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回复: 8

[综合讨论] 《张子正蒙注•有德篇》义理我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8 07: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篇亦广释《论》《孟》之义而开示进修之方,尤切身心之用,诚学者所宜服膺也。
言以垂世立教,兴起天下而天下赖之,圣贤所以所以死而不亡。
不以己私累天下,天下无所损,安而忘之。张子此言(“志于仁而无恶”,能为无也)以警学者至矣。纵欲趋利,则天下求无其人而不得,是人类之狼虿也。
道,顺于道也。取,取法也。
君子之教,思无穷而道在己,则有志者自来取法;若不可与言而与言,必姑屈其说以诱使企及,成乎妄矣。往教之弊,终于妄说,枉己者未有能正人也。
反大经则正,达天德则深,循大常则远。
旁及则害于本意。
言必于信,恭以免辱。不择人而与亲,所以和天下也。以礼节之者,以礼立身,虽不与世侮,而终不枉己,所以节和而不流。
挈相引而及也。
主,所要归也。德得于心,而必以人心之同然者为归;偏见自得之善,非善也。
原,所从出也。天下者,万事万物之富,而皆原天道自然之化,阴阳相感,刚柔相济,仁义相成,合同而利用者也。若随其偶感之几,立异同以成趋尚,则有不善者矣。
期于善天下而已,张弛质文,善不同而同治,王心定也。一者,括万理而贯通之。
政教号令,因时因事,而皆主于心之所得以感人心之同得,则言约而可以统博,推之四海,垂之百世,咸为法则。此言王者之心,本于一原而散于万有,体天地民物之理,全备而贯通之,故随时用中,一致而百虑,异于执见闻以为我,私偏尚而流于霸功也。
言皆心得而可为法则。
动审乎几而不逾乎闲。
日用皆察著而力行之。
静思以精义。
物无时不相引,而静正以养之,勿使牿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8 07: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篇亦广释《论》《孟》之义而开示进修之方,尤切身心之用,诚学者所宜服膺也。
“言以垂世立教,兴起天下而天下赖之”,“垂世立教”,“圣贤所以死而不亡”。终然有文史质野的理势自然,返回中庸质文,“兴起天下而天下赖之”,理势必然适全的理势自然。
“不以己私累天下”,避离私蔽大患,“天下无所损”,安而忘之。仁礼忠恕,“张子此言(‘志于仁而无恶’,能为无也)以警学者至矣”。志于仁而强恕,无恶无私蔽大患的人心诚善。“纵欲趋利,则天下求无其人而不得”,流俗质野,“是人类之狼虿也”。
“道,顺于道也”的形上導,上導之而下循之的形下器道。“取,取法也”,取法于民所共由理道,存神以存诚御气的礼法合治。
“君子之教”,益质载道的大文昭之,明有礼乐的中庸质文,日新盛德而“为万世开太平”。“思无穷而道在己”,人能弘道;“则有志者自来取法”,“天治者,神以依”。“若不可与言而与言”,不能极深通志,益质载道而失效圣人之文,因果连环失圣人之礼,焉能研几成务?“必姑屈其说以诱使企及”,“非德服人心”的“成乎妄”。“往教之弊,终于妄说”。道言虚主三无为,佛言空境主幻化,宋明理学言千百年不变的心即理,性即理,事物定理的道德固化。扭曲人性自然和心性实然的存天理去人欲,文胜质则史。“枉己者”的文理省,“未有能正人”的理论浮明。
“反大经则正”,研几成务,循物理事则的天人诚道,有道问学的学问道:“极高明而道中庸”。“达天德则深”,极深通志,诚意正心的天人诚信道,有尊德性的学问道:“致广大而尽精微”。“循大常则远”,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文明同道的礼贞大常,继往开来学问道的“致知在格物”,人文化成天下的成性继善。
“旁及则害于本意”,扭曲及异化文明同道与成性继善的人文哲学本意:存神以存诚御气知化。扭曲异化:心性文史的理论浮明。
“言必于信”,关乎神導的神参明钦;“恭以免辱”,所涉利害事实的“相因之微”,关乎神導的神理明诚。“不择人而与亲,所以和天下也”,亲和天下的循物理事则:易简定命职能与刚柔定性职责。“以礼节之者”,秉持礼义言行规范的职能与职责,“以礼立身”的礼乐情欲。浮明异化,致良知的存天理,“虽不与世侮”;致良能的去人欲,“而终不枉己”;“所以节和而不流”,“合乎天而不因物”,“节和”;“守其常以为明,而不能协于芚愚之化”,“不流”,道德固化的善性文史。
“挈,相引而及也”,“挈,相引”,事物矛盾的一物两体,互相吸引依存,如心性质文有相成的文质彬彬,有相反分离的文胜质与质胜文,事物矛盾的正负走向。“而及也”,“两端而一致”的贞一之理,中庸质文,与中庸体用的刚柔质文。
