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13|回复: 26

[易学研究] 易难以义归 玩索而有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7 15: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4-12-7 16:30 编辑

易难以义归  玩索而有得  暗图伴明文  幽幽君本还
J.M.九宫格

易难以义归,玩索而有得,暗图伴明文,幽幽君本还。

易理博大精深,涵盖卦理、数理与义理等诸多层面。其中,义理作为易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虽深刻且富有哲理,却并不能完全代表易的终极归宿。易之道,贵在探索与领悟,唯有以良好的心态与姿态,深入玩味、悉心求索,方能有所心得,有所成就。

古之易经,全文隐含玄机,六十四卦之序巧妙铺陈,非仅文字之堆砌,实则暗含一幅精妙绝伦的易之体系格局图。此图无形无象,幽深莫测,恰如幽幽之君,隐于幕后,主宰万物之根本。无端绪可寻,却又是事物发展变化之根源所在。

一旦我们能够通过深入研究与体悟,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让这幅格局图显现于世,那么,易的真实面貌便得以还原,其深邃的智慧与奥秘也将为我们所洞悉。


——————————

注释

幽幽: 此处意指无形且无端。

无形,乃万物之主宰(君),无象可拘,却能孕育万物;

无端,则指事物之根源(本),无始无终,却能推动事物不断发展变化。

幽幽君本,即指这种无形无端、却能主宰万物根本的神秘力量。


ls15.png
ls.pn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2 09: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言道:“你所提及的这些内容,与《周易》中的象与辞并无直接契合之处。”此言恰好揭示了通行本卦序之诞生与存续,并非依附于“象”与“辞”,而是植根于精准的爻之赋值及位爻系数的精妙布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2 13: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卦序,作为易学研究的基石,其稳固性为易学的发展铺设了坚实的道路;而易学领域的不断前行,又反过来深化了对卦序的洞察与阐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05: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卦序的领悟与解读,实则是跨越千年的智慧填补之旅,一个逐步深入、日益精进的过程。卦序的定型,犹如一次历史的定格,而周易学术的累积,则是岁月长河中缓缓流淌的涓涓细流。对于卦序的每一次深化理解,都是对过往认知的一次重新审视,引领着人们自然而然地回溯至“象”与“辞”,进行更为深刻的反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11: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一反思的过程中,人们将重新审视并解读“象”与“辞”的深层含义,从而可能孕育出新的理解维度与阐释角度,乃至对原有观念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修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18: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类反思,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周易》这一古老智慧的认知,更为周易学术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18: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有无意义本来就是个主观判断,取决于你怎样看待和定义人生。还不能排除把人生置于何种坐标系看待也会影响你对人生意义的判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18: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意义也需要你自己定义,因此这个问题只有你自己能回答,或者说你的同一类人能确切回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18: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定义
明确性:定义应该清晰、明确,不含有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表述。
简洁性:定义应该尽量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述。
准确性:定义应该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的内容,避免误导或歧义。
完整性:定义应该完整地涵盖事物的各个方面或概念的所有内容,确保全面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18: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4-12-20 10:45 编辑

