长期的经世治用,方有唐宋变革的历史事件:盛唐辉煌,宋后悬落。现代的诸子集成说,止步于一物两体观尘世事物;荀子诸子集成却是据理于两体理一的人文悟道,“道不同不相为谋”。还请推崇诸子学的学人,重新研读荀子的《解蔽篇》,研读张载《参两篇》及船山注释,认真思考一物两体矛盾基础与两体理一矛盾辩证的理论殊异。此算是《张子正蒙注•参两篇》义理我解的“开场白”。
船山“开场白”是:此篇备言天地日月五行之理数,理本于一而通极于万变,以因象数而见理之一原。但所言日月疾迟与历家之言异,太祖高皇帝尝讥其非。天象高远,不能定其孰是,而以二曜南北发敛迟疾例之,则阳疾阴迟之说未可执。据愚谓在天者即为理,不可执理以限天。《正蒙》一书,唯此为可疑,善读者存之以待论可也。
船山“开场白”可谓一针见血:“据愚谓在天者即为理,不可执理以限天”。何谓“天者即为理”,“天地日月五行”的人参精于物物;理数,理,即道之理,“仁则活之理赅而存焉”;数,象生数的“健顺五常,天以命人而人受为性之至理”,人事言天刚柔文质的形与气。数的仁礼本体,仁则活之理、体与用的“赅而存焉”。人参杂伍的天、地、人、道、体为理数,“因象数而见理之一原”,象数互生的礼易常变,道原并建的刚柔文质,也是“大中即寓其间”的刚柔文质。“理本于一”的道原并建,“通极于万变”的“大中即寓其间”,无极而太极的清通太和。“在天者即为理,不可执理以限天”,清晰人参的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理数矛盾,清晰神参的道器层次神与化之间的理数矛盾。人参的理数矛盾,是实践实践理论的初级阶段,礼义质正仁心,质实仁义,建立以礼义行为规范为实践实证的基础理论。显然,循物理事则的诚者天道,若缺失礼义规范的体用相函,焉有精于物者的物物过化?礼义的行为规范,不是显然理数矛盾的实践实证?神参的理数矛盾,是实践实证的高级阶段。“义利之际,其为别亦大;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探究利害因果事实的“相因之微”,便有理数矛盾的精微四义:“天尊地卑,义奠于位;进退存亡,义殊乎时;是非善恶,义判于几;立纲陈常,义辨于事”。人参与神参的理数矛盾,有不同层次的实践实证理论,出自不同性质的矛盾理论。人参的矛盾理论,乃一物两体的基础理论,主持的理数,“形有数,理未有数;理无数,则形不得而有数”,无为或妄为;人的主持与主導,心性气质的理气相函,未能精义入神而神气,“气有类,神未有类;神无类,则气不得而有类”。“形不得而有数”与“气不得而有类”,“不能定其孰是”的“天象高远”。人文仰观俯察的天文地理,不能同步“易与天地准”的发敛(聚散)迟疾,与实际操作的阳疾阴迟相左而失理误道。失“易与天地准”的乾道变化,“日月疾迟与历家之言异”,如荀子所说:“文理省,情用繁”。立足一物两体理数的无为与妄为,矛盾走向不是相成正向,而是相反负向。出自形上妄为,君主专制法治践踏了民所共由理道;出自形上无为,成然形下妄为,同样遭殃依然是民所共由理道的民生经济。形上妄为与无为,成然人参天地于一物两体的相反负向,只能招致理数矛盾激荡。所以,人参物物需要神参性性,性之灵的天人诚信道,天之则的天人诚道。按照天之则推动理数两体理一的相成走势,“形之必有理,知理之既有形也”;按照性之灵推动理数两体理一的相成走势,“由气之必有神,知神之固有气也”。神参的形理与神气的两体理一。船山一针见血所言:“据愚谓在天者即为理,不可执理以限天”,“理本于一而通极于万变”,以因象数而见的理数意蕴,道器层次神参与人参之间的两体理一:“形气存乎神理,则亦可以数数之,类应之也”的“能参”太和。正视心性内外的主客之间,道器层次神与化之间的理数矛盾,思究张载《正蒙》用语寓意之深刻睿智,“唯此为可疑,善读者存之以待论可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5 03: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一地二,阳之爻函三为一而奇,阴之爻得三之二而偶,偶则分,奇则合。