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长路三万

[原创] 从辛词到陶诗的一点管窥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6: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8-29 16:06
一管窥罢,另开一管。与先贤语,其乐何如。
从稼轩《西江月 示儿曹》词,可以明白,稼轩闲居,效法渊明躬 ...

现行解释,都是用现代词语,逐句翻译,最终引申出稼轩有志难酬报国无望的悲愤心情。此篇词作好像也收入过中学教材。解释也差不多。从词句翻译,从稼轩志向抱负理解,似乎也无大错。但是从稼轩当时人生际遇的现实来理解,似乎也并非如此简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6: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8-29 16:19
现行解释,都是用现代词语,逐句翻译,最终引申出稼轩有志难酬报国无望的悲愤心情。此篇词作好像也收入过 ...

稼轩此篇词作的题目是《登建康赏心亭》。这是现在学者通行公认的题目。现行诸多稼轩词选注集都是采用这个题目。


但是,此篇还有另一个题目《旅次登楼作》。这个题目见于清代《四库全书 稼轩长短句》。总编撰官纪晓岚写有序言。序言说明,稼轩词最早版本有四卷本和十二卷本两种。最早年代是宋代本,元代已经失传。元代本据说是抄写自宋代本。明代也有版本传世。现存古籍可以查到。《四库全书本》收集了四卷本和十二卷本两种版本,于是,此篇词作的两个题目都保存下来。

问题是这两个题目孰是孰非,如何造成?以纪晓岚如此博学,对稼轩词不会生疏,尤其是如此名篇,究竟也无法搞清楚。于是,在四库全书本中,把这两个题目都保留下来,好像公正,也留下疑问。

现在猜想,现行选本都采用《登建康赏心亭》题目,大约是这个题目清楚,可以明白对应解释此篇词作内容吧?但是明白是明白了,是否可能有点理解浅薄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21: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8-29 16:51
稼轩此篇词作的题目是《登建康赏心亭》。这是现在学者通行公认的题目。现行诸多稼轩词选注集都是采用这个 ...

《登建康赏心亭》这个题目,见于稼轩词四卷本。现在已知是元代本抄自宋代本。宋代本已经失传。

宋代本分甲乙丙丁四册(四集)。
根据现存《稼轩词甲集》有序言,《稼轩词甲集》是稼轩门人范开收集编撰刻印。(序言中范开自称是稼轩门人,自言跟随稼轩很长时间)。
稼轩在五十岁时,范开辞别稼轩,根据朝廷诏令,赴南宋朝廷谋求官职。稼轩为他送行,填词《醉翁操》,在序言中也说,范开跟随他八年。也就是说,范开从稼轩四十三岁开始跟随稼轩,到稼轩五十岁时告别。
范开在《甲集》序言中说,自己跟随稼轩时间久,亲自得到稼轩的词作一百多篇。当时稼轩的词作就已经开始流传。而且流传过程中有错讹。范开恐怕稼轩词继续错传,所以编撰印行稼轩词。(后人称为甲集)
而后稼轩词乙,丙,丁集是后人收集编撰刻印。是否和范开有关,没有证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21: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8-29 21:18
《登建康赏心亭》这个题目,见于稼轩词四卷本。现在已知是元代本抄自宋代本。宋代本已经失传。

宋代本分 ...

但是,现在让人疑惑的是,《登建康赏心亭》这篇词作,就收集在范开编撰的《甲集》中。

按照年代,《甲集》是最早版本,又是稼轩门人编撰,应该是无可辩疑。
十二卷本印行晚于《甲集》,如此,《登建康赏心亭》这个题目,如何又变为《旅次登楼作》?如果十二卷本源于《甲集》,题目已经确定,应该不会改写。所以,必定是另有来源。
如果是《甲集》在元代抄写时被改写,因为宋代《甲集》原本已经失传,死无对证,也就无法考证。
这里给一点猜测:如果都是后人抄写,从《登建康赏心亭》改为《旅次登楼作》的可能性大还是反过来的可能性大?这个猜测实际上意义不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22: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8-29 21:42
但是,现在让人疑惑的是,《登建康赏心亭》这篇词作,就收集在范开编撰的《甲集》中。

按照年代,《甲集 ...