“主”,仁心主持;“所要归也”,“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德得于心”,“心者,性之灵,天之则”。“而必以人心之同然者为归”,性性与物物。神化理念完善,“性性为能存神”于“物物为能过化”。“偏见自得之善”,自得其善偏离于神而失去化的理论浮明,似是而非,得诚信失诚道,终归诚信尽失,“非善也”。自得其善偏于化而失去神,似有天则失性灵,终归天则尽失,“非善也”。完善的存神过化理念,“偏见自得之善,非善也”。
“原,所从出也”,肖天地德的诚信明德与诚道实德。“天下者,万事万物之富(源)”,生生不息的天人继善,“而皆原天道自然之化,阴阳相感”,易简立命的情伪相感;“刚柔相济”,刚柔定性于研几成务的知能和合共济;“仁义相成”润通的和合共济,“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的实函斯活;“合同而利用者”,“体以致用,用以备体”的体用相函。“若随其偶感之几”,一人正义之几,一时大义之几,皆是私意之几,非会通古今义理的天人理道之几。“立异同以成趋尚”,一时之时尚之用,待到灾难深重的穷途时,极重必改,“则有不善者矣”。
“期于善天下而已,张弛质文”,“天治者,神以依”,治理的心性质文,人情物理。“善不同而同治”,善不同,礼治止于至善的中庸质文,大文昭之益礼乐,倡扬日新的成性继善;礼治定理至善的文史心性,避离抑欲情罪扬功贞情,扬诚意正心的诚道实德之善;法治于性恶的流俗质野,惩恶于物滥情淫,治理礼崩乐坏,扬物欲需求的诚信明德之善。“同治”,“天治者,神以依”的礼法合治。“王心定也”,存神以存诚御气知化的贞一之理。“一者,括万理而贯通之”,“形气存乎神理”,“推而准之于无穷,皆是物也”。
“政教号令,因时因事,而皆主于心之所得以感人心之同得”,益质载道的极深通志,研几成务,“修道兼修其体用而教唯用”。“则言约”的“文理繁”,“可以统博”的情用省,“天命不息为己性而有,率性而后道现”。“推之四海,垂之百世”,仁礼的知识体系,天人诚信道文明同道于天人诚道的仁礼知识体系。“咸为法则。此言王者之心,本于一原”,“人事言天的统乎大始”。“散于万有”,循物理事则的各正性命,性命分殊于万事万物的一定理道。“体天地民物之理,全备而贯通之”,“形气存乎神理”。“故随时用中”,“大中即寓其间”的实函斯活。“一致而百虑”,“一致”,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贞一之理。“百虑”,仁心统同的“天之所齐,不待齐也”;礼义明分的“天之所弗齐,不可齐也”。 “百虑”的天之“不待齐”与“不可齐”,有相乘之几,“文理繁,情用省”的“一致而百虑”。“异于执见闻以为我”,私意自蔽失天理。若私意偏蔽成时尚,非“义立为王,信立而霸”的王制王霸,而是应用法术势权谋,“而流于霸功也”。
“言皆心得”的性灵天则,“而可为法则”。
“动审乎几而不逾乎闲”。动则要神几精义,精义,当熊掌与鱼肉不能兼德(得),立事,取大德弃小德;当事物矛盾错综复杂时,“不逾乎闲”,大是大非问题要弄清,无伤大体之小节莫纠缠 。
“日用皆察著”,循物理事则的天人诚道察著,关乎生之本的百姓日用;诚意正心的仁礼忠恕,关乎类之本的人伦庶物。“而力行之”,易简知能的刚柔定性:健顺五常。
“静思以精义”,“静思”,思“庶物之理,非学不知,非博不辨”,“学愈博而思愈远”。静,虚壹而静谓大清明。大清明,神理知几精义,“静思以精义”,
“物无时不相引”,性情相需的情内物外,“而静正”,“使欲必不穷于物”,于人欲见天理而“不逐万物之变”;“以养之”,“物必不屈于欲”,于天理达人欲而“乘乎气”。“勿使牿害”于物欲与理欲,束缚于物而伤害欲,束缚于欲而伤害物;束缚于欲而伤害理,束缚于理而放纵欲,互相束缚伤害至深的文史质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9 08: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易出而外驰,持理勿忘以因时顺应。此张子自得之实修,特著之以自考而示学者。其言严切,先儒或议其太迫。然苟息心以静,而不加操持严密之功,则且放逸轻安,流入于释老之虚寂;逮其下流,则有如近世王畿之徒,汩没诞纵,成乎无忌惮之小人。故有志圣功者,必当以此为法。
文义未详,疑有阙误。大略谓不过望愚民而严为之禁,但修之己者,言可法,行有则,以示民而感之使善。
以意度之,以理概之,虽其说是而取人不信,且使诈妄者效之,而造伪说以诬世。
得其大指,可以义起,而终不言。
言天者征于人,言心者征于事,言古者征于今,所谓“修辞立其诚”也。
无识者取友,取此而已。故君子择交,莫恶于易与,莫善于胜己。己不逮而恶人之骄,自弃者也。“僻”当作“辟”。
流于彼,则离于此矣。礼主于减,所以裁抑形神而使不过;然必进以为文者,鼓动其欢欣畅达之情以行礼,则无强制不安而难继之忧,乐主乎盈,以舒志气而使乐于为善;然必反以为文者,收敛神情,如其自得者而乐之,则无随物以靡、往而不复之伤。盖礼乐互相为节而成章,其数精,其义得,其合同而化之神,斯须不去而节自著,故乐之不厌。