在天者浑沦一气,凝结为地,则阴阳分矣。植物有刚柔之殊,动物有男女之别,效者,效著以成形也。法者,物形之定则。凡山川、金石、草木、禽虫以至于人,成乎形者皆地之效而物之法则立焉,两者之分不可强而合矣。若其在天而未成乎形者,但有其象,絪緼浑合,太极之本体,中函阴阳自然必有之实,则于太极之中,不昧阴阳之象而阴阳未判,固即太极之象,合而言之则一,拟而议之则三,象之固然也。性以理言,有其象必有其理,惟其具太和之诚,故太极有两仪,两仪合而为太极,而分阴与阳,生万物之形,皆秉此以为性。象者未聚而清,形者已聚而浊,清者为性为神,浊者为形为法。
此章引伸周易参天两地之说,而推其所以然之理。而君子因有形之耳目官骸,即物而尽其当然之则,进退、舒卷各有定经,体无形有象之性,以达天而存其清虚一大之神,故存心养性,保合太和,则参两相倚以起化,而道在其中矣。
絪緼太和,合于一气,而阴阳之体具于中矣。
神者,不可测也,不滞则虚,善变则灵,太和之气,于阴而在,于阳而在。其于人也,含于虚而行于耳目口体肤发之中。皆触之而灵,不能测其所在。
自太和一气而推之,阴阳之化自此而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原本于太极之一,非阴阳判离,各自孳生其类。故独阴不成,孤阳不生,既生既成,而阴阳又各殊体。其在于人,刚柔相济,义利相裁,道器相需,以成酬酢万变之理而皆协于一。
自其神而言之则一,自其化而言之则两。神中有化,化不离乎神,则天一而已,而可谓之参。故阳爻奇一合三于一;阴偶一分一得二;阳爻具阴,阴爻不能尽有阳也,分则太极不离而离矣。

天一地二,天一有贞一之理,“阳之爻函三为一而奇”,天圆地方的乾健刚正,奇数的理一与“能参(三)”。“阴之爻得三之二而偶”,得三于神参性性,人参物物而二二成偶,偶则分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奇则合的实函斯活之理一,成然体用中庸的“大中即寓其间”。“在天者浑沦一气”,“太虚即气”的升降飞扬,“凝结为地,则阴阳分矣”,气化絪緼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植物有刚柔之殊的枝干之分,动物有气质性情的男女性别。效者坤道,效著于乾道变化,成形于健顺性质的刚柔地道。“法者,物形之定则”,精于物物的循物理事则,人事易简理则与心性健顺理则。“凡山川、金石、草木、禽虫以至于人”,成形“物有物之道”,“五行万物之融结流止,飞潜动植各自成其条理而不妄”。人事易简便因人参物物而有人之道,“秉太虚和气健顺相函之实,而合五行之秀以成乎人之秉彝”的物理事则。秉彝道德理性的仁义行,目的意义明确:“合五行之秀”,精于物物的非行仁义。易简理得的易简立本,“原于天而顺乎道,凝于形气,而五常百行之理无不可知,无不可能”的客体基础,仁心统同而各正性命,礼义明分的性命分殊。“地之效”的诚之者人之道,“而物之法则立焉”,便有循物理事则的天道诚,实明非浮明;诚意正心的人道信,真与善,非虚与恶,“是非善恶,义判于几”,民生利益精微与鬼神心性危微。“明有礼乐”的“大文昭之”,“幽有鬼神”的“大质体之”,明幽与文质,有着事物与人事的心性规律,“两者之分不可强而合矣”。“若其在天而未成乎形者”,“但有其象”,“天地万物己然条理”,“絪緼浑合”的“因已然而观自然”。“太极之本体,中函阴阳自然必有之实”,礼易常变的的象生数,“则于太极之中”。“不昧阴阳之象而阴阳未判”,未有“能参”的“观自然”,“固即太极之象”。神参導人参,“合而言之则一”,有贞一之理,“拟而议之则三”有相乘之几,天地“能参”于“合五行之秀(诚道)以成乎人之秉彝(诚信)”,能参“五常百行之理(循物理事则的易简健顺)无不可知,无不可能”,“象之固然也”。“性以理言”,“有其象必有其理”的象数天理,“惟其具太和之诚”,天人诚信道文明同道于天人诚道的“致知在格物”,“故太极有两仪”的阴阳和合,“两仪合而为太极”,“理化,天也;事物,人也”,神導定所的一定之理道。