稼轩词现存六百余首。《甲集》才一百余首。范开自己说亲自得于稼轩,应该是稼轩亲自书写或范开亲自记录。

如此,时间范围应该是稼轩四十三岁到五十岁,而稼轩四十三岁正是稼轩罢官闲居第一年。如此,此篇词作应该是稼轩罢官以后所作。但是,现在通行解释,是稼轩在建康通判任所作。按照词中意境,难以相合。词中意境慷慨悲凉。稼轩在建康任时,年在三十岁左右,对朝廷恢复事业还有信心,应该不至于如此悲观。因此,此题目就有疑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22: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8-29 22:12
稼轩词现存六百余首。《甲集》才一百余首。范开自己说亲自得于稼轩,应该是稼轩亲自书写或范开亲自记录。 ...

范开跟随稼轩以前,稼轩所作词作在官任职上,流传于朋友同僚之间,稼轩也并非有意保存,范开大约也无法全部得到。能够得到的,应该是在跟随稼轩的八年之间所作。

这里有一个被后人学者忽视的细节。就是范开和稼轩的真实关系。
按照稼轩年谱记载,稼轩四十三岁时,范开来从稼轩就学。四十九岁时编撰印行《稼轩词甲集》。五十岁时,朝廷诏令以前官员后代现在没有入仕者可以到朝廷委任官职。稼轩看到了范开家谱,才知道范开先人是官员,范开有资格赴朝廷求仕,于是就送别范开。
问题是范开和稼轩相处八年,所学何事?稼轩年谱并无记载。也从未有过稼轩开堂讲课授徒(如同朱熹所为)记载。范开又自称是稼轩门人。而稼轩词中有和范开唱和之作,稼轩送别范开时是把范开当作好朋友对待。
由此分析,范开在稼轩家中身份,就是以朋友名义做一些文字性的家务管理,实际上就是一个账房先生。因为稼轩一大家人,要管理带湖庄园,稼轩本人性格又不耐事务性文字,儿辈当时还是二十多岁,没有能力,所以就请范开来代劳。
范开来到稼轩家,应该是稼轩岳父家推荐,应该是他本家子弟,稼轩岳父范邦彦,应该是范开先人本家,而范开先人可能因为什么事被罢官。
后人说范开从稼轩学。范开说从稼轩(公)游。稼轩以范开为友。范开能从稼轩学什么?学经书,稼轩没有教过。学做官,稼轩自己都做不好官。所以说,这些都是后人为贤者讳的说法。

从这些分析,对于稼轩此篇词作题目和词作意境理解,大约应该是有所帮助罢。


补充内容 (2024-9-19 03:32):
根据稼轩送范开词序言,范开先人被罢官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元佑党争”的牵连。此时朝廷为受牵连的官员甄别平反,录用其子孙入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13: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8-29 22:58
范开跟随稼轩以前,稼轩所作词作在官任职上,流传于朋友同僚之间,稼轩也并非有意保存,范开大约也无法全 ...

由此看来,如果按照现代学者通行注解,此篇词作是稼轩在建康通判任所做,应该是范开从稼轩学十余年以前的事。范开如何能得到此篇,没有明确证据,但是猜测是有疑问。

如果认为此篇词作的题目是《旅次登楼作》,词中的意境,地点,时间的分析就可以融合,得出比较令人信服的结论。
由于原本失传,无论如何,前面所说的疑点,无法考证,如此只好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所以称之为管窥。退一步说,即使题目就是前者,也可以不影响对此篇词作的分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13: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8-30 13:03
由此看来,如果按照现代学者通行注解,此篇词作是稼轩在建康通判任所做,应该是范开从稼轩学十余年以前的 ...