其气骄者其用物必侈,侈则愈骄;其心好乐者必偷安,则愈不知戒惧。
言形,谓可名言所疑,使卜人正告鬼神,无暗昧不可言之隐。
性者,神之凝于人;天道,神之化也。蔽固者为习气利欲所蔽,虽有测度性天之智而为所固隘,必且有意与天违之隐,不得已而托于默以自匿,是其求明之心,早与性天之廓然大公,昭示无隐者相违,亦犹怀私而不能昌言者,卜而神不告也。陆、之学多所秘藏,与释氏握拳,竖拂同其诡闷,盖弗能洞开心意以通极于天则,故若明若暗,无繇测性天之实。
谓笃亲不遗旧。
大经正则自得其和矣。合二章为一,亦挈前文之说,而于义未安。盖圣贤之言,推其极无不可以贯通,而义各有指,不可强合,此则张子之小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9 08: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易出”,“持理勿忘”;“而外驰”,因时顺应。“此张子自得之实修”,实修,非浮明,报之以实,实明;“特著之以自考而示学者。其言严切。先儒或议其太迫”。非太迫,目睹圣学被浮明异化,“为万世开太平”,必要“为往圣继绝学”。“然苟息心以静”,“无事,则其心寂然”的“圣人有心而无为”;而不加操持严密之功”,“有事则神知之用,随感而应”;“则且放逸轻安,流入于释老之虚寂”。儒道合流,效法有无相生的道法自然,变易以告人的天理浑然;儒佛合流,近类佛理逻辑的月印万川,天地之性限定气质之性的理一分殊。“逮其下流,则有如近世王畿之徒”,豪迈不羁,“汩没诞纵,成乎无忌惮之小人”。“故有志圣功者,必当以此为法”。切勿入流释老虚寂,王畿豪迈不羁。
“文义未详,疑有阙误”,何以教化導人益质?“大略谓不过望愚民而严为之禁”,理一分殊的存天理去人欲。“但修之己者”,其身正。“言可法,行有则,以示民而感之使善”,定理至善何以正人有德?
“以意度之”,展示识见气度;“以理概之”,概论其理论见解。若非实明,“虽其说是而取人不信”,“文理省,情用繁”。“且使诈妄者效之,而造伪说以诬世”。道虚三无为,佛空轮回因果,宋明理学定理内修的“性即理”、“心即理”,“造伪说以诬世”。道虚的有无德,佛空的幻化德,定理止善固化德,何谓有德?
“得其大指”,人文化成天下的继善成性;“可以义起”,神理知几精义,“而终不言”,明大端:存神以存诚御气知化,有德。
“言天者征于人”,观乎人的心性质文言天,“势有轻重以应乎人”,非应乎文史与质野,应乎中庸质文始奏人。“言心者征于事”,心者的性灵天则,征于一定理道的“事物,人也”。人也,仁礼本体的易简定命职能与刚柔定性职责,健顺五常心性能动的事物过程,“立纲陈常,义辨于事”。“言古者征于今”,古今义理会通,与时深化,不可异变。“所谓‘修辞立其诚’”,诚,先儒言循物理事则的诚者天道与诚之者人之道,船山言“致知在格物”,天人诚道与天人诚信道的文明同道,形上神導的“修辞立其诚”:存神以存诚。
“无识者取友”,浮生取友,“取此而已”。“故君子择交,莫恶于易与”,随意不慎交友;“莫善于胜己”。交的是才华学识与品德都胜于自己的人为师友。忌者,“己不逮而恶人之骄”,学识才华不如别人,反诬赖别人骄傲,“自弃者也”。古怪离奇僻陋,视为新颖透彻,“‘僻’当作‘辟’”。该分辨的人有德与人无德。
“流于彼,则离于此矣”。事物矛盾的一物两体。如中庸理则的心性质文,不偏不倚的文质彬彬。流于文而离于质,即过于文而不及质的心性文史;流于质而离于文,即过于质而不及文的心性质野。“礼主于减,所以裁抑形神而使不过”,不过而及的相资相成。如天下礼乐,理性的礼义规范,乃实学的快乐人生;乐能移风易俗,先此礼制礼俗,“待此而固”。“然必进以为文者,鼓动其欢欣畅达之情以行礼”,大文昭之的明有礼乐;“则无强制不安而难继之忧”,“待此而固”的天下礼乐。“乐主乎盈”,成性日新,“以舒志气而使乐于为善”。“然必反以为文者,收敛神情”,收敛形上導神外,焉有智内的仁智同体同用?收敛心统性情之情外,焉有情内物外,性内之功情贞性的大公理欲?“如其自得者而乐之”,“合乎天而不因乎物”,“则无随物以靡”,抑制情欲等同抑压个性,“守其常以为明,而不协于芚愚之化”。“往而不复之伤”,失去人文化成天下的继善成性,道心与人心的文化心性倒*退迷途。“盖礼乐互相为节而成章”,取决理性实学。“形气存乎神理,类应之,数数之”,“其数精”,神几精义明诚的象数天理,“其义得”;“性性为能存神”,合同于“物物为能过化”,“其合同而化之神”。神化数成象的“期必然而符自然”,象生数的“因已然而观自然”,自然的应然与能然,“容光而不穷于所受”。“斯须不去而节自著”,“富有而不吝于施”;“故乐之不厌”,“日新而不用其故”。成性日新的天下礼乐,天人有德。
“其气骄者其用物必侈”,情淫欲滥;“侈则愈骄”,沉迷淫乐,玩物丧志骄奢。“其心好乐者必偷安”,及时行乐而玩弄权术,“则愈不知戒惧”,人失德!