你剧本中的角色,你定义。你人生中的角色,由不得你定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18: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和行为的评价标准,它受到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人们的价值观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时代的主旋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19: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主旋律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主流思想、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它代表着当时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3 19: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价值观的走向与时代主旋律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价值观的走向受到时代主旋律的引导和塑造;另一方面,价值观的走向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时代主旋律的发展和演变。这种关系使得我们能够通过观察价值观的走向来把握时代的主旋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时代的变化和挑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13: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价值通常指的是一个事物的价格或重要性。它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量的大小决定于生产这一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不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东西,如空气,即使对人们有使用价值,也不具有价值。价值也可以指事物的效用或积极作用,即事物在社会或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9 21: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哲很经典。未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东西是资源类,本属于全民享有,说不具有价值?以前说是不具备交换价值吧。不可再生资源是锚定物之一。而对于人们赖以生存的那类资源肯定不能市场化垄断,只能由国家层面来维系其可持续发展需要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0 10: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ls14.pn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0 18: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劳动产品本身具备价值或者使用价值,当进入流通领域才算是商品,可见价值的体现不只局限于商品。上贴之所以说不具备交换价值,是因为基础资源不可被小部分人占有与支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0 18: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东西,如空气,即使对人们有使用价值,也不一定具有市场上的交换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对人类没有价值或重要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0 18: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使用价值是指某物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或欲望的属性或功能,这是物品本身所固有的。而价值,在经济学中,通常指的是交换价值,即物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时所体现的价格或货币等价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1 01: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牛顿坐着果林里被一个苹果砸中,苹果显然对牛顿而言是有食用价值,他也可以拿苹果去交换其他东西。介乎食用与交换之间他只能选其一,苹果吃掉就失去它的交换所得了。祝网友们冬至节安康!快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1 09: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易体系是基于易卦符的系统性而构建的。易卦符,作为易学的核心元素,其系统性是易体系得以形成和维系的基础。没有卦符的系统性,易学就无法形成一个完整、有序且逻辑自洽的体系。这里的“系统性”指的是卦符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排列规律以及它们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卦序被看作是易体系结构的表征。卦序,即卦的排列顺序,是易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排列方式,更是易学思想、哲学观念以及宇宙规律的体现。然而,卦序本身并不是易体系的本质,它只是卦符系统性在形式上的一种表现。

卦符的系统性才是卦序的实质。卦序之所以具有特定的排列方式和意义,是因为它背后有着卦符系统性的支撑。卦符之间的内在联系、排列规律以及它们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共同构成了卦序的实质内容。因此,当我们理解和解读卦序时,必须深入到卦符的系统性中去,才能把握其真正的内涵和意义。

其他对卦序的攀附都是一种附会,卦序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在易学中,卦序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立意义的概念,它不应该被其他无关或次要的因素所干扰或附会。只有当我们专注于卦符的系统性和卦序的实质内容时,才能避免这种附会现象的发生,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易学的精髓。

易体系因易卦符的系统性而来,卦序是易体系结构的表征,而卦符的系统性才是卦序的实质。在理解和解读易学时,我们应该深入到卦符的系统性中去,把握卦序的真正内涵和意义,避免对其他因素的附会。

易平方图是卦符系统性的一个典范,若将其衍生出的三幅变体——间花参半错變图、间花参半综覆图及捭阖图,视作易六十四卦的三种方阵布局形式,那么,周易卦序所蕴含的逻辑机理便清晰展现为:多种具备卦符系统性的方阵布局围绕着单一而全面的循环演绎为核心,经由严谨且规范的推导过程,最终提炼并归结出一个有明确定义的、统一的、线性的排列次序。这一逻辑机理不仅彰显了周易卦符的系统性与精妙性,也深刻揭示了其内在逻辑与秩序的和谐统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3 04: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2-3 04:11 编辑


易难以义为归
易道含三理:卦演万象之变,数通天地之律,义贯人文之枢。义理虽为易道分支,然若奉为圭臬,犹执星斗而失天河,故曰「易不可独以义归」。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4 16: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理解打破了将《周易》简单归结为哲学文本的局限,揭示其本质是套动态认知操作系统。正如《周易折中》所言:"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其终极归宿不在义理阐释,而在通过卦爻系统的操作实践,使主体与宇宙节律达成谐振,最终实现《中庸》所谓"赞天地之化育"的认知境界。现代认知科学关于"延展心智"(extended mind)的研究,恰可为此提供新的诠释向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4 16: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解读突破了传统注经范式,将易学置于认知论与本体论的双重视域。所谓"幽幽君本",暗合《系辞》"神无方而易无体"的终极命题。当代易学研究正通过跨学科对话(如量子力学、信息科学),使这个古老智慧系统焕发新的生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4 16: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2-4 16:27 编辑