先看题目:

旅次登楼作。
旅次,说明是离家出门。离家,出门在外,以稼轩作为家长,必定是有家事。而且,此篇不会是稼轩在官任职时的作品。因为在职出外,都是为公事或者应酬,不会笼统说“旅次”。
登楼,稼轩词作中以登楼为题的篇数不少,几乎都是直接说明了登得是哪一座楼。仅仅像这样笼统说登楼,很少见,而且没有说明是什么地方。如此看来,应该是有些不愿意明言的心理活动。
由此分析,此篇词作应该是稼轩罢官离职后不久的某年秋天,因为家事出门,在旅途中某一天日落时候,经过某一座楼,顺便登楼观赏秋景,从而勾起伤怀心事,在慷慨悲壮激烈伤感之际,做出此篇传世名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00: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路三万 于 2024-9-1 23:17 编辑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8-30 13:40
先看题目:

旅次登楼作。

再看内容。

词上半闋,通过环境,写出稼轩心中极度的愁绪和恨意。山水落日归鸿,这些本来就是自然存在,没有感情。但是因为稼轩心中极度的愁绪和恨意,所以,看到这些环境,都显示出愁和恨。
楚天万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说明是在楚地。稼轩曾经自言有吴头楚尾之句,江西上饶家居之地正是此意。此篇仅言楚天,明显不是家居之地。
水随天去,出于王勃秋水共长天一色,水面连天,使人想到长江,联想到建康赏心亭就是自然而然。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从远景到近身,都是令人感到凄凉悲伤,这是因为稼轩心中忧愁伤感悲愤,所谓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心情不好,看景色也伤心。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23: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路三万 于 2024-9-1 23:18 编辑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9-1 00:11
再看内容。

词上半闋,通过环境,写出稼轩心中极度的愁绪和恨意。山水落日归鸿,这些本来就是自然存在, ...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稼轩看着手中吴钩,由于心中极度悲愤忧愁,在楼上来回走动,不停地用力拍打栏杆,就成了栏杆拍遍。由于是日落时候,楼上只有稼轩一人,所以说,没有人理解他当时的心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23: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9-1 23:12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稼轩看着手中吴钩,由于心中极度悲愤忧愁,在楼上来回走动,不停 ...

上半闋用远景和近景衬托出稼轩心中的愁绪和恨意,人和环境互相融合,更显出稼轩一人的孤独。词下半闋就说明了稼轩心中忧愁和恨意的原因。而这一点恰恰就是现代学者注解稼轩此篇词作时,完全没有理解稼轩此篇词作的本意,在注解时走向词意的反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8 21: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9-1 23:31
上半闋用远景和近景衬托出稼轩心中的愁绪和恨意,人和环境互相融合,更显出稼轩一人的孤独。词下半闋就说 ...

再看内容: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楚天千里,说明旅次之地是楚地。楚地地方广阔,并未具体明言是哪里。稼轩曾有词“吴头楚尾”,其家居之地江西上饶,正是古代吴楚两国交界之地。此句只说楚天,应该不是家居之地,正与“旅次”之意相应。
水随天去,从王勃“秋水共长天一色”化出。水天相接,说明水面广阔,如果说是建康长江边,此楼就可以猜测为赏心亭。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举目远望,远处青山,送来的都是愁绪恨意。青山本无喜怒,只是稼轩心中含愁带恨,所以看青山也是如此。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在落日映照的楼上,目送远去的鸿雁,只剩自己飘零江南孤单身影。情景是如此凄凉。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看着手中吴钩,胸中满怀悲愤,在楼上来回走动,用力拍打着栏杆,却没有人能理解自己登楼的心情。

此篇词作的上半阙,集中写明了稼轩登楼时心情极为忧愁悲愤,所以看见远处山水落日,近处楼头鸿雁吴钩,到处都是令人伤感的情景。而且,落日之下,可能楼上只有稼轩一人,他可以泪流满面,没有人能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9 04: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路三万 于 2024-9-21 22:48 编辑