“言形”,人事吉凶的自身因素:刚柔质文的心性形气。“谓可名言所疑,使卜人正告鬼神”。人曰鬼,天曰神的地曰示,“无暗昧不可言之隐”,鬼神的心性形气。
“性者”,天命之性的立心立命;“神之凝于人”,理道定所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天道,神之化也”,存神性性与物物天道。“蔽固者为习气利欲所蔽”,理道定所的理在气中。“虽有测度性天之智而为所固隘”,固隘的质野,人无德的私己实惠与利益抱团。“必且有意与天违之隐,不得已而托于默以自匿”,“人曰鬼”行径。“是其求明之心,早与性天之廓然大公,昭示无隐者相违,亦犹怀私而不能昌言者,卜而神不告也”。鬼域伎俩,神灵不佑。“陆、王之学多所秘藏”,知行合一的存天理,去人欲,千百年不变的心即理,“与释氏握拳”,心境无二的“一切即心,心即一切”。谈禅说理竖起拂尘,其道诡辩。“盖弗能洞开心意以通极于天则”,天人蔽塞,却又言佛法无边的因果轮回,“故若明若暗,无繇测性天之实”。
“谓笃亲不遗旧”,孔儒的亲亲之道;“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尽五伦,不能遗弃故旧朋友。大经正则自得,礼之和有德:“则恭不劳,慎不葸,勇不乱,直不绞,民化而归厚矣”。
“大经正则自得其和矣。合二章为一,亦挈前文之说,而于义未安”,未能神几精义。“盖圣贤之言,推其极无不可以贯通”,存神以存诚御气。“而义各有指”,易简定命的性命分殊,仁心统同的“天之所齐,不待齐也”;礼义明分的“天之所弗齐,不可齐也”,性命分殊的“义各有指”。天之不待齐与不可齐,“不可强合”,各正性命的理一分殊,“此则张子之小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09: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肤受激烈明诉,其迹阳也;险而隐,其情阴也。
象者心所设,法者事所著。肤受虽内阴而外阳,然其险谲不能终隐,则其后必苶然而自失,心柔则事必不刚也。刚者无欲而伸,有其心乃有其事,则纯乎阳,而千万人吾往矣。必言象法者,以凡人未有事而心先有其始终规画之成象,此阴阳之序,善恶之几,君子所必审察也。
人归罪于己为尤,己既失而追自咎为悔。
言必于理之有征,人孰得而罪之。
恕己,犹言如己之心。
反仁,反礼而已。此仁者存心之常定也。
亲疏尊卑各得其分谊。
“恭以自靖”,秉承礼义廉耻的恭不劳,慎不葸,勇不乱,直不绞,“非徇物也”。
畜之为言聚也。孝子于亲,忠臣于君,孤致其心而不假于外,非期聚乎自顺也。然其诚之专至,则凡心之所念,身之所为,物之所遇,皆必其顺于君亲者而后敢为,则不期于事之顺而自无不顺矣,然后可为养亲之志而引君于道。
意将动而先知之,则顺其美而几谏其失,志之所存,则承之以行而无违。
因礼文而推广之,于意言先,于志言承,则可从不可从分矣。意者,乍随物感而起也;志者,事所自立而不可易者也。庸人有意而无志,中人志立而意乱之,君子持其志以慎其意,圣人纯乎志以成德而无意。盖志一而已,意则无定而不可纪。善教人者,示以至善以亟正其志,志正,则意虽不立,可因事以裁成之。不然,待其意之已发,或趋于善而过奖之,或趋于不善而亟绝之,贤无所就而不肖者莫知所恶,教之所以不行也。
得不居功。
不恃才而数为之。
所依者仁而已。艺者,仁之迹。
身不徒出,道随以行。
道不可行,身必隐也。此谓爱身以爱道,见有道而不见有身。
怀则有所从违而不安。
有为重迁,为利所靡也;无为轻迁,非义所当去,激于一往而去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09: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亲身感受事物矛盾激烈而鲜明诉说,动,“其迹阳也”;内心感受,“险而隐,其情阴也”。
“象者心所设”,神心明诚察几事物的已然条理,“因已然以观自然”;事变体易的应然而能然。“期必然以符自然”,理势言天的礼定常守正,“健顺五常,天以命人而人受为性之至理”,“法者事所著”。人事易简定命与刚柔定性,“肤受虽内阴而外阳,然其险谲不能终隐”,人事的“刚柔相接而险阻生”、“刚柔相推而吉凶生”,有其险,“民生利益精微”;心性的“情伪相感而利害生”,有其谲,鬼神心性危微;刚柔地道地曰示的“不能终隐”,阴阳不测之几。其后必苶然沮丧而自失,自失的心乱柔质疑惑,“则事必不刚也”。乾位刚者,无欲而伸,有其心乃有其事,则纯乎阳与世流,非有乾道变化的天地神参,“而千万人吾往矣” 无为自然。“必言象法者”的“数数之”,“以凡人未有事而心先有其始终规画之成象”,顶层设计神有方于事变体易。阴阳排序结构的易简理得,能动结构的刚柔定性,“立纲陈常,义辨于事”。健顺五常心性能动有“善恶之几”,“君子所必审察也”:天之“所不待齐”的仁心统同;天之“所不可齐”的礼义明分。
