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23-2-14 19:43 编辑
张丰乾《解象、释名、析理——《周易》与中国哲学的论说方式》
《周 易 · 大象传》集中体现了“解象、释名、析理”的论说模式。《周易 · 大象传 · 豫》之言基 于“雷出地奋”的卦象,而引申出了上古先王祭祀的对象及卜筮和制作音乐的目的,“崇 德”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内容。《周易 · 大象传 ·豫》所云“以配祖考”与古文献中“以配上帝”明显不同,反应了祖先至上的意识。严灵峰先生以为《大象传》的文字和卜筮的繇辞毫无关系,而且是由《大学》、《中庸》、《论语》等书中精选出儒家有关政教的中心思想编纂而成的。但结合上下文分析,反而可以证明《中庸》援引并发挥了《大象传》的思想。
客案:大象传之”以配祖考“与古文献中”以配上帝“虽有不同,但并非完全不同。古文献中也有”腊先祖“的说法。另”帝“字在商周时期往往是”先父“或”先祖“的称谓。如帝乙。 16.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 | 乃命乐师,习合礼乐,…以养牺牲…以共皇天上帝。 客注:皇天,是自然神;上帝,是远祖。 | | |
|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 客注:五祀同于五示,即五位近亲先祖。 |
三、《中庸》援引《大象传》
《周易 · 大象传》所表述的内容,及其表达 方式,明显和卦辞、爻辞不同 。严灵峰先生以为 《大象传》的文字“可以说和卜筮的繇辞毫无关 系 : 而且是由《大学》、《中庸》、《论语》等书中精 选出儒家有关政教的中心思想编纂而成的 。这 种著作之所以附入《周易》,很可能是因为秦始 皇焚书以后,诸子百家的载籍无法流布 ; 而假托 的产物。”“这种‘改头换面’的著作,还应该是 在《小象》以后的作品。”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5528/wps1.jpg瑏瑡 严先生具体列举了与 《大象传》有关系的相关文献,其中有几条的确 和《大象传》的内容类似,但结合上下文来看,反 而可以证明《中庸》受了《大象传》的影响,援引 并发挥了《大象传》的思想 。且以“至诚无息” 与“自强不息”为例。 《中庸》强调“前知”和“先知”的必然性,而 以蓍、龟 为 预 知 祯 祥、妖 孽 的 载 体,以“至 诚 之 道”为根本的依据 ; 换言之,“至诚之道”的功能 包括“前知”和“先知”,而借助于蓍草的演算及 对龟甲裂纹的分析及举手投足的行为来显现 :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 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 如神。 《中庸》的作者既然如此推重蓍、龟,则引用《易 传》的内容而用以阐发自己的思想就是再自然 不过了。 “诚”在《易传》之中,只见于《文言》,虽然 也是重要的概念,但并不具备“物之始终”的内 涵,而是“存”和“立”的对象 :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 曰: “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 邪存其诚,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5528/wps2.jpg瑏2 善世 而不伐,德博 而化。《易》曰: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何谓也? 子曰: “君子进德修业。 忠信,所以进 德也; 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 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 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 危无咎矣。”(《乾 · 文言》) 在《中庸》之中,“诚”是核心的概念,不仅停留于 “诚身有道”的层面,还把“诚”上升到“天道”的 层面 : 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 诚 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 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 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 者也。 《中庸》的这一系列论说都与《孟 子》有 呼 应 之处 : 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 诚身有 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 也。 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 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 离娄上》) 除了“顺乎亲”和“悦亲”略有差别之外,《孟子》 直接袭用了《中庸》对于“诚身”、“诚者”、“思诚 者”的阐释。 在《论语》当中,没有对于“诚”的专门讨论 ; 在《周易 ·乾 · 文言》之中,“诚”作为重要的范 畴开始出现 ; 而在《中庸》及《孟子》之中,“诚” 则上升到天道的层面,贯穿于天、人、物 。 由此 可证,《易传》的哲理为孔子所奠定,而被思孟学派引用和发挥。《中庸》所讲的“至诚无息”,其 含义远比“自强不息”丰富 : 诚者自成也,而道 自道也。诚者,物之 终 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 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 成物,知 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 征则悠远,悠 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 高 明,所以覆物也; 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 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 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 : 其 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 博也,厚 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中庸》一方面指明“诚者自成”、“不成无物”, 另一方面又突出由“成己”而“成物”,并进而指 出了“至诚无息”的一系列重大影响,其中的“高 明配天”,不见于《易传》,而“博厚配地”,相比 于“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则更突出阐释地 道的特性。 “自强不息”,在《孔子家语 · 五仪解》中有 更具体的论说 : 公曰: “何谓君子? ”孔子曰: “所谓君子者: 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通 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 越而终不可及者。此则君子也。” 而在《礼记 · 学记》中,“自强”是学习的效果 :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 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困。知不足,然后 能 自反也; 知 困,然后 能 自 强也。 《中庸》言: “为 物 不 贰”;《周 易 · 彖 传 · 观》言: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 设教,而天下服矣。”《中庸》言“生物不测”,《周 易 · 系辞上》言: “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 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 不测之谓神。”相比较而言,《中庸》是强调天地 之道的创生功能,而《易传》则是突出天之神道 的恒定性和占卜的神秘性。《中庸》则用概括性 的话 说: “天 地 之 道,可 一 言 而 尽 也 : 其 为 物 不 贰,则其生物不测。” 这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思想线索说明, 《易传》的 思 想 显 然 为《中 庸》所 吸 收 和 阐 发。 《史记 ·孔子世家》记载: “孔子晚而喜《易》,序 《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 韦编三绝 。 曰: ‘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 彬矣。”《论语》当中记载孔子论《易》的材料比 较有限,其原因可能是《论语》的题材侧重于记 录孔子及 其 弟 子 的 日 常 言 行,而 孔 子 对 于《六 经》的解释各成专书,《易传》乃是其中之一。 《周易》以上的讨论只能算是窥斑见豹 。概 而言之,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 1. 祭祀、卜筮等活动之中包含着对于哲理 的探求。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5528/wps3.jpg瑏3 2. 《易传》所申论的哲理与卦象相表里。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5528/wps4.jpg瑏4 3. 由同一卦象可引申出有内在关联的多种 意义。 4. 《中庸》对于《周易》的引用,凸显了《周 易》在中国哲学的构建历史上所具有的重要而 独特的作用。 5. 在《周 易》之 中,信 仰、智 慧、德 行 是 并 重的。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5528/wps5.jpg瑏5 6. 中国传统哲学解象 ( 含 取 象) 、释 名、析 理的论说方式在《周易》之中体现得最为完整和 连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