词的上闋,以人和景的融合,传神叙述了稼轩登楼观景,因为悲愤忧愁导致情绪爆发,泪流满面。在词的下闋,就用三个典故,一气呵成,说明了稼轩此时情绪爆发的原因。
古典诗词的名篇,几乎是只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所以,现在学者注解 ,往往流于文字翻译,而难以理解其神韵之处。
要了解稼轩情绪爆发的原因,实际上就是稼轩此时心情,是这三个典故的集中体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0 19: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稼轩此篇词作下阕,连用鲈鱼堪脍,求田问舍,木犹如此,三个典故,一气呵成,把他当时所处境遇的悲愤忧愁心情倾泻无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0 19: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鲈鱼堪脍,用季鹰辞官,前头加上休说二字,意思是不必说,不用说,就是明白说明自己和季鹰一样,已经辞官归隐。季鹰辞官,是因为朝政腐败有生死忧患,为保全自身,假托家乡鲈鱼堪脍而辞官。

稼轩辞官,也是因为朝廷有人不断弹劾,自己政治理想抱负难以实现,不得不辞官。用季鹰自喻,恰到好处。否则,中国历史上辞官归隐名士众多,为何只选季鹰自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0 20: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田问舍,典故出于《三国志陈登传》。现在学者都被稼轩的词句引导,直接说出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实际上当时许汜见刘备,刘备责备他求田问舍,许汜并没有感到羞愧。而稼轩此句,恰恰说明自己当时正在求田问舍,所以,他引用这个典故,联想到自己如果见到刘备这样胸怀天下志在匡扶汉室的英雄,那才是真正感到羞愧无地自容。

虽然稼轩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但是在当时,稼轩也是不得不如此。因为稼轩罢官,失去官俸,一大家人衣食住行都在他肩上。稼轩自认为民生以农为本,所以求田问舍也是顺理成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0 20: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路三万 于 2024-9-20 20:56 编辑

木犹如此,典故出于东晋桓温北伐,见到自己年轻时种下的柳树,已经长粗到十围,他攀折柳枝,流泪说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稼轩引用这个典故,恰好说明了自己此时所处环境,本想报效朝廷,北伐中原,恢复国土的志向,此时已经是难以实现。
桓温北伐,历经三次,都是无功而返。而且当时桓温的年纪也和稼轩年纪相仿,大约是五十岁左右,正是可惜流年,岁月蹉跎。

这个现实,才是稼轩悲愤难平的最大原因。

由此可见,此篇词作,后人认为是作于建康通判任上,是不合适的。因为稼轩在建康通判任上,年纪正在三十岁左右,对恢复中原还没有丧失信心。还不至于用桓温木犹如此的典故自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0 21: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典故连用一气呵成,说明了稼轩此时所处环境,充分表现了稼轩此时的悲愤心情。日暮楼头,稼轩在楼上不停走动,用力拍打栏杆,不由得悲从中来,泪流满面。此时楼上大约只有稼轩一人。所以他说,身边连一个能为他送上拭泪帕巾的侍女都没有。此时的孤独,生计的忧愁,抱负的绝望,那是一个什么心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0 21: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稼轩词以豪放慷慨见长。但是在罢官隐居时的词作,不时流露出愁的意思。对于国家大事入词,都是慷慨感叹,极少说愁。那么,说到愁,很少说明具体是什么事愁。由此可以猜测出,稼轩的愁,多半是因为生计。从稼轩词中,不少是说明生计拮据。看病没有钱,竟想用侍女顶账。借车载家具,家具少於车。但是和渊明比起来,还是好的多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1 22: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9-20 21:16
稼轩词以豪放慷慨见长。但是在罢官隐居时的词作,不时流露出愁的意思。对于国家大事入词,都是慷慨感叹,极 ...

毕竟稼轩是一世豪杰英雄气概。因悲愤忧愁而流泪极少见到。稼轩词作中提到愁的内容不少,大多数是以旷达结尾,效法渊明,借酒消愁。

有词为证:
丑奴儿
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
都将古今无穷事,放在愁边。放在愁边。却自移家向酒泉。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究竟是因何而愁?没有明说。猜想一下,如果是愁国事,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如果是愁家事,近在眼前无可逃避。哪一个更让人心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1 22: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愁,上秋下心
心这个字听起来好听,其实无用
秋天到了,得收获吧,却只有心