“人归罪于己为尤”,不能怨天尤人;“己既失而追自咎为悔”,“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言必于理之有征”,神理明诚的人情物理,“言天者证于人,言心者征于事”。“天下之变,皆顺乎物则者也;天下之疑,皆允乎人心者也”。关乎经济人心的心物定律,“人孰得而罪之”,逆天下之理势!
“恕己”, 忠实己之个性情欲的自然人性与实然心性,方有仁礼忠恕的推己及人,“犹言如己之心”。
“反仁”,推己及人的仁心忠恕,内持仁心;“反礼而已”,克己复礼为仁的礼义规范,礼义忠恕。仁内礼外的实践实证,礼义规范的健顺五常,理一为义利矛盾的“两端而一致”。审辨出一人正义,一时大义,古今通义的“利义之际,其为别亦大”,明诚神几于“利害之际,其相因之微”。礼义规范的因果事实,实践实证哲理,“此仁者存心之常定也”,“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
“亲疏尊卑各得其分谊”。“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易简定位与健顺五常的刚柔定性,“亲疏尊卑各得其分谊”。
“恭以自靖”,秉承礼义廉耻的恭不劳,慎不葸,勇不乱,直不绞,敦仁厚德,“非徇物也”。
“畜之为言聚也”,合群明分的仁与礼矣。“孝子于亲,忠臣于君”的庶物纲伦,“孤致其心”之天德,“而不假于外”的博施济众,“非期聚乎自顺也”,生民的立心立命。“然其诚之专至,则凡心之所念,身之所为,物之所遇,皆必其顺于君亲者而后敢为”,顺应人情物理数者的人能弘道。“则不期于事之顺而自无不顺矣”,事之顺,有道体精微四义:“天尊地卑,义奠于位;存亡进退,义殊乎时;是非善恶,义判于几;立纲陈常,义辨于事”。神理知几于精微四义,“形气存乎神理”的“类应之,数数之”,“则不期于事之顺而自无不顺矣,然后可为养亲之志而引君于道”。
“意将动而先知之,则顺其美”,“充实之谓美”。“而几谏其失”,“追自咎为悔”,探究利害因果事实所以然之理的精微四义。“志之所存”的存神以存诚,“则承之以行而无违”,存神御气的健顺五常。
“因礼文而推广之”,圣人有为的文与礼。“于意言先”,见闻之资;“于志言承”,“以耳目资心之用而使有所循也”,“致知在格物”的通经承续。仁心统同的“循理而应乎事物”,“则可从不可从分矣”。凭见闻之资,“意者,乍随物感而起也”;使有所循的“致知在格物”,“志者,事所自立而不可易者也”。“庸人有意而无志”与世浮沉;“中人志立而意乱之”,凭见闻之资意必乱;“君子持其志以慎其意”,尚欠贤希天的学识与境界;“圣人纯乎志以成德而无意”,“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所学问者乃以决其思辨之疑”。“盖志一而已”,“学愈博而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意则无定”的见闻现象,“而不可纪”的时过境迁。“善教人者,示以至善”的人文化成,“以亟正其志”的继善成性。“志正,则意虽不立,可因事以裁成之”,“义辨于事”以裁成之”。“不然,待其意之已发,或趋于善而过奖之”,一时大义,“或趋于不善而亟绝之”,一人正义;没有古今通义会通的理道定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贤无所就而不肖者莫知所恶”。是非莫能明辨的浮明文史,善恶无法赏惩分明的流俗质野,心性乱世,“教之所以不行也”。
“得不居功”,乾健精神的自强不息,乃“容光不穷于所受”的“富有而不吝于施,日新而不用其故”。任重而道远,“得不居功”。
“不恃才而数为之”,“不恃才”,我才自命,“以天命不止为己性已而有”;“数为之”,“形气存乎神理”的“类应之,数数之”。
“所依者仁而已”,“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因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关乎阴阳天道易简定命,刚柔定性健顺五常的刚柔地道地曰示。“艺者,仁之迹”。
“身不徒出”,易简定命的生民立命;“道随以行”,“率性而后道现”,理在气中的生民立心,“气以理生化乎质”的实践心性。