“而分阴与阳,生万物之形”的乾坤合道。“皆秉此以为性”,人事易简职能结构的易知与简能;尽心尽性职责结构的刚健与柔顺。“象者未聚而清”,神理明诚与诚参明钦;“形者已聚而浊”,文化环境熏化文化心性的理在气中,理道定所的定位定性。清者的“性性为能存神”,“浊者为形为法”,人参的“物物为能过化”,屈伸物欲而推动物质经济发展。坤道简能,柔顺而效法乾道变化的“柔得尊位,曰大有”。“大有”的实践实证,礼义规范行为的循物理事则。探赜索隐于利害因果事实所以然的相因之微,定夺为道器层次的知幽明道,即神与化理数矛盾的精微四义,即可深刻理会船山“据愚谓在天者即为理,不可执理以限天”的哲学意蕴,也悟道出张载《正蒙•参两篇》寓意之深刻与睿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6 07: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船山解参两:“此章引伸《周易》参天两地之说,而推其所以然之理”。“《周易》参天两地之说”,《易传》明晰的“弥纶天地之道”,必要“仰以观于天文”,有日月时空的贞明之道;“俯以察于地理”,山川的金石草木,有五行质料,物有物之道的动植飞潜,庶物繁兴的各成品汇。人在天地之中,在天地物物条件下,自然而然生长着人的质文本性。人主持于天地之道的精于物物,致庶物繁兴的“品汇之成各有条理”,人参天地为性与天道,一物两体的人文自然。天地神参的知幽明道,“易与天地准”的人文化成天下,依然要“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参两”所涉天文地理,五行动植之类,都有大篇论述,笔者不想赘述而一笔带过,离不开民所共由理道的生生文明,继善成性的富有日新。船山所理解“推其所以然之理”,理据“《周易》参天两地之说”。节录船山几段话,看看是否可以作如是解。
屈伸无方者,生死之所以不恒,而聚散不能仍复其故也。运行不息,则虽不复其故,而伸者屈,屈者必伸也。鼓动于太虚之中,因气之纯杂,而理之昏明、强柔、性各别矣。故自风雷水火以至犬牛蛇虎,各成其性而自为理,变化数迁,无一成之法则也。以此论之,太和未分之前,初得其精者,日月也;阴阳成质以后,而能全其精者,人也。人之所以继天立极,与日月之贞明同其诚而不息,能无丧焉,斯圣矣。
德,谓性情功效;性情者其所自据之德,功效者见德于物也。遂,发生成物;闭,收藏自成。凡发生畅遂,皆阳之为而用乎阴;收敛成形,皆阴之为而保其阳。天地、水火、四时、百物、仁义、礼乐无不然者。
形则限于其材,故耳目虽灵,而目不能听,耳不能视,目见闻之,知止于已见已闻,而穷于所以然之理。神则内周贯于五官,外泛应于万物,不可见闻之理无不烛焉,天以神施,地以形应,道如是也。地顺乎天、则行无疆;耳目从心,则大而能化;施者为主,受者为役。明乎此,则穷神合天之学得其要矣。
人生于天地之际,资地以成形而得天以为性,性丽于形而仁义礼智著焉,斯尽人道之所必察也。若圣人存神以合天,则浑然一诚,仁、义、礼、智初无分用,又岂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因感而随应者。然下学上达,必循其有迹以尽所得为,而豁然贯通之后,以至诚合天德,固未可躐等求也。

理有屈伸,“无方者”的随顺自然。若失去“节用裕民善臧其余”,“生死之所以不恒”;若失人参物物持恒,“而聚散不能仍复其故也”。“运行不息,则虽不复其故”,共同生存的民所共由理道,理势必然适全的理势自然,“士庶之穷通生死”,“而伸者屈”的穷与死,“屈者必伸也”的通与生。“鼓动于太虚之中,因气之纯杂,而理之昏明、强柔、性各别矣”。物有物之道,“故自风雷水火以至犬牛蛇虎,各成其性而自为理,变化数迁,无一成之法则也”。推物及自然人,何况不是?有一定之理道(事物实在)之太极,有“理化天也”的无极。“洪荒无揖让之道,唐虞无吊伐之道,汉唐无今日之道,今日无他年之道”。“以此论之,太和未分之前,初得其精者,日月也”,“命日降而性日生”,立心立命的日月时空,历史经验的文化积淀。“阴阳成质以后,而能全其精者,人也”。