或许作者并没有务实因,所以颗粒无收,就只有愁了

以上为解字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1 23: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析解,读后很受启发。稼轩这首《旅次登楼作》化典入词兼用春秋笔法,确实写得好。取字季鹰多了些词味来呼应。而”求田问舍“ 看似稼轩之愁,实质说出了千百年轮回下的无奈,谁怕应羞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1 23: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宝 发表于 2024-9-21 22:55
愁,上秋下心
心这个字听起来好听,其实无用
秋天到了,得收获吧,却只有心

虽然不明所以,仍然谢谢光临。先生佛法有慧根,在下涉足未深。

先贤词章写意,后人细读散心。拆字占卜还糊涂,一笑不须认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1 23: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虚晃一枪 发表于 2024-9-21 23:15
谢谢楼主析解,读后很受启发。稼轩这首《旅次登楼作》化典入词兼用春秋笔法,确实写得好。取字季鹰多了些词 ...

谢谢先生评论。心得而已,不敢当“启发”。求田问舍是人类社会基础,平民必需。并无羞对。对于有志于天下的稼轩,无奈之言。在下如果能求田问舍于今日,确实是非同一般人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2 00: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9-21 23:35
谢谢先生评论。心得而已,不敢当“启发”。求田问舍是人类社会基础,平民必需。并无羞对。对于有志于天下 ...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你说今日难吗?不难。可一亩地租金多少?一亩地能种多少斤小麦?营生就挺难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2 07: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9-21 23:19
虽然不明所以,仍然谢谢光临。先生佛法有慧根,在下涉足未深。

先贤词章写意,后人细读散心。拆字占卜还 ...

关于佛法有慧根,谢谢!

关于拆字糊涂,谢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2 17: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七宝 于 2024-9-22 18:29 编辑
七宝 发表于 2024-9-21 22:55
愁,上秋下心
心这个字听起来好听,其实无用
秋天到了,得收获吧,却只有心

为什么说心心所无用呢,这里解释下:

有漏识变一定有用,不要小看此有漏识,无漏亦依附于此。
所以有漏识的所缘只有三种,即器世界、有根身和诸种子
有漏识的因缘变一定得有用,所以,第一不缘心心所,因为无用;第二不缘无为法,因为也无用。
有漏识的因缘变只缘色等,且必有用。

举个例子吧
例子1.国土就是异熟识的共相种变的,为了持身用,不仅能变成现居土,还能变成将要往生他方土,如地球,就是现居民及将生来者同业变似的。
当然了,凡夫变的是杂秽土,诸佛菩萨变的是诸净妙土;

例子2.根身是异熟识的不共相种变的,为了持身命用。其中惊悚的是,还有共相种变的根身,比如往生他方或涅槃后,还有尸骸有见相续,神奇的是,共相种变的根身,或还可以于他身处变似彼;

例子3.以及异熟识变的诸种子,也就是功能差别。

所以异熟识不变似心心所,因为无用啊。

所以说心心所无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3 20: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9-21 22:30
毕竟稼轩是一世豪杰英雄气概。因悲愤忧愁而流泪极少见到。稼轩词作中提到愁的内容不少,大多数是以旷达结 ...

稼轩一世豪杰,也有因悲愤而流泪。英雄流泪,非止一人。项王穷途末路,高歌“力拔山兮气盖世”后泪流满面。鲲鹏九天气吞山河的伟人,读词“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也会流泪大恸。真英雄为天下苍生忧虑而悲。凡人为儿女私情名利荣辱而悲。境界高下,感悟之余,终于理解稼轩,渊明晚年虽然生计忧愁而旷达自适随遇而安。作为凡夫俗子,为生计求田问舍,自然不必羞见刘郎才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3 21: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路三万 发表于 2024-9-23 20:48
稼轩一世豪杰,也有因悲愤而流泪。英雄流泪,非止一人。项王穷途末路,高歌“力拔山兮气盖世”后泪流满面 ...

以稼轩如此英雄豪杰,曾以天下为己任,尚且朝廷不用,朝臣不容,壮志难伸,抱负难酬。为生计求田问舍。更何况碌碌众多?如时人所言:天下事,可知矣。


管见孔窥,置之一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