“道不可行,身必隐也”,无为浮沉。“此谓爱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修身,“爱道”,士庶阶层的齐家之道,帝王将相治国平天下的文政導。身在道中,“见有道而不见有身”。齐家的身在道中,家庭幸福及子孙后代的文化传承;文政導的身在道中,承前文化大环境的受命于天,现实造命世民,便有俟命,启后文化大环境的千秋功罪评说。
“怀则有所从违而不安”。“怀则有”,重义与重利,从利违义与从义违利的矛盾分离,从违而不安。
“有为重迁,为利所靡也”,重迁谋利轻义而不安;无为轻迁守义,“正其谊不谋其利”,安贫乐道的日用不景常不安。都是违反义利的矛盾理一,“立人之道曰义,生人之用曰利”。“从违而不安”,“激于一往而去之”,“出义入利,人道不立;出利入害,人用不生”。有德何解?“利义之际,其为别亦大;利害之际,其相因也微”。利害因果事实的所以然之理,会通古今义理的义利矛盾理一,诚信明德与诚道实德的有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1 07: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率教、循述,以全生理;安死,以顺生气,老不安死,欲宁神静气以几幸不死。原壤盖老氏之徒,修久视之术者。屈伸,自然之理,天地生化之道也。欲于天化以偷生,不屈则不伸,故曰贼生。
凡侈皆生于骄也。
偷安则以义为繁难而外之,庄、告是也。
不忮,则不越分而妄作;不求,则不损物以利己;心平,则动皆无咎。
仁义之全体具足于性,因推行而有小大尔。小者不遗,知天性之在人;大而无外。知人之可达于天。
欲希众而要誉
有意忘物。
当作“财”。
厚人者骄,自厚者吝。君子之用财,称物平施,心无系焉尔。
引过自责,尽仁尽礼尤之者妄人而已,不足恤也。
以取困辱为忧,则困辱不足忧矣。
有道则若固有之。
人有气谊所激,奋不顾身,而不能安贫者,不受嘑蹴以死而受万钟。勇之所施,施于所欲而已。勇莫勇于自制其欲。
思死与贫之孰重孰轻,则专致其勇于义矣;思彼之可疾惟其不仁,而我疾之甚,则自薄其爱,人将疾我矣。必内笃其仁而后爱笃以溥。
不仁,无礼者所应得。
反则成乎相报无已之势,自反而无难于妄人,君子自尽容物之理。
不已荣利失自守之道,克己之事也。审其宜而进退,行法之事也。
自有其乐,进退屈伸,因时而不累其心,皆得其中,允为行藏之法。
知几则速,速则纯乎清矣 知几者、非于几而察之,心纯乎道,乐以忘忧,则见几自明。故曰:“知几其神乎”。
贤者未免于忧,自克而已;圣人乐天,虽忧世而不以为闷。
君慎于进贤,非吝也;士慎于自进,非骄也。天位天职,非己所得私,君臣交慎,则天理顺而人能毕效也。
君之取士,士之取友,以此求之则不失。悫者,人之恒心也。小人之误国而卖友者,唯无恒而已。
谷之虚而能应者曰神。象其声,无异响也。
以虚应物而能象之,仿佛得其相似者而已。不能穷律吕之变,不能合同于异,尽情理之微也。
神之有方者,非能变者也。
命,犹倡也。律倡之,呂和之,而声之变乃备,律吕清浊洪细之不同,合异而同,变乃可尽。故孤阳不生,独阴不成,至中之理,仁义不倚,君子之道。出处语默之不齐,命官取友之无党,高明沉潜之相济,中道之矩,神化之所以行也。若应所同而违所异,则小人之道矣。惟其中无主而量不宏,以谷神为妙用而不以诚也。
前定者,非执一而固必之;正大经以应天下,昭然使人喻之。
大经正而万变皆载其威,神行不同而心则一,所以不疚。
德礼之精意,民不能知,挈其要以定大经。故修辞立诚,圣人有其难其慎者,详则多疑,略则不喻。《春秋》之笔削,游、夏不能赞一辞,以此。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1 07: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率教”,率性与修道,“率性而后道现,修道兼修其体用而教唯用”。“循述”,循理述道,天人诚信道文明同道于天人诚道。“以全生理”的诚信明德与诚道实德;“安死”,吐故纳新的“新故相资新其故”,“以顺生气”;“老不安死,欲宁神静气以几幸不死”,不可易变的天人义理,与时深化。“原壤盖老氏之徒,修久视之术者”,儒道合流的独尊儒术,天理浑然的变易以告人。“屈伸,自然之理”,秋收冬藏屈,来年春生夏长伸,一屈一伸,“天地生化之道也”。“欲于天化以偷生”,有无相生的道法自然,变易以告人的天理浑然,“天地无心而自化,圣人有心而无为”,道无不为而人无为的性贞情罪,抑制物欲的“不屈则不伸,故曰贼生”,害天下民生的浮明情罪无德!非诚道实德,失落诚信明德!非有德!