顺天理神明的理论理性,文化经典的通经与正经,古今义理会通的继往开来,“容光而不穷于所受”的继善成性。“人之所以继天立极”圣神導的天行健,历史逻辑循序演变的原真理路,“与日月之贞明同其诚而不息”。形上神導,与形下器道之诚,神与诚持恒与日月贞明同光,“能无丧焉,斯圣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6 07: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德性,“谓性情功效”的功贞情;“性情者其所自据之德”,“合五行之秀以成乎人之秉彝”。“功效者见德于物也”。遂人欲,“发生成物”;闭,“存顺没宁”,收藏自成。“凡发生畅遂,皆阳之为而用乎阴”;“上下而大中应之”的“柔得尊位”;“收敛成形,皆阴之为而保其阳”。坤道简能,柔顺效法于乾道变化的“易与天地准”,天人诚信道文明同道于天人诚道,“天地、水火、四时、百物、仁义、礼乐无不然者”。
“形则限于其材”的气质之性;“故耳目虽灵,而目不能听,耳不能视,目见闻之,知止于已见已闻”, “人之所以继天立极”,必要“穷于所以然之理”。“神则内周贯于五官,外泛应于万物”的“思辨为主,学问为辅,所学问者乃以决其思辨之疑”的“致知在格物”,“不可见闻之理无不烛焉”。“天以神施”的明诚与明钦,“地以形应”的明德与实德,“道如是也”的“率性而后道现”,“性情以动静异几,始终以循环异时,体用以德业异迹”。“地顺乎天、则行无疆”的天施大生,地受广生;“耳目从心,则大而能化”的天之则与性之灵,“循理而应乎事物”的“内圣外王之道尽”;“施者为主”“阳主性”,“理自性生”的屈伸物欲顺天理;“受者为役”“阴主形”,“欲以形开”,物欲需求增长文明同步于物质经济发展的“致知在格物。“势有轻重以应乎人”,中庸质文的心性人。“明乎此,则穷神合天之学得其要矣”。
人生于天地之际,“资地以成形”的人事刚柔为道体;“而得天以为性”的中庸质文,实函斯活的音容天为理数。“性丽于形而仁义礼智著焉”,配偶于物物道的元亨利贞诚。“斯尽人道之所必察也”的仁义行,非行仁义的庶物人伦道。“若圣人存神以合天”的神理明诚与神参明钦,“则浑然一诚”的诚之者人之道,循物理事则于天人诚道,诚意正心于仁、义、礼、智的天人诚信道。“初无分用”的文明同道。忠于己的欲立欲达,己所不欲勿施而推己及人的仁礼忠恕,自然而然“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因感而随应者”。然下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于修身齐家,上达于治国平天下的圣贤事,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上达下学,“必循其有迹”的“天命之性其原”,“以尽所得为”的“气质之性其都”,道心统性与人心统性两体理一的“审微而定命之谓神”,“而豁然贯通之后”,循物理事则的易简理得与刚健柔顺,“以至诚”而入神于明诚,“合天德”于神化为明钦,“固未可躐等求也”的“循理而应乎事物”,“神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是“柔得尊位”的“上下而大中应之”,“能参”的顺天而制天,乃神参与人参道器层次的两体理一。

总结语:从“理有屈伸以顺乎天”,德性的存天理遂人欲功贞情,“形气存乎神理”的“势有轻重以应乎人”,最后归纳:神参与人参道器层次的两体理一。船山表述,解通“参两”的深切义理:“此章引伸《周易》参天两地之说,而推其所以然之理”。“推其所以然之理”,神参与人参道器层次两体理一的贞一之理,相乘之几。人参物物的天之则,循物理事则于诚者天道;神参性性的性之灵,導向人参物物的天之则,依然是循物理事则于诚者天道。实践实证是循物理事则的诚者天道。续后文贴:《张子正蒙注•天道篇》义理我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