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回复: 0

[原创] 真解道德经之第十三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辱若惊,贵大梡若身。


苛胃龙辱若惊。龙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胃龙辱若惊。
何胃贵大梡若身?吾所以有大梡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梡?


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拓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女何以寄天下?

龙辱若惊。
龙:(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 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
这里的龙指未能掌握的未知之事物。

辱:(会意。甲骨文字形,是“辰”下加脚(止)或加手(又,寸)的形象。①本义:耕作。“辰”是“蜃”的本字,古代以蜃为农具进行耕作。)
辱被解读成侮辱,是天大的错误。侮辱的意思是你轻慢我的劳作,所以我跟你急。耻辱指的是对自己的劳作感到羞耻
,或者是你的行为(劳作)让我感到羞耻,愤怒。
龙辱:指的是对未知的探索。

若惊:
若:(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顺从解得有点草率,不如解作梳理。女人梳理头发,使纷乱的头发平整有序。使之平整有序便是若的真正含义。
若惊指的是使惊平稳,使慌乱的心归附平静。


龙辱若惊,意思是对未知的探索应该从梳理心惊开始。为什么这样说,且看下面老子解说:

苛胃龙辱若惊。老子先对龙辱若惊定义一个苛字。
苛:(形声。本义:小草)。苛解释为小草过于片面失真,应当解释为小草丛生的现象。这样苛政之苛才能解释的通。

小草丛生,在我们看来繁杂混乱无序生长。然在小草自己看来,却是有序有理有根的生长。两个不同的视角得出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原因在于我们站在局外看。如需得到小草一样的结果,便需要一样的角度。而我们想要跟小草一样的视角,便需要若。为什么这样说,且看下面进一步解说。


龙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胃龙辱若惊。

龙之为下,
小草的生长在我们看来变化多端,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生长,秋分而潜地,神秘莫测。对于神秘未知的事情,我们总是惊叹,好奇,甚至畏惧,慌恐。面对于此我们总是将自己摆在弱者的地位,以便自保。我们敬畏未知,对于这个现象老子用四个字概括:龙之为下。

我们初次得到某个东西,总是惊喜。初次失去某个东西,总是惊吓。再次得到,再次失去便会逐渐平淡不惊。从惊到不惊这个过程叫若惊。
之所以惊喜在于幻想这个东西对我很有用,得到之后了解这个事物的特性,理解于我的作用之后,便逐渐归于平淡。再次得到便是不惊。
之所以惊吓,在于刚失去这个东西我会受到什么损伤?未知!失去之后,逐渐了解我失去这个东西之后的情况,好似并不太坏,便逐渐平静不惊。再次失去便不再惊吓。
得与失是探索未知的进程,我们总是在得与失后理解事物。不惊是对得和失的掌握,若惊是历程。所以老子说:龙辱若惊。


贵大梡若身。
梡:这个字没有准确的解释,一般做断木,案几来解释。
本人认为木字旁加个完,木本生生不息,不可能完整。如今木带完字,说明木的生生不息的能力被截断,成了一段木头。意喻事情进入死胡同,不可能进入生生不息。而生生不息是成道的前提,故不可能成大。故大梡就是指成大的道路被截断,难以进入生生不息。

贵大梡若身意思是:在成大的道路不通时我们要梳理自身,也就是回视梳理曾经掌握的知识,挣脱知识的束缚,重新回视问题的本身。之所以前面加个贵,是能做到去梳理自身的人很少,能梳理的通的人更少。为什么这样说?请看下面分解:

吾所以有大梡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梡?
老子认为人之所以成大的道路被截断,难以进入生生不息,是人局限于曾经掌握的知识。只要放下曾经掌握的知识,就不会有被截断的道路。


故老子说: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拓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女何以寄天下?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身于指的是超越自身。

拓:
原文这个字为走之旁加一个石,这个字没查到。只有这个拓符合文义,故用拓字代替。
拓:拓印 。在刻铸有文字或图像的器物上蒙一层纸,捶打后使凹凸分明,涂上墨,显出文字图像来。
这里指复制天下事物的知识存于心中。

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女被解释成女性,女人应该是后义。原先女指的是敛手跪着的人,一般用于上级对下级的称呼。比如老师对学生。
一个请教之人,意思指对知识未能通达,尚在学习阶段。

这句话的意思是:能超越自身知识去看待天下万物,梳理后可以将天下万物的知识印存于心中;局限于自身的知识去理解天下万物,女何以跟天下万物取得联系?
局限于自身的知识去理解天下万物,比如:惊,恐,慌,乱。这些都是自身所掌握的知识面对未知的事物后所起的反应,傻子和木头不会有这样的反应的。而一个正常的人要做到不惊,便需要若惊。

那么怎样去超越自身的知识,也就是怎样从有身到无身?请看下章解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