“凡侈皆生于骄也”,侈则玩物丧志沉迷物欲,君子位沉沦为小人之名利,愈见骄奢也。
“偷安则以义为繁难而外之”,义为繁难,礼义明分的相因之微:“文理省,情用繁”;礼义明分的天之“所不可齐”,须有安排的于人欲见天理,义为繁难。卸义为外,庄子不食人间烟火,告子生之为性。
“不忮”,无嫉妒谨慎,不会丧失本份的越轨妄为;“不求”,无物欲情质,“则不损物以利己”;“心平”,槁木如心浮沉人世,“则动皆无咎”。
“仁义之全体具足于性”,合符道体的刚柔质文,“天命不止为己性而有”的理一分殊,理在气中“因推行而有小大尔”。理在气中的小体,“小者不遗,知天性之在人”,生民的立心立命;理在神中的大体,“大而无外。知人之可达于天”,理道定所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欲希众”,博施济众;“而要誉”,仁心忠恕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义忠恕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有意忘物”,强恕而行的舍身取义。完善人道弥补天道的民所共由,厚于人的“有意忘物”。
当作“财”,人随级能量才而称物平施,君子之用财也,秉持的礼义明分理则。
“厚人者骄”,过度越本份施予,骄奢頹靡丧志;“自厚者吝”,过度不及日用不景难启斗志。“君子之用财”, 随级能量才而“称物平施”,“心无系焉”的有德实效:礼义明分。
“引过自责,尽仁尽礼”的浮明空论,实证乃表面文章,不涉事物的矛盾本质。“尤之者妄人而已,不足恤也”。
“以取困辱为忧”,老生常谈却不见应对措施,“报之以浮而浮明生”。若神理明诚应对,“报之以实以实明生”,“则困辱不足忧矣”,“思愈困而学必勤”的虚壹专注。
“有道则若固有之”,何谓有道?神導德政明明德,導向形下器道的诚信明德与诚道实德,顺天应人,有道有德。“理有屈伸以顺乎天,势有轻重以应乎人”,“固有之”,道原并建的刚柔质文。
人为义气情谊所激,可以“奋不顾身”,强恕而行的舍身取义,不能没有物质基础吧!“而不能安贫者”,焉能糟蹋礼义体面受嗟来之食?“不受嘑蹴以死而受万钟”。“勇之所施”,济穷困,“施于所欲而已”;欲海难填,“勇莫勇于自制其欲”。
“思死与贫之孰重孰轻”,死因贫,贫思死,孰分轻重?“则专致其勇于义矣”。“思彼之可疾惟其不仁”,可疾非义,非义之利浮云也;“而我疾之甚,则自薄其爱,人将疾我矣”,非“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人将疾我。“必内笃其仁”,“充实之谓美”;“而后爱笃以溥”,“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有德,理性实学。
“不仁”,若缺失仁心主持的仁内礼外,何有礼义规范的义利道德?“无礼者所应得”,“专于己而不通于人,则困于小而忤于物”,无礼失乐的潦草人生。
“反则成乎相报无已之势”,“不以一毫私意自蔽”,“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的尊德性;“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的道问学。“自反而无难于妄人,君子自尽容物之理”,修德凝道。
“不已荣利失自守之道”,自知之明的“克己之事也”。“审其宜而进退”,行法之人,方有行法之事也。
“自有其乐,进退屈伸”,应然;“因时而不累其心,皆得其中”,能然。“允为行藏之法”,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大中即寓其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1 07: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知几则速”,神導的不疾而速,“速则纯乎清矣”,清通太和。“知几者、非于几而察之”的一人正义,一时大义,“心纯乎道”的古今通义。“乐以忘忧”,坚信人文化成天下的理势必然,“则见几自明”的应然与能然。故曰:“知几其神乎”。
“贤者未免于忧”,忧天下礼乐,忧民生日用,因忧而思虑其身正,“自克而已”;“圣人乐天,虽忧世而不以为闷”,乐天于民所共由理道,继善成性的理势必然。“君相之权藉大,士庶之穷通生死,治乱循环之数亦大”。彰显的理势必然,适全理势自然的应然与能然:“理有屈伸以顺乎天,势有轻重以应乎人”。
“君慎于进贤,非吝也”,因天位量才识而选贤任能;“士慎于自进,非骄也”,视其才识能否合符职能的名实相副。“天位天职”的“易简而天下理得”,“非己所得私”,关乎刚柔地道地曰示的健顺五常。“君臣交慎”乎“天位天职”的选贤任能,“君子喻于义”,健顺五常于“小人喻于利”,“则天理顺而人能毕效也”。