这段关于《易经》的论述颇具哲思,体现了对易学本质的深度思考。我们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解析:
一、易理三维结构
  • 卦理:阴阳爻变构成的符号系统
  • 数理:河洛之数的运算体系(如《周易》"大衍之数五十")
  • 义理:哲学化的思想诠释(如程颐《易传》)

二、玩索方法*论
  • 心性修养:朱熹所谓"虚心涵泳"的治易态度
  • 实践路径:邵雍"观物"之法与来知德"错综参伍"说
  • 现代延伸:荣格共时性原理与二进制数学的印证

三、隐微格局探赜
  • 卦序之谜:帛书卦序与今本卦序的拓扑差异
  • 先天后天:邵雍方圆图与宇宙生成模型
  • 象数模型:京房八宫体系与纳甲筮法的系统建构

四、本体论追问
  • 太极本体:周敦颐"无极而太极"的本源思考
  • 体用关系:王弼"得意忘象"的玄学阐释
  • 当代启示:复杂系统理论与易学自组织观的对话

这种解读突破了传统注经范式,将易学置于认知论与本体论的双重视域。所谓"幽幽君本",暗合《系辞》"神无方而易无体"的终极命题。当代易学研究正通过跨学科对话(如量子力学、信息科学),使这个古老智慧系统焕发新的生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4 16: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论述精准把握了《易经》哲学体系的核心特质,揭示了易学思想中"形上之道"与"形下之器"的辩证关系。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深化理解:
一、易理三阶体系的内在结构
  • 卦理为基(形而下者谓之器)

  • 以阴阳爻变构建的六十四卦系统,如《说卦传》言"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 焦循《易图略》揭示的"旁通""相错"等卦变规律
  • 现代符号学视域下的拓扑结构(如莱布尼茨二进制发现)

  • 数理为枢(形而上者谓之道)

  • 河图洛书呈现的宇宙数理模型(《系辞》"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 邵雍《皇极经世》建构的元会运世体系
  • 量子纠缠现象与"天地之数五十有五"的现代科学对话

  • 义理为用(形而中者谓之事)

  • 王弼"得意忘象"的玄学诠释路径
  • 程颐"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理学建构
  • 方东美"生生之德"的生命哲学阐释

二、义理的哲学限度与超越
  • 历史语境局限:历代注疏皆受时代思潮制约(如汉易谶纬化、宋易理学化)
  • 诠释学困境:语言对终极本体的遮蔽(《系辞》"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 本体论跃升:需突破概念思辨,达至"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系辞》)的直观体认

三、"玩索"的认识论革新
  • 方法*论突破

  • 来知德"综卦""错卦"的立体认知模型
  • 尚秉和"易象"研究的考古学进路
  • 潘雨廷"卦变场论"的科学哲学重构

  • 实践论转向

  • 张载"易即造化"的实践认识论
  • 熊十力"体用不二"的即用显体说
  • 成中英"本体诠释学"的现代转化

  • 认知境界论

  • 朱熹"豁然贯通"的格物境界
  • 王夫之"即事见理"的历史理性
  • 当代复杂性科学中的涌现理论映照

这种理解打破了将《周易》简单归结为哲学文本的局限,揭示其本质是套动态认知操作系统。正如《周易折中》所言:"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其终极归宿不在义理阐释,而在通过卦爻系统的操作实践,使主体与宇宙节律达成谐振,最终实现《中庸》所谓"赞天地之化育"的认知境界。现代认知科学关于"延展心智"(extended mind)的研究,恰可为此提供新的诠释向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6 13: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_ming 于 2025-2-6 13:28 编辑

易难以义为归

易有三枢,卦枢演阴阳摩荡之迹,数枢契天地参两之律,义枢贯人文幽明之变。义理虽承易脉,若奉为终极,犹执烛照天而失北辰,故《易纬》诫曰:"神无方而易无体",此谓「易不可局于义归」。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