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正蒙注•至当篇》义理我解 此篇推前篇未尽之旨而征之于日用,尤为切近。然皆存神知化之理所一以贯之者,所谓易简而天下之理得也。篇内言易简,知几而归本于大经之正,学者反而求之于父子君臣之间,以察吾性之所不容已,则天之所以为天,人之所以为人,圣之所以为圣,无待他求之矣。 当于理则顺,于事至当,则善协于一,无不顺矣。事无所逆之谓福。 以德致福,因其理之所宜,乃顺也。无人不顺,故尧水、汤旱而天下安,文王囚,孔子厄而心志适,皆乐也乐则福莫大蔫。小人以得其欲为乐,非福也。 理者,物之同然,事之所以然也。显著于天下,循而得之,非若异端孤守一己之微明,离理气以为道德。 至德,天之德也。顺天下之理而不凿,五伦百行,晓然易知而简能,天之所以行四时,生百物之理在此矣。 敦,存仁之体也;化,广知之用也。大德存仁于神而化无不行,智皆因仁而发,仁至而智无不明。化者,厚之化也,故化而不伤其厚,举错而枉者直,此理也。 渊泉则无不流,惟其时而已,故德以敦仁为本。 器者,有成之谓。仁则而纯乎至善,为不逾之矩则。小德如川之流,礼有损益,义有变通,运而不滞,而皆协于至一。故任让、进退、质文、刑赏,随施而可。 得,谓得之于天也。凡物皆太和絪緼之气所成,有质则有性,有性则有德,草木鸟兽非无性无质,而质与人殊,则性亦殊,德亦殊尔。若均是人也,所得者皆一阴一阳继善之理气,才虽或偏而德必同,故曰:“人无有不善”。 日新盛德,乾之道,天之化也。人能体之,所知所能,皆以行乎不得不然而不居,则后日之德非倚前日之德,而德日盛矣。时已过而犹执者,必非自然之理,乃心知缘于耳目一曲之明矣,未尝不为道所散见,而不足以尽道体之弘。 以理御气,周遍于万事万物,而不以己私自屈挠,天之健,地之顺也。 以理烛物,则顺逆、美恶皆容光必照,好而知恶,恶而知美,无所私也,如日月之明矣。 因天之时,顺地之理,时行则行,时止则止,一四时之过化而日新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