“君之取士,士之取友,以此求之则不失”,不失仁义,事宜;不失礼义,理之道,理道定所的实践理性。至诚至真之实明,理论理性。“悫者,人之恒心也”,恒心而恒诚的存神知几。“小人之误国而卖友者,唯无恒而已”。恒诚有德。
“谷之虚”,勤勉学思时敏于“致知在格物”,虚壹而静谓大清明。“而能应者曰神”的大清明。“象其声”的顺乎物则,“无异响也”的人情物理数者,存在音容天的“言事人也,音容天也”。“该乎万事,事不足以传其神”;神化物物天则,至神者的“富有而不吝于施”;“通乎群言,言不足以追其响”,性性存神性灵,至神者的“日新而不用其故”。止于至善有德的“象其声,无异响也”。
以虚应物而能象之,“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因已然以观自然”,“象者,像也”。“仿佛得其相似者而已”。“不能穷律吕之变”,调和的阴阳易简,“阴阳与道为体,道建阴阳以居”的体用相函;“不能合同于异”,合同的各正性命,“异”则性命分殊心性能动的刚柔健顺,道原并建的刚柔文质。心性质文的“情伪相感利害生”,因果连接人事刚柔的险阻生与吉凶生,“尽情理之微也”的性情相需。“性情以动静异几(始奏人),始终以循环异时(终奏物),体用以德业异迹(中奏天)”,“不能穷律吕之变,不能合同于异”。
“神之有方者,非能变者也”,神有方明明德的无迹非变。神有方的形上導向:形下器道事变体易的诚信明德与诚道实德,“体用以德业异迹”,礼易常变的无极而太极。
“命”,易简定位;“犹倡也”,阴阳天道的易简立本,生民立命。律倡之,律吕调阳,自强不息的天行健,主大生;呂和之,和调阴阳的坤作成物,主广生。“而声之变乃备”,存在音容天事变体易的象数天理,人情物理数者齐备。“律吕清浊”。“君子喻于义”与“小人喻于利”;“洪细”,天下仁恕有德曰洪,仁礼忠恕的可欲善德曰细,“律吕清浊洪细之不同”。合异(礼义明分)而同(仁心统同),形上神導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形气存乎神理”的“类应之,数数之”,“变乃可尽”。“故孤阳不生”,没有坤作成物广生,何来乾主大生?“独阴不成”,没有乾道变化,何来坤道效法?“至中之理,仁义不倚”,“仁心大用因乎礼之体”,方有仁则活之理,活之体与用,实函斯活的“至中之理”,“君子之道”。面对群体心性的错综复杂,士庶性命分殊的立身处世,礼义职能职责所在的言行举止,社会阶层界分及人群的物以类聚,质文性格的刚柔相济,高明沉潜的人事互补,“出处语默之不齐;命官取友之无党,高明沉潜之相济,中道之矩”,应对仁心统同的的天之“所不待齐”,如何敦厚仁德?关乎人事机制的机会平等,“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的“易简立本”。应对礼义明分的天之“所不可齐也”,如何建立天下礼乐的礼制规范?关乎礼义忠恕的心性调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彰显职能职责礼义规范实证的健顺五常。人事机制机会平等的易简天则,与礼义忠恕的健顺性灵,“神化之所以行也”。“若应所同”的物欲需求,“而违所异”的礼义调理,,“争则乱,乱则斗”,“则小人之道矣”。惟其中神導无主,非荀子物欲观的义理深化,非船山仁恕天下的人道理欲观,非民所共由理道的公有宏德“而量不宏”,“以谷神为妙用而不以诚也”。至诚如神,“不以诚也”,非神妙用。神化,存神以存诚有德。
“前定者,非执一而固必之”;先天定理的无极,竟成太极理道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合乎天而不因乎物”的“守其常以为明”,无极即太极,太极即无极的定理至善。“正大经以应天下”,应然的象生数,“因己然以观自然”;能然的数成象,“期必然以符自然”,象数天理的事物循序渐进,“昭然使人喻之”。
“大经正而万变皆载其威”,王道神理的威望,与霸道神参的威信,神行不同的王道神理明诚,霸道的神参明钦。“而心则一”之明,明诚明钦合一,智内神外睿明的大文与大质,“富有而不吝于施,日新而不用其故”,“所以不疚”。
天德成就礼义,礼义载道厚德,德礼之精意,道器层次的神与诚而已。“民不能知”,理在气中的立心立命。“挈其要以定大经”,神導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故修辞”,大文昭之;“立诚”,大质体之。“圣人有其难其慎者”,仁心统同,有“极高明道中庸”,道问学的学问道;礼义明分,有“致广大尽精微”,尊德性的学问道;继往开来学问道的“致知在格物”。“详则多疑”,过详繁冗,欠扼要,义不精,多疑。“略则不喻”,过略,不详,理不明,道不清,理道不清明。“《春秋》之笔削”,孔子的微言大义,圣也;“游、夏不能赞一辞”,贤也。圣天德与贤仁德的学识境界差别,以此。
《张子正蒙注•有德篇